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教师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2-03-24马香莲
孟 令 马香莲
(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梁漱溟(1893—1988)作为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和现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将乡村教育看作乡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影响深刻的乡村教育思想,并且他将其理论付诸具体实践,进行了大范围的乡村教育实验,成果颇丰。梁漱溟本来希望通过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来挽救中国命运,却发现在当时中国社会背景下根本行不通,只能寻找其他出路。由于北伐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农民运动显示出了巨大力量,梁漱溟看到了乡村在我国特定社会的重要性,最终坚定地选择了乡村这条道路进行民族自救。他说,“中国问题之解决,其发动以至于完成,全在其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所构成之一力量”[1]351。这表明梁漱溟特别重视知识分子,而乡村教师是那个社会典型的知识分子群体,所以梁漱溟对其寄予厚望并提出严格要求。梁漱溟对乡村教师提出的从业要求与角色期望便构成了他的乡村教师观。在新时代,为深入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2035年教育远景目标,大力发展基础薄弱且占比重较大的乡村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乡村教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早在2015年颁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就提出了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八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一些重要场合的讲话中多次表现出对中西部乡村地区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发展教育,必先培养教师,要想乡村教育发展得好,乡村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重新审视梁漱溟的乡村教师观,由于社会背景不同,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依然对新时代我国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梁漱溟乡村教师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梁漱溟一生主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社会问题,中国该怎么办;二是人生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梁漱溟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或许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个人感情,但这也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乡村教师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
(一)社会层面:近代中国社会形势异常复杂,乡村教育运动兴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正面临着帝国主义侵略以及自然灾害肆虐的双重打击,加上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老化,对原本就生活在统治者剥削压榨之下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以农为生的中国乡村自然经济也呈现严重衰落状态。当中国社会摇摇欲坠、民族处于危亡之时,中华儿女之中必会涌现出一大批的爱国志士,其中不乏教育家,他们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秉持教育救国的信念,积极探索中国的出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和人口占比大,若想要挽救中国社会的困顿局面,重点在乡村,一旦乡村整治成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便指日可待。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一大批知识分子看到了乡村改造和建设的重要性,尝试将乡村发展作为突破口,通过教育手段来改造乡村,进而解决中国面临的困境并振兴国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潮。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梁漱溟的山东邹平乡村教育实验、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和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实验等。在实验之前,梁漱溟曾奔赴各地考察乡村教育事业,对各地情况进行大致了解并分析总结。值得一提的是,梁漱溟曾两次访问晓庄师范学校,对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实践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十分认同晓庄师范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即培养具有农人身手、科学家头脑、艺术家兴味、社会改造家精神和热心的教师。通过考察国内的几处乡村教育活动,梁漱溟对各地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其日后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以及教育实践的开展具有颇多的借鉴意义。
(二)个人思想层面:中西融合,弃佛归儒
梁漱溟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随着清末我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曾祖父时家道开始中落,所以梁漱溟年幼时生活寒苦,兄妹四人的学费需要用母亲的嫁妆支撑,但这并未妨碍梁漱溟接受良好的教育。梁漱溟的父母都是十分开明之人,不仅给予梁漱溟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大力支持梁漱溟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新式的学校教育。梁漱溟六岁便在中西小学堂读书,初步接受西方文化科学知识,后来考入顺天府中学堂,在此期间增进知识、完善心理,形成了一定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受教育经历为其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13年,由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后的社会深感失望沮丧,梁漱溟接受了佛教“人生是苦”的观点,慢慢地对佛学痴迷,对印度佛教出世的思想倾心不已,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佛学的文章。直到1920年,梁漱溟随手翻阅《明儒学案》时豁然开朗,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原先所秉持的出世原则,重新思索社会现实与人生苦乐,开始归世,正如其所说:“人生真乐必循由儒家之学而后得。”[2]由于梁漱溟直到成年也从未研习过儒家经典,因此他进入北京大学后便开始系统研究儒学,通过研读儒学经典并在其父亲的影响下,梁漱溟十分肯定儒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认为中国民族精神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国文化在本质上并不排斥西方文化,力求将西方科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寻求中华民族的自救。他曾写道:“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根柢。”[3]因此,梁漱溟在办学时以儒学“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理念为基础,并适当汲取了西方教育思想。
