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州市辽沈战役战争遗存保护现状研究

2022-03-25辛田

华中建筑 2022年3期
关键词:锦州市锦州遗存

姜 辛田 燕

战争遗存是历史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争的具象化表现形式,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全国各地日益关注和重视战争遗存的保护和利用,相继开展了调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锦州市作为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的主战场,保留了大量的战争遗存。建国以来,锦州市战争遗存数量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减少,虽然锦州市对部分重要的战争遗存开展了长期的保护与研究,但是无法改变近几年仍然有遗存彻底消失的情况[1]。如何科学地研究这些战争遗存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并且通过对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找到战争遗存的破坏规律,改变战争遗存日渐消失的趋势,是解决锦州地区遗存破坏消失问题的关键。

1 锦州战争遗存空间分布(图1)

图1 锦州市战争遗存空间分布图

整体来看,锦州市城市区域内聚集了52%的锦州地区辽沈战役战争遗存,是战争遗存密度最大的区域。其他战争遗存分布于凌海市、北镇市、义县、黑山县4座下辖县市以及锦州地区的乡镇、村庄及野外区域。锦州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战争遗存分布特点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的战争遗存主要分布在城市区域内,仅有6座战争遗存处于乡村或野外区域。而东部地区截然相反,仅有3座战争遗存位于城市区域,其他大量战争遗存以北镇市、黑山县为中心,呈星罗棋布状分布于乡镇、村庄及野外区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个区域战争遗存的历史事件不同。西部区域的战争遗存历史事件为“南下北宁线”及“锦州攻坚战”,这两场战斗东北野战军主要以突袭并占领铁路沿线及城市为目的进行,所以西部区域的战争遗存呈现“点状聚集”的分布特征。东部区域的战争遗存历史事件为“黑山阻击战”与“辽西围歼战”,两场战斗中东北野战军在大范围的荒野中对国民党军队进行阻截围困,因此东部区域的战争遗存呈现“周边分散”的分布特征[2]。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会对战争遗存保护现状造成不同的影响。

2 锦州战争遗存保护现状

随着时间的流逝,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遗存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有些战争遗存已经消失殆尽,而有些已经出现破损情况,即将步上这些消失遗存的后尘。因此分析这些战争遗存消失的原因以及关注现存战争遗存保护情况并加以重视,是刻不容缓的。

2.1 已消失战争遗存

锦州市全域69个战争遗存中,至今已彻底消失25个。如果将这些战争遗存按锦州市行政区划划分的话,总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古塔区、凌河区、黑山县、北镇市、义县、太和区及凌海市。图2大致呈现出战争遗存总数越多,已消失遗存占比越大的规律。如果将这些战争遗存按人口密度区域划分的话,如图3所示,从左到右依次为锦州市城市核心区域、锦州市城市一般区域、锦州市城市扩张区域、县级市及县城城市区域、乡镇村庄及野外区域,已消失遗存占遗存总数量比例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小呈现出“W”的形状曲线。其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而消失的遗存在城市一般区域、城市扩张区域以及县城城市区域的占比,即人为因素影响率分别为13.3%、11.1%、12.5%,呈现大致相似的程度。而城市核心区域、城市扩张区域人为因素影响率骤然升高,分别为75%和69.2%。通过分析这两类区域的区别可以得知,由于城市一般区域为锦州市老城区,区域内一般分布着老旧居住小区或已建成公建,城市发展翻新速度缓慢,其他县级市、县或乡镇村庄由于经济原因同样存在发展缓慢的原因。而城市核心区域主体建筑大多为商业建筑,与城市外围的扩张区域相似,存在快速拆除、更新的特点,因此人为影响因素会在这两个区域呈现数倍的增长。自然影响因素在城市范围内影响几乎为0,但在乡镇村庄及野外区域其影响率会高于人为影响因素,在两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该区域消失遗存占比达到29.2%,依然远高于影响率最低的两个区域(图4)。

图2 锦州市战争遗存行政区划分布图

图3 已消失遗存占比分析图

图4 锦州市城市范围战争遗存分布

2.2 保留战争遗存分级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全部的保留战争遗存破损情况,并适当考虑遗存规模、使用方式、可达性、修缮加建次数以及文物保护级别等影响因素,与研究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大致将其保护情况分为5个等级: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将保留战争遗存的保护情况等级按照人口密度区域划分的话,可以得到图5。如图5所示,等级差与较差大多出现在乡镇村庄与野外地区,该区域已消失遗存占比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其很多保留遗存已经濒临破坏的边缘。整体来看城市核心区域、城市一般区域、乡镇村庄与野外区域保护情况等级占比情况均不乐观。而城市一般区域已消失遗存占比率很低,但是保留遗存保护情况等级一般占比率最高,表明该区域对保留遗存的保护手段有待提高。消失遗存占比率最低的县城城市区域,保护情况等级的占比率也表现最佳。

