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整理建构游戏材料的现状及有效推进

2022-03-27苏楠

启迪·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策略

苏楠

摘要:建构游戏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备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建构游戏除了其本身的促发展价值外,对幼儿来说提高建构游戏材料的整理技能也是意义非凡。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幼儿整理建构游戏材料时的现状及问题,结合案例探究了提高幼儿整理建构材料效能的策略。

关键词:建构游戏 材料整理 策略

建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它是幼儿通过对不同建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搭建,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动作技能,数理逻辑智能,提高了与同伴的合作、协商能力,学会了分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但活动结束后,“一砖一瓦”终有归处,该如何归放?收拾和整理给教师和幼儿都造成了困扰。每次到了整理时间,幼儿就少了原先的热情,整理成了建构游戏中的一个新问题。

一、幼儿整理建构材料时的现状及问题

现场观察,发现问题。每游戏结束时,所有“建筑”一瞬间全被推倒,地面一片狼藉,甚至没有踩脚的地方,孩子们随意拿起脚边的一块积木就去放了。搬运时,孩子们有的“提”,一手拿一块积木提着走;有的“捧”,好几块积木叠在一起双手抱着走;有的“抬”,对于较长的积木,两个孩子前后抬着走;有的“递”,几个孩子站成一排,一块块积木传递到柜子旁边,虽然不费力但速度很慢。在摆放时,有的孩子能根据积木形状分类,有的随意放置,有的随手一扔。最终,柜子里积木的“睡姿”也各种各样,横摆、竖放、斜插、伸到柜子外面的都有。

分析讨论,调查原因。教师请参与游戏的幼儿说出自己在整理时遇到的困难。

恒恒:积木太多了,我们来来回回搬了很多次,有时候整理的音乐放了五遍还没收好。

靖贻:我几块一起搬,积木老是掉下来。

凡凡:碳化积木和大型纸卷太重了,我一个人都拿不动,和毛毛抬也抬不动。

乐怡:每个柜子里都有各种形状的积木,收到最后很多积木都放不下了。

毛毛:我们按形状分类放了,有的柜子很多积木,有的柜子很空,而且空余的地方又塞不进多余的积木,不能“正好装进”。

通过观察以及和孩子们的交流,我们将幼儿整理建构材料时的问题总结如下:

材料多,动作慢

为了满足孩子建构时的需要和丰富孩子的建构经验,教师要保证足够数量的积木。但是,大量的积木在收拾整理时也给幼儿造成了困扰,忙着搬运积木的幼儿一趟来回也只能运送两三块积木,幼儿你来我往,看似忙碌的身影,其实整理的效率并不高,多次重复的搬运导致整理速度较慢。

材料重,拿不动

碳化积木、大型纸筒等等体积大、重量重,一个幼儿徒手搬运较吃力。另外,有的幼儿采用“捧”的方式,将几块积木堆叠后搬运,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来回次数,提高了整理效率,但也几次过后,随着体力的消耗,积木的重量超出了幼儿的承重范围,会出现没走几步上层积木就从手中滑落的情况,这样既降低了整理效率,又出现了安全隐患。

材料杂,装不下

建构游戏的材料多种多样,除了各种形状的清水积木、碳化积木外,经常会有易拉罐、木板、纸砖等不同材质和形状辅助材料。幼儿在整理建构材料的过程中不能做到有序分类,整理得比较杂乱。有时即使将材料进行分类了,但在摆放同种形状的积木或者同种辅助材料时缺乏合理利用空间的能力,没有将柜子空间最大化利用,所以还是会出现装不下的问题。

二、提高幼儿建构材料整理效能的策略

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幼儿整理建构材料的效率,将枯燥的整理环节变得有趣起来,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1.分工合作,团结互助

案例一:建构游戏结束后,星星和乐乐都在整理圆柱形的清水积木,但是他们将圆柱形的积木放置到了两个不同的柜子里,互相没有发现。其他小朋友发现后提醒星星将圆柱形的积木都放在了一个柜子里。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自我协商,几个孩子们决定分工合作,星星将圆柱形积木交给乐乐一个人搬运,自己选择了没人整理的三角形积木。这样每个人搬运不同形状的积木,就避免了整理同种积木却“东一堆、西一堆”,最后还要重新整合到一起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理效率。

