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等和线”解题
2022-03-27钟建新
钟建新
摘 要:本文介绍利用“等和线”求解向量线性表示中的系数和问题,方法直观、简洁、高效.
关键词:等和线;基底;系数和;构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4-0067-02
平面内一组基底OA,OB及任一向量OP,OP=
λOA+μOB(λ,μ∈R),若点P在直线AB上或者在平行于AB的直线上,则λ+μ=k(定值),反之也成立.我们把直线AB以及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称为等和线(如图1).
图1
当等和线恰为直线AB时,k=1;
当等和线在点O和直线AB之间时,k∈(0,1);
当直线AB在点O和等和线之间时,k∈(1,+∞);
当等和线过点O时,k=0;
当等和线与直线AB在点O的两侧时,则k<0.
利用等和线求解数值k(k>0)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连接AB,构造直线AB;
②连接(有时需延长)OP交直线AB于点Q,则k=OPOQ;
③求OPOQ的取值范围,在动点P的轨迹内分别作l1∥AB,l2∥AB,且l1,l2分别为距离点O最近与最远的两条平行线,下面记d,d1,d2分别为点O到直线AB,l1,l2的距离,记d′为点O到等和线的距离.又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OPOQ=
d′d,因为d1<d′<d2,所以k∈d1d,d2d.
例1 (2009安徽理14)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OA和OB,它们的夹角为120°,点C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AB上变动,若OC=xOA+yOB,其中x,y∈R,则x+y的最大值是.
图2
解析 如图2所示,点O到直线AB距离d=12,记l为距离点O最远的与直线AB平行的平行线,OC1⊥l,记d′为点O到直线l距离,则d′=1.
所以d′d=2.
所以由等和线结论得x+y的最大值是2.
例2 在ABCD中,E,F分别为CD和BC的中点,若AB=xAE+yAF(x,y∈R),则x+y=.
图3
解析 如图3所示,连接EF,延长AB交直线EF于点B′. 因为E,F为中点,所以由等和线结论,得x+y=ABAB′=23.
变式 在ABCD中,E,F分别为CD和BC的中点,若AB=xAE+12yAF(x,y∈R),则x+y=.
解析 因为AB=xAE+12yAF=xAE+y(12AF),记线段AF中点为G,连接EG交边AB于点B′,则由平面幾何知识可得点B′为边AB的中点.
由等和线结论,得x+y=ABAB′=21=2.
评注 若待求和的两个数不全为题设中基底的两系数,此时可构造一组新基底,使待求和的两个数分别为新基底的两系数.
例3 正方形ABCD中,E为边AB中点,P是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BD上的一动点.设AC=xDE+yAP,则x+y的取值范围为.
图4
解析 如图4所示,过点A作AE′=DE,连接PE′交AC(延长线)于点C′,
则AC=xDE+yAP=xAE′+yAP.
故x+y=ACAC′.
当点P运动到点D时,因为四边形ADEE′为平行四边形,再结合三角形相似,得到AMMC=14.
所以ACAC′=ACAM=5.
即此时x+y取到最大值5.
当点P运动到点B时,连接CE,易证得CE∥BE′.
因为E为边AB中点,
所以C为边AN中点.
所以ACAC′=ACAN=12.
即此时x+y取到最小值12.
综上,x+y的取值范围为12,5.
评注 等和线所描述的结论要求表达式中的三个向量共起点,若起点不一致,则可考虑利用向量的减法法则或者平移相关向量去统一它们的起点.
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指出:“对于一个题目,首先要熟悉题目,我应该从哪里开始?我能做什么?这样做我能得到什么?然后深入了解题目”.只要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其解法还是有迹可循.
参考文献:
[1]
G·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