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其中 水美童心
2022-03-26毛晓盛宇苗
毛晓 盛宇苗
【摘 要】“水”,作为项目化学习的一个研究点,能够研究的方向非常广。学习小组的教师们认真学习、共同探讨、大胆尝试,目的是寻找此项目化学习在现实学校中真实生长的“秘密”,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在不断活动探究和不断修正预期成果中,我们发现,活动背后不仅仅是游戏,而是多学科、多维度知识的呈现和整合,在潜移默化中,寓教于乐,在不断探究中,我们走进了“水”的世界。
【关键词】识水 玩水 观水 探水
项目化学习,作为现今较为热门的一种学习模式,有别于普通的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能够多元化、多维度进行探究学习。学习的起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或一样事物,将其作为话题,以成果导向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学生合作探究,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其实,成果导向,也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学生的不断活动和探究,教师不间断地修正预期成果,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及实际状况,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水”,便是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看到这一课题,我们一片茫然,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从何研究?研究什么?想要得到什么结果?组内意见很多,有提议研究水存在的意义,即赋予动植物以生命的;有的想研究水资源,朝着保护水资源方向发展的;也有想研究健康水方向的……
在未想明白预期成果时,我们决定先朝前走一走、探探路,希望能通过实践来不断修正预期。于是,我们带着二年级的20余名学生,开启了对“水”的探究之旅,走进了“水”的世界。
一、识“水”:一场文化盛宴
既然想要走进“水”,必然先要认识“水”。我们带着学生,开启了“水”世界的第一节课——识“水”。
“水,象形文。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字来看,或表示江河,或表示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表示水的性质状态。”从象形文,到甲骨文,再到现代汉字,教师一笔一画进行教学,并结合课前收集到的“水”字演变的图片,一一呈现给学生,学生也在一次次临摹中,感悟“水”字的奥妙。紧接着,我们选择以“水文化个性徽章”的形式,让学生呈现自己对“水”文化的感悟,针对个别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还提议他们以更为详尽的手抄报形式加以呈现。别说,虽然学生年龄比较小,但个个设计精巧,徽章特点鲜明且独特。而手抄报,也是创意十足,设计美观,内容多样化。结合学生们自主设计的徽章,让他们各自说他们设计时的想法。而制作手抄报的学生,也就手抄报所摘抄的内容与其他同学进行了分享交流。
结合语文学科的识“水”活动,辅以个性徽章以及手抄报形式呈现,不仅是对一个简单“水”字的认知,而且是让学生们通过活动,丰富见识,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
二、玩“水”:一次游戏体悟
通过认字、练字,学生从字形、故事中,有了一定的感悟。结合识“水”活动,我们也想了解学生想要研究的方向。于是,我们进行了头脑风暴,让学生与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我们确实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玩水,游戏,植物,大自然,来源,用水,身体,节约……结合学生的思考,也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客观现实,我们设计了第二节课——玩“水”。
有关“水”的游戏很多,但结合教室大环境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了“巧吹乒乓球过河”的游戏。游戏简要规则:讲台上准备了7个一次性纸杯,除最后一个杯子外,其他都注满水,将一个乒乓球置于第一个杯中,学生需要将乒乓球由起始杯吹向后续杯,直至最后空杯,用时最短者获胜。
游戏分两个环节进行,先进行单人挑战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活动体验。学生由于首次参与此类游戏,成绩都不是太理想。紧接着,第二环节便是团队参赛,要求在人数限制的情况下,自由组队,推選队长。小组成员互相讨论,总结经验,进行小组PK赛。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讨论,小组PK赛的成绩明显要好于单人挑战赛的成绩。
游戏,为的是完成学生们在头脑风暴中提出的心愿,以游戏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水”研究产生新奇感,促使学生们能参与下面更多的探究活动。借由游戏,建立小组模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便小组合作研究。最重要的是,“水”游戏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实验做了铺垫,让学生们能一玩到底。
