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准乡艺“焊条”激荡乡味情怀“美美”文化融合
2018-09-01李金霞
李金霞
[摘 要] 要创新学科教学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精准衔接,美术教学中要开发学生能够认知的民族艺术资源,以民族文化融合为旨归,丰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 美术核心素养;乡土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融合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以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初中部)为例,学校美术教学对藏族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秉持“从爱出发”的政治理念,创新性地把藏族乡艺作为连接学生和教学目标之间的“焊条”,“分类引导、灵活创新”和“低起点、小步走、多反馈、常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践行中华民族文化融合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
一、直面学情,立足“乡情”
美术教学直面特定学情,诱导学生在乡味激荡中植根家国情怀,在“美美”的文化融合中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的时代价值观。
首先在战略上进行“换位思考”。与其视之为“盲点”,不如逆向思维,将其开发为新的生长点。其次,在战术上,相向而行(面对面地前进)地把“乡思”作为切入点、突破口。
一是“允许”思乡。学校往往是满满地安排丰富多彩的“第二故乡活动”,转移其注意力。但是,少年在学习之余毕竟没有自主地“不思”的自控力。“允许”思乡就是要允许学生说出来、表现出来。
二是帮助思乡。教育者应以爱心和学科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来积极营造学生思乡的氛围和情境,激发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因素,促进其主动地回归和投入到愉悦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是利用思乡。应该说,思乡恰恰符合健全人格的特质,是可以且应该因势利导的良性因子。
二、穷则思变,“人即资源”
“万里归来,仍是少年”。要以“人即资源”的“视觉高度”来积极认知和“善待”这些民族少年学生在“通”这个环节上作为教学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学生虽然是“求学者”,但是,他们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与生俱来”的民族生活特性的积淀就是“靠船下篙”、就地取材的宝库。即从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和能够认知的生活常识、社会知识以及文化科学知识中,撷取与年级美术教材能够对接的“源文件”。引领学生在“回视”的熟悉感中,勇敢而自由地“猎奇”其中的美术专业知识元素,从而在寻找、探索新奇事物中来满足好奇心理,进而滋长并稳固其健康学习心理和有效学习力。
三、握准乡艺,激荡“乡味”
“就地取材”“开源节流”,以“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为抓手,能够精准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这也是教师使教学成为一门艺术的一种能力和境界。
如,学生对自己喜爱的藏族服饰進行美术视角的认知,从直观的款式、颜色以及面料的服装设计三要素起步,讨论辨识其中的工艺美术知识,安排其“尝试设计属于自己的服装,进而提高我们对服装艺术的认识和修养”(《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在实用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的操练中濡染美术课程。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探究面具艺术,让学生畅言藏族面具,教师出示相关备课材料,如从藏戏开始时最先登场的戴猎人面具的角色引发介绍面具在形制、质地、造型、功用、制作等方面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生通过对乡艺特性的感知,从“家乡的味道”中舒缓了乡愁的焦虑,通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孕育中,浓化了乡味的情结,油然而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感悟,进而拓展到对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升华对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信仰和使命感。
作为民族学校的美术教学,创新性地握准藏族乡艺的“焊条”,激荡起学生崇高的乡味情怀,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积淀大中华“美美”文化融合的“接班人”优秀基因。
参考文献:
[1]宋扬.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融合及教学模式探微[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107.
[2]李禹.浅析将民族艺术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5(6):10.
[3]陈磊.在文化背景中学习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2(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