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美学之韵,赏艺术之魂

2022-03-27卞丽君

求知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问题导学;美术鉴赏;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卞丽君(1985.10—),女,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一级教师,本科。

美术鉴赏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板块,是为落实美学教育专设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良好的美术鉴赏课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所在。受高考应试教育影响,传统教学中,不少高中教师对美术鉴赏课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多采取“放羊式”教学模式,或者浅“教”辄止。这种教学模式与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鉴赏过程完全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缺乏主观能动性,这样并不利于学生鉴赏水平的真正提高,更不利于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其影响体现在学习上表现为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甚至在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期间从事其他事情,认为“鉴赏”=“自习”。若想充分开发美术鉴赏课的价值,教师首先要明确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以更好地带领学生鉴赏美术,赋予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问题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手段,其核心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基石。教师将问题导学融入美术鉴赏课,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并及时发现自身的短板。久而久之,能改变学生在鉴赏课中的学习态度,让课堂指导更具针对性。本文结合实际,以人民美术出版社版高中美术鉴赏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中国青铜艺术鉴赏为例,浅析问题导学策略,以便参考。

一、设计问题导学,鼓励学生自学

问题导学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之前都会预先备课,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问题导学理念下的学生同样需要备课,为能在课堂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做好准备。由于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的学习中缺乏鉴赏方法以及相应的鉴赏水平,如果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很有可能会提出缺乏针对性的问题。要提高问题质量,就需要教师在鉴赏课之初,以问题导学来抛砖引玉,让学生懂得该预习什么、探索什么,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快速找到探索的方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问题导学的预设也会存在差异,提出问题的目的是确保教学更具针对性,能够促进鉴赏课持续深入,有效提升课堂鉴赏质量。《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国青铜艺术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和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及不同时代青铜器的不同特点。因而在设计问题导学之前,笔者根据新课的重点、难点,事先通过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与重点,以提高课堂探究实效,助推精彩课堂教学生成。具体要求如下:

1.结合教材知识,利用互联網收集我国青铜器起源、发展的相关知识,包括图片以及视频等,了解不同年代青铜器的主要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2.探索青铜器在不同年代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及主要用途。

3.探索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铭文所象征的意义以及它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启示和带给个人的感受。

4.探索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并总结。

虽然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了相应的发展,但对于青铜器,其在知识面和认知结构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青铜器艺术领域中包含了许多生僻字,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天书,这些都是干扰学生鉴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问题导学环节,美术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导学问题,设置与主题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通过搭建平台,创设情景,营造学习、娱乐相交融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自主探索青铜器相关知识。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教材,通过手机、电脑,借助百度、视频等方式展开多角度探索,这样才能让学生收集更全面的信息,才能帮助学生初步构建青铜器知识体系。如果仅靠少量知识进行探索,反而容易误导学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师通过设计与作品主题、形象相关联且针对性强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自觉在小组内展开互动探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鉴赏体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统一探索。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还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认知体验,从而为之后的课堂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仅靠课堂探索,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最佳体验,课堂鉴赏质量自然也无法保证。

二、梳理课堂知识,启迪学生智慧

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单纯凭借他们的自主探索,远远无法达到预期的鉴赏效果,这还需要教师进一步跟进,从中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推进他们进一步探索体验。毕竟设计问题导学的目的是通过初步鉴赏,让学生对新课中的艺术项目形成初步的认知。这样,学生在投入新课学习时便可以更具针对性地听课,从而最大限度保证课堂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讨论,全面把握他们讨论方向,并参考反馈结果,选择重点进行详细讲解,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课堂价值,助推课堂持续深入。

通过问题导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青铜器艺术的概念、发展历史及相关的工艺流程。但是,通过对问题导学反馈的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在探索青铜器艺术在各个时期的演变及特征时,存在认知混淆的情况。因此,笔者结合学生反馈结果,将该阶段作为重点,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在鉴赏中进一步了解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礼乐制度和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相关内容。

讲解之前,笔者先利用电子屏幕呈现了三个区域,依次为“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礼乐制度”和“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然后逐个进行鉴赏。以商代尊神重鬼的特点为例,商朝是一个鬼神之说高度发展的时代,鉴赏商朝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时,可以在青铜器的纹路上看到饕餮、貔貅、赑屃等神话传说中的怪兽的图腾。商朝时期的青铜器更多地被用在日常生活中,如饮食器具上便会印刻貔貅的图案。而到了商朝后期,青铜器上的纹路逐渐丰富,内容越来越多,体现着神秘的巫文化色彩,诠释了“尊神重鬼”的特征。紧接着,笔者将更多的图例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视觉体验,帮助他们从中验证鉴赏结果,巩固鉴赏体验。在整个讲解中,笔者从历史、文化等层面逐个剖析,最后延伸到青铜器艺术层面,以此在课堂中为学生构造更具层次性的鉴赏。如有可能,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小组探究结果推荐代表发言,教师结合实例进行一一对比验证,帮助他们通过鉴赏商代青铜器了解巫文化。

