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线(线上)教育的是与非

2022-03-24袁中文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袁中文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会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时髦”的名词,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应运而生。因为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育”着实火了,成为“网红”,但是随后“线上教育”便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中网络堵塞的硬件问题,是因为“挤兑”可以理解,不做讨论,但教学过程其他一些实质问题值得每个教育人士深度思考,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让全国人民对“线上教育”有了一个深刻体会。

一、在线(线上)教育的概念与方式

为了全面正确理解在线(线上)教育概念,百度搜索“线上教育概念”或“在线教育概念”,有两个相对合理的解释:一是线上教育即“远程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1]。二是在线教育,即E-Learning,概念约在10年之前提出,肖刚将E-Learning定义为“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美国是E-Learning的发源地,有60%的企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员工培训[2]。

在维普上,进行关键词搜索“在线(线上)教育概念”都显示为零,然后在维普上用任意字段搜索“在线(线上)教育”,得出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涉及在线教育的关键词论文很多,但这些论文中很难找到对“在线(线上)教育”的解释,都是对“互联网+教育”的讨论。在知网搜索“在线(线上)教育”存在类似情况。

推定:大家都理解在线(线上)教育的含义,所以都在进行在线(线上)教育的分析讨论,约定成俗理解为“互联网+教育”的具体运用,但它们还是有关键的细微区别。为了说明问题,作如下界定:二者都是在信息技术下的“新”教育模式(准确说是教育方法),可以统称“互联网+教育”或者“空中课堂”,也就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教育形式。区别在于“在线”教育是“即时”的“直播”,“线上”教育可以是“随时”的“回放”。这样二者的“新”只是媒介新,把教室和授课移到“网络”上。

在此界定下,在线教育的方式就比较单一,只是教师讲课的“现场直播”,可以教师和学生“互动”,如同腾讯会议。能否互动是“在线”和“线上”教育的核心区别。相对而言线上教育方式较多,如录像(课)、短小视频、PPT、微课、word讲义、flash等课程资源,都可以放在网上,学生可以随时“点播”,如果可以下载,就脱离了互联网,可以变为与“网络”无关的一种模式,如同播放录像、CD、DVD一样。

二、在线(线上)教育的创新与优势

对在线(线上)概念界定后,可以看出“在线教育”的“创新”是跟随时代,及时拥抱了新信息技术,把教育与互联网无缝“对接”,发挥了互联网的“直播”优势,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教学功能,可以发挥优势教学资源的对“贫困地区”扶贫,或者是把“优势资源”利用最大化,如优秀教师开直播,可以让更多学生受益,如同医疗的远程专家会诊解决疑难杂症挽救病患一样。如果在中小学实现这种模式,可以节省教师人数,省去一大笔财政经费。在大学可以对相同课程的直播,也会产生同样效果。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和云计算技术,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精细学情掌握和分析优势明显[3]。

直播有时间限制和时效性,线上教育则可以进一步优化时间段,优秀教师的优秀课件、微课通过录像、视频等在网上储存,在任意时间播放,相当于重播或回放。以国家出资方式购买放在网上资源库中,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有网络前提下)随时随地学习,如果全国普及获益学生众多,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素质提升。

三、在线(线上)教育的适用性与劣势

在线(线上)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了“硬件”要求,从目前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看,没有大问题,出现的网络卡顿,是因为“挤兑”造成,未来网速提升可以解决。目前如果课程分开更多网站或者调开时间段,问题也不会太大。出现的学生“戏弄”教师、乱发言等学生问题,这不是在线特有的问题,是孩子的“天性”或者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师“手忙脚乱”既是暂时问题,熟悉有一个过程,也有疫情急迫情况下教师家里硬件、环境不完善的原因。同时在线教育作业批改、答疑等都可以同步及时完成。

(一)在线(线上)教育模式的适用性

1.在线(线上)教育适合的年龄层次。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因为心智尚未成熟,课堂出现“熊孩子”影响整个课堂,教师的处理只能是关闭该学生的连线,无法马上后续教育处理,因为教师与孩子不在同一现场,无法及时处理。如果需要家长协助管理,对双职工家庭肯定不适合,靠退休的爷爷奶奶肯定不能管住“熊孩子”,这又增加了家庭成本,不符合帕雷托最优。如果把在线课堂放在学校教室,在直播的同时,教室另外有教师管理,教学成本反而增加,但是优秀教师的“授课效益”可以成倍放大。不捣乱的孩子不听课,只连线,教师可能不能发现,如果这样的孩子多了,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可见在线需要基本“网络学习环境”,包括硬件和辅助环境。

对于中学高年级(几年级需要界定)和大学生是否适合。排除“熊孩子”,高年级学生、大学生相对自律性强和心智成熟,是不是都适用?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基本事实,线下教育同一个班、同样的教师,考试成绩不一样,在线下课堂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认真听讲,特别是大学扩招后,大学生素质已经严重下降,心智与年龄不匹配更严重。

