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习强国”平台提升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2022-03-24张志坚
张志坚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0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高校面向学生系统而扎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
本研究旨在分析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充分借助“学习强国”平台的优势,探索以“学习强国”平台为支撑的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新路径,帮助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征程中。
一、大学生群体学习特征分析
(一)专注力不强,倾向碎片化学习
当前高校大学生大多数为“00后”,他们是伴随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成长起来的一代,受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影响极大。由于手机能够满足大学生娱乐、社交、获取知识、宣泄负面情绪等多方面需求,因而,大学生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打游戏、购物、社交、学习知识等。这些都在分散着大学生对学习的专注度,压缩着他们专注学习的时间,导致大学生难以持续、长时间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学习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二)手机依赖程度深,学习方式移动化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行为和心理[2]。智能手机属于移动互联网设备,兼具资源海量且携带方便的特点,其不仅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需求,而且还能够实现随时随地上网,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前,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智能手机及相应APP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调研数据显示,84.2%的大学生认为智能手机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资源丰富的优势,因而他们通常会使用手机获取各类学习信息[3]。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的高效便捷,降低了大学生对纸质媒体的关注,学习方式呈现出了移动化的特点。
(三)对抽象知识兴趣缺乏,喜欢具象化呈现形式
同样题材的内容,其呈现形式不同,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不同。当下,相比于阅读文字材料,大学生更倾向于网络视听体验,对短视频、音频、图片等形象化呈现的内容更感兴趣,他们通常会选择以具象化形式呈现的相关素材进行学习。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深刻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搜索某一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对所检索到的文字、视频、图片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传统的师生关系以及课堂形态构成了重大挑战。
(四)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加强,能够进行独立学习
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首先是接受了持久且系统的学校教育,知识储备充足、心智成熟、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大学生还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充分运用网络获取信息、深度钻研并融会贯通。再次,在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逐步培养并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他们会在网络空间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相比于学校统一组织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讲座,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学习自主性更强。这种基于兴趣的学习,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内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提高学习效率。
二、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观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论断。他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5]。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因此,高校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卡茨提出。该理论认为受众是有某种需求的人,其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是有目的的。他们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接触并使用媒介,从而得到自我需求的满足[6]。这一理论将媒介研究从“媒介为人们做了什么”转变为“人们利用媒介做了什么”[7],突出了受众使用媒介满足心理或社会需求的过程。当前大学生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和课外宣讲,均以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形式比较呆板,且无法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党史学习需求,因而难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强国”平台聚合了丰富的党史素材,内容权威,形式多样,且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能够充分满足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信息获取和深度学习的需求,因而,高校可以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三)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又被称为培养理论。该理论最初用于解释看电视对人们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接触相同的消息,由此产生的效果教导人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内容对受众影响的不断加深,这一理论后来逐渐用于研究媒介内容对受众认知形成和观念建构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强调媒介对受众观念影响的累积效应。“学习强国”平台党史资源丰富,且屏蔽了广告等冗杂信息,受众可以进行高效、便捷、订阅式的学习。相关党史素材,无论是写意式的宏大叙事,亦或是鲜活具体的小故事,均蕴含着深厚的精神价值,教育意义深远,这些素材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了解,思想和灵魂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洗礼,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党史观。