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订正方式让深度学习发生
2022-03-25李大双
李大双
【摘 要】作业订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订正方法上多给学生一些指导,通过给错题“着点色”“造个型”“添点料”解决学生作业订正过程中“讲—做—错—再讲—再做—再错”的问题,提高作业订正的质量,让作业订正从做表面文章走向深度学习。
【关键词】作业订正 数学思维 深度学习
课间笔者总喜欢去教室看看,这是工作以来养成的习惯,看看课间学生活动是否正常有序,看看讲桌上是否有需要批改的作业。每次笔者都“不虚此行”,一两份、两三份,星星点点、积少成多,差不多到放学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当天的数学作业。
下面这份数学作业的订正方式有些特别:
有一个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用绳子将箱子捆扎,如下图所示,打结处共使用了2分米的绳子,一共用了几分米的绳子捆扎?
解答如下:
5×2+3×4+3×4+2
=10+12+12+2
=36(分米)
答:一共要用36分米长的绳子。
订正如下:
5×2+3×4+3×6+2
=10+12+18+2
=42(分米)
答:一共要用42分米的绳子。
第一次看到这么有个性的作业订正,笔者心生欢喜同时也充满好奇。于是,笔者叫这个女生过来问起缘由。“老师,我不是乱涂乱画!这种类型的题目,我已经错三次了,我只是想提醒自己不能再错了!”她解释道。“我也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不过我有个小建议,你想听听吗?如果把哭脸画到这里是不是更好些?”笔者接着询问道。“为什么?”她有些不解。“想一想,把‘哭脸’画到这里,是不是更精准些?”笔者指着错误算式中的“3×4”的地方提醒她。“对的,对的,我不是整道题都错了,我只是这步错了,我知道了,谢谢老师!”她显然有些兴奋,如获至宝般的回到座位。笔者发现此刻她的眼睛里是带着光的。
虽然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试错、不断修正、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很多时候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尤其是重复出现的错误时,作为教师总有“不被尊重”的失落、“哀其不幸”的無奈、“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和“我再讲最后一遍”的“欺骗”。和教师失控的情绪相比,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云淡风轻”式的“小遗憾”和“不就是订正吗”的“无所谓”。而对于订正,学生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从“最简单”的题开始,判断题、选择题成了学生们的首选,倒不是因为其他题目都是对的,只是因为判断、选择订正起来比较方便,尤其是判断题,根本不需要动任何脑筋就可以轻易完成。仅仅满足于写上正确答案,已经成为作业订正的一种常态,这种“治标不治本”的作业订正方式,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订正效果,作业订正陷入“讲—做—错—再讲—再做—再错”的死循环也就不奇怪了。
细观作业订正,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绝不亚于完成作业本身。作业订正质量的高低与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相关,高质量的作业订正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栽跟头”的问题,对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其不断重复讲授解题方法,不如在订正方法上多给学生一些指导,积极探索高质高效的作业订正方式,让作业订正从做表面文章走向深度学习。
一、给错题“着点色”
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抽象思维逐步完善,自主意识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四个“自我”,即自我判断、自我分析、自我监控、自我调节不断趋向成熟,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事实上,教师更多看到的是部分学生在学习和作业时,敷衍了事和急于完成任务的马虎态度,如有的学生在一道题上出现了同样的错误,甚至连标点符号都错得一样……如果说作业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只是“任务”,那订正俨然成了“交差”。
“让作业订正有点人情味儿”,这是苏晨阳同学的作业订正给我的启发!于是“改良从简”,笔者对学生作业订正提出了“找错因、标错点”的要求,即在订正之前对错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具体的错误,并用彩色笔准确标出,特别是计算题、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明确解答过程的习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逼”学生对习题“再分析、再思考、再解答”,学生在知道自己出错的前提下,这种分析与思考更具针对性,说服力也会更强。“错点涂色”让原本黑白灰的练习里多了几分色彩,这色彩里也许有自责、有遗憾、有困惑,但更多的是思考和收获。
二、给错题“造个型”
系统性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征,各知识点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类比思想寻找数学知识、数学方法间的相同点、相似点以及不同点,这将有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好地理解重难点,突破关键点,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升华思维,有效地,甚至是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六年级简便计算练习中有这样一道典型习题:11×(+)×15,学生凭借对乘法分配律粗浅的理解将这题简算成“11×+×15”,而且对其正确性深信不疑。教学中,对于这种“个性突出”的典型习题,在学生订正错题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出三道符合题目特征的习题并解答。这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个复杂思考的过程,它需要学生结合课堂评讲对错题进行“解剖”,运用类比思想去思考它和乘法分配律的联系,知道乘法分配律不再是简单的(a±b)×c=a×c±b×c,它还可以推广到d×(a±b)×c=a×c×d±b×c×d……另外,考虑到可以简算,数据的选择也是要统筹考虑的一个问题,而统筹数据的过程也是学生数感发展的过程。
