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启示
2022-03-24丁勇强余杨铭
丁勇强 余杨铭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2.三峡大学,湖北宜昌 443000)
延安时期通常是指1935 年中国共产党长征到达陕北后的13 年时间。党外干部通常指干部队伍中的非中共党员干部,绝大多数是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辅相成,都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历史上任务最复杂、形势最紧迫、困难最艰巨的时期,也是党探索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萌芽”时期。
面对全民族抗战、根据地建设等多重任务,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站在全民族团结奋斗的高度,领导、建设和巩固全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并完善“三三制”原则,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民族解放事业凝聚了最广泛的力量。在此过程中开展的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背景、任务、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关于统一战线的伟大创新实践,回答了“为什么需要党外干部”“需要什么样的党外干部”“如何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不仅推动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的完善与发展,也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业绩突出、贴近人民的党外干部队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积蓄了力量,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在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下,党外干部在民族复兴事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加多元,从延安时期的实践中汲取历史经验,对于当前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党外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延安时期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形势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团结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构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延安整风、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召开党的七大、重庆谈判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此过程中,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际、政府和人民、解放区和国统区、边区政府和南京政府、敌人和朋友等多对关系深刻影响着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一)战争形势发展对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急切要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更加变本加厉侵略中国,不断加快侵略步伐。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打响,南京国民党政府却采取“片面抗战”的政策,不仅没有尽最大努力发动人民群众、团结各方力量投入抗战,反而处处设防警惕中国共产党积蓄力量、发展壮大。最大限度团结各方力量建设、巩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战争形势的快速发展以及战争的长期性、持久性也对党外干部队伍在抗日统一战线中发挥的作用提出急切要求。
(二)边区政权建设对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迫切需求
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决定了战争进入长时间的战略相持阶段后,根据地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陕甘宁边区承担着发展教育、动员群众、改善医疗、支援前线、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合作等众多任务,亟须调动各方面的支持力量来支持边区政权建设。同时,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开创性地实施“三三制”原则,选任了大量党外干部进入边区政府、医院、学校工作,给予党外干部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对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迫切的实践需求。
(三)大批青年奔赴延安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人才来源
抗战爆发后,许多在沦陷区的学校、工厂里学习工作的爱国青年在目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心中抗日救国的热情高涨。美国记者斯诺来自陕甘宁边区的报道以及国民党政府的腐朽、黑暗更让知识青年们充满了对延安的向往,坚定了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选择。大批知识青年不顾生命危险、不远千里从各地来到延安学习、参加革命。大部分青年来到延安之前并不是中共党员,不乏其他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他们中有学生、老师、工程师、记者,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这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来源。
(四)过往合作经验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曾有过合作历史。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性、纪律性、团结性以及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得到了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邹韬奋、李济深等许多党外人士的认可。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大义的全局放下过往恩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行动使得许多党外人士选择到延安去、选择站在中国共产党这边一起抗日。过往合作经验以及许多党外代表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可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与环境。
(五)结束“关门主义”,对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解除思想束缚
由于大革命的失败等多种因素,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思想,不认为广大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动力之一。只团结工农,排斥其他阶层的错误思想,使得党的事业被迫走了许多弯路。1935 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要求纠正共产国际六大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中盛行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1]。同年8 月1 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所草拟的《八一宣言》,初步开始批评纠正这一错误思想。同年12 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2]72。1939 年,毛泽东又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明确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3]618,并深刻分析过往“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思想的根源、表现、危害,同时强调“只要是愿意抗日的比较忠实的比较能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多方吸收”[3]619,为选拔吸收党外干部明确了条件,同时为使用党外干部指明了方向,指出“加以教育,使他们在战争中在工作中去磨炼,使他们为军队、为政府、为群众服务”[3]619。“关门主义”错误思想的结束,为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解除了思想束缚,统一了思想认识。
