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学术话语权”多人谈

2022-03-24孙吉胜贺逍遥陈练文郑咏滟

语言战略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学术

孙吉胜,王 文,赫 琳、贺逍遥,孟 源,陈练文,郑咏滟

从四个路径提升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孙吉胜(外交学院) 国际话语权一直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维度,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国际学术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表达和展示学术成果的权利以及学术成果产生的国际影响,其强弱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学术成果及其相关知识、理念、思想等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学术竞争力,也决定其在世界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明确提出要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并做出了诸多努力。尽管如此,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现实地位还不匹配,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需要各界更多地努力。

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强弱首先体现在学术内容本身,如学界是否能提出自己的概念、理论,形成自己的流派,它们是否在学界被广泛引用和讨论,是否影响甚至主导学理辩论等学术议程。其次体现在学术平台方面,如是否拥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载体和学术交流平台,即学术刊物、出版社、品牌会议等。第三,体现在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和转化情况,即学术成果是否进入该领域的世界学术话语体系,甚至产生更广的影响,如进入社会话语和大众话语中。

中国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可依以下路径继续努力。第一,提高学术成果质量,尤其是用中国的理论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展示中国实践背后的知识与思想。第二,提升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场域中的话语存在,适当培育英文或其他外文期刊,打造更多中外学者学术交流与对话的载体,加强中国学术与外界的对话、交流与融合。可适当增加用外语出版的学术著作的规模和数量。第三,培养中国学术组织、学术机构,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中国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第四,加大媒体对中国学术的报道,如通过各类媒体、网络平台等加强中国学术的大众传播,助力学术成果的社会转化。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修昔底德陷阱、文明冲突等概念,不仅学界在使用,还进入到了社会层面,有些概念还产生了政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如各国对“软实力”概念的采用和在政策中的体现,其传播过程可以借鉴。

一个世界大国的国际影响,不仅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还要能够为世界知识体系生产出有影响力的知识、理念和思想,引领国际社会的进步潮流和人类的发展方向。要做到这一点,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是重要的一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方面还需更多维的设计和更扎实的努力。

加快提升中国在全球话语价值链中的位置

王 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加速与拓展,话语的生成、传播、再造和影响他国的过程隐藏着一条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全球话语价值链。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的思想惯性以及“西强东弱”的国力现实,导致中国长期以来都处在全球话语价值链的末段。西方话语在中国媒体、学术、舆论界长驱直入,甚至影响着中国话语的走向。这种趋势正在被扭转,但速度还可更快。

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等一系列中国原创话语与本土思想的问世,终结了全球话语价值链单向化的历史,国际学术界开始出现跟跑中国学术界的现象。以中国原创话语“一带一路”为例。2014~2019年,关于“一带一路”研究的外文学术期刊发文量分别是101、501、847、1709、1632、1692篇,著作出版量分别是9、30、25、37、36、27部,呈现出国际学术界追踪中国“一带一路”研究的全球话语价值链新趋势。

然而,正如华为等科技企业遭遇美国阻挠那样,中国话语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崛起同样遇到了西方的抹黑、歪曲甚至全盘否定。欧美智库近年来的“一带一路”研究报告政治色彩明显,多以债务陷阱、透明度不足、投资环境污染、跨境腐败、威权主义、疫苗外交为题,基调以负面为主;2021年的西方报道则大量报道美国“重建更好世界(B3W)”计划与“一带一路”的比较和竞争。这些带有浓烈政治与意识形态色彩的智库报告与新闻报道,对“一带一路”的总体形象相当不利,形成了阻碍中国在全球思想价值链地位上升的消极力量。

由此看,要加快提升中国在全球话语价值链中的位置,中国学界至少需要在3个方面下大功夫。

第一,要站在民族复兴战略必须标配话语崛起的高度上,呼吁中国学者的话语自觉。前些年的那种以西方理论套中国实践、照抄西方思想的学术研究惯性已被遏止,但中国学者如何自觉抵御西方学术话语的消极影响、推动中西话语的平等互利,仍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第二,要站在中外话语战争需要学者积极参与的立场上,鼓励中国学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鉴于外事、激励制度等限制,中国学者往往对涉外事务退避三舍。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话语压制,很多都披着学术外衣。中国学者在中外人文交流、思想交锋上不能缺位,应该通过解构、争论等各种方式打破西方学术神话。

第三,要站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动学术创新升级的使命上,塑造中国学者的话语原创力。正如西方动辄发明“软实力”“历史终结”“文明冲突”“财政悬崖”等全球朗朗上口的话语并影响他国的思考进程,中国学者也需要创造更多像“一带一路”那样能够引导国际追踪研究的原创话语。

