APP下载

巧用“口袋故事”,助力民间故事类整本书阅读

2022-03-27徐路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整本书口袋

徐路平

民间故事在教材编排中占据特殊地位。它作为一个民族的记忆,有很高的文本价值和语用价值。但现实中,学生对民间故事整本书的阅读存在兴趣不高、边界窄、没有展示平台等问题。于是笔者提出“口袋故事”,一种课程意识观照下的阅读活动。笔者通过精心设计“口袋故事”活动,使其与民间故事进行对接,让学生喜欢阅读民间故事类的整本书。

一、“口袋故事”的萌发——追寻民间故事的价值

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一大亮点,促进了课外阅读课程化。整理一至六年级“快乐读书吧”栏目的编排,可以发现12册教材中有6册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栏目都与故事有关。

五年级上册的民间故事单元是故事类文本最后一次在教材中系统编排,对二年级以来故事类课文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提升。

1.民间故事在教学中的价值

民间故事种类繁多,可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民间故事情感表达丰富浓郁;民间故事既保留了一些口语化通俗的表达,又有严密的文本逻辑,有很强的语用价值。

2.民间故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间故事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本身的教学价值也很高。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的边界窄、没有展示平台的问题。在课程意识的观照下,笔者把“口袋故事”这一学习活动作为驱动力,期望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分享的平台。笔者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例,对民间故事类整本书的阅读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实践。

二、“口袋故事”的活动设计——驱动整本书阅读

“口袋故事”和民间故事有很多相似或相通之处,以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的编排为例,可以发现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呈现出三线并行的形态。“广读故事”—“创造性复述故事”—“缩写故事”贯串在单元的每个板块中。笔者“口袋故事”的活动设计,可以助力语文要素的落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口袋故事”活动中,在遵循学情和语文要素安排规律的前提下,笔者依托“口袋故事盒”“口袋活页剧本”和“口袋介绍词”三条路径,展开分别指向落实三线要素的丰富活动。

路径一:“口袋故事盒”,助力“广读”

“口袋故事盒”是把学生阅读过的故事通过思维的加工搜集在一起,意在方法指引下让学生多读故事,乐读故事,读懂故事。活动由三项子活动“火柴本”“折叠册”和“对比卡”组成。

1.火柴本——绘制情节导图,持续训练逻辑思维

故事是由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情节组成的。梳理故事情节,大致了解故事内容是四年级以来学生一直学习和加强的语文能力点,借助的主要支架是各种类型的思维导图。

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发现,根据故事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呈现故事情节这一学习任务,学生掌握得较好。但是学生的梳理习惯仅限于课内,课外阅读依旧蜻蜓点水。于是笔者推出“火柴本”,一种只有火柴盒大小的本子,来吸引学生眼球,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故事,并将故事内容用喜欢的导图形式简要记录下来,持续性训练阅读故事的逻辑思维力,加深故事印象。

2.折叠册——分类同类故事,培养归纳思维

中国民间故事数不胜数,但可以根据同类型故事篇目数量,分成常见的大类。如,笔者以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爱情故事”为例指导学生制作“折叠册”。

将“火柴本”中有关爱情故事的导图整理贴在“折叠册”中。展开“折叠册”,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有哪些相似之处。

整理相似之处的内容,填入“折叠册”。学生通过整理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的爱情故事中都有男主角和女主角。男主角大多身世悲惨或者平平无奇,而女主角多为大家闺秀,才貌双全,甚至还可能是天上的神仙。爱情一开始都两情相悦,两人结为夫妻。但中途都会有一位阻挠者来拆散男、女主角,中间两人历经磨难,最后都以凄美的结局收场。

观察梳理,感受人们想要在爱情故事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整理不同类型民间故事的“折叠册”,提升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也拓展了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

3.对比卡——比较异版故事,培养类比思维

中国民间故事五彩纷呈,别具趣味。利用“对比卡”,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类比、甄选故事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以民间故事中的习俗故事“中秋节吃月饼”为例制作“对比卡”。

搜集不同版本故事。有关吃月饼的习俗,主要流传着三种版本的民间故事:“后羿造饼版”“贵妃吃饼版”“伯温救民版”。

记录不同版本的故事情节。利用“火柴本”活动的导图,简要梳理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置疑,查资料。课后引导学生置疑: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随即鼓励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不同版本故事形成的前因后果。

品析不同版本的故事,体会百姓表达的思想感情。

路径二:“口袋活页剧本”,助力“创读”

“口袋活页剧本”是学生对原本已熟知的故事进行创造性想象形成新剧本,自导自演表现故事的一种活动载体。期望学生能在活动中展开想象,利用智慧将民间故事的情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声情并茂地演一演。

1.有剧本

表演故事之前有明确的剧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创造性复述故事,表演故事。为了调动学生创编的积极性,让创编更有落脚点,可创设以下两种教学支架。

(1)文字剧本——补足人物对话和心理。读完故事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火柴本”中的导图将故事分成几个部分,发挥想象,仿照示例将整个故事改写为若干个小剧本。

(2)连环画剧本——丰富故事精彩和简略之处。欣赏连环画,并在连环画中创造性地加入人物语言、人物心理。在感觉缺少连环画的地方创画连环画,表现更丰富的故事情节。

感受人物形象,在连环画中创造性地加入人物语言和心理。在感觉缺少连环画的地方创画连环画,表现更加丰富的故事情節。

2.有排演

(1)小剧场。根据小组完成剧本,分配人物角色,扮演课本剧。同时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搜集或制作道具、配乐、服装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中去。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民间故事进行了一种深度的欣赏和阅读。

(2)大擂台。小组之间进行擂台比拼。比出擂主后,其他小组可以继续修改剧本,组织攻擂。活动每进行一次,学生就带着审视的眼光进行再阅读,是有深度的阅读。

(3)有声故事。“口袋故事”也给不太善于表现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其成为幕后播音员,在钉钉班级群中讲故事,自演故事。

路径三:“口袋介绍词”,助力“创写”

“口袋介绍词”是学生通过缩写故事,将大篇幅的故事变成便于携带的小故事。

1.景点导游词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游客触发有声的导游词,与“口袋”的小巧便捷相通。于是笔者期望挖掘更多与民间故事相关的景点,引导学生写好景点导游词,呈现一种缩写故事的创新练笔形式。

2.古诗解说词

在本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板块中,有一首关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古诗《乞巧》。课内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再去课外查找相关民间故事的古诗,读一读,抄一抄,联想故事情节,写一写古诗解说词,也是缩写故事的一种练笔形式。

三、“口袋故事”的评价体系

课标明确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根据需要,可以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口袋故事”点赞卡给予学生明确的评价标注,也是打通家校评价的渠道,期望学生在校外能多进行阅读分享,将故事与生活联系起来。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课程角度出发,以活动驱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提升阅读思维能力。从教材的阅读延展到课外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发生真实的阅读是笔者将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期待学生能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东洲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整本书口袋
友谊使者讲述的民间故事
《论语》整本书阅读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浪漫口袋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会喝酒的大口袋
哪双是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