2.不同课程的适应性。对于中小学课程的“同质”性很强,由于缺乏直接面对面的监督,适用性不强。大学的基础课有同质性,相同专业课程有同质性,但是有些课肯定不合适,如体育训练课、实验课(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选修课不适合。总体来说,文科类课程适用性比较强,理工科类需要学生“动手”的课程适用性差。

3.在线(线上)教育是不是创新。肯定不是,只是新技术的应用,准确说是教育手段(方法)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从专利分类的角度理解只是“实用新型”,而非“发明”。回想一下,20世纪的电视大学诞生、发展历史,每个省市都有,仔细研究电视教育的现状,就可以预见今后在线(线上)教育的未来。因为在线(线上)教育是网络代替电视线路而已,现在电视在具有点播功能的前提下,信号质量还优于网络。

4.在线(线上)教育大面积推广的前提条件。在线(线上)教育(网课)建立在学生学习的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律性(简称“三性”)的前提下,这是目前一些网校存在的基础,特别是一些考证的课件销售比较好,比如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的网课,确实对具有“三性”的学生有很大帮助,其次网校的生存还有父母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依赖,父母掏钱买的课件,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这部分“冤枉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和“教育是最好的投资”理念的结果。

(二)在线(线上)教育的劣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网校的课件销售也是课件的“共享经济”。网络的虚拟使得网课的欺诈、欺骗现象时有发生[4]。最根本的问题是在线(线上)课程,不能完全满足教育的核心“育人”。“现场”互动与“网络”互动,在全局把控以及“情感互动”传递上还有极大的区别,这对中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对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不只是在德育、马列、毛概等政治课程独有的教育,而在线(线上)教育只注重了知识点传授,其实“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线下教育的优势,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更有人性和人格魅力的感染。特别情感的传递,这是一个国家、民族保持稳定以及历史文化、文明传承的基石,鲁迅先生回忆的藤野先生、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就是例证。对我国香港地区“占中”和“修例”风波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以及对我国台湾地区年轻人的历史认知思考,都说明了“育”的重要性,这是线上教育“只是知识点教育”无法完成的。互联网教育对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具有相当的优势,可以对线下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完美补充,这一点已经由互联网教育的使用者中学生验证[5]。

四、在线(线上)教育的思考

“互联网+教育”概念提出和实践已经有十多年,一味“唱赞歌”[6][7]的有,但是冷静对其利弊分析的人[8][9]也大有人在,值得欣慰的是对于新事物没有一边倒。一个新东西到底如何,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小范围或特殊状态可能表现很好或者没有问题并不能说明没有问题,就像汽车的某些故障,停车或低速看不出来,高速或者山路就出来了,这就是故障的“在线检测”。在工厂对于机器设备的故障进行“在线检测”是一种高级的检测手段,“在线”是指让机器设备在工作状态,比较危险但是“诊断”准确性高。这次“全民网课”就把以前没有体现的“故障”给检测出来了,也让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对线上教育有了一个切身体会。“互联网+教育”的时髦概念,在舆论的炒作下,让多少人失去了“自我”,这次的“停课不停学”引起的一窝蜂,暴露的问题需要教育界冷静思考:首先,“互联网+教育”有时代特征,代表了利用信息技术的趋势,在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其次,可以随时、随地地解决学生的疑问,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但是对于在线(线上)教育的全面推广,需要有前提条件,即适合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学生,这是全面推广不可能满足的条件,只能作为线下教育的一种补充。如各种网校的蓬勃发展,说明有市场存在基础,但鱼目混珠也是现实[10]。

回顾一下过去教育的几种“流行病”,对全面正确认识、理解“在线(线上)教育”大有裨益:

(一)20世纪80年代全民学英语的时代

最早是录像、电视——学英语FOLLOW ME,在我国应该是“网络教育”的鼻祖,随后的全民“疯狂英语”,也是一阵风过去了。“疯狂英语”让一部分人成功了,但不是绝大多数,一开始就证明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途径,不一定人人都能“复制”李阳模式。

(二)20世纪90年代电视大学的盛行

当时是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规模小,教师少,学生录取比例低),而“科技春天”刚刚到来,民众对知识的渴望,满足了适合“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前提条件”。后来电视大学也开始了线下教学,部分电视大学变成“宽进宽出”文凭教育,质量下降以至于被诟病,同时大学的扩招也满足了文凭的需求,所以电视大学在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其实大部分的网课都是电视教育的“翻版”[11],网络的普及对于知识的“易获得性”极大提高,大部分的网课不是“文凭”教育,大多数是证书教育,效果由“应试”检验,同时也开线下小班辅导教育,真金白银的付出有回报,这才是网校存在的理由。也可以说现在的线上教育是电视教育的进一步“改头换面”成为远程教育,远程教育中间发生许多管理上的劣迹[12],至今未消除。