二、延安时期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
延安时期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有多方面原因,但最紧迫、最根本的原因是民族要救亡图存要抗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抗日救国这一方向为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工作要求、具体要求。
(一)根本要求:要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一切工作之前
1937 年召开的洛川会议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工作方针,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过往历史教训的经验总结,也是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根本要求。毛泽东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4]267这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与党外干部之间的关系。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事关抗战大局的重要工作,大胆选拔、培养、使用党外干部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投降、不反共是党外干部的最基本的标准。
(二)工作要求:要为全民族抗战汇聚最广泛的力量
1937 年初,中国共产党只有4 万多名党员,只占全国人口的很小一部分。抗日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要团结占人口多数的非中共人士,为全民族抗战汇聚最广泛的力量。毛泽东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能团结多数人,团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和其他民主分子,那就不算是一个好共产党员。”[5]348毛泽东从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高度,将团结党外人士、与党外干部合作纳入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评价标准,直接指明了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就是要围绕全民族抗日这一历史任务,最大程度凝聚力量、团结人心。
(三)具体要求:要厚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毛泽东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3]559“为什么人”这是每一名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党外人士参加工作成为党外干部之后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大多数党外干部在成为干部之前,没有系统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引导,对群众与干部之间的关系认识并不深入,这就为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要使得党外干部“懂得为地主资产阶级服务”和“为工农阶级服务”[3]618的区别,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厚植于党外干部队伍,纠正党外干部对社会底层百姓的错误认识,让其明白服务于人民群众才是其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
三、延安时期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政策引导、干部选拔、干部教育培养、干部使用管理等多个方面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做法。
(一)政策先行:根据时代主题,制定党外干部政策方针
随着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思想的肃清,毛泽东相继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提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中关于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政策,“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3]619,对党外干部的使用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毛泽东指出抗日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政权是赞成抗日赞成民主的人民所组成的政权,并提出要在政权建设中采用“三三制”原则。1940 年,“三三制”原则在部分县实行之后,随机扩大到边区政府乡一级。同年7 月,毛泽东在纪念抗战3 周年的文章《团结到底》中,首次在公开场合阐述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主张,并再次强调“任何党派,只要不投降不反共的,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3]760。1941年,中共中央批准实施《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奠定了“三三制”原则制度基础,为吸纳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党外干部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理论培养:坚持开放包容,依托各类学校系统培养
毛泽东指出:“干部教育是第一”“中央对干部教育的决定要切实实行。”[5]12同时,毛泽东又指出干部“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6]10。党外代表人士只有经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7]188,具备一定的条件后才能更好承担边区政权的工作,为此中共中央极其重视党外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中共中央在延安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相继开办中央研究院、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中国女子大学等学校、研究机构,还赞助支持由党外干部和党内干部共同组织的西北自然科学研究会、法学研究会、抗日战争研究会、历史研究会、延安新哲学会、国防科学社等学术团体,有效解决了党外干部培养学习和工作去向的问题。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学校最初只面向红军干部授课,但随着大批知识分子来到延安,逐渐成为统一战线的大学校,只要不是汉奸投降派,通过入学选拔,都可进校学习。许多党外人士在这里接受各类学习之后,走上各类工作岗位。
(三)实践培养:参与实际工作,通过社会课堂成长成才
延安时期,毛泽东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3]181。中共中央不仅安排党外干部在各类学校中学习理论,更为其分配实际工作,给予施展才华的平台与机会,让其在实践中不断消化理论,在社会大课堂中积累群众工作的革命经验。在毛泽东“须使党外人士有职有权,敢于说话,敢于负责”[7]396的指示下,边区各级政府严格按照《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要求,实施“三三制”原则,大胆选拔、任用党外干部,使其有职有权地负责具体工作,给予最大的尊重。在1942 年9 月的统计中,边区非中共人士担任边区政府副主席、厅长、县长、科长及乡以上各级行政机关干部达3592 人之多。[8]103-104许多党外干部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认真调研学习,甘拜群众为师,在群众大课堂中深刻认识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意义,纠正了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在思想上有了巨大的进步,逐渐树立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重新塑造了党外干部的阶级意识。