二、梁漱溟乡村教师观的主要内容
梁漱溟指出:“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新技术的人与他结合起来。”[1]351因此,梁漱溟在进行乡村教育实验的过程中将乡村教师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从乡村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处理等三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与期望,其乡村教师观随之形成。
(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上:教师要奉献祖国,活泼进取,与时俱进
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进行乡农学校的课程设置时,将人生行谊教育即精神陶冶作为教育内容的核心,要唤醒民众的生命活力,自然对教师的思想品格有一定要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以培养国家栋梁为目标,以活泼进取、与时俱进的心态去从事教育事业,是乡村教师理应具备的基本思想道德品格。
1.教师要为国家而教,要有家国情怀
梁漱溟说:“精神陶炼 ,包括合理人生态度的指点,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三者皆以中国民族精神为核心。”[4]以精神陶冶的方式使民众从各角度全面地认识中国民族精神,加强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扭转乡村腐化堕落趋势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梁漱溟强调知识分子要努力帮助乡村民众加深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了解,推进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并在乡农学校、村学、乡学中都设置了讲解民族历史概要的课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中国人都应为国家落后承担责任,为民族强大兴盛担负义务,乡村教师更是如此。不管是在与现实的交手中还是在枪声炮火下,乡村教师都要明白自己始终应该拥有一颗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振兴祖国的心。
2.教师的思想要积极进取,要注重人格修养
乡村教师应该是品行高尚、积极进取的。梁漱溟以重塑儒家传统的君子人格为目的,十分重视精神陶冶,认为教师拥有良好的精神和道德修养比知识学问更重要,曾开设“精神陶炼”课来提高品德修养。他所推崇的“孔颜乐处”,涉及人生价值、精神心理等,主张生活应以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为乐,看淡功名利禄。并且他还创建了“朝会”这一制度形式,全体师生每天早上必须都要参加朝会,通过朝会进行人格的修养和精神的陶冶。他认为,朝会期间大家坐在一起静默反思自己、与他人分享心得体会、讨论学问、聊天交友,可以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而且朝会做得好,大家都会精神抖擞、充满干劲,有助于师生建立友好关系,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学习
梁漱溟说,“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5]。他认为,文化进步和社会变迁速度很快,人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加,只靠学生时代所学到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先前学习的知识或许早已不再适用于当下,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并且有一些知识与技能不适合童年时期学习,成年时期进行学习反倒更省时间与精力,有助于成人追求进步,适应发展迅速的社会环境。教师作为成人,若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势必要站在时代的前沿,随时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不断学习。
(二)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来教,不断丰富自身学识
梁漱溟说,乡村教师“不能单以教书为足,且不能单以教校内学生为足,也应以阖村人众为教育对象,而尤以推进社会工作为主”[6]。知识的传授不能脱离实际的社会生活,否则是“不合于教育道理、不合于人生道理”的。教师要在不断丰富自身学识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学生,以促进社会改造工作的进行。
1.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
梁漱溟指出,教育“一面在事实上不离开现社会,而一面在精神上要领导现社会”[7]842,教育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梁漱溟从小便接触到西方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自参观过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之后,更是深受启发。他主张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培养学生,教学要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任务,引导学生用心、用各种感官去探求自己生活实际中所需要的知识,去亲身体验生活,不要只是被动地学习空洞的文字。他批判当时的学校教育盲目模仿西方、脱离乡村实际,使得一批批农村子弟离开乡村,农村子弟在学校只学到了英文、理化等书本知识,对日常乡村生活所需的农家知识技能一问三不知,这是乡村教育失败的表现,对当时的乡村发展没有益处。
2.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学识和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
梁漱溟有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经历,“教学与研究相统一”这一理念除了在他个人身上有所体现,在他对教师的从业要求中也能窥探一二。他认为有一些课程,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虽然在课程里是分开的,但是深入挖掘的话都是有关联的,如果教师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就难以胜任,所以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学识。另外,梁漱溟曾在进行邹平乡村教育实验时专门开办了乡村教师讲习班来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教师介绍当时的教育思潮并指导改良教学方法。他主张教师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乐于接受社会新鲜事物,对当下社会的科学教育观念进行接纳与吸收,不断改良自身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乡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目标,做到改造自己、改造学生,进而改造社会、贡献社会。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或许是自身的求学经历所致,梁漱溟非常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他看来,有很多课程,教师稍加指导,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参考书去读、亲身去实践,远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本的效果要好,主张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自学。在他看来,自学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体现个体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在教学时要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顺利授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梁漱溟两次访问晓庄师范学校,十分赞同“教学做合一”思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这样才合于道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以便未来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走好人生之路,为国家作出贡献。因此,河南村治学院的各类课程皆是围绕农村实际开设,让学生“实习试做”;山东邹平师范学校的教学注重直观,从动眼、动脑到动手,引导学生实际操作。
