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评本回目之比较

2022-03-25梁智超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回目三国演义刘备

梁智超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三国演义》作为古典小说的代表,学界对其回目多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分析①,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从写作艺术的角度比较《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评本,认为毛评本使回目最终统一到对偶的艺术美形式上[1]。对于本文的论题,学界也有一定研究,如杜丽荣《〈三国演义〉回目分析》分析了嘉靖本的内容特点、形式特点、回目风格等方面。邓煜《〈三国演义〉回目对偶的分类和表达效果研究》探讨了嘉靖本回目的语法结构。但是,他们都没有对《三国演义》不同版本的回目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拟采用词频分析的方法,系统对比嘉靖本和毛评本,并从小说史的角度探析这种回目形式的消亡。

一、回目与作者对曹、刘的认识

毛评本《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倾向早已受到学者关注,但少有人从回目角度进行研究。嘉靖本与毛评本在回目上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对刘备和曹操的称呼不同。嘉靖本对曹操的称呼只有两种,分别是孟德、曹操。而毛评本对曹操的称呼有四种,分别是孟德、曹操、曹阿瞒(老瞒)、贼。嘉靖本对刘备的称呼有两种,一是刘备,二是玄德。毛评本有四种,刘备、玄德、皇叔、先主。这些称号出现的位置和意义,鲜明地体现出毛宗岗尊刘贬曹的意识,也体现了他对曹操和刘备形象的认识与思考。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充满争议的形象,嘉靖本和毛评本回目对曹操的称呼有异有同,鲜明体现了作者对曹操的认识。一方面,嘉靖本和毛评本回目对曹操的称呼有相同之处,这体现了二者对曹操的部分行为的认识是一致的。首先,“孟德”的称呼运用不太多,一般用于曹操对国家有益等正面形象的时候,比如在曹操刺杀董卓这一情节上,嘉靖本和毛评本目录分别是:

废汉君董卓弄权 曹孟德谋杀董卓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结合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2]51的罪行,两个版本都对曹操的行为给予了肯定。此外,在展示曹操英雄气概的赤壁横槊赋诗的情节中,嘉靖本回目为“曹孟德横槊赋诗”。曹操迁都虽说目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也使汉朝皇室有了安定富足的生存环境,总体上功大于过,毛评本回目为“曹孟德移驾幸许都”表明了这一点。其次,“曹操”的称呼一般用于曹操偏中性形象的时候,运用比较多。比如在曹操打败袁绍和张鲁时,嘉靖本和毛评本目录分别是:

曹操官渡战袁绍 曹操乌巢烧粮草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曹操汉中破张鲁 张辽大战逍遥津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袁绍和张鲁只是割据一方的政治势力,他们之间的战争是列强争权,两个版本在回目的拟定上都采取了折中的态度。

另一方面,毛评本和嘉靖本对曹操的称呼存在明显差异,毛评本增加了略带歧视性的称呼“曹阿瞒(老瞒)、贼”,这种差异鲜明地显示了毛评本对曹操的贬低。首先看毛评本对“曹老瞒(老瞒)”的运用,共出现四处: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许田打围反映的是曹操的欺君犯上和称帝之心,而嘉靖本回目是“曹孟德许田射鹿”,毛评本此处改动鲜明体现了对曹操王霸之心的批判。割须弃袍、兵退斜谷、孙权遗书都是曹操战争失败之时,这几处“阿瞒”的运用,体现出作者的轻视和调侃的意味。在传统文化中,小名一是好朋友之间使用,表示相互关系亲密无间;二是敌对双方之间使用,表示对彼方的轻侮[3]。毛评本回目中对曹操小名的运用,鲜明体现出对曹操的轻侮。有三处更是直接称呼曹操为“贼”: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贼”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是带贬义性的词,用此直呼曹操,结合具体情节,作者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统计毛评本回目对曹操的称呼,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作者心目中曹操的形象。