再如,“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9.3,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这是五年级上册一道常见的习题,其中最典型的错误是只满足了“精确到十分位是9.3”这一个要求。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是审题不清,更主要的还是其在解答时暂时没法确定,究竟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在订正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查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清楚之所以有“最大”和“最小”,说明精确到十分位是9.3的两位小数有多个,确认“一个”后,可以向两边“发散”,从而明确“最大”和“最小”。订正完本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道错题出三道类似的习题并解答,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两位小数”的明显特征:最大的直接在百分位添“4”,最小的去掉一个计数单位后,百分位添“5”,以此类推,这样的“一位”“三位”等小数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解答。
经过“订正—类比—出题—解答”这四个过程,再解答此类习题时,学生的解题思路也会因为“模型”的建立而更加清晰。
三、给错题“添点料”
数学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尽管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正从具体过渡到抽象,但这种所谓的“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仍然基于感性经验,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学生们对具有相似意义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从而导致解题错误。
在“大数目的改写”中有这样一道习题“489306000米=( )千米=( )万千米”,分析理解题意:第一空是改写成以“千”作单位的数,第二空是在第一空的基础上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但学生的答案却是千奇百怪,其中最多的是把第一空填成了“48930.6”千米,第二空填成了“0.489306”万千米。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教材里呈现的是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所以学生们想都没想就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师接着追问:
(1)第一空改成谁作单位的数?你是怎么发现的?
(2)“48930.6”千米,这是改成了以谁作单位的数?你又是怎么发现的?
(3)“0.489306”万千米,这是改成了以谁作单位的数?你又是怎么发现的?
(4)489306000米=4893060.00( )。
教师通过四个追问,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确是错了;其次,让学生清楚多位数改写并不一定非要改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无论哪个计数单位都可以,只是通常情况下改成“万”或“亿”而已;最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改写的方法:以谁作单位就将小数点点在这一位的后面,接着写计数单位并化简即可。
再如“新民食品厂9月份生产的果汁饼干比牛奶饼干多吨,牛奶饼干的吨数是果汁饼干的,9月份生产了多少吨果汁饼干?”
A.解:设牛奶饼干为x吨
x-x=
B.÷(6-5)×6
C.解:设果汁饼干x吨
x+x=
这是根据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的一道解答题改编的,教师的本意是想降低难度。但学生的解答却大相径庭,思考两分钟后,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能选出正确答案,错误选项地惊人地相似——选A。教师接着追问:
(1)选A对吗?
(2)A选项究竟哪里错了?单位“1”的量是谁?可以在哪个条件中找?
(3)选项C错在哪里?你能将题目做适当调整,让方程成立吗?
(4)选项B用的是什么方法?
(5)这道题如果用方程该如何解答?
……
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对“和倍”“差倍”实际问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也必将大大提高此类问题解答的正确率。
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给错题“加料”。追问的主角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把所有追问之后得到的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是一道题,而是一组题,是一个大的题组。这种“题组”式的订正方法,可以优化和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关注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整合点,帮助学生掌握或辨析相关题型,从而提炼和迁移方法,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桑代克认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个在错误中不断探索的过程。学习文化知识也不例外,订正错题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理应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同样需要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会学科基本思想,建构知识结构,进行评判性理解学习,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成为既有扎实学识基础、又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合作、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和實践能力、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的真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