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网模式探究:以成渝地区为例
2022-03-25庞敏詹芸
庞 敏 詹 芸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 610500)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鼓励各区域依托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大学。“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创新驱动,而高等院校是重要的智力载体,高等教育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创新源泉。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实施是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
二、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体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是一定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达成良好格局,通过突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联动发展及其效益的跨时空流动,形成区域聚合体,从而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过程[1]。
本文所谈的区域一体化中的区域,如长三角经济区等,既属于空间范围上的区域,也属于功能区域。它是依托于空间相邻的城市群,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功能而形成的社会产物,其目的在于打破原有的教育行政区划[2]。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探索高等教育行政区划改革与重构的过程。
三、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现状和SWOT分析
尽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但比起交通、经济、环保、能源等其他领域,区域高等教育进程依然落后,尚未形成强大的合作与辐射作用[3],区域高等教育深度合作还存在很多瓶颈。
1.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经过分析,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现状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区域内行政壁垒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各自为政。受行政区划、市场分割的限制,省域内以及省际之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及教学体系规划、教育资源共享、师资流动、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受到相关制度和各城市有关政策的限制[4],高等教育合作大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从而导致教育资源流动不畅通,区域整体教育优势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省市无法有效提升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具体表现为省际之间和省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5]。成渝双城经济圈拥有成都、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是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7万亿元[6]。重庆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2020年GDP高达2.5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五[7],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成渝两市作为绝对双核,经济总量占川渝地区的57.8%。两省市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在四川境内,成都平原经济区面积为8.7万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17.9%,而经济总量却占59.6%,经济实力遥遥领先川南、川东北等其他四个经济区,四川高校也普遍云集在成都平原。而在重庆境内,都市功能核心区与渝东北和渝东南城镇群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3)高等教育的同质和同构
由于成渝地区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各城市自然、历史和人文环境相通相容,省际间学科专业、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趋同,近二十年的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合作显示,两地的高等教育合作在不断弱化,教育同构同质化不断加剧,呈现竞争大于合作的状态。同时,高校办学缺乏独特性,也使得教育出现了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4)省域之间缺乏高等教育改革联动
虽然川渝政府与高校以及高校之间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但大多战略合作呈现出表面化、自发性和零散性的特点,缺乏具体的执行计划。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在产学研联合、科研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合作缺乏利益分享机制,导致各省市之间无法开展广泛的、深度的和持久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2.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
通过对成渝地区高等教育的详细分析,笔者对其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析。
(1)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分析
①区位优势
成渝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战略地位,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地理位置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关键连接点,更是实现东中西地区互动的重要支撑[8],三线建设时期还曾作为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战略后方基地。这是其他区域无法替代的,新形势下这一独特优势应得到再次凸显。
②产业经济优势
成渝地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产业结构相对完备,配套能力强,工业体系较为健全,具有完整产业链保障能力和较强的产业抗冲击能力。成渝双城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业与食品资源丰富。区域内人力资源丰富,两地人口规模达1亿,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还有提升空间[9],创新创业环境较好,拥有全面创新改造试验区和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以及绵阳国家科技城等创新资源,已经具备了人才、创新、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市场。
③文化优势
三线建设留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精神遗产,是成渝地区发展实体经济、弘扬实业精神的宝贵财富。“军转民”“军民融合发展”的探索也为建设产业基础、进行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高等教育自身优势
成渝地区高等教育自身优势明显。教育部2021年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为2756所,其中成渝地区有123所,占全国4.46%。在我国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西部12个省区市共28所入围,成渝地区有10所,成渝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数占西部地区总数的35.71%,占全国总数的7.30%。中国校友会公布的《2020年校友会中国西部地区大学排名》前十强中成渝地区占了5所[10]。由此可见,成渝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是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改革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力量。
(2)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劣势分析
成渝地区高等教育总体实力与其他三大经济圈相比仍存在差距。通过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对比(见图1),成渝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较为薄弱。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我国普通高校名单,成渝地区有123所,占全国2756所普通高校的4.46%,落后于长三角(459,16.65%)、京津冀(271,9.83%)。从2017年国家公布的42所“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来看,成渝地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7所,分别占比7.14%、7.37%,大大落后于长三角(19.05%,27.37%)、京津冀(23.81%,31.58%)。