从表1 中可以看出,毛评本回目对曹操歧视性的称呼共出现7 次,占比27%,从内容分布上看,多集中在曹操显露“王霸之心”、杀戮企图阻挠他实现计划的臣子和遭遇失败的时候,毛评本对曹操的其他行为还是持肯定或平和的心态。《三国演义》在曹操病死时,对曹操一生进行总结,得出“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2]800的结论,这与回目对曹操的称呼具有一致性。

表1 嘉靖本和毛评本回目对曹操称呼统计

与改变曹操的称呼以表达作者对曹操的贬低不同,毛评本回目对刘备称呼的改变,明显带有提高身份的意味和同情色彩,统计嘉靖本和毛评本回目对刘备的称呼(见表2):

表2 嘉靖本和毛评本回目对刘备称呼统计

毛评本新增加的“刘皇叔”或“皇叔”的称呼有四处,分别是: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从时间上看,都出现在刘备根基未稳时。“北海救孔融”发生在刘备被汉献帝册封之前,此处这一称呼的运用是对刘备仗义行为的赞赏。“败走投袁绍”是刘备被曹操打败后,走投无路的无奈,此处是表达对刘备的同情,也暗示他是皇室血统,与袁绍非一路人。“跃马过檀溪”是刘备为数不多的狼狈时候,此处很有“一遇风云便化龙”的意味。“洞房续佳偶”与此回国老对刘备的评价“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也!”[2]467相一致,也是对刘备的赞美。总之,“刘皇叔”这一称呼鲜明地体现出毛评本尊刘贬曹的倾向。

这种倾向在“先主”的称呼中也有体现,这一称呼在陈寿《三国志》中就已经出现。毛评本对“先主”的运用体现出毛宗岗对刘备的怀念,同时又含有对刘备自毁前途的深沉感叹,这一称呼在全文中出现四次: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从时间上可以看出,这一称呼密集地使用在刘备为报关张之仇,决意攻打吴国之时,此时也是刘蜀政权的鼎盛期。刘备在兄弟义气和国家利益面临冲突时,毅然选择前者,导致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前期的积累变为泡影,振兴汉室再也不可能实现。毛评本沿用了《三国志》对刘备“先主”的称呼,表达了对这位理想明君的由衷赞美。白帝城托孤更是对英雄之死的无限感伤,但是又隐约表达出对刘备把个人感情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导致诸葛亮精心计划毁于一旦的无限感叹。

对于“刘备”这一称呼,嘉靖本和毛评本各出现一次,分别是:

刘备进位汉中王

刘备自领益州牧

这两回都是刘备势力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传统观念多站在刘备是汉朝合法继承人的基础上,对刘备十分袒护,但是嘉靖本和毛评本这两回的回目,体现出一种对刘备的批判意味。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揭示了刘备在当汉中王这一回体现出的露骨的称帝之心[4]。毛评本对刘备攻打益州也隐约流露出不满的意味。刘璋以刘备为同宗兄弟,诚心将刘备请入西川作为自己的辅佐,而刘备却不念同宗手足之情,更不讲仁义道德,采取欺骗的手段,使用武力夺占了刘璋的地盘,将刘璋赶走。当他夺取涪关后,大宴军士,酒酣耳热之际得意忘形,原形毕露,“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刘备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吾视汝言,不合道理,可速退”[5]。对抢夺同宗兄弟的地盘,刘备不以为耻,反以为乐,还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相比附,为自己的不仁行为开脱,由此可以看出刘备的狠暴与虚伪,连庞统也看不过去,称他的行为是不义之举。刘备的所行并不符合仁义道德,他不是以仁易暴,而是以仁行暴、以仁掩暴,所以毛宗岗说他“未免露出真情”[6]。

孔子作《春秋》开创了“春秋笔法”来解读和表述历史,形成“微言大义”的话语模式,成为后代史书效仿对象。小说长期被视为史余,与史书关系密切。史书采用文言形式,讲究“文约而指博”,描写相对简单粗糙,在用字选词上寓褒贬之义,即便一个字不同,也包含深刻意义。小说采取白话形式,叙事较为详细生动,它的“微言大义”体现在简约的回目中,是一种史学化的回目。对比嘉靖本和毛评本,可以发现早期回目的“微言大义”还不太明显,随着创作水平的提高,回目越来越包含更多的深意。