(三)21世纪初职业教育对德国“二元制”追捧[13][14]

开始由于对职业教育的陌生,一大批官员、学者、基层干部、教师,公费去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先进国家取经,初衷善良,学习访问回来得到的结果呢?两个最明显的例子:一是考查结论德国职业教育成功于“二元制”,然后开始推行“二元制”,结果发现资质不符合要求,实践教师数量不够,同时实习(实训)场地不够,实行不下去。师资开始要求“双师”认证,如何认证?没有统一标准,开始了以某个“职业资格证书”为依据风行[15],如中级会计师等,殊不知中级会计师等证书也是“考试”得到的,对于大部分教师并无企业实践经验,现在开始要求教师必须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理论上也是对的,但是短时间的“实习”或短时间的工作,“实践经验”能否满足“双师”要求值得怀疑。实训场地不够,开始实行“校企融合”一阵风,结果发现企业没有动力,开始出台鼓励企业政策。二是教材体系改革的一阵风。认为过去教材是“学科”体系不符合“工学结合”,要推倒重来,而新体系如何?没有成熟理论构架,以至于改革变成了“章节”换“项目”或者“情境”[16],改名字而已,必须全面增加实际工作案例(原来也有)。如同大学更名一样,名字一换能不能“质的飞跃”?更值得思考的是,很多教师都知道这是一种形式主义,各个学校还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对比一下改革前后的教材,有多少是“新”东西?不可否认有人是主动改革、有人是被动改革,但是有多少人站出来呼吁呢?这是“皇帝的新衣”中国版。实质问题是目前的教育系统有独立思考校长、中层、教师太少,或者被“裹挟”的惯性太强大。如果教师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能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的优秀学生呢?

(四)SCI论文的挂帅

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捅破“窗户纸”,这个问题会持续下去。近几年,我国在国际上顶级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直线上升,各个大学排名、个人业绩考核无不与此挂钩。原因是“上”“下”共同需求造成的,首先是上面的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周全——政策是指挥棒,出发点无可置疑,只是把“正能量”考虑太理想化,对“负面清单”考虑不充分,以至于下面在执行时,只看其一不看其二,是现代版“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这次纠正,会不会“矫枉过正”不敢断言,因为已经有了现实的例子,如改变“唯论文”的职称难评,而采取的权利下放,已经有了“两篇正教授”,即两篇核心论文,把原来的基本条件打折,更极端的是“扶贫”“支教”后可以直接职称晋级,完全不懂职称的内涵,当成了“荣誉”给予奖励。“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是中国社会多年的痼疾。最近,湖北地方出台的对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奖励也是职称晋升[17],是否合适是值得商榷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表示异议——好心办坏事[18]。“扶贫”“支教”“一线抗疫”,天经地义应该奖励,奖励金钱、物资、荣誉等都可以,用职称做奖励很不妥当,相当于政府公开给职称“注水”,人为制造“砖家”。

厘清互联网与教育的关系实质,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实践教育的核心内容。互联网是一种工具,线上、在线、网课等只是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体现,过度夸大其功能和作用是“唯武器论”,毛主席早就说过“武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红军的四次反围剿、抗日战争、抗美援朝都证明这一点。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主观和客观”,主观是指学生的天赋以及“三性”,客观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方式以及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资源、社会环境、家长理念)等,主观起决定作用,“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这一点。看看中国历史的学霸青史留名瀚若星辰,而“名师”留痕的孔子、鬼谷子等寥寥无几,未来也会证明这一点,现在的人才培养是众多教师和各种因素的合成。近代西南联大在战争环境、恶劣的教学条件下也能培养出众多的优秀学生,名师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学生的天赋以及“三性”才是成功的根本元素。当代的马云、任正非等的客观因素的“三性”决定成功也是如此,最有说服力的应当是钟南山先生,一个“问题少年”45岁后的逆袭[19],靠的不是客观而是自己的主观,更是具有说服力的样板“教材”。

五、总结和反思

“互联网+教育”的国外发展势头也很好,但也存在和国内一样的问题[20],只能作为补充。因为其适用有前提条件,课程也不是全方位,不能随意扩大。对于在线教育仅凭感性、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部分问题解决之前,不适合全面推广。搭上互联网快车的共享经济模式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共享单车也就是“互联网+单车”,一窝蜂地推向市场,造成的资源浪费历历在目。共享单车在解决短途交通、环保、方便性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缺乏市场饱和度调研造成的资源浪费、缺乏政府参与管理导致的市场混乱,造成的局部街道拥堵也为百姓抱怨,以及在使用中被个别素质低下者据为己有等,都是在推广之前未考虑到的。类似的还有曾经风行一时3D打印,也在最近偃旗息鼓了[21]。