(三)在师生关系上:亲师取友,教师要“与青年为友”
梁漱溟提到“办教育就应当是与青年为友之意”[7]783,强调师生间的真实情感,亲师取友。教师要做的不只是机械地讲习一些知识技能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像朋友般了解与亲近,像朋友般关心与爱护,尽可能地做到对学生有全面而细致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并进行思想上的引领。
1.教师要了解学生,要清楚学生的资质
梁漱溟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只是按钟点讲功课,空讲一些干燥的知识,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益处。而这样的情形作为教育,让他感到内心痛苦,所以想要自己办学,以改变当时教师只是搬运书本知识的状况。梁漱溟指出,教育若想在知识技能方面帮助学生,教师必定要了解学生资质与知识学问水平。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如朋友般平等自然相处,教师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天分与潜力,发现学生的优势与短板,才能按照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2.教师要关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梁漱溟认为,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部生活,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好人生之路,不能只关心学习,身心活泼也十分重要。如果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出现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病态全然不知,甚至只是事后吃一惊罢了,那他便没有资格谈教育,说明他没有“与青年为友”,是不合格的教师。梁漱溟强调,教师是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的,一定要对学生的体质、禀性、习惯、家庭等有一种“真了解”,在彻底了解之后才能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阻止悲剧的发生。为了使师生拥有轻松自在的相处空间、增进师生关系,使教师真正地了解学生,邹平实验区内的各村学每年会在乡学驻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文化科目的表演,教师和学生一同观看;河南村治学院中的部主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起居,并关注学生的身心各方面,德育、智育、体育都要关照到。与学生成为亲近的朋友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教师也能在日常相处中以朋友的身份时时刻刻给予学生毫无保留的关爱与关注。
3.教师要勉励学生,要引领学生的思想
梁漱溟认为,青年学生可分为两类,即读书只为混文凭的颓废学生、对前途迷茫的勤奋学生。对于这两种学生,只给他们讲习功课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开导。教师与他们成为朋友,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听取教师的思想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调整好心态,还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品性特征,鼓舞没有上进心、堕落不自强的学生改掉旧习、重整旗鼓、勤奋勉学,引导烦闷于现实社会的学生走出困境,重新抖擞精神、意气风发。
三、梁漱溟乡村教师观的当代价值
梁漱溟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乡村教育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村教育思想,他的乡村教育实验也在近代乡村建设中脱颖而出。他的乡村教师观对于当前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热爱乡村、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职前教师培养中涉及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教育中的乡村文化认同
梁漱溟的研究离不开文化与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与根脉”[8]。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先从乡村文化入手。他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考中国社会改造,注重民族精神再造,尝试通过乡村教育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并鼓励教师融入当地村民中,以帮助乡村民众革除落后的旧习俗、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所接触到的文化呈全球化趋势,出现了年轻人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现象,大量外来文化的输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在促使社会转型的同时,引发了文化危机,使文化认同成为突出的时代课题”[9],乡村教育面临着乡村文化认同的困境。《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多种形式配备乡村教师,鼓励人才到乡村任教、招募优秀教师去边远乡村地区支教,构建多层次人员踊跃到乡村从教、支教的格局。新入职的乡村教师往往“因不想留在乡村而与乡土人情文化有区隔”[10],与村民保持距离,与当地的生产生活脱节,对深层次的乡村文化不甚了解,无法对乡村文化达成认同,导致其不能胜任乡村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很难做到将乡村文化普及给学生,乡村文化的传承难以延续。因此有必要在职前教育中开设乡村文化相关课程来培养熟悉乡村、认同乡村文化的教师。乡村教师熟悉乡村、认同乡村文化,一方面可以更顺利地与乡村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根据实际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认同,使学生学业有成之后愿意回到乡村、奉献乡村;另一方面,可以在学生认同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另外,除了要围绕乡村制订乡村教师的职前培养方案,还要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与完善方案的具体内容,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使教师热爱乡村、愿意扎根乡村。“作为文化主体的乡村教师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11],培养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认同感对乡村教育突破文化自信困境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梁漱溟十分重视精神陶冶,曾开设“精神陶炼”课并在办学中坚持朝会制度以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认为乡村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走好人生道路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且要注意自身品行对学生的影响,“与青年为友”,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随时随地帮助学生。