总之,从毛评本对回目的改变,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褒贬倾向,这与史学的“春秋笔法”不谋而合。

二、“大战”的形式与罗贯中独特的回目创作方式

战争也是《三国演义》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战”这一词在嘉靖本和毛评本回目中都频繁出现。据统计,嘉靖本“大战”一词出现了15 次,毛评本“大战”一词出现7 次,可见《三国演义》也是一部关于三国时期的战争史。但在形式上,二者有明显不同,这种形式可以说是罗贯中的一种独特写作方式,它的消失与章回小说回目的演变密切相关。

嘉靖本“大战”有三种形式,第一,人名+地点+大战,如“赵子龙磐河大战”“姜伯约洮阳大战”等;第二,人名+大战+人名,如“孙策大战太史慈”“许褚大战马孟起”等;第三,人名+大战+地点,如“姜维大战牛头山”“张辽大战逍遥津”等。而毛评本对嘉靖本的形式进行了修改,只保留了后两种,统计两个版本的回目形式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这一变化(见表3)。

表3 嘉靖本和毛评本回目中“大战”形式统计

由表3 可知,“人名+地点+大战”的格式在嘉靖本中占较大比重,占比47%,而在毛评本完全没有。而“人名+大战+人名”在嘉靖本中占比33%,到毛评本上升到57%。历史演义小说往往要涉及战争场面的描写,“战”“大战”等字在回目中时有显现,但是嘉靖本“人名+地点+大战”的格式却相当独特。这种形式的消失并不是在毛评本中才出现,早在嘉靖、隆庆朝时,已经开始改变,到明末历史演义小说不再采用这种形式。其实,“大战”之类的词在回目中出现的频率也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这一词语的频繁出现,体现的是对章节的粗糙概括,早期章回小说回目主要功能是叙事,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某回书的故事梗概。它的基本格式是人名、地名、事件的相加,基本上是一种客观的叙述,并未体现作者的主观感情,也较少有描写的意味。明末清初,章回小说回目花样翻新,愈来愈追求形式美,甚至出现“唯美”倾向,走极端者则沦为文字游戏。“大战”这一词语在回目中逐渐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回目也是探讨不同作品关系的一种方式。傅惜华在《明代杂剧全目》中称罗贯中:“所著小说最富,有《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至今盛传于世。”[6]但一般认为除了《三国演义》,其他署名“罗贯中”的作品,是否是罗贯中所作存在诸多疑点。沈伯俊在《〈隋唐志传〉非罗贯中所作》中提到了《隋唐志传》对《三国演义》的诸多抄袭,但仅谈到故事情节,其实二者在回目的形式上也有一定相似性。如“秦叔宝洛阳大战”“柏壁关唐刘大战”“肥乡城唐兵大战”。《残唐五代史演义》虽然在情节上也抄袭《三国演义》,但是回目上已不再采用“人名+地点+大战”的格式,这种回目形式是嘉靖本的独特创作方式。

总之,嘉靖本回目频繁出现人名+地点+大战的回目形式,是嘉靖本独特的写作方式,除了《隋唐志传》,这种形式在其他历史演义小说中都不多见。随着章回小说回目的精细化,回目开始更精确地概括战争相关内容,如毛评本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基本上概括了官渡之战的内容,即曹操先被袁绍打败,后通过火烧乌巢粮仓反败为胜。回目的形式体现了作家的创作特点和情感倾向,也与小说史的发展进程相一致,还可以从回目角度探讨不同作品间的关系。

注释:

①如郭艳红《〈三国演义〉回目语言刍议》从音韵、辞格两方面探讨了回目的语言艺术;姚琴《〈三国演义〉回目修辞技巧探析》从音韵、字词、句式等三个方面研究回目的修辞。

猜你喜欢

回目三国演义刘备
《红楼梦》泰译本回目翻译美学研究
谈如何通过“回目名”提升名著阅读效果
读懂刘备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刘备与徐州
论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刘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