(一)教育政策、政令忌讳朝令夕改,十年树木影响一代人

一个政策出台需全方位地利弊权衡,在没有局部实验、实践、探索清楚利弊之前,以不变应万变,就像高考一样,虽然一考定终身被诟病,在目前无法找到更公平的方式之前,不变是最好的选择。反思一下,大多数政策出台的初衷很好,为什么执行结果会事与愿违?就像论文指标一样,本身是鼓励研究、创新,执行结果就变成“为论文,唯论文”,一些论文看起来“高大上”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在社科类论文方面尤为明显,如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从会计近代数百年的发展历史看,大方向的理论重大突破难度很大[22],但是实务却是年年变化,比如会计准则和制度、税法均是如此[23],而实务研究论文就符合“写在大地上”原则。如何理解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关键,基础性研究论文一时无法转化为实际应用,对后续的研究打基础有帮助,但是对于一些非基础性研究成果,出来后只能束之高阁,也是目前值得重视的问题。高新技术孵化园以及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说明国家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目的是为了解决评审中的“不合理”,结果又变成打破旧制度,却没有建立新的合理可行性规则,以至于“群魔乱舞”,某些官员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规则,提升自己的职称等级;对扶贫、支教、抗疫的奖励初衷美好,而“执行偏差”关键在于部分官员的“拍脑袋决定”或者对“职称”的含义无知。

(二)“全民”网上教学,也在于追赶时髦——互联网大潮,上面一个命令“停课不停学”,下面就是“全民”网上教学

其实质可以看出:下级服从指示很用心,如何执行不操心。教师有没有能力、直播条件(网络、软件等)是否具备,这不是基层官员所操心的,如何不让上面“找麻烦”,不管下面多麻烦才是关键。欣慰的是四川已经觉悟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名师统一录制,以“同一年级同一课表,同一学科同一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在电视上播放。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录制的教学视频将通过电视播出,有点播和回放的功能,利用电视解决网络的问题[24]。

(三)从现实情况看,存在一些教育官员,包括学校的校长以及中层,是否有过基层上课的实际经历,以及有多长时间的上课经历,外行领导内行[25]等情况

让一个或者一群没有教育经验、不懂教育、或者不理解教育实质的官员下命令,如同一个战地指挥官瞎指挥一样(如红军时期的德国人李德)。卫生系统有一问三不知的官员,教育系统同样存在,“口号式”“高情商、低能力”的基层官员,也是目前教育系统的不能忽视一个现象,只追求“流行”高大上,而不管这种流行是否“合脚”,由这些官员制定出一些不符合教育理念、实际的政策,或者以创新、改革正能量名义出台一些措施,对教育的危害不会立竿见影,但会危害一代或几代人,进而危害国家、民族的稳定。

(四)教师目前处于“下跪”的地位,表现在一方面来自学生及家长的压力(怕挨打和告状),不敢批评不敢管理;同时还有学校基层官员的压力,不管对错板子先打教师

有现实的例子,在询问青年教师为什么对学校明显错误的政策还要投赞成票时,无可奈何回答:“我是编外,投了反对票,学校不要我怎么办?”这是何等的悲哀。基层教师对一线教学情况最了解,由于种种原因不敢“发声”,所制定出的政策能符合实际?好在有人觉醒开始呼吁:没有站着的教师,培养不出独立的学生,或许就是我国目前大学培养不出诺贝尔奖人才的原因之一吧。如果网课的全面推行,教育同质化、模式化,也不符合“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由于40多年的飞速发展,物资生活的丰富,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社会环境、观念理念、舆论导向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每个人的思维模式,特别是智能手机,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隔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物理距离”,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娱乐,甚至争吵,都有利于身心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同样是游戏,网络游戏的精彩与校园同学、社区伙伴现实游戏娱乐,不可同日而语,国外已经有禁止小学生带手机的规定,而我国还一直处于倡议状态[26],直到最近才终于有了官方的明文规定[27]。如果在家模式的空中课堂推广,这种人为的“距离隔离”,对青少年的心智成长是绝对不利的。

查阅一下网上各省、各校的资源库、精品课等建设,对于相同课程的重复建设何其多[28],同一课程,如高数、毛概等基础课程,在网上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精品,同样一些相同的专业课,如会计基础、机械制图等也是如此,如果再加上学校院系的精品课,数量庞大,而这些都是财经资金拨款的重复建设,还不包括各种重复获奖的奖励,至于这些重金建设的资源库、精品课产生了多大的社会效益,却是一笔糊涂账。经济效益无法衡量,因为这种教育资源的投入本身不能用经济效益衡量,但这不能作为国家教育经费浪费的理由,如何把这些资源库、精品课社会效益最大化,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