图5 保留遗存保护情况等级占比分析图

2.3 现存战争遗存区域性特征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锦州市战争遗存存在以下三个区域性特征:①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快的区域的战争遗存面临巨大的人为因素影响。②锦州市城市一般区域拥有数量多的一般保护情况等级建筑,通常表现为受到轻微损伤无人修复或保存完好但使用不当而无法体现其遗存的内在价值。③位于乡镇村庄或野外的大量战争遗存无人问津,在自然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开始逐步破坏,这个区域是最应该受到重视的区域。

3 锦州战争遗存存在的问题

3.1 战争遗存遭到破坏

锦州的许多战争遗存都存在或轻或重的老旧、损伤及残缺等问题,造成这些破坏的主要原因分为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

(1)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图6~9)

图6 邮管局战斗遗址受损外立面

图7 中央银行战斗遗址外墙涂鸦

图8 配水池战斗遗址封死楼梯间

图9 胡家镇烈士陵园中的菜园

人类的行为会对战争遗存造成损害,这种损害分为慢性损害与急性损害两种。慢性损害指人们日常的活动对建筑造成缓慢的伤害。如邮管局战斗遗址,建筑外墙上遍布的广告牌、缆线不仅破坏了建筑整体的风貌,还使外墙上遍布孔洞与伤痕,长时间的破坏同样造成墙体出现了大片的砖体剥落。而中央银行战斗遗址的墙体上出现了张贴广告、涂鸦等痕迹,虽然清洁人员曾试图清除部分痕迹,但是建筑外墙体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伤害。另外,人们的居住与耕种行为也会对战争遗存造成破坏。配水池战斗遗址曾经被村民作为房屋居住使用过,村民私自对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将半圆形楼梯间下部砌死,改造成1层小屋,这毫无疑问破坏了遗存原有的结构。胡家镇烈士陵园中,由于纪念碑倒塌园区荒废,有村民在标准多段式构造的陵园中开垦了多个菜园,翻土耕种的作业加快了陵园残存部分的破坏,部分围墙已经开始出现了坍塌。

急性损害一般指城市建设中对战争遗存的拆除,许多遗存因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商场与住宅小区。这种剔旧换新的做法时至今日依然存在,距今最近的是2018年被服厂战斗遗址的拆除,这座兼具战争遗存与工业遗产建筑双重特性的老工厂最终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牺牲品(表1)。

表1 人为拆除的战争遗存

(2)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图10~11)

图10 旧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脱落的墙体

图11 被植被埋没的小东沟烈士墓

自然因素对战争遗存造成的破坏没有人为因素严重。总体来看,在城市范围内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的遗存人们会去维护修缮,但是在远离城市的野外,自然因素对战争遗存的侵蚀仍然是致命的。由于锦州地处东北沿海区域,气候环境具有夏季潮湿、冬季寒冷、常年多风等特点。夏季潮湿的空气会使遗存墙体受潮,从而引发霉变、脱皮、酥碱等问题;冬季酷寒的温度会使遗存发生胀裂,严重时甚至会破坏结构稳定性,导致垮塌;常年多风的天气会风化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细部,也会填平战场遗迹中的壕沟,使野外战场的痕迹渐渐消失。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自然因素,例如植物植被或根须的侵蚀以及地震等天灾的破坏[3]。

3.2 战争遗存可达性不足

锦州市范围内许多战争遗存存在可达性不足的问题,具体以两种方式呈现。一种是遗存位置位于城市中或是其他交通便利的地方,但是位置隐蔽且没有路标提示,非常难以发现。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白老虎屯战斗遗址,其位于锦州市城郊白老户村中,该村范围巨大,路网密集,该遗存位于村中深巷处,在详尽指示牌引导的情况下也很难寻觅。在锦州城市内数个坐落于军营内部的战争遗存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更是难以前往。另一种情况是遗存位于荒野、农田、山岭等没有道路的地方,各种险峻的环境会使人们前往变得极其困难。

3.3 战争遗存使用方式不合理

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遗存都会被保护并起到纪念与展览的功能,许多战争遗存依然作为普通的建筑物来使用。例如依然作为银行来使用的中央银行战斗遗址、作为政府办公机构使用的高等法院战斗遗址,以及被改造成铁路宾馆的第十兵站总监部战斗遗址等。铁路宾馆还曾作为溥仪的行宫来使用,在其院落内矗立“御园”的文物碑,但是宾馆将“御园”围合起来不对外开放,仅仅是作为宾馆的后花园来使用。除了这些承担其他功能需求的战争遗存,还存在大量已经无人使用的战争遗存,锦州范围内有近十个战争遗存处于荒废的状态。