做大做强中文学术体,提升中文国际学术话语权

赫 琳、贺逍遥(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学术话语权包括3个要素:学术主体、学术权和语言权。三者间的逻辑关系是:学术主体用某种语言进行学术实践活动,凭借学术实力获得学术权,进而在国际学术领域取得话语权,该语言也由此获得语言权,率先表述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等,引领学术发展。学术权与语言权由此结合,形成以语言为显著特色的学术体,如英语学术体。其他学术主体也会因马太效应而纷纷使用该语言,融入到此学术体中,英语学术体的发展壮大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西方现代性衰弱而中国现代性崛起的节点上,中国需要从自身的发展实践和文化传统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去回应世界关切。最具中国特色的概念、范畴和原创性理论需要用中文来表述,可目前中文在国际学术领域的低“流通性”难以担此重任。因此,亟须提升中文的国际学术语言权。

提升中文国际学术语言权的实质就是要做大做强中文学术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和谋划。第一,要以学术权为中心。学术权是学术体得以成形的关键要素,是学术体得以发展的内驱力,而学术权的大小是靠学术实力来体现的。因此,中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学术研究的整体自主性,建构学术研究的中国范式,形成“从世界看中国”和“从中国看世界”的双向互动视角,用中文学术话语体系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第二,要树立正确的学术语言观。学术语言除了作为交流工具外,对学术思维的运作、学术内容的生成等也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比较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对看起来普适度很高的自然科学也是如此。因此,中国学者使用学术中文不单单是母语情结,更是为了通过中文从中国大地汲取营养,做出更有创新力和影响力的研究。第三,要做好学术中文规划。语言学术表现力的强弱对学术体有直接影响,而学术语言的本体规划与学术表现力有着直接联系,因此要做好学术中文的本体规划研究,如术语标准的确定、中外学术语言对比、学术中文手册研发等。第四,要构建完善的中文学术传播矩阵。学术传播渠道是学术体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但学术中文的传播渠道比较少,影响力不大,因此“开渠”和“拓渠”是当前学术传播平台建构的两个着力点:“开渠”是指拓展新的传播渠道,如打造数字化的虚拟传播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中文学术文本的精准、高校、全面投放等;“拓渠”是提升现有传播渠道的影响力,国内现有中文国际学术期刊可以与IEEE、Spring等世界知名学术期刊出版社合作,借助它们先进成熟的策划、管理和运营体系,提升影响力。

国家语委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建设与传播研究”(ZDA145-2)

加快推进中文媒介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国际表达

孟 源(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政策研究处) 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语言是学术话语体系对外表达的重要工具和载体。长期以来,英语和其他语言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占据优势地位,现代学科领域一些重要的方法、理论以及学术资源大多是以英文媒介进行积累和传播的,客观上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语言壁垒”。特别是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由于语言所带来的制度冲突已经成为国家间战略对抗的重要手段,现代国家交往和学术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开始变得明显,英语为主的学术交流方式阻碍了中文语境中学术成果的分享,这也就意味着语言附带的文化价值和制度约束开始在现代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打破学术领域的语言壁垒,让更多的人分享语言所荷载的信息成果,不断提升中文为媒介语的国际学术话语表达,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命题。

第一,积极引导中文学术刊物和中国学者走出去,鼓励更多的中文原创成果和本土作者亮相于国际学术舞台,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的声音、共享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贡献。学术期刊和论著是学者展现科研成果的重要舞台,国内的各类专业协会和研究机构可以出台专项措施鼓励、支持中文期刊和科研平台的国际化,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可以鼓励、支持教师和研究人员多展示中文原创成果,不断提升中文在国际学术话语领域中的信息载荷和信息传播力,实现中国从世界学术话语的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

第二,履行中文母语国的责任和义务,向国际社会提供优质的中文服务。随着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确立,更多的学者也主动参与到中国主导的科研队伍和项目中来,我们需要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吸引一流的学者融入中国的学术研究体系,支持世界顶尖的国内外学者利用中文渠道传播学术成果,鼓励更多的学者在中国语言文化环境中开展学术研究,将中国案例、中国路径等诸多的成果纳入学术研究的国际舞台。

第三,加强科技赋能,持续增强中文媒介的学术话语国际表达的便捷性便利性。当前,全球正处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的新时代,智能化不断赋予语言服务新能量新业态。要支持和鼓励语言服务机构积极应对科技驱动融合的大环境,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场景上持续发力,开发用户体验良好、优质高效的语言智能产品,为国际学术会议、多语种文档翻译、同声传译等提供便捷高效的应用工具,实现中文与各种语言间的沟通,有效解决国际社会中中文使用的难题。

