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依托食育促使幼儿健康饮食的策略

2022-03-26肖泽芬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策略探究

肖泽芬

摘要:幼儿健康一直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项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想要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健康平衡的膳食结构是重要的一环,但许多幼儿却存在挑食、偏食等现象,致使幼儿营养不均衡,身心发展也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应当通过饮食教育来转变幼儿观念,促使幼儿健康饮食,提升幼儿身体素质。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饮食教育;幼儿健康饮食;策略探究

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国家的要求。想要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体育活动的锻炼等措施,更应当从饮食入手,以改善幼儿膳食结构,转变幼儿饮食观念,使幼儿健康饮食的方式,提升幼儿的营养均衡摄入水平,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健康成长。

而在农村幼儿园中,我们应当如何依托饮食教育的方式促使幼儿健康饮食呢?结合农村幼儿园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餐前介绍,融合健康饮食教育

幼儿出现不健康饮食观念的最根本原因是认知水平不够。一方面,不能理解各类型食物的作用,不了解平衡饮食的好处;另一方面,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喜欢”还必须吃。因此,想要做好健康饮食的改善,就要先从认知入手,提升幼儿的饮食认知。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绘制菜谱、海报或拼贴画等形式,采取简单直观的表述方式,展示每日的饮食搭配和饮食搭配的效果,例如今日吃胡萝卜炖肉和米饭,就用简单的画面展示“胡萝卜+肉+大米=健康宝宝”这一等式,借助餐前环节,组织开展以不同形式的餐前食谱播报活动。通过食谱播报活动让幼儿了解各种饭菜食材的搭配,懂得均衡营养的重要性。同时老师还可以带孩子们了解各种食物的由来,蔬菜的哪个部位可以吃,吃了对我们身体的益处,要想营养均衡,食物要搭配着吃等等,教师对于常见的食材进行讲解,让幼儿能在用餐之前就知道本次食物的内容和搭配,并简单了解食物效用。

其次,还可以在使用幼儿普遍不愿意进食的食物时,进行简单的讲解和引导,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而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本次食物芹菜,有部分小朋友不喜欢吃芹菜,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地语言表述芹菜的清洁作用;

最后,由于不同幼儿的喜好不同,例如小明可能喜欢胡萝卜不喜欢芹菜,而小红却喜欢芹菜不喜欢胡萝卜,所以我们还可以让幼儿自行描述对于食物的感受,激发彼此对食物的兴趣。

二、利用特色,实地感受食物来源

通过亲身体验、种植实践课程,了解食物的由来,了解吃应季、当地、时令蔬菜的好处。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更加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多吃饭菜、不浪费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虽然有限,但也存在城市幼儿园没有的特色,我们在饮食教育中也可以利用这一特色,开展主题活动,带领幼儿们来到农田之中,感受菜园、果园等的种植艰难,还可以让幼儿自行参与到种植中,简单操作,从而让幼儿理解不同食物的来之不易,产生对事物的珍惜之情。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采摘活动,然后将采摘后的蔬菜水果等自行制作蔬菜沙拉等简易食物,幼儿对自己亲手制作的食物就会自然产生一种亲切和珍惜的情感,即使出现日常不爱吃的食物,也会努力吃下,从而转变幼儿的观念,引导幼儿健康饮食。

(一)立足乡土的农耕种植实践活动

1.利用园内户外种植区和一米菜园的耕种园农耕环境,组织幼儿依据季节特点种植常见蔬菜。

根据季节的变换,老师们在班级让孩子们讨论自己班级想要种植的蔬菜或农作物、种植方法及需要的种植活动,共同商讨可以种植的蔬菜、农作物等,幼儿园准备种子或幼苗农事用具。幼儿在参与种植的过程中,體验着农耕文化:他们了解到不同蔬菜种植方式的差异,如有些蔬菜种下的是种子,有些种下的却是幼苗;懂得了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的生长习性,如黄瓜、豆角、丝瓜、圣女果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给它们搭上架子,而茄子、菜椒、辣椒则不需要;了解到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植物,如秋季需要种植一些耐寒的蔬菜:大蒜、洋葱、菠菜、香菜、小麦等;他们还认识了不同农事用具的使用方法......

2.依托园外种植农耕地,组织幼儿走进自然,种植多种绿色有机农作物,开发绿色食品,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和习惯。

在幼儿园外的种植农耕地里,组织幼儿依据节气特点,种植花生、黄豆、绿豆、红薯、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种植不用搭架子的豆角、南瓜、冬瓜、茄子、辣椒等蔬菜。在种子或幼苗成长的过程中,幼儿体验着耕种、拔草、除虫、施肥、浇水、收获、售卖的辛苦。