三、观“水”:一组实验收获
玩“水”,让学生们对接下来的探究更加充满期待。此时,我们团队也就学生前期活动情况进行了小结,发现玩中学、学中悟可能更利于学生的探究。团队一致决定,尝试从健康水的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系列探究。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思考:①源于生活的;②可玩性强的;③可操作性强的,能在教室中完成的;④可延展性的,能够持续研究的。讨论之余,一个科学实验——《栽小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科学实验观察小葱每天的喝水量,以研究小葱每天对水的需求量。鉴于有了小葱喝水的实验,我们再次研究的价值不大。考虑再三,我们决定在教室里进行水培植物的研究,让学生们近距离地观“水”。
水培,我们选择了较为大众的植物——大蒜。为了有针对性进行研究,我们进行了①水量不同;②水质不同,选用了自来水和泉水两种两组对比实验,每组均为两盆参照对比。要求按照之前分好的小组,我们实验进行每天记录,并汇总相应发现。两周的生长,在大环境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发现,第①组内,水量多少会直接影响大蒜根部生长,为了更好地吸收到水,水少的容器内,根系较为发达,但蒜叶方面,水多的容器内,蒜叶更为茂盛。第②组内,水质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并不是太明显,用泉水水培的相对好些,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泉水呈弱碱性,更利于植物的生长。而我们准备的两种水,其pH值较为接近,因此实验的效果并不是太明显。
通过实验,学生收获满满。两周的近距离观察,记录收获,同时,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学生们记录方式多样化,有还原大蒜生长过程的简图,有手抄报记载,更有尝试利用尚未学过的折线统计图进行记录。在丰富素材积累的同时,他们拓展了知识,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其实,水培实验到这里并未完全结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后期,我们将对第②组实验进行更深入研究,利用pH试纸,将弱酸性、正常以及弱碱性的水质进行参照对比,研究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探“水”:一个惊喜发现
植物的需求,也能反映到人的身上。因此,我们便着手从人每天8杯水的需求和水质的要求来进行探究活动。正巧遇到春游实践活动,学生们带的饮品形形色色。于是,借此让学生们展开了讨论:有颜色的水,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吗?哪种饮品最佳?虽然大家普遍认为,纯净水最佳,但哪种类型的纯净水好,为什么添加色素的饮品对人的身体不好,学生们并不知晓。这样,我们下一课的探“水”实验便开始了。
色素实验:选择多个透明空杯,里面注入较多水,分别滴入可溶性食用色素,以模拟添加有色素的饮品环境。选用多张白色纸巾,对应的便是人体,将纸巾分别置于杯中,旋转捞出,观察纸巾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每一张纸巾上对应吸附了杯中色素的颜色。因此,对于有色素添加的饮品,人们长期饮用,点滴吸收,对身体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我们应多喝对身体有益的饮品。
为了更深入研究有色素添加造成的危害,后期我们将丰富水培实验,以植物代替人体,用有色素的水培育植物,看看植物是否能够吸收,是否会产生外显表现。
虽然研究已经进行了半年,但真正交由学生去探究的活动并不是太多。但在为数不多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在成长,学生也在成长。我们由原先摸着石头过河,到确定大方向,开始成果導向进行引导探究;学生也从无知到深入探究,点滴积累及拓展,扩大了知识面。
未来,我们将以健康水为大方向,从植物到人,对植物喝水量及水质研究,延伸到人对水的要求;从干净水资源,到保护水资源;从打捞河流污染,到参观污水处理厂;从构造简易污水处理设备,到打造小型净水活动基地……最终,我们设想的是通过三年的探究活动,能为以后探究的学生留下点什么,如果能成功打造小型净水活动基地,今后,学生就能以此为科研实践基地,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
其实,项目化学习,不单单是综合实践研究这么简单,它能够与多学科进行融合,以此更大限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玩中做、在做中学,真正体现了教学中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成果导向性探究,不断修正预期成果,不断丰富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快乐学习、学有所获,让每个学生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