(四)科学管理:调动工作热情,及时发现解决矛盾问题
为加强党外干部的管理,中共中央把“争取帮助和爱护同情分子及非党干部”作为“各级统战部的经常主要工作之一”[9]8,并在中央统战部下设非党干部科,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关心照顾与帮助。统战部也出台工作条例,理顺党外干部管理的具体权限,“中央直属机关、学校非党干部统归中央统战部直接管理”“军政系统的非党干部统归总政联络部管理”[9]9-10。中共中央通过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加强了党外干部选拔、培养、接洽、登记、了解及照顾、管理、使用等工作,为及时发现解决党外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奠定了组织基础。在选用党外干部的过程中,许多党内干部并不能正确看待党外干部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着排斥、恐惧的错误心态,出现了包办一切的问题。为此毛泽东多次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和其他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多商量,多座谈,多开会,务使打通隔阂,去掉误会,改正相互关系上的不良现象”[5]239,并带头与党外干部座谈交流。中共中央也要求党内干部要尊重党外干部的差异性,多征求党外干部意见与建议,“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10]78,同时“必须将关心和倾听党外人员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党外人员学习,作为每个共产党员的严重责任”[7]395。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党内干部与党外干部之间存在的误解与隔阂,实现了干部队伍的良性互动与团结合作。
四、延安时期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启示
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仅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当作统一战线的一项具体工作,更将其提升到了事关党的革命事业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指出要“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11]5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要求“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1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党外干部发挥的作用、承担的责任越发重要。党外干部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同样适用于党外干部。从过往历史中总结经验,对于培养具备这五个标准的党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品德与才能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建设信念坚定的党外干部队伍
德才兼备,政治品德是首要条件,政治方向、政治素质与政治立场则是“德”的重要体现。政治路线问题又关乎走什么道路、做什么事业、团结什么人、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对于党外干部成长成才、干事创业至关重要。实践也证明:干部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具备良好的政治品德才能更好发挥出专业才能。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多次向学员强调坚定正确政治路线的重要意义。中央军委也在《关于抗大工作的指示》中,提出要教育知识分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克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13]665-666。毛泽东不仅提倡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引导党外干部成长,同时提出要引导党外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多次进入学校、机关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党的抗日政策与统一战线方针,带头与党外干部谈心交流,召开各类座谈会,当好“后勤部长”,帮助党外干部解决思想上的问题。中共中央创办了各类学校对党外干部进行教育引导,既有正规学校的学习培训,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也有科技、医学、农业、文学、军事、艺术等专业领域的学习班。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的都不过关”[14]19。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干部教育的必备科目,也是干部在斗争残酷的革命事业中站稳立场、保持定力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党外干部不仅面临着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仅不能更好履职尽责,还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许多党外人才由于政治面貌不同、理论学习不够等原因,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这直接决定着能否让其在各自岗位上更好发挥作用。从历史经验来看,要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的党外干部队伍,就必须要将品德高尚与专业扎实两个因素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及时发现解决党外干部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要“精准化”创新党外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集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群众工作教育,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补充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用好线下和线上资源,完善集中培训、座谈研讨、实地考察、交流观摩等融合教育,实现全过程、全时段、不间断地学习,引导党外干部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扣好理想信念的“扣子”。
(二)干部与群众相结合,在一线基层工作中建设为民服务的党外干部队伍
