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三维解析
——基于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的分析

2022-03-24张传恩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群众

张传恩

(1.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教研部,安徽 芜湖 241002;2.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一个民族的历史可以解释现在,亦可通过现在而洞悉其未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百年接续奋斗,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7,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2]71,因此从多维度分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可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来观察时代大势,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学习历史、历史思维、历史借鉴,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之一,形成了他富有特色与时代价值的历史观。”[3]习近平的历史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置于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大历史视野;坚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真抓实干的主动作为精神;坚持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准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等等[4]。这既是分析和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这一重要论断的理论基础,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聚合力量的重要精神之基。

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决定性和主体能动选择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之维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首先受其自身规律支配,是一个客观“自然过程”,总体发展趋势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就是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其次,因为人“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所以社会发展又必然印有人主观选择性的烙印,亦即“人的活动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5],这就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性。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则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基本原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代表都为探索救国之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均以失败收场,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在这个反抗运动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6]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天性不足,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则向全世界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这表明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则顺势“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7],但这一世界趋势需要先进的中国人去敏锐捕捉、主动选择。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特别是经过“问题与主义之争”等理论辩论后,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先后转向马克思主义,这也是当时“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做出的历史性选择”[8]24。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选择了一条有别于俄国的革命道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经济成分、阶级状况和社会矛盾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外部国际环境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实的发展,需要党采取新的方针来解决社会经济中的矛盾问题。这样,就把对国民经济实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8]417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根据形势发展积极作为,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集中精力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5。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带领全国人民及时主动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伟大历史性转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1]6。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党带领全国人民以更积极主动的心态“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9],无论是国家的“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实现了历史性变革,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7。

综上,虽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人的主观性选择,但历史已经证明,在社会客观规律的“刚性”约束下,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选择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显然这一重任必须由先进、睿智的政党(或者组织)来担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既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合力接续奋斗的结果,这在理论上代表了人类发展方向,在实践上实现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动能”和正向的“加速度”。

二、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内生驱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动力之维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认识论上面临的重要任务。早在1925年,毛泽东在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从社会基本矛盾的维度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症结所在,他指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10]3-4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再次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10]302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制定了正确的革命基本纲领、革命总路线,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国内阶级状况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也发展到新的阶段,我国及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化三改造”,其实质就是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一化”的实质是侧重于发展生产力,“三改”的实质是侧重于调整生产关系,这便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其动力根源也在于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十八大以来,为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我国实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1]2,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空前提高。

社会基本矛盾犹如一条纵轴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具有深层、隐性的特点,故需依托于相对显性的社会主要矛盾而发力,具言之,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前者是内在本质、后者是外在现象,“社会基本矛盾制约、决定社会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又反作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2]。就社会主要矛盾而言,其在不同社会形态(抑或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内容各异,因此往往又有阶段性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国内外形势,准确判断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10]252,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在二者此消彼长的态势中,动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据此制定相关政策,有效推动了中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毛泽东在1952年明确指出“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13],中国共产党据此及时调整既有方针政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使“一个新国家和社会初步展现在人们面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8]461。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党的八大宣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8]473,并明确规定了党在今后的工作中心和首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论述提出后,我国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开始大踏步追赶世界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9,并基于此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15,在此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时代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综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扣社会基本矛盾,在动态中判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并依此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便为中华民族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取得“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成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沿此思路展望未来,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主体之维

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分析人类发展历史,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411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明确表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依靠人民群众,在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场域中开展革命和建设事业,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5],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也体现了其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一切工作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展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强调,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的优势不仅在于能更快发展生产力,还在于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明确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6],并提出衡量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指导思想,都强调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核心位置。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

人民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马克思指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4]9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早在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初步分析社会各阶级状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党组织要放手发动群众、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组织“民主联合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最广大范围地团结各族人民群众,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7]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初期,党鼓励人民群众“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2]68,全国人民的潜能和干事热情得以充分激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已成为全体人民的广泛共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充满活力,并展现出广阔而光明的前景。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坚持人民立场,实践上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对此有深刻的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并形成了巨大“合力”,这便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力量。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8]这种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源于中华民族实现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伟大飞跃。

事物发展有其可循的逻辑和规律。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发展的历史,为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时,这一方面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探寻自己的道路,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有益参照。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群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