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异地办学的动因与困境分析
2022-03-25周源
周源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管委会 江苏常州 213022)
1 促进高校异地办学的动因
1.1 当前高等学校异地办学的内生因素
异地校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在我国高校扩招后,给原先老牌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在新的一轮生源争夺战中处于有利态势,大多数高校选择了走“大而全”的道路,通过发展新校区和兼并小学校来扩大自己的招生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很少有学校会继续保持“小而精”的发展道路。因此,新建校区缓解了学校办学空间饱和的窘境,改善了办学的条件,缓和了高校扩招的供需矛盾。究其原因,全国高校扩招催生了异地办学的热潮。
经过多年的发展运行后,大多数高校采用的运行模式或者多年养成的思维习惯已经明显与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需求脱节,异地办学的新校区成为了诸多高校内部改革的试验田,创新和改革成为了异地校区发展的核心词汇。新的环境和新的理念,期望新校区抛开老校区多年的积弊和桎梏。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改革、教学改革、科研改革、人事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都比学校本部更全面、更彻底、更容易。同时,由于体系的同源性,新校区的改革成果完全可以应用到本部,作为本部改革先试先行的起源点[1]。
1.2 当前高等学校异地办学的外在因素
地方政府的发展需求是异地校区建设的最大动因。新世纪社会发展进步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争夺。异地校区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次将高等教育发展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绝佳机遇。高等学校在驻地的办学不仅仅是为本地培养经济建设中所需的人才,也是为当地提供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种教育服务、智库服务与科技服务,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高校有助于提高本地区社会人文内涵,提高居住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加速了该地区知识资本的积累集聚。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投资环境,进而拉动本地区基础建设、交通、物流、通信、商业、房地产、餐饮、文化媒体传播等行业的整体发展,增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结构的稳固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正是这些优势,吸引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资金投入,以高校的品牌和人才优势,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社会资源的积聚,促成了高等教育异地化的成功[2]。
异地办学作为一种主动扩大教育规模的形式,满足了国家高等教育扩大规模的需求,异地办学是高校办学的对外延伸,必须保证内涵和外延并举,既能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又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3]。
2 高等学校异地办学的模式
当前我国各高校在异地新建校区,其办学模式基本上分为3 种,即:校区、分校、独立学院这3 种形式。每种办学模式的特点和办学自主权有很大的差异,主校区对新校区的控制力也不同[4]。
2.1 校区模式
校区模式指的是本部校区和异地校区一体化发展的模式。校本部和校区虽然有空间上的差别,但校区作为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统一招生、统一安排教学。校区依照学校整体化的发展策略和教学科研安排运行,由校本部在行政上做统一部署,学校内部的政策和规定在校区同样适用。这样的校区作为学校办学的空间拓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物理空间,可以招收培养更多的学生,吸引更多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空间上的遥远,办学成本高昂是最大的问题。
2.2 分校模式
分校模式指的是异地校区独立于本部校区的运行模式。分校运行与本部校区没有太大的关系,分校拥有本质上独立的招生、培养、人事和行政组织方面的功能,拥有独立法人。分校可以通过当地财政支持和自我造血手段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因此财务上与主校区分开独立。分校拥有独立的教学系统,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不受主校区的约束,虽然自我管理效率高,但是由于分校起步晚,如果再加上专业重复设置,会导致分校的办学水平、生源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与主校区相去甚远。
2.3 独立学院模式