图1 我国四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对比 注: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纳入京津冀城市群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除香港澳门外仅有5所高校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但高校综合排名表现突出,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发展势头强劲[11]。由此看出成渝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高校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分析
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政策机遇上。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12]明确提出,要唱好“双城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而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理应放在统筹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显著战略地位。促进成渝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共同执行。
2018年8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形成‘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大工程互相支撑、协同推进的格局,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3]。这为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区域内人才发展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的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机会。
(4)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分析
①区域高等教育内外部竞争激烈
人才是区域经济兴衰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的加剧,近年来,各大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竞相争抢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了高等教育市场原有运行模式。区域间新一轮竞争无疑给我国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有序发展带来了更大压力[14]。
②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对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遵循以学科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强调学科需要,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外部需求,造成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轨。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市场与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加快进行改革,从而达到专业人才市场的供需平衡,实现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
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三方互动多轮驱动”的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生态网发展模式
1.生态网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如图2所示,“政府—企业—高校”生态网发展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中的任一类组织或个人为了自身的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信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充分流动以及实践基地的共建,与其余两类组织及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体化运行系统。
图2 “以企业为主体,三方互动多轮驱动”生态网发展模式
2.生态网发展模式的运行方式
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关系。作为区域创新的基本要素,三者之间有效的分工协作是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形成的关键。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政府引导型发展模式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最适合我国学术生态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中逐渐衍生出了“政府主体”“双主体”和“多元主体”等多种形态,由于其主体地位指向不明,导致政府、企业、高校之间职能不清、矛盾交错,难以完全满足三方利益的平衡与统一[15]。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且拥有高等教育资源调配和利益驱动的能力和需求,对人才的需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互动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1)企业方面
企业占据着生态网发展模式的主体地位,对实践模式的有效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按照市场战略需求为高校提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为高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明确的“风向标”;另一方面,企业定向派遣富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深入高校,协助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实训、实习和就业规划等提供指导,在实践和实习环节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平台和岗位职务,助力“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提升。此外,企业在获得政府的经济补助和政策倾斜等支持下充分开展校企合作,使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真正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功能。
(2)高校方面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发展模式依托高校的学术氛围,全面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行协同创新。首先,高校根据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相符,课程与岗位适应。其次,高校为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人力和智力资源,并从企业聘用各类优质的师资,为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环境。同时,从专业教师中推选一部分进入企业任职或定期接受培训,提升专业教师对业界行情的认知水平和实操经验。通过校企助力、联合培养以及合作基地的大力建设极大地丰富“教”与“学”的资源,进一步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
(3)政府方面
由于高校和企业在隶属关系、战略目标等方面存在不同,需要政府在其中扮演协调和保障的角色。政府首先应该完善治理体系,引导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序流动;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制定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为生态网发展模式的高效运行提供组织保障。政府还可以为高校提供科研经费、教学软硬件设备,为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支持,激励应用型高校进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由图2可以看出生态网发展模式是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作以充分利用潜在教育资源为目标的运行系统。其中“企业—高校”之间通过企业提供平台基地以及高校为企业定向输送人才实现合作;“高校—政府”之间是政府为高校提供资金和制度支持,而高校则在政府的支持下培养并输送高质量人才;“政府—企业”之间是通过政府为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以及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政府—企业—高校”为生态网背景,从学科专业调适性的强化、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三个方面着手,构建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政府的协同管理机制、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和高校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多轮驱动的保障体系,建立并改善成渝地区高等教育的内外双循环结构,从而达到教育改革质量提升的目的。