案例二:苗苗在整理四倍单位块,她将长条形的单元块堆叠在一起,堆了五块左右,她尝试将积木双手捧起,但是体格矮小的她失败了。这时,园园走来说:“壮壮,你力气大你和我一起抬。”于是,他们用力抬起了积木,这是园园又对一旁的苗苗说:“苗苗,你在上面再放几块积木。”来到柜子边,负责摆放的凡凡首先拿掉了最上层的两块积木放进了柜子里,减轻重量后,园园和壮壮慢慢蹲下将剩余积木卸下。

孩子们在整理过程中,通过交流、协商确定自己的任务,他们有的捡拾、有的搬运、有的摆放,懂得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团结互相,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任务。在锻炼身体动作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其社会性发展。

2.借助工具,省时省力

案例三:皓皓是个机灵的小男孩,在整理过程中他多次尝试“偷懒”,一次,他从教室的角落里找来了一个大框,將所有的圆柱形积木一次性全部装进了大框里,他准备将框抱起来,可是发现太重了怎么都抱不起来,最后叫来了三个同伴一起抬才勉强将框运到柜子处。教师引导性地问皓皓:“这样方便吗?”,“太重啦,一点也不方便。”,于是,老师继续追问;“那用什么工具会比较方便呢?”不一会,皓皓推来了一辆小车,将框放在小车上,运送过程中皓皓负责推车掌握方向,另一个小朋友在后面跟着扶稳大框,搬运的速度明显加快了。接下来,小朋友开始不断寻找更方便的工具,最终他们选择了带轮子并且可一个人就可以直接推的移动框。

幼儿寻找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也是生活经验迁移的过程,在此期间教师没有过多地干预和指导。工具的选择是否合适、能否更加省力,能否更加快速地搬运积木,这些问题都在幼儿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解决。虽然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尝试了一些错误的决定或动作,但是在并不断地纠正中,他们的经验也在不断地丰富。随着错误逐渐减少,最后孩子们找到了最适合的搬运工具。

3.利用标记,合理摆放

案例四:孩子们都觉得制作标记可以使积木摆放得更加整齐,可是什么样的标记更加醒目呢?孩子们有了不同意见。有的觉得应该画图,有的认为写文字,还有的小朋友建议拍照片或者直接粘一个那个形状的积木在柜子上就好了。最终,通过投票,孩子们选择了用照片做标记。一开始孩子们将照片贴在了柜子里,发现一旦柜子了放进了积木,照片标记就被覆盖了。于是他们再次调整,将照片用绳子穿起来挂在了柜子口。

案例五:牛牛是个细心的孩子,他发现正方形积木比较少,所以摆放正方形积木的那个柜子总留有很大的空间。于是他将两个三角形积木组合到一起变成正方形,这样节省了一个柜子,使得每个柜子的收纳空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他的好方法得到了同伴和老师的肯定,于是这样的方法得到了推广。孩子们尝试将两个半圆环组合成一个圆环,根据积木的大小长短穿插摆放,用积木的不同面堆放等多种方法节省空间。

建构游戏与其他游戏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需要技能的支撑。堆砌、围合、架空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能,学会区分不同形状,学习了空间关系及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发展了感知觉、思维力及创造性……幼儿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合理地摆放才能使空间得到最大化利用的过程中,数理逻辑智能得到充分锻炼。 “案例五”中,幼儿通过感知、比较和探索,体验不同积木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不同形状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了解积木与积木之间的组合效果。

4.计时竞争,同伴评价

相较于建构游戏本身,孩子们在整理环节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相对较弱。教师可投放计时器、记录表,让幼儿自己记录每次整理所需时间和方法。整理结束后,通过前后对比,或者各区域对比和同伴相互评价的方法,使幼儿获得成就感。通過这种激励和竞争机制,让幼儿逐渐归纳出更有效的整理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整理效率。

5.家园合作,经验延伸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关于整理建构材料的经验能够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延续、巩固和提升。家长可以游戏、比赛、小任务等形式鼓励孩子自己收拾玩具、衣物等,引导孩子回顾整理建构材料的方法并支持幼儿不断创新,将“整理”和“玩”结合起来,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游戏活动中都养成爱整理、会整理等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姚静雯.幼儿整理建构游戏材料的问题与自主探索[J].幼儿教育研究,2019(5).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创造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在建构游戏中建构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与对策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因建构而精彩 因游戏而快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