独立学院模式属于校区模式和分校模式的中间模式,在异地校区的行政管理中权限大于校区模式而小于分校模式。以独立学院模式运行的异地校区,一般体量都不大,专业领域相对集中。这类模式的异地校区,所需师资规模不大,一般由学校本部派驻,但是教师两地兼顾耗费大量精力,教师本人所属的两地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处理[5]。目前,教育部已经逐步取消了独立学院的设置,转为校区或者独立。
3 高校采用异地办学发展的优势
高等教育的多校区办学,各地校区在主校区协调统一下共同遵守办学的章程和规划,可以充分利用校区所在地的办学优势、空间优势和物质优势来延续本部校区的优势学科或打造新的优势学科群,为大学的品牌注入新的内涵和新的增长点。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经济等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当各校区朝着专业化、优势化方向发展时,原本由主校区扶持的资源逐步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不断升华大学的内涵。
异地办学是高校通向多元化发展的捷径。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下,主校区普遍会给予分校区更多的发展自主空间,并在宏观上规划各校区的发展方向,避免各校区学科重复、功能重复,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内部竞争消耗。分校区按照学科结构和办学目标两个维度发散,形成与本部主校区或者其他并列校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当地产业结构以及专门的人才需求,分校办学可以非常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主打学科和人才培养层次,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原先的教育资源[6]。
4 异地校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异地校区管理模式选择存在的问题
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选择,一直是分校或者校区管理的关键所在,毫无疑问,管理模式所涉及的两个极端就是完全集权和完全放权,每个多校区高校均是在这两极中选择一个点,分配好各项权力,所以核心问题就变为权力的分配或授权的多寡。集权的好处在于可以在各校区范围内统一配置教学资源,但是会增加各行政部门垂直管理的深度,也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同时集权管理会形成各教育单元之间竞争性降低的大锅饭局面。放权管理的好处在于各校区拥有或者部分拥有办学的自主权,但这样就无法发挥学校的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的功能,使得学校整体办学效益难以最大化,背离了多校区办学的初衷[7]。
变为多校区办学以后,专业会比原先更加宽泛,会出现校区间专业重复设置的问题。即便相同的专业设置,但是由于不同校区间师资水平、生源质量、软硬件配备差异等因素,也很难用同样的一个标准来要求,进而就会出现同一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由低水平的部分代表了整体的办学水平。
4.2 异地校区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异地办学的新校区,对于开办学科的规划尤为重要,是“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先决问题。在新校区学科布局上,要注意避免一直处于初级阶段的存量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尽快进入增量发展和差异化发展的阶段。进入差异化发展阶段,充分利用属地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优秀人才聚集,立足长远发展地方急需,适应未来的新兴与交叉学科,与主校区的学科设置互有补充,减少学校内部的资源竞争内耗。
(2)多校区运行会增加办学成本。高校采用多校区办学,最明显增加的是协调成本和时间成本,其他如建设成本、保障成本和重复浪费等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就会重复浪费,在多校区建设很多相同功能的基础设施,如图书馆、信息中心、体育场馆、卫生配套设施等,并不是仅按照学生数量来确定建设规模的,而是必须配备的。除去基础硬件设施之外,相对不固定的教学设备和软性的人员都需要配备齐全,相应的运营维护费也势必上涨,而这些成本在单一校园办学时可以统筹节约。学校在推行政策或者推进某一项工作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协调,难以做到及时高效。
(3)教育资源的重复不共享。由于多校区之间空间遥远的缘故,很多教育资源都无法共享,或者共享成本较高。首先是固定资产类的教育资源,在各校区之间无法进行周转使用,无法共享;多校区办学中最珍贵的是优秀的师资力量,虽专业化的师资并不存在太多需要共享的情形,但基础学科和基础课程的师资则很难做到按校区聚集。要满足开办这些基础课程的师资需求,一种方法是让教师在多地奔波授课,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同校区分别重复培养自己的优秀师资,两者都存在困难,时间成本和物力财力势必无法满足[8]。