高校应该树立涵化教育意识,用好“学习强国”平台这一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升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四)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依据该理论,对复杂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而言,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定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各子系统能够实现协同,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8]。如将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发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受到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既需要正式的课堂讲授和讲座宣讲,也需要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及图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既需要严肃的理论讲授,也需要穿插感人的党史故事;既需要详实的文字材料,也需要有吸引力的影像和图片资料;既需要校内教育,也需要借助革命纪念馆、英雄故居开展实践教学。因此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对于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强国”平台党史素材呈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面,且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资源能够与课堂教学和校内教育有效协同。因而高校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现实要求。
三、基于“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可能
(一)内容权威
“学习强国”平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打造推出,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其中,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扩大政治传播力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增进社会政治认同,因而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权威性[9]。平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相关资源来源于主要央媒、行业媒体、党刊、高校、地方媒体和社会机构等,渠道权威。平台建立了严格的筛查审核机制,所发布的内容都经过了严格把关,精挑细选确保了平台资源的准确、权威和优质,克服了网络空间中信息良莠不齐的困扰,在引领舆论宣传和弘扬主流价值上具有绝对的可靠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效率。
(二)素材丰富
“学习强国”平台有要闻、新思想、理论、政法、科技、经济、文化、党史等数十个频道,每一个频道都整合了海量的优质资源,构成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库。以党史频道为例,下设党史故事、党史知识、党史研究、红色映象、精神研究和文献纪录片等6个栏目。党史故事栏目开设了“习近平讲述的红色故事”“漫画百年党史”等专题;党史知识栏目设立有“党史百年天天学”“中国共产党百科”等主题;党史研究栏目整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机关党建研究》等理论刊物的研究成果;红色映象栏目主要内容为红色经典影像资料;精神研究栏目主要设置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等专题;文献纪录片收录有《毛泽东》《周恩来》等电视纪录片。这些“触手可及”的丰富党史素材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
(三)资源系统
“学习强国”平台的另一个特点是资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以“学习”板块新思想频道为例,下设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等14个栏目,系统的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会议、发表的讲话等。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谋篇布局。在“电视台”板块看党史频道,设立有党史百年、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书信4个栏目,收录了视频微党课《红色文物青年说》、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人民的选择》、红色书信《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红色故事《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等系列经典。学生可以围绕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深度学习,系统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百年征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自觉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四)呈现多样
“学习强国”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高度融合,改变了以往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形式的单一性。用户既可以观看党史视频(如《钢铁硬汉陈树湘》),也可以收听党史音频(如《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还可以通过《党史绘本》专题品鉴相关图片,当然,还有海量的文字资料可供学习。数以亿计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源汇聚在一起,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这种多样化和具有吸引力的知识呈现方式,不仅克服了纯文本材料的单调性和枯燥性,也避免了课堂、讲座等传统教学的严肃性和刻板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更好的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此外,多种形式的党史知识呈现形式还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情境的学习需求,方便其根据学习时空选择相应内容进行学习。
(五)学习方便
“学习强国”平台手机端操作方便且简单,用户仅需要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就可以搜索感兴趣的内容并点击学习,“指尖式学习”使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变为可能,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新需要。大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课外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党史知识的学习,这样既不会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干扰。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相关内容发表评论,也可以将其分享给同伴共同学习,还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收藏以便进一步学习和巩固。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拓展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载体和路径,方便了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
(六)反馈高效
