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2022-03-27邓容贵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感受力表现力音乐作品

邓容贵

音乐感受能力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心理活动,它是指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和理性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它是深入体验音乐的作品、清晰、深刻地感受,领悟和理解音乐作品情感内容的一种特殊的能力,是音乐能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也是音乐表现能力的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它包括了节奏、旋律、结构、音色、速度和力度这6个方面,可见音乐感受力是要以敏锐的,准确的,分化的音乐知觉能力为前提的。

《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力。根据这一目标,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就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感受力是基础,表现力是建立在感受力之上的,创造力则是音乐能力的最高境界。我们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则应该从幼儿入园开始,对幼儿进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以达到促进幼儿情感发展这目的。

一、幼儿的身心特点及他们所具备的音乐能力

(一)幼儿感受音乐的特点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生活经验相对贫乏,全法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不好安静等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基本上是处在笼统的,模糊的,单调的肤浅的水平上,只能跟住音乐做很简单的动作,因此,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时,既要注意引导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绪反应,又要注意引导他们认识所采用的各种主要表现手段,并使知道这些手段与音乐的形象、情绪之间的密切关系,其发展的趋势是从他们原有的基础上逐步趋向于比较细致、清晰、丰富和深刻。

(二)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是富于表现力地、准确地通过音乐传达音乐的情感和内容,以及表现音乐的音响结构本身的能力。它是建立在音乐感受力基础之上的动作操纵能力,表现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也能用其他的符号系统来表现。比如:身体动作,语言,绘画等。

(三)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创造力主要是通过音乐激活和唤醒幼儿对音乐创造力的前能并通过语言、节奏、舞蹈歌曲等形式的改变或创编表现出来的。对于幼儿来说,音乐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创编歌词和动作方面。

二、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倾听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它借助于声音这一物质材料建筑一个音响世界。声音具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个特点。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音乐是通过不同的旋律、节奏、力度、音色、结构形式等表现手段而表达出来的。所以说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就是通过感知音乐作品中乐音有规律的运动。

培养幼儿的倾听我们周围生活中的声音,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处于他身边的声音,比如幼儿所熟悉的动物,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和人们活动多发出的声音等,一个空玻璃瓶裝满水和不装满水是发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将会为他们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及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

(二)认识音乐作品中的表情作用

音乐作品获得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的基础上,教育者应有意识地进一步深入引导他们认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艺术表现上的表情作用结合切身的音乐感受和体验,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从而巩固、发展和深化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能区分人声和乐器的音色

各种不同的乐器因其构造不同而让其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丰富的乐器音色具有丰富多变的艺术表现力,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美的享受。音乐作品中常常用某中乐器演奏某一音乐主题,描写某一事物、人物或角色。

(四)通过视觉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是流动的,音乐的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但其表现形式又是高度抽象的,有时用语言难以描绘清楚。而作为视觉对象的图画、符号等却是十分稳定的,可以反反复复地加以欣赏、观察。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教具、情景布置等来简单地演示音乐的意境,从而触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来了解明白乐曲的性质、情节、情绪,所以适当地调动视觉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是大有裨益的。比如现在的“音乐图形谱”,“音乐图形谱”比较直观,特别是乐曲的节奏等。

三、教师在选择音乐材料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幼儿的特点合理选择音乐内容

选择的音乐作品应符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内容要为幼儿所能接受和喜爱,必须遵循幼儿的接受能力是从易到难的原则.针对幼儿的特点,可选取那些趣味性动作性很强的作品.比如《玩具进行曲》等。为幼儿选择的内容要是健康向上的,同时还要突出“美”字。歌要有“优美”旋律,舞要有“优美”的动作,乐曲要有“优美”意境。具体的音乐作品最好以清晰,旋律鲜明,形式方整短小,可参与性强为主。

另外还可以抓住幼儿的一时兴趣,契入活动内容,如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歌曲等,抓住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契机,往往会事半功倍。

( 二)音乐材料应富有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和最基本的活动,在音乐中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探索、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及感知音乐的特点。游戏性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特殊的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地、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只有这种生动活泼的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的和谐发展。

(三)音乐材料应富有教育意义

为幼儿选择音乐作品时,既要考虑每一首作品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又要考虑所有作品在总体上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总而言之,音乐的感受能力在音乐欣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必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教育的基本功能,在音乐欣赏中把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联系起来,让幼儿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情趣和积极性,又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猜你喜欢

感受力表现力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