3.实施路径
(1)立足区域经济,强化学科专业的调适性
高校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来制定[16]。高校的教学体系必须满足三个对应关系:内外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相符、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相符,将毕业要求逐条布置到每一项教学活动中,使其达到学科互补、精准施教、逐步深化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目的[17]。第一,要确定学习成果,要求一切教学活动要围绕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以学校和教师为代表的内部需求者以及区域内行业市场等外部需求者的期望与要求。第二,构建课程教学流程,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第三,确定教学策略,在实现高校办学理念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教学策略,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生,要求高校教师实现从重教轻学向教学相长转变、从灌输课堂向互动课堂转变。第四,构建以区域经济市场需求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
(2)实施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充分利用“政府—企业—高校”生态网大环境,创新校企合作新途径,拓宽校企合作的思路。高校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搭建实践基地,营造职业环境,激励学生深入企业参与专业实训和生产实习,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鼓励优秀教师入职,提高实操经验。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收集人才市场信息和实时数据并进行资源共享,高校根据区域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目标。政府则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牵引、支持和协调的作用[18]。此外,高校还应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第一,建立专项扶持基金,进行自主筹资;第二,通过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学校知名度,积极吸引以企业和科研单位为主的社会捐赠,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三,由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19],为产教融合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物质保障。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构建三方在智力、人力、财力等方面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多赢模式,实现实践和理论的深度融合。
(3)完善教学设施,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高校应该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作为教学资源的存在形式,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支撑保障。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高效开展,高校应该大力完善硬件设备,加大对教室多媒体的建设,定期更新教学设备,并合理规划智慧教室、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等各类型的专业拓展场所,创设开放性创新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了保证教学资源的最优利用,高校还应大力完善软件建设,制定学科专业建设方案,配置相应的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入职企业积累行业岗位的工作经验,通过“内引外培”来建设一支兼具专业知识的理论型和有企事业单位实操经验的实践型专业师资队伍,增强课程内容的质量保障。
五、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模式实施的保障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要想实现“政府—企业—高校”生态网模式的有序高效运行,需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发展模式的实施。
1.建立跨行政区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以地区为主体建立组织协调机构,缺乏相关制度与政策的牵制与约束。为推动这一战略的落地实施,建议:第一,由国家层面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直属国务院或在教育部设立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全国19个城市群及城市群之间的学科专业、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改善教育资源同质同构的问题,改革各区域“各自为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第二,建立高等教育监管体制、统筹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的一贯性和可行性,实现高等教育全方位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20];第三,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作为突破口,探索实现经济圈内统一管理的新途径,在各省域及城市间形成高等教育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的新局面。
2.搭建区域高等教育利益共享机制
企业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盈利,而生态网模式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关键是确保企业在合作中有所获益。因此,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利益共享机制的建设,要探索建立区域经济圈跨行政合作机制[21],打造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首先,鼓励区域内各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构建资源共享平台,让企业既能够获得高技能人才,又能通过减免税等方式从政府的优惠政策中获得收益,同时还可以依托高校资源开展员工培训,推动省际及省域内的园区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依托互联网和数字化、信息化大环境,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通过教师互聘、学生交换等形式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信息互动和共享。同时,加速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建设,通过一部分区域先行先试,在合作实验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协调、执行机制,保证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统一性和整体性[22],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改革和机制运行风险,为一体化发展持续健康运行提供制度保障,这样才能解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构建教学组织运行保障机制
教学设施的完善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学科专业的规划、考评体系的编制都需要一个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的决策系统,为教学的持续健康运行提供组织保障。它主要包括领导系统和运行系统。第一,领导系统。组建一支指挥领导小组,包含高校执行校长、专业学科带头人、政府机构代表、专业教师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优秀学生代表等教育相关者,负责各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式的编制工作,针对不同的课程和项目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名义群体法”等集体决策的方法,在教学课程的顶层控制系统、监督系统技术分析等方面构建科学合理、民主开放的领导系统。第二,运行系统。通过合理规划和强化监督考核,保障“企业—政府—高校”生态网发展模式在人力、智力和财力等方面资源和信息的共建共享,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目标的统一,为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搭建保障平台。
六、结论
“以企业为主体,三方互动多轮驱动”的分层次、立体化生态网发展模式是对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改革的创新性探索,有助于解决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由于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学规划目标与区域实际需求之间还有差距,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总之,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进行更好的改革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