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前列腺癌诊疗进展研究
2022-03-27汪中兴
汪中兴
关键词:局限性;前列腺癌症;诊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2
局限性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发病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患有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每年都有不少患者死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由于大多数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偏大,且合并多种相关或无关的内科疾病,这就导致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过程复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局限性前列腺癌这种疾病,下面主要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简要概述、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做更加全面的综述。
1.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简要概述
前列腺癌有两种状态:局部惰性增生组织的状态和具有侵袭性或临床相关的有潜在致死性的一种疾病[1]。从临床角度上看,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必须从疾病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案选定下手。前列腺癌属于多病灶发病,是全身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但是许多前列腺癌并不能局部去除。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并没有建立确切的治疗评价标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联系,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并进行及时治疗,就可能威胁到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命安全[2]。近些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人重视局限性前列腺癌這种疾病,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都有很大的进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前列腺癌根治性外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方法等治疗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各种规范化的局限性前列腺癌诊治指南也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如EAU 前列腺癌诊治指南、NCCN 指南[3]。
2.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
局限性前列腺癌病变表现为多灶性,一旦患病,患者的两叶、包膜、膀胱基底部和精囊都很容易被侵犯[4]。治疗时,医生应该根据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PSA 水平以及Gleason 评分进行危险度评估,再综合考虑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和全身一般状况来确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用于诊断局限性前列腺的方法有超声成像技术、以核素标记患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PET-CT以及核磁共振诊断技术,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每种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的特征[5-7]。
2.1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诊断技术中得到的诊断数据更加直观,受到操作者的影响不大,很容易鉴别出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区别,有效减少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穿刺次数。超声成像诊断技术中的超声造影得到的组织灌注时间-强度曲线,可以有效评估前列腺癌的侵袭情况[8-11]。
2.2以核素标记患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 PET-CT
以核素标记患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PET-CT 中的Ga 标记的PSMA PET-CT 可以检查出微小转移病灶,这种诊断方法的灵敏性高于人体全身核素显像及普通磁共振成像检查[12]。所以,以核素标记患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 PET-CT 可以用于检查诊断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同时也给诊断局限性前列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3核磁共振诊断技术
局限性前列腺可以通过核磁共振诊断技术中的多参数磁共振进行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它逐渐被用于定位前列腺的可疑病变区域。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检出率[13]。除此之外,磁共振诊断技术中的快速双参数磁共振不仅可以提高穿刺阳性率,还可以有效降低检查诊断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扫描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病灶的速度也比传统方式更快。由于核磁共振诊断技术不需要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注射造影剂,所以相比于其他诊断方式,其诊断的患者范围更广[14]。
3.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发病率、死亡率一直呈现出升高趋势,所以早期诊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式多种多样,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局限性前列腺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是否优先考虑生活质量等都有很大的联系,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粒子植入以及其他治疗方法。
3.1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主要是用来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疾病,而不同手术的适应证也有所不同。医生应该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再根据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3.1.1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经历了开放手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几个阶段的发展,使得手术时间不断缩短,相关并发症也在显著减少,但是运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会出现术后控尿差、勃起功能障碍、切缘阳性等问题,影响部分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和开放手术二者在手术时间上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出血、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15]。此外,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更有利于患者前列腺尖部的分离和减少切缘阳性率,并且可以有效降低神经的损伤。
3.1.2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方法,现阶段主要的术式是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通过腹腔镜手术技术来切除患者的前列腺、双侧精囊和双侧输精管壶腹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手术,它属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一种微创术式。
3.2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