4.3 异地校区在精神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运行,离不开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的品牌特色之一,是最重要的财富,大学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大学文化有其稳固的独特的风格,不同大学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是该所大学精神的象征。大学教育办得好,离不开浓厚的校风学风。多校区办学学生人数、教师人员数量明显偏小,加上物理间隔大,显得空旷的校园内十分冷清,形成不了热烈的学习氛围,这样的环境不能使得学生感受到积极浓厚的校园文化。
另外,分校区发展起来的带有各自特点的大学文化,有可能产生冲突。由多个原有学校合并而来的多校区大学,各分校原来自带的学校文化、固有人员的价值观、教师素质、思维方式、校园环境和行政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异,在短时间内很难融合形成多方认可或者习惯的大学文化,相反很多相左的部分还会带来多校区间的文化冲突,不同校区的行政习惯、教学理念等也会有冲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统一规划发展。
4.4 异地校区在学生培养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交流的匮乏。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使命,渗透在学生的成人、成才、成熟、成功等各个人生过程中。这样的教育必定是依附于平时润物细无声的交流、共同攻关中逐步传授的,而在异地办学的情形下,师生交流的时间难以保证,交流的途径单一,更保证不了交流内容的外延拓展。
(2)学生的教育收益降低。教育收益是指学生在校园里学习时所获得的全部自我提升,包括知识、技能、个人心理发展、文化素养等。学校统筹考虑时,会依据各分校区学生规模、办学层次、距离远近来调配教育资源,包括软硬件的配置,很难做到均匀,学生虽说可以跨校区享受这些资源,但需要花费较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比如:名师讲座、竞赛活动、教师的辅导时间等,都会由于分配不均和时间成本过高而大打折扣。分属各校区不同年级的学生间的交流机会较少,低年级学生向师兄师姐请教学习的机会减少,所能够在学生中代代传承的校园掌故减少。所有这些都相应地降低了学生的教育收益[9]。
4.5 异地校区在教育科研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1)异地办学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学生数量庞大造成的教务管理工作量增加。异地办学除了整建制的专业型学院在新校区会设置专业的教学管理岗,其余多校区分布的学院和以基础教学为主学院在新校区不会设置专门的教学管理岗位,只是由本系教师或辅导员兼任,一没有时间二没有经验,造成基层教学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奔波于多校区之间的任课教师,其受到实际工作中交通、家庭因素影响,必然会以一地为主,中心偏向家庭所在地的校区。学院或者教务管理机构对基层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实际管理,造成职责不明、任务分配不清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管理效率底下,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教学科研人才引进遭遇困难。教学师资和科研师资在异地办学初期会存在较长一段时间的瓶颈期,即便在短期内将人员凑齐,但是高端人才的积累和培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高端人才对入职新校区会有顾虑,体现在今后发展潜力和生活保障两方面,科研氛围的形成更是需要若干年的积累和建设,这在工作与生活配套设施条件有限的新校区越发困难。
(3)教研活动缺失,科研氛围薄弱。青年人才为主的新校区师资团队,在最初时虽然能够勉强保障教学培养任务,但是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多为刚走出校园的应届学生,加上缺少高水平高层次老教师的传帮带,教学水平提升十分缓慢。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大,无暇顾及科学研究工作,后继发展不足,难以在职称晋升方面有突破,逐步降低了积极性,这样的教师群体满足不了新校区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4)办学设施的落后。如果已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那另一重要硬件条件就是完善、高水平的办学设施。异地新校区的办学设施发展建设也要注重两点:一是新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和学习辅助、生活保障条件能否满足庞大的招生规模需求;二是建设理念要革新,既不能根据原来的主校区的模式重复建设,更不能接收从其他校区淘汰搬迁而来的落后设施,要适应改革,着眼长远,注重创新。
5 结语
异地办学的校区,起步时间晚,建设时间短,基础较弱,且由于学校主校区的聚集效应,如果采用与老校区同样的学科结构和发展模式,则新校区很难发展成为与主校区规模和实力相当的大学。所以,为了在短时期内达到开办异地校区的目的,并能够产生一定的办学竞争力,新校区的发展策略一定要非常注重办学特色,要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优势、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在主校区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专业;要充分考虑新校区所在地的位置特点以及发展潜力,重点分配得当,使得校区与主校之间真正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