“学习强国”平台建立了科学的积分机制并进行积分量化反馈,有助于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活动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转变。此外,平台还具有即时通信、视频会议等功能,搭建了师生沟通的新渠道,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具体而言,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报表”得知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积分以及个人的得分和排名,认识到自身的差距,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通过“专项答题”“挑战答题”检验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习的投入度,逐步实现碎片化学习向有效学习转变,增强学习实效。管理员可以通过学习积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习不积极的学生进行提醒督促,促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来。平台聊天、通话和视频会议等功能实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顺畅沟通,学生可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寻求帮助,并得到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及时解答。
四、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加大平台推广,引领学习新风尚
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养成使用“学习强国”的良好习惯,通过对“学习强国”平台内容的学习,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高校要全面部署“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使用工作,依托“学习强国”深入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具体为,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组织架构,学校宣传部负责“学习强国”平台的宣传推广,在全校营造“指尖上”学党史的新风尚;各二级学院加强“学习强国”平台党史资源的研究,努力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形式;各班级辅导员负责督促学生注册“学习强国”并进行党史学习。通过三级管理体制,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注册“学习强国”并且坚持党史学习。
(二)组建学习群组,打造学习共同体
“学习强国”平台具有添加好友、发起群聊等功能,是一款兼具学习和社交功能的APP。高校可以依托“学习强国”平台搭建学习组织,充分用好这一带有网络社群传播效应的掌上党课新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静态的、个体的学习升级为师生互动的、团队的学习,使学习活动更加有组织、有指导,强化学习效果。各学院或班级要在“学习强国”平台“强国通”模块创建学习交流群,依托学习交流群强化师生联系,打造师生学习交流、沟通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学习群组及时传达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也可以将经典的党史故事、重要的党史知识分享至交流群,督促学生重点学习,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学习群组交流学习心得,发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寻求群组内其他学生或老师的帮助。通过教师辅导、学生互助,营造积极学、自觉学、坚持学的党史学习氛围。
(三)用好党史栏目,感悟初心汲力量
“学习强国”平台百灵、学习、电视台、电台四大板块均有专门的党史栏目。其中“百灵”主要是短视频,党史频道有“毛泽东思想何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2岁的周恩来在法国探寻革命理想”等素材。“学习”板块“党史”频道设有党史故事、党史知识、党史研究等6个栏目,收藏了丰富的权威党史资料,并且开设了“习近平讲述的红色故事”“名师大家讲党史”“党史课堂”“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每日红色地图”等专题。“电视台”板块“看党史”频道设有党史百年、红色记忆等4个模块,汇集了“精神密码的红色追寻”“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影像中的党史”“老一辈革命家写给亲人的信”等专题内容。“电台”板块“听党史”专题有《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经典著作的音频。高校要用好党史栏目,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活动,让学生互相启发,做到真懂真信,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用活积分制度,激发热情调动力
经过升级迭代和不断优化,“学习强国”平台形成了科学的积分机制,如每日首次登录积1分,每有效阅读一篇文章积1分,上限6分。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报表”查看个人成长总积分、年度积分,并得知自己在全国的总排名、以及在组内的排名和近七日组内排名。这一积分机制,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争做学习达人,做到积极学、自觉学、坚持学,形成学习党史的热潮。高校可以将学生“学习强国”的量化积分作为相关考核评价的依据,以党史学习引领学风建设。具体为,依据学习积分评选“学习之星”,并开展积分兑换活动或予以文创产品奖励,以此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同辈群体对广大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学习积分与学生年度评优以及党员发展相挂钩,以此起到督促学习的效果。总之,高校要用好“学习强国”这一“精神加油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用实答题板块,入脑入心提实效
“学习强国”平台“我要答题”功能开设有每日答题、每周答题、专项答题、挑战答题、四人赛、双人对战等六个模块,学习者在完成各个模块对应的题目后,可根据作答情况获得相应的积分。六个模块各具特色。其中每日答题、每周答题和专项答题均设有答案提示,这三大板块比较适合于学习者自主练习。学习者可以直接作答,也可以点击“查看提示”进行学习之后再作答,在答题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挑战答题、四人赛、双人对战属于答题竞赛项目,没有提示答案,需要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作答,因而对学习者的知识积淀和学习投入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学习者不能仅为赚取积分而进行学习,而是需要增强学习的投入度,切实做到入脑入心。高校可以借助“学习强国”答题模块开展学生学习自测和挑战答题竞赛,督促学生增强党史学习的自觉性和投入度,查漏补缺,提高学习实效。
(六)创新学习形式,学思践悟筑根基
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让学生通过朗诵、故事分享、舞台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自我表达,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在回望党的奋斗历程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从而更加坚定跟党走,不忘初心永奋斗。高校可依托“学习强国”包罗万象的资源,创新学习形式,活用学习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取得扎实成效。具体为,可以组织学生依据《三个女红军与“半条被子”的故事》改编情景剧并在迎新晚会进行展演,帮助更多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可以依托《党史故事100讲》开展党史故事分享会,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征程;亦可以在主题团课中选用党史栏目《抉择关头见初心》专题内容进行朗诵,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忠诚,对国家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