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情意行:中职学生美术欣赏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2022-03-27汪静

职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

汪静

摘 要:笔者通过对当前中职学校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的分析思考,探寻美术欣赏课教学新路径,尝试通过知识、情感、思维、行为四个方面的引导,采取知行合一教学策略,最终培育学生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文化理解的四维艺术核心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知情意行 美术核心素养 培育路径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艺术学习和实践,培育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职学校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 当前中职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美育在育人中的作用,但不难看到,部分中职学生“唯洋为美”,对民族美术作品知之甚少,文化认同模糊;中职学校美术欣赏课程对学生授课仅停留在欣赏阶段,较少实践。

(一)作品鉴赏广度和深度双向引导不够

在传统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播放视频,在短时间内让学生通过看、听的方式接受大量的知识,最后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教学。教师提供的课外资源和自学方法较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核心素养培育较为片面。

(二)作品审美情趣与文化关联引导不足

教师注重作品内容鉴赏教学,对艺术造诣和民族文化的个体表达不够。美术欣赏是视觉、造型和艺术相统一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虽然对作品的作者以及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是未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忽视了对作品情感的表达和对作品内在精神的学习。

(三)作品鉴赏知识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教材内容上,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机械化的学习,较少对美术鉴赏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学生只掌握了教材内的一些知识点,没有做到教材内容与本专业知识的融合。

(四)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实践活动偏少

课程内容仍以学科知识为主,缺少地方特点和与社会热点的融合,导致课程思政时效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另外,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讲,教师也失去了上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知情意行和中职美术核心素养

在美术欣赏课“知、情、意、行”四个阶段中,“知”是指知识引导,通过立体资源建构和学习,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艺术感知能力,对基本美术知识的学习理解等;“情”是指情感引导,通过对作品的元素、作者、历史、寓意等的分析,领会作者崇高的艺术表达,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和文化价值取向;“意”是指思维引导,结合本专业特色内容进行创意表达;“行”是指行为引导,即在美术欣赏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分享、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政元素,提升民族自豪感。

中职美术欣赏课程是指公共美术课程拓展模块的教学,非专业课程。教学重点在于探索美术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涯发展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四大艺术核心素养。

三、中职学生美术欣赏课程核心素养知情意行的培育路径

结合中职学生学情和教学现状,通过知识引导、情感引导、思维引导、行为引导教学策略,让鉴赏和行动合二为一,培育中职学生美术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

(一) 知:立体知识引导,拓展美术鉴赏广度和深度,培育艺术感知能力

艺术感知是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结合经验和美术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感受、体验和认知的意识与活动。因此,要结合教学,利用各类学习资源,让学生使用联想、想象和比较等方法,分析艺术形象,熟悉藝术表达,提高感性认识。

1.借助线上资源,拓展鉴赏广度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库和信息技术,拓展学习广度。如在《中国建筑》一课故宫欣赏环节,让学生关注“微故宫”微信公众号,使用VR眼镜逛一逛“故宫全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切实感受宫殿建筑的群体布局特点,将抽象化的美术知识具体化,最终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华,进一步体会中华文明的智慧及高超的建筑技艺。

2.开发线下资源,促进专业融通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除了教材,教辅也是师生的重要学习载体。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之际,可寻找与专业知识相契合的作品,将其开发成活页教材,在课程中使用,促进专业融通。

3.利用民间资源,推进鉴赏深度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融入当地的民间文化资源,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了解和认识。如在《美术与生活》一课中,安排学生进入本地的非遗传承馆“寻根问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让他们直观感受作品创作的过程,选择一件艺术作品深入赏析并填写学习任务单,这样能加深学生艺术感知,加强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 情:文化情感引导,加强审美和文化联系,提升审美判断能力

文化情感引导和提升审美判断是学生在艺术感知的基础上,运用艺术的语言和方法,对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进行审美赏析和探究的艺术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过程感悟多样文化,自觉抵制低俗,摒弃借艺术形式宣传的封建迷信、宗教渗透、暴力等,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

1.赏析中外作品,思辨文化异同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析中外绘画、建筑与雕塑的风格特征和审美特点,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结合美术情境诠释意义,探究美术作品创作背景、意图和情感,认识中外美术发展史中重要的美术变革,理解美术的目的和功能。如此,学生能更加关注并参与中华优秀传统美术文化传承活动,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美术作品。

2.赏析古今作品,明辨真善美

教师列举当今恶搞形式的作品,批判网络庸俗美术形式,让学生明辨真善美。以“传统雕塑”一课为例,教师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传统雕塑,将作品的背景、技法、思想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融合,让学生探索作品的美学素养。之后模仿这一鉴赏方法,鉴赏当代雕塑作品,让学生在鉴赏中获得审美能力,对于雕塑作品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

3.赏析专业作品,领会时代寓意

在赏析专业作品环节,教师让学生收集与鉴赏相关的专业作品,探究专业作品创作背景、意图、思想情感,领会时代寓意,提升专业设计的审美品位,这也是活页教材开发的重要内容。

(三) 意:专业思维引导,加强鉴赏和专业联系,提升创意表达能力

创意表达是学生艺术表现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临摹、探析、创作等美术活动,将鉴赏知识向专业学习迁移,让学生学会运用特定的美术方式开展个性化的美术创作和实践,通过交流沟通,抒发思想情感。

1.临摹作品之形,增强作品体验

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学生临摹服装作品的外形轮廓、图案、色彩等,感知图形线条、水墨、笔法等技能,以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职业情境和专业设计中激发想象力,借鉴所临摹的作品方法和手段,进行专业创新,促进专业发展。

2.探析作品之美,感悟作品创意

每一件服装作品或服装图案都有它的来源、出处或某项事物的借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忆古思今,探寻作品来源,领悟作品之美,领悟作品元素的前世与今生,体会图形的简化、组合、排列的创意设计。顺着创作者的足迹追寻,往往能触及作品创作根源,这也是设计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3.表述作品之新,尝试创意表现

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服装作品,或者对服装设计、服装图案设计有借鉴意义的图形,尝试改变和创新作品,让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在服装上绘制合适的作品。这些活动虽然并不能直接生产服装产品,但一定是学生大胆运用鉴赏知识,开始尝试专业设计的重要实践。

(四)行:思政行为引导,开拓思政性实践活动,增进文化理解

教学增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作品鉴赏为基础,联系当地美术文化,从思政角度出发,感悟作品背后蕴藏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1.查找作品背景,突出思政教育

教师选择合适的思政教育角度,如一些优秀作品创作的艰辛历程、创作故事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在课前收集教材作品的创作历程、时代背景、精神内涵,突出勤奋、诚实等思政教育内容。另外,也可带领学生走访艺术家的工作室,邀请艺术家谈谈自己的创作观,以此达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2.分享作品见解,增进文化认同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赏析课本作品外,还可以结合当下社会与民生热点,精选出具有代表性、时代性的主旋律美术作品,如家纺中的中国图形,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阐述与展示,深入领悟民族文化渊源和民族精神的特殊含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样学生在进行专业作品设计时,会优先考虑运用本土美术文化的元素。

3.共享学习成果,增强文化自信

课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讲述、照片展示和视频的形式,将实地参观、线上学习的作品在抖音、超星等平台加以分享和传播。多角度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每周檢查、收集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起到监督、鼓励学生的作用。如此,学生可以借助多种课外学习资源让自己学得轻松而高效,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小结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学习和实践,培育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等核心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

参考文献:

[1]白锦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2]李皎.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措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7).

(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
校本文化资源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及培育路径调查研究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的培育路径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文化的作用及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