讲解完商朝尊神重鬼的相关知识后,笔者围绕西周礼乐制度引导学生进行二次问题导学的体验。在这期间,笔者组织学生借助图表从历史、文化等层面鉴赏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外形、纹饰,并将其与商朝的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西周青铜器艺术的特征,并意识到“艺术的发展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形态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二来学生也能初步认识青铜器发展演变过程,初步感知西周文化与商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学生完成鉴赏之后,笔者要求他们将自己发现、提炼的内容精准地记录在电子屏幕的相应区域上,以此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复习,可以将鉴赏课的内容掌握得更加全面,记忆和认知更加清晰、完整。

由此可以发现,利用问题导学落实美术鉴赏课,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巩固学生自学习惯;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留出了更多的时间,确保教师有充沛的精力针对学生认知上的“障碍”进行细节讲解。这样不但有效提升了美术鉴赏教学的效果,也增强了学生自主鉴赏、自主学习的体验,为学生美术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落实课后练习,优化学生能力

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提升学生鉴赏水平。单纯地通过几节课的指导,只能初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无法全面提升他们的鉴赏素养,自然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之余,教师要充分开发问题导学机制,为学生构建更多的课下鉴赏体验平台,让他们在鉴赏中获得良好的美学感受。除此以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可以为学生讲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及其影响,让学生在视觉体验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品的含义。

例如,在完成《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里中国青铜艺术部分的鉴赏教学之后,笔者为学生设计的问题导学内容如下。

1.跨时代探索,鉴赏各个时期青铜器艺术的特点以及相关制作工艺的演变与发展。(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围绕唐代、宋代等朝代青铜器艺术的演变,获得更多的美学感受,在丰富鉴赏体验的基础上,提升鉴赏素养。)

2.撰写鉴赏心得,提出自己对青铜器艺术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现代元素提出自己的创意。字数多少不论,重在有自己的观点与创意。

第一个问题旨在扩展学生的鉴赏领域,让他们对各个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和艺术审美情趣;第二个问题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汲取古代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围绕现代元素对青铜器艺术的设计进行创新,以此优化他们的审美体验。基于此,教师在细化课后练习时,要善于将教材的课后练习融入课业评价系统,致力于通过有效的课后练习,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当然,考虑到设备、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学生不需要亲自设计,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将创意点记录下来,并明确相关的工艺流程即可。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呈现青铜器的现代工艺、表现形式等,帮助学生建立现代青铜器设计理念,并将其渗透到作品设计中。

此时,问题导学不仅是一份“导学案”,更是启迪学生思维,优化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学案”。在实施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鉴赏体验,实践能力和审美意识还能得到有效提升。这为他们以后的艺术鉴赏及美术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这也能促进精彩课堂的生成。教师需要明白,美术鉴赏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尊重不同国家的艺术表达形式,让学生看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铺垫。

另外,课后的美术鉴赏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师生对美术课程标准的落实。美术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不仅反映了美术教材的价值,还体现了教材的特色内容。从高中美术教师对教材研究以及教学目标设计的角度而言,课后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科知识以及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还能通过课后训练,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鉴赏素养创造条件。课后练习在美术学科的教与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社区资源,或者结合当地博物馆资源,在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的同时,鼓励他们通过百度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图文对比、实物对比鉴赏,帮助他们理解内化相关鉴赏知识,助推鉴赏素养提升。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课后作业应结合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小组实践机会,结合课余活动择机进行,而不能过分强调作业数量,这样反而会增加他们负担。

总而言之,美术鉴赏课是帮助学生迈入艺术殿堂的重中之重,更是赋予学生充沛的美之体验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重视对美术鉴赏课的深度开发,合理融入问题导学机制,让学生在反复的鉴赏体验中获得美学素养的提升,激活学生潜意识中的美学“因子”。为了让学生长时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还要及时完善教学方案,优化课堂内容,带给学生丰富的课堂体验,以此引领学生深度窥探美学之韵,赏析艺术之魂。

[参考文献]

胡雪梅.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环磊.高中美术鉴赏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04):126+128.

张杨.核心素养体系下高中美术鉴赏课主题性课程教学实践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王强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