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M模式的小学科学课中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2022-03-27王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小学科学策略

王芳

摘要:STEM教育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下全新的教育模式,我国从2008年开始,STEM教育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在2017年国家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加入了“技术与工程”领域,这代表着STEM理念真正的将在小学课程体制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想上一节好的STEM课,需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来支撑。本人通过对小学科学3-6年级苏教版教材中适合STEM模式的课程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情境进行教学,最后总结出,在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中适合使用STEM模式进行教学的课程的情境设计策略。希望对教师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STEM模式     小学科学     情境设计     策略

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跨学科融合式的教育。STEM教育注重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开展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探索式学习。我国STEM教育的发展始于2008年,即陈超发表的《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与启示》。之后,我国的STEM教育就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投身到STEM教育的研究当中。

到2017年1月国家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加入了“技术与工程”领域,这代表着STEM理念真正的将在小学课程体制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此课标中还对STEM进行了解读: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即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 ,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STEM模式下的小学科学课在设计情境时存在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灵魂。所以本人紧跟时代步伐,以2017年颁布的新课标为标准,大胆地展开了STEM模式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仔细筛选,总结出适合使用STEM模式教学的两类课程,再对这两类课程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明白一节STEM课的好坏,情境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具体在设计情境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类:物质科学领域的课程中的问题:

这一类课程的课题就是一个项目,需要依托真实情境完成这个项目来探究知识。针对这样的课程,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能流于形式为了创设情境而随便设计一个情境,或者是虽然创设的情境是真实的,但是:(1)不能调动学生的内需,触动不了学生的心灵;(2)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3)情境与学生的学龄特点不相符等。

第二类:生命科学领域的课程中的问题:

这一类课程是在探索生命中的一个完整过程或者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基本属于暗箱里的知识,这些知识比较客观和严肃,因此:(1)教师在备课中会疏忽了情境的设计;(2)设计的情境比较传统枯燥,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大部分老师喜欢用做游戏或者是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堂,这样的情境只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引子,引入课堂之后,这个情境就没有作用了,这样的情境并没有起到情境该有的真正意义。

二、基于STEM模式的小学科学不同领域的课程设计情境的策略

(一)物质科学领域的课程情境设计的策略

1.实用性策略

设计情境时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不要一味的追求热闹或者是社会热门话题,一定要具有实用性。

2.关联性策略

设计的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符,要注重地理环境上的南北差异,一定要与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紧密联系;学生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3.驱动性策略

设计的情境要触动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内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个任务。

4.延续性策略

情境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明确的任务,不论是设计制作,还是评价都围绕这个情境进行,这样课堂就是一个完整的课堂,学生的整节课的思维也就不是跳跃不定的,而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

5.创新性策略

一个好的情境不能固化学生的思维,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说明:这些策略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情境中。

例如:在《建桥梁》一课,通过播放《用生命去上学》的视频——每天通过一根溜江锁渡江上学。短短的十几秒视频对学生的触动特别大,对学生产生了共鸣,建桥梁也就成了学生们发自肺腑之事。学生们有了建桥梁的欲望,说明我们创设的情境实现了真正的价值。

(二)基于生命世界类的课程情境设计的策略

1.主题性策略

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活动开展,比如学校举办的科技展;模型展览会;科普讲解员比赛等主题活动。

2.任务性策略

可以提出一个明确的任务,比如当小小讲解员。任务既需要展示作品,又需要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说。

3.激励性策略

可以设计一个激励性活动。比如:活动中不仅需要评比优秀的作品,还需要选出优秀的讲解员,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既有奖励又有激烈的竞争,学生要想很好的胜任这一任务就必须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去制作和学习。这样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说明这些策略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一个情境中同时使用。

结束语:

情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情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利用STEM模式进行教学,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课程设计时首先要保证情境是真实的有效的,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不能是为了有一个情境而设计一个虚假的情境。再者要保证情境能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即整节课的学习都要围绕这个情境进行,不能让情境只是一个导入,甚至是一个炫头,形同虚设,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下开展STEM活动,也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小学科学策略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