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实施

2022-03-26周静珠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阅读策略

周静珠

【摘 要】主题式单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依托课文为引子,以有目的地阅读为导向,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集中学习“提高阅读的速度”策略。教学设计立足单元整体,通过研读教材、关注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文本特点细化教学任务。速读教学应当梯度式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阅读拓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策略 速读 单元整体教学

一、立足整体,定位教学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语文核心素养,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将语文要素细化成具体的文本训练点安排在主题单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立足整本书的教学目标、整个单元的训练目标,是学习语文要素的关键。

1.研读教材

基于阅读策略为主线的单元教学,要站在整册教材的高度,审视单元目标的落实。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三篇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有相应的阅读提示,介绍了不同的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课后的阅读练习作业,以课前预热、课中训练、课后巩固为三步速读训练法,给予学生实践运用的机会。

2.关注学情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学生的要求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生普遍的已有阅读经验还停留在中年段:初步习得默读能力,不出声,不指读,能粗知文章大意。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过多关注知识点的灌输,缺乏阅读创造力提升的指导。在强化速度的前提下,阅读效果呈现个体差异。学生对于速读概念的错误理解,可能会导致过分追求速度而忽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个体的速度差异,导致个体对于速读价值的怀疑;速读只停留在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的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当明晰速读的概念。速读,是默读的升级,是建立在思维快速运转基础上的默读。速读的功能与理解阅读材料是并驾齐驱的,只有保证阅读感悟力的速度,才是有效的阅读。在主题式单元阅读的教学中,突破以往“点”态教学,更加强调重视“类教学”的启发、迁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让阅读教学充满创造力。课内速读是拓展课外高效阅读的基石,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有意识地运用速读的方法促进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

二、同中求异,细化教学任务

教师应紧扣“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单元目标,处理好单元语文要素与每一篇具体文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单元要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建构出阅读策略教学的主要框架。而文本之间的差异性丰厚了单元语文要素,成为阅读教学的特色。此外,针对单元不同文体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不同文体的写作特色,剖析需要关注的不同阅读要点,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铺垫。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在閱读提示方面的要求是带着课文题目中提出的问题,用较快的速读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所用的时间。这应当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要求,也是学习每一篇课文均要达到的目标。于是,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来速读,引导学生圈画出文中描述的具体事物,并根据运动速度的快慢对事物进行排序,文章的脉络便一目了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维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信息,进一步提升学生速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着眼梯度,稳步训练速读

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努力构建一种整体、系统的结构化教学形态,聚焦阅读中的“类教学”,发展学生“类知识”的阅读能力。在速读策略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的重点在于挖掘每一篇课文中蕴含的语文要素。这些语文要素充分彰显了教材与教学的梯度,体现了每一课时的具体学习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评估学生层面的接收能力,还要充分考虑到教材层面的难易规律,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阅读的技巧,实现稳步发展的阅读目标。

学生群体对于新知的接纳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已有阅读经验与阅读预期目标的差距,同时要兼顾学生个体对阅读方法的接纳差异。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以学生课前、课后的阅读能力提升情况作为课堂效果的观察点,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反思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根据课时目标的需要,有层次、有梯度地指导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以速读为目的的阅读训练,第一课时侧重于速读初悟,体现内容理解、阅读效率的学习;第二课时侧重于速读质量,体现高效阅读下的文体学习、语言审美的学习。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内容,在语文要素的落实上遵循循序渐进的梯度安排。从文体角度来看,从600余字的散文升级至1600余字的历史故事,内容由简单至繁杂,阅读要求也在提高。以短篇散文《搭石》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侧重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将相和》侧重于板块式的阅读,可以根据三个成语理解三大板块内容;《什么比猎豹的速读更快》训练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把握全文内容的能力。这三篇文章,在阅读难度上呈现一种递增的趋势,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了一条科学的指导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每一课的探究单落实阅读目标,提升学生针对不同的侧重点的阅读能力,更加合理有效地落实阅读方法的指导。

四、他山之石,提升速读技能

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讲求方法的传授,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则必须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加以巩固。拓展的方式可以是阅读课上趁热打铁的类比学习,也可以是课后的阅读延伸。两种形式都能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为有效阅读奠定扎实的基础。以速读训练单元为例,课堂速读有效反馈了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的拓展阅读则是将速读的概念日常化,直至成为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教学为例,谈谈阅读拓展的教学实践。

(一)课内拓展

学生的每一次速读都应当带有目的性,明晰自己阅读的方向,在思考中独立寻找答案。上课伊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相机布置阅读任务:请你在速读的基础上,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思考课题中的“将”与“相”分别指谁。这样的问题,故事的主角便一目了然,为后续的理解做好铺垫。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检验速读的质量,学生对三个成语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借助课内故事,学生对蔺相如、廉颇的形象有了一定的认识,渴望进一步了解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课上教师相机拓展《廉颇巧退秦军》的故事,在有限的时间内训练学生速读。通过对两个文本故事的比较阅读,学生可以捕捉到更多的阅读信息,从而使得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二)课外阅读

学生在学习《将相和》之后,对历史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丛书中的《汤小团东周列国卷》便成为这一课的拓展阅读作业。学生跟着书中的人物穿越到战国时期,直面蔺相如、廉颇以及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想法。教师可以利用早读、午读时间,在固定时间内对具体篇章做好阅读规定,利用阅读课环节以题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速读效果,针对错误的题目进行二次阅读,这样的自主阅读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强化了学生的有效阅读意识。

速读训练是小学高段语文重点实施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扩大语文阅读量,学会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阅读信息。教师可以借助主题式单元阅读教学,通过研读教材、关注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文本特点细化教学任务。速读教学应当梯度式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阅读拓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阅读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