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是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提高对教师道德品行的要求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但当代社会中有些教师却忽视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把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抛诸脑后,“体罚学生等师德失范行为频发”[12],给学生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伤害,教师的师德修养建设不容忽视。现代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人格成长和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给予引导,促进学生发展,并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保持情感联系,滋养学生心灵、培育学生人格,做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与城市教师不同,单从德育方面来说,乡村教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乡村孩子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里缺少良好的道德传播者,乡村教师既是乡村孩子所能接触到的、最容易模仿的道德榜样,也是乡村孩子学习社会规范的主要途径,教师的道德修养、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的个人修养以及对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乡村教师在教学中要谨言慎行,时刻高标准要求自己,谨记为人师表这一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所以,乡村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将立德树人作为乡村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要对自身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以德施教、身正为范。
(三)乡村教师要对乡村社会生活充分了解,根据乡村学生发展特点而教
梁漱溟十分赞赏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认为教育应兼顾个人与社会,做到学校社会化、社会学校化,令学生在学校也可以获得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他主张教师融入当地村民之中,与村民沟通交流,充分认识乡村社会,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根据当地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村,由于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难以第一时间触及、“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很低、家庭文化资本投入较低”[13]等原因,乡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与城市学生存在差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导致乡村教师的教育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较低。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因此,乡村教师十分有必要对乡村社会生活进行充分了解,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为人处世等,更顺利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另一方面,教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并结合乡村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乡村社会,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与家长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乡村教师充分了解乡村社会生活,根据学生的特点而教,是促进乡村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深化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其扎根乡村、奉献乡村,成长为乡村教育的研究者。
(四)乡村教师要主动学习,积极实现教师学习者身份的转变
梁漱溟提出“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他认为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而文化进步和社会变迁的速度很快,所以必须连续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如今我们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新时代的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是具有丰富学识、时刻保持积极进取态度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很多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年龄偏大,学习动力和接受能力较弱”[14],有自己的固有教学模式与舒适圈,“缺乏工作的热情与再次成长的动力”[15],想让他们不断去突破创新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要特别注意对年长乡村教师的引导,避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情况的出现。年轻乡村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新、学习能力比较强,更容易成长为学习型教师,但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政策方面的激励与肯定,使其保持学习的热情。要让乡村教师认识到,虽然术业有专攻,但在信息化时代,只有不停学习,才能胜任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这一角色,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才能适应时代进步,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从宏观上来说我国乡村教师数量不足,但是乡村教师的质量把关也丝毫不能松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容忽视,这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持续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决不能故步自封,要主动实现教师学习者身份的转变。一方面鼓励乡村教师积极进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时刻保持对科学教育理念的敏锐嗅觉,及时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改良教学方法与教育内容;另一方面,给予乡村教师更多向教育发达地区教师学习的机会以及培训深造的机会,让优秀骨干教师为乡村教师做榜样,帮助乡村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乡村教师作为当时典型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受到梁漱溟的高度重视。梁漱溟对乡村教师的严格要求,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是当今乡村教育的宝贵遗产。虽然由于社会背景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依然对新时代我国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中坚力量,应该厚植乡土情怀,主动担当起乡村教育建设者与研究者的时代重任,推动我国乡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