3.4 战争遗存的修缮不及时(图12)

图12 损坏后没有修缮的云飞街纪念碑

有些时候战争遗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伤,这时候需要及时对其保护或修缮,避免破坏程度进一步恶化,但是锦州市在这个方面存在问题。例如云飞街纪念碑在2011年遭到破坏,至今仍未修复,主体仅存基座部分。很多战争遗存如果得到了及时修复便可以避免毁坏消失的结局,修缮不及时也是导致战争遗存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4]。

4 锦州战争遗存保护措施建言

4.1 分级保护措施(图13)

图13 史脉络线路及保留遗存空间叙事结构线路

不同的战争遗存面临受破坏地威胁程度也不同,一些遗存仅仅是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轻微影响,而有些可能面临几年内就会消失的风险。对于锦州市区域内数量众多的战争遗存来说,全面开展保护措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保护措施的选择对象需要根据遗存保护现状的分析结果,划分高风险区域再进而精确到单体。大体顺序为乡镇村庄及野外区域→锦州市城市扩张区域→锦州市城市核心区域及一般区域三步走的保护流程。从遗存种类的角度来说,战场遗址面临的风险大于纪念设施,纪念设施大于旧址建筑,因此可以从区域与种类双重考量划分风险等级,优先将锦州市范围内面临消失风险最高的一批战争遗存保护起来[5]。

4.2 空间叙事结构的遗存串联

战争遗存除了其本体进行保护外,还应该对其背后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6]。一些失去了历史背景支撑的战争遗存仅仅是普通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而已,因此许多不被重视其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被拆除或是被重新修缮。通过对锦州市范围内辽沈战役历史事件的梳理,可以有规律地将众多遗存串联起来,并通过建筑的空间叙事理论建构成具有多重维度的遗存群。将现今锦州市区内保留的战争遗存串联线路与城市现有公园、广场等城市空间节点相连,形成贯穿城市内部的空间叙事结构线路,可以对城市人流起到引导功能。空间叙事线路的建立可以深化民众对每个遗存历史背景故事的理解,感受辽沈战役在锦州城市中的发展历程。

4.3 战争遗存单体的三段式建构

对战争遗存单体的保护区域可以划分为“本体修缮”、“周边建设”及“外围引导”的三段式建构。遗存本体应保留建造时原有的形制和战争遗留下的痕迹,避免翻新修护时对其保留的战争信息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7];遗存周边应当修缮基础设施作为保护缓冲带,例如带有铺砖、绿化带、长椅、介绍板等设施的公共开放式广场或内部种植植被的镂空围墙封闭式园区;遗存外围的区域如居住小区、校园或军区的入口处、相邻街道等地点应当设立方向指示牌等醒目标志,起到对周围居民或行人的提示与引流作用。遗存本体基于“修旧如旧”保护原则的外观风貌与周边崭新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鲜明对比,既可以形成周边居民生活栖息或观赏的城市公共空间,又可以通过两者对比,突出战争遗存所包含的建造年代的时代风格与战争年代的壮烈氛围,营造出具有主题性的城市空间节点。不同的战争遗存可以根据自身与周围的情况取舍掉第二段与第三段建构,处于野外人流稀少区域的战争遗存可以取消“外围引导”及简化“周边建设”,处于城市用地紧张区域的遗存可以取消“周边建设”,着重第一段与第三段的保护方式。

4.4 完善修缮反馈系统

通过对已受损的战争遗存现状分析,可以了解到锦州市有关部门对受损遗存的修缮反馈并不迅速,同时大多数民众对这些受损战争遗存没有充分的保护意识。锦州市应该提高修缮反馈系统的效率,同时鼓励群众在战争遗存的保护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实施群众反馈遗存受损信息有偿的政策等。

结语

锦州市战争遗存作为辽沈战役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载体,具有史学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内部价值属性。现今锦州市战争遗存呈现出区域性特征的消失趋势明显,亟待采取有效有力的措施加以保护。

资料来源:

表1:部分信息出自《辽沈战役锦州地区遗址旧址探究》一书;

文中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摄、自绘。

猜你喜欢

锦州市锦州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锦州市第八中学
锦州银河艺校作品展示
善良的小熊
ResearchontheNegativeMotivationofHighSchoolStudents
假如古代也有手机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