尤为重要的是,在种植中,全部蔬菜、农作物都采用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纯绿色有机种植方式,在幼儿走进自然,种植绿色农作物的过程中,体验着绿色蔬菜的生长过程,增加了对绿色有机农作物的了解,懂得了简单的农耕知识,知道了吃绿色有机蔬菜对身体的益处,形成了健康的饮食观念,从而促使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幼儿在特色农耕活动中传承着农耕精神:我们看见,在施肥的过程中,幼儿推着小车,拉着由果皮、树叶堆的有机肥料,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种植、养护、关注植物生长过程中,他们亲身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在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中,他们感受着田野和生活的馈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尊重自然环境和其他小生命,懂得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更加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多吃饭菜、不浪费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整个农耕种植实践活动让食育与大自然对话,与生活对话,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科学探究、逻辑思维、劳动、合作等能力,促进孩子们社会性的发展。同时使幼儿学会尊重自然,懂得珍惜粮食、感恩食物,从而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

(二)融于生活的食育工坊活动

食育工坊是由幼儿园组建,让幼儿制作美食的场所,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炊具,精心打造食育工坊。在食育工坊里幼儿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食材,制作各种健康的美食。

1.根据节气制定食育主题,有计划地开展食育工坊主题活动。

如端午节学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冬至包饺子;腊八节熬制八宝粥......一系列食育工坊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感知食物的营养,了解食物的美味,提高对食物的兴趣,并学习传统饮食文化。

2.食育工坊与农耕活动结合。

利用幼儿在种植园和农耕地里亲自种植、采摘的食材,开展多样化的烹饪活动。幼儿在做、尝、说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大胆探索。在烹饪、分享新鲜食材和美食的过程中,与大自然展开了无声的对话,懂得了食物来之不易,理解了食物对生命供养的价值,获取了宝贵的生命科学知识,知道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对自然充满感恩和敬畏之情,从而改善幼儿挑食、偏食、浪费粮食的现象,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利用收获的油麦菜,组织幼儿在食育工坊里洗一洗、切一切,做上一道“蒜蓉油麦菜”。平日里老师经常给幼儿讲多吃青菜有营养,要吃青菜,但是简单的说教方式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而当幼儿吃着从种植区里收获的、经过自己烹饪的“蒜蓉油麦菜”,他们在吃的时候不用老师再过多介绍其营养价值,就把这道菜吃的光光的,甚至有些特别不爱吃青菜的幼儿吃完之后还要再添。

食育工坊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了食育的实效性。幼儿在动手进行食物制作的真实体验中,学习烹饪知识,体验传统、健康的食物烹饪过程,品尝自己的杰作,感知一日三餐的艰辛及食物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与珍惜,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和良好饮食习惯。

三、家园共育,合作进行管理引导

幼儿的饮食行为并不只是出现在幼儿园中,家庭饮食也是幼儿饮食的重要部分。因此,想要做好食育,促使幼儿健康饮食,幼儿园并不是唯一的教育途径,家庭教育同样重要。

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和家长沟通幼儿身心情况的准备,调查了解不同幼儿的身体状态,搜集汇总幼儿的身体信息资料,重点注意是否有出现肥胖、过瘦、体力不足、气血不支等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在得到了相关的信息资料后,我们必须和家长展开沟通,由于农村幼儿园中难免会出现家长外出务工的情况,我们可以以线上家长会、座谈会、饮食教育课等形式展开,让家长了解自家幼儿身体情况的同时,也让家长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幼儿园的食育工作,在家庭饮食中也能管理幼儿的饮食内容,引导幼儿保持幼儿园中的健康饮食习惯,做好家校共育。

(一)开展多种家庭食育理念培训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食育思想、知识、观念,使家长的食育意识和观念得到提升。

1.召开家委会暨伙委会,积极宣传食育的相关理念、课程、经验和成效,并向家长展示我园食育课上幼儿制作的面点和美食,增进家园之间的交流互通,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食育管理工作的意识,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食育环境。

2.家园共育宣传。

实施食育系列活动的过程中,通過微信公众平台、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开发布食育活动相关动态。定期向家长推送食育知识,给家长普及食育的重要性并定期向家庭发放餐谱,帮助家长更了解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哪些食物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利。让食育落实在幼儿生活的各环节中。

3.教师与幼儿家长进一步深度、细致沟通,帮助并引领家长形成正确的食育观念。

(二)开展家庭食育活动

利用周末、节假日开展家庭食育亲子主题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倡导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制作健康美食,在家庭食育活动中,幼儿参与剥熟蛋壳、洗土豆并去皮、切卷心菜或混合调味料等简单家务劳动,了解食材的外形、大小、色泽。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菜市场接触食材、购买食材,一起体验从播种到做菜的过程。如:了解蔬菜未上桌之前原本的样子;在自家种植地、小菜园里动手耕种,既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萌发了为他人的服务意识及对食物的感激之情。在这个家庭食育过程中,幼儿更加懂得爱惜食物,尊重劳动,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家庭食育活动既增强了我园食育教育的效果,又使家长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食育给幼儿带来的快乐和益处。

参考文献:

[1] 陆静娴.利用食育课程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旬,2021(10):1.

[2] 杨燕.利用食育课程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策略[J].好家长,2020(25).

本文系: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2020年度课题“生活化视角下幼儿园食育路径的研究”的结题性成果,课题编号:20-HJYY-240。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策略探究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协作发挥的作用解析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教育券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谈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及唱歌教学过程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