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 因“需”施教 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力

2022-03-25程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深度学习信息技术

程莉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研究信息理论性和實践性的学科。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展开深度的信息技术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因“趣”施教、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差异作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原始推动力,作为信息技术设计研发的支点和着力点。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不断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力,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以学定教;深度学习

置身于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著名信息学家铂金斯教授在《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习应当转识成智。”如何实现“转识成智”?解读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应当是一种必然取向。“信息”应当是未来社会的核心,将发挥着一种支撑性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深度的信息技术学习呢?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信息技术教学要“以学定教”。

一、信息技术要因“趣”施教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只有立足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才能让信息技术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二是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只有当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感兴趣,并且采用喜闻乐见的信息学习方式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创造性。

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学生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学习教材;二是来源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比较而言,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更为直接,而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更为直观。信息技术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己动手操作、实践;二是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相比较而言,动手做的信息技术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互动交流中的信息技术学习效率更高。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动作、媒体、媒介等作用。

例如,教学七年级的《图片的加工》这一部分内容,我们首先让学生自行选取图片。学生基于各自的兴趣,有的从生活中拍摄、采撷图片,有的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还有学生从家中的电脑中传输图片。在此基础上,我们让学生相互交流,指出这些图片存在的一些瑕疵,从而帮助学生找准图片加工的“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些活动:剪一剪(即将图片中的一些干扰去掉,从而突出图片所表达的主题、图片中的主角等)、亮一亮(即对图片进行亮化活动,从而让我们更看清细节等)、合一合(即对图片内容进行补充,锦上添花、画龙点睛,让图片更加个性化等)、转一转(寻找消失的水平线等)。这样的一些活动是基于学生图片学习兴趣基础上的活动,因此学生对活动本身极为感兴趣,课堂教学取得了应有的实效。

兴趣是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导师。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感兴趣,信息技术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而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信息技术学习就会事倍功半。为此,信息技术学习应当贴合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现实,切合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从传统的“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的信息技术深度学习。

二、信息技术要因“材”施教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往往是循着教材的逻辑编排来进行教学的,这样的一种教学注重了学生的普遍学情,但却忽略了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学定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学生具体学情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学情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获得发展,才能让学生在原有学习水平上获得提升。通过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七年级的《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这一部分内容时,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教师应当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演示文稿》,然后再学习《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但我们通过课前谈话发现,所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已经学习了《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对于“演示文稿”都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为此,笔者果断调整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以“班级介绍”为主体的文稿设计制作活动,要求学生尽量采用相关的制作技术。为此,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由于水平、经验等差异,导致学生的文稿设计差异性很大,良莠不齐。为此,我们让设计、制作的信息技术演示文稿技术含量较高的学生为大家展示,同时对相关技术进行辅导。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这种“兵教兵”“兵练兵”的手把手指导学习,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学生针对自己的技术短板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提升技能。

因“材”施教是“以学定教”的具体化实施,能让“以学定教”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因材施教,要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师要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而让全体学生都能基于原有认知基础获得发展,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跳一跳,摘到桃子”。

三、信息技术要因“需”施教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因“需”施教。因需施教不同于因趣施教,相比较于因趣施教,因需施教更紧急、更急迫,是学生当下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学习内容。如果学生不掌握这些内容,就会影响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不难看出,这一部分内容其实就是信息技术基础性的知识。

例如,教学七年级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尽管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但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是零碎化、散点化的,没有形成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没有形成相关的信息技术整体性技能。为此,笔者从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数据的收集与编辑”“数据的处理与统计”“数据图标及其分析”等相关内容,让学生系统性、结构性、整体地掌握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训练。我们根据学生的提议,选取了“我是煤气公司的营业员”这样的任务,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数据公式、函数公式等相关知识进行灵活地应用。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化、结构化地掌握了相关内容,因此都能根据自己的所学,调动自己的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采集自家小区的上几个月的煤气费作为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这样的一种活动,不仅有效地巩固了相关的知识,而且促进了学生对社会常识的了解。

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从学生的内在的、必须的学习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能学习意识。要拓展、延伸学生的自主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主动接受挑战。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大任务”来巩固、拓展、延伸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不断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推向深度。在这种“大任务”驱动的项目化学习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组、分工,要规范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以学定教,推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要处理好“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要深度思考“为什么这样学”的问题。要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实施教学。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学才能从浅表走向深层、从机械走向灵动。教学中,教师要跟进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指导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差异作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原始的推动力,作为教师信息技术设计研发的支点和着力点。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不断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力,不断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侯双双.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

[2]张长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3]李吉元.探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的教学对策[J].商情,2019(33).

[4]任彦平.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編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深度学习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