在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中加用辅助性治疗,对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现如今,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在放射治疗前后给予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放射治疗的毒性。这种治疗方式更加安全,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效果也比较确切。除此之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存在二次致癌的风险。除此之外,接受过这种治疗方式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患膀胱癌和直肠癌的概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16]。
3.3粒子植入
植入放射性粒子的并发症少、效果确切、创伤小,所以已经作为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首选方式。而粒子植入经过数年的发展,技术方面得到很大的突破。目前标准术式为经直肠超声指引下的经会阴部沿身体长轴穿刺前列腺进行粒子植入的术式。粒子植入可以在 3D 打印模板的指引下,使术前术后的剂量参数基本不发生变化。由于这种术式采用计算机设计穿刺针道,可以准确避开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神经、血管以及直肠等器官,精准的将粒子植入肿瘤部位,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损伤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组织器官[17]。
3.4其他治疗方法
冷冻治疗、不可逆电穿孔消融(IRE)、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以及光动力学治疗(PDT)都是新型的治疗方法,虽然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未来也有望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理想方法。目前而言,局限性前列腺癌冷冻治疗只是作为一种实验性治疗方案,通常是通过直肠超声指导、超声联合 MRI 融合影像指导或 MRI 引导下采用经会阴穿刺途径将冷冻消融针经会阴穿刺至前列腺相应部位。这种治疗方式微创、可重复,也有望作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新方法。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原理是应用微小消融电极在肿瘤范围内释放高电压低频率脉冲,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细胞膜上造成不可逆的孔隙,让细胞内外的物质可以自由移动,通过使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细胞内外物质紊乱来改变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导致细胞死亡的消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不会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神经、血管、尿道、直肠等造成毁伤,所以消融的范围不会受到限制,未来也可以作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性超声可以按照强度的不同分为低强度和高强度两大类。低强度刺激是为了让加速药物透过皮肤。高强度超声主要是通过聚焦的方法传送,然后选择性的毁坏组织。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的过程中,温度通常会比较高,一般高于 80℃。所以即便细胞暴露的时间很短,也会灭亡。与此同时,在惯性空化的作用下,细胞会在机械应力和热损伤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坏死。光动力学治疗原理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服用光敏药物以后,再通过相应波长的光激活药物形成活性氧来破 坏细胞及细胞器的膜结构,使得细胞启动蛋白激酶连锁式反应,使细胞坏死。光敏药物在体内被激活后,在体内清除的时间较长,通常会聚积在皮肤表层,所以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服用光敏药物以后,需要躲避阳光照射[18]。
4.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各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局限性前列腺癌,在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方面的临床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很多治疗方式在我国并不是非常普及,各地的治疗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人们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方法、疗效也存在着认知不足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事实上,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并且后续也没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总而言之,只要提高医疗工作者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视,就可以让更多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徐帅,浦金贤,陈乐生等.局限性前列腺癌诊疗价值研究进展[J].健康必读,2021,9(11):298.
[2] 陈玉明.缝扎与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疗效的比较[D].扬州大学,2019.
[3] 庞程 , 谢兴年 , 杨志坚 , 等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 [J]. 中 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4(12):1-3.
[4] 徐敬霞 , 王宣娜 , 翟世柳 .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 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27(9):163.
[5] 潘悦 , 郑克文 , 陈伟 .CIP2A 在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中国现代医 生 ,2020,58(2):49-51, 前插 1.
[6] 陈锐,徐强,孙添祺等.177Lu-PSMA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12):954-956.
[7] 張华锋,夏刚,李春荣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1,27(8):759-762.
[8] 卢帅.EN--2与VEG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郑州大学,2019.
[9] 李文杰,牟睿宇.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0,26(9):832-837.
[10]王俊勇.腹腔镜筋膜内保留神经切除法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69-2370.
[11]刘南,杨斌,徐骏,等.通过 2019 年欧洲泌尿外科学年会解读前 列腺癌诊疗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9;40(4):241-6.
[12] 崔少伟,周俊,丁德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尿流动力学及血清 VEGF、IGF-I、PSA 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14):30-32.
[13] 姚健翔,贾瑞鹏.PSMA PET显像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8(6):1091-1095.
[14] 陈锐.前列腺穿刺指征及风险量表、模版穿刺、靶向穿刺提高前列腺癌诊断效果的研究[D].海军军医大学,2019.
[15] 施晓磊.长链非编码RNa-lncAPP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海军军医大学,2018.
[16] 刘也.不同模式下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20,18(30):77-78.
[17] 陈璐,倪婷,张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心理干预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47(3):602-605.
[18] 王亮亮.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癌灶体积及PSA/癌灶体积与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初步分析[D].苏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