从延安时期的国情看,共产党员在全体人民中只占有一小部分,要想实现民族解放的目标,就必须团结更多的代表人士,再通过这些党外代表人士团结更多的人民群众,党外干部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连接与纽带作用。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5]1004。为此,中共中央发出了“知识分子工农化”的号召,让党外干部深入工农群众开展工作,接受群众教育。中央军委也在《关于抗大工作的指示》中提出要教育知识分子接近工农、决心为工农服务,纠正看不起工农的意识[13]665-666。中共中央还倡导党外干部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及时倾听群众呼声,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党外干部纠正了自身存在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思想。中共中央还高度重视宣传优秀干部的典型事迹,特别是白求恩、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肯定,成为许多党外干部在基层工作的榜样。通过干部与群众相结合,不仅达到了毛泽东所提出的“使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同时实现起来”[3]619-620的目的,也重塑了党外干部的价值认同,让其自发、自觉地更好为群众百姓服务,成为百姓拥护、爱戴的好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6]5。对于党外干部而言,人民群众是其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力量之源。党外人士具有鲜明的党派划分,代表着某一类人群的诉求与呼声,在成为党外干部后,需要扩大所代表利益的属性,不能再局限于一个政党、一个阶层和一类人群的利益,而是要体现其自身所掌握职权的公正性、公共性,要将社会利益放在个体利益之前。从历史经验来看,要建设一支为民服务的党外干部队伍,必须将群众教育贯穿于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在群众工作中培养为民情怀。党外干部从社会角度出发,及时反映不同百姓的呼声,把服务群众作为自身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更好传达基层。针对当前出现的党外干部开展工作知晓度不高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建立优秀党外干部事迹宣传机制,加强党外干部服务群众、发展统一战线的宣传推介,让干部对照找差距、努力有方向,更好为民服务、履职尽责。
(三)党内与党外相结合,在干部良性互动中建设勤政务实的党外干部队伍
毛泽东指出,“只要社会上还有党存在,加入党的人总是少数,党外的人总是多数,所以党员总是要和党外的人合作”[15]809-810。在抗日战争的各个阶段,许多党外干部在巩固与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困难时期,党外干部与党内干部一同厉行节约、精兵简政、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共同解决根据地面临的困难,党外干部也及时向中共中央反馈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毛泽东提倡邀请党外力量一同纠正党内存在的问题,并高度评价党外干部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下发规定,允许党外干部在根据地的报纸发表言论,站在善意的立场上对党的工作进行批评与建议。为此,《新华日报》为党外干部发表建议专门设置《先声》专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外干部工作时就指出,“没有非党干部参加政府就会出毛病。共产党要永远与非党人士合作,这样就不容易做坏事和发生官僚主义”[17]13-14。针对来自不同党派的干部一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误会,毛泽东提出了“多商量,多座谈,多开会”[5]239的建议,使得党外干部与党内干部化解了误会,统一了共识。
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下,重视和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5]239。党外干部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可以协助中国共产党从外部开展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政党监督,对于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合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经验来看,要建设一支为民服务的党外干部队伍,保持党内干部与党外干部之间的团结与互动交流、互相监督至关重要。党外干部在与党内干部的互动中,监督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监督、共同进步,这也是干部之间良性互动最大的意义。党内干部在工作许可范围之内向党外干部征求意见、完善政策安排,党外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规范自身行为,两者相辅相成。此外,要推动建立党外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完善党外干部的退出办法,对长时间不适应或不能完全胜任现任工作的党外干部,要及时调整、妥善安排,保持干部队伍的良性竞争。
(四)务实与务虚相结合,在急难险重考验中建设敢于担当的党外干部队伍
毛泽东指出,“训练干部,不仅要训练党内的,而且要训练党外的”[19]137。同样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干部,不仅要锻炼党内的,也要锻炼党外的。中央军委也在《关于抗大工作的指示》中提出要教育知识分子深入基层开展工作,重视实际工作经验。中共中央也为党外干部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并根据个人特点专长给予了发光发热的舞台,建立了正向激励制度,党外干部为根据地的医疗卫生、文化文艺、教育脱盲、科技应用、工业生产、战场后勤等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国民党内部出现反共高潮,不仅消极抗日,而且遏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关乎革命事业的危急关头,许多党外干部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配合中共中央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政策、封锁政策,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用实际行动保护了根据地,也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推动抗战到底作出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朝夕之功[14]16。干部队伍有没有担当、敢不敢担当,急难险重任务的承担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培养党外干部的最终目的是使用干部,发挥干部的作用,干字当头,关键时候敢于站出来、敢于担当。从党外干部的成长规律看,党外干部首先会从一名普通党外知识分子崭露头角成长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党外代表人士,再成长为负责一定管理事务的领导干部,这都离不开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从历史经验来看,要建设一支敢于担当的党外干部队伍,需要坚持务实与务虚“两手抓”,将干部放在时代浪潮中去历练,放在基层与艰苦工作中锻炼,多为群众想好事、干实事。当前,海外留学人才、新型职业代表人士逐渐成为党外干部队伍的主要来源。这些年轻干部普遍具有学历层次高、专业技能强、海外工作经历丰富、创新思维活跃等特点,但是又存在着理论学习不足、基层工作经验缺乏、实践锻炼不充分的短板。针对这一类党外干部要“对症下药”,加强轮岗交流、多岗位培养锻炼,放在急难险重、吃劲吃苦的岗位上历练,增强敢担当、善作为的底气与能力。
(五)集中与自主相结合,在科学系统管理中建设清正廉洁的党外干部队伍
干部不论身处什么年代、来自哪个党派团体、具有何种专业知识、负责何种工作,清正廉洁是其成为干部、行使公权力之后的基本要求,也是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延安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对党外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央军委也在《关于抗大工作的指示》中提出要教育知识分子加强组织纪律性。中共中央把增强清正廉洁意识放在干部教育的内容中,把科学管理作为干部清正廉洁的有力保障。中共中央建立了系统的干部教育制度体系,通过政策理论学习、学习笔记传阅交流、考评研讨、读书看报、自由讨论等方式,完善了固定学习、轮训学习、小组学习、分级分类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抓关键少数高级领导干部的学习,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厚植廉洁做事的思想。此外,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在生活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想尽办法为党外干部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在物质上给予优待照顾,让许多党外干部深受触动,进一步激发了清正廉洁参加革命工作的热情。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牢牢把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主动权,从工作、学习、生活多方面入手教育引导党外干部,为建设清正廉洁的党外干部队伍提供了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