借力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 实现中文学术话语权“突围”

陈练文(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语言在学术领域的使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创新前沿就是学术前沿,学术话语权通常掌握在引领创新的国家手中。自工业革命以来,英美先后引领世界科技发展,英语也在学术话语中一枝独秀。

语言的话语权与国家综合实力密切相关,但具有滞后性。改革开放后,随着综合国力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和引领能力也居世界前列,但中文还未能取得与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力相匹配的学术话语权。要提升中文的学术话语权,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第一,将科技创新领域的已有优势转化为中文学术话语权。一种语言的学术话语权取决于持这种语言的国家的创新和引领能力。二战后,日本借助高速发展的科技实力,为日语争取到了一定的国际学术地位。如USNEWS的大学学术声誉调查报告中,日语在生命科学和物理学领域占比已分别达到19%和16%,比英、日语之外的其他语种比例之和还高。与之对应的是,日本在21世纪已拿到20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目前,中国在5G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工业技术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中文学术话语权的确立和提升应当首先在这些领域展开。一方面通过政府层面的语言规划,在标准制定、规范发布、成果发表时有意识地使用中文,提高中文话语权;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和引导,唤醒该领域研究者的语言主体意识,提高其中文语言自信,使之自觉使用中文作为学术语言。

第二,借助语言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国际学术语言现有生态圈。当前,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机器翻译、信息检索、语音识别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望从根本上改变现有语言生态系统。罗南(Ronen)2014年的研究认为目前世界语言形成了多语种网络连接的层级结构,这些结构以英语和少数几种语言为中心,低层级语言之间的转换需要通过高层级语言。因此,语言层级越高,能联通的语种越多,活力越强;层级越低,能直接关联的语种越少,活力越弱。目前国际学术语言生态也基本如此。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打破固有生态,实现中文学术话语权快速崛起提供了契机。如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已经大大提升了语言翻译技术的效率和准确度,继续发展下去,有望打破目前的语言层级关系,让低层级语言可以不通过中心语言直接沟通。我们需要抓住这一契机,加强开发中文与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技术,加大中文与不同层级学术语言的直接沟通,通过学术交流、论文合作、期刊认定等多种方式提高中文的活力和学术话语权。

构建国际学术话语权应打破中英语言的单向流动

郑咏滟(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不同语言的国际影响力各有不同,语言媒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内容的显现度。如果以水流作比,信息可以从一种语言流动至另一种语言。处于全球语言网络中心的语言自然成为信息流动的中心,而处于全球语言网络边缘的语言则会遭遇“信息流失”。

国际学术发表的语言可以视作一个生态系统,德·斯旺(de Swaan)提出的Q值理论也适用在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选择。人们选择何种语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语言在语群中的地位。语言的Q值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该语言的使用者在语群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即流行度),这标志着该语言能与语群中其他人直接交际的机会;其二,该语言使用者中操多语者在语群所有操多语者中的比例(即中心度),这标志着该语言与其他语言的联系程度,也标志着与他人交际的机会。英语无疑是Q值最高的学术语言,出于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加速传播的目的,全球学者会倾向于选择英语进行知识生产与传播。而尽管中文的“流行度”很高,但中文学者大多使用英语作为学术语言发表,实际上是助长了英语的Q值,帮助英语“强者愈强”。从另一方面说,中国学者缺乏用其他语种发表的实践,未能促成中文与其他语言建立高密度的网状联系。仅仅使用中文或英语两种语言发表,最终导致知识的单向交流,缺乏多向交流。

近一百年来,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作为最通用的4种学术语言,其位次产生了明显变化。西班牙语1910年尚未进入统计范围,1990年代已成为国际第四学术语言,2015年之后,又跃升为第二学术语言。因此,西班牙语的学术语言地位规划可作为参照。笔者考察了在西班牙文学界享有盛誉的全西班牙语文学研究期刊Insula-Revista de letras y ciencias humanas,用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该刊2012~2016年的文章,发现该刊作者未形成中心聚集,而是分散为若干个节点,呈网状分布。尽管该刊近半数作者来自西班牙国内,但是美、意、法、德等国的作者也有一定的显示度。显然,使用英西双语甚至多语的学者也会用西班牙语发表文章,这意味着西班牙语具有很高的“中心度”。

由此可见,要提升中文的Q值,亟须提高其“中心度”,提升中国学者中能使用多语学者的比例,大力构建、加深中文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强联系,建立中文与多语种的学术交流联系,特别是需要摆脱中文—英语的单向流动。因此,我们的国际学术话语规划中亟待建立中文与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其他主要学术语种之间的联系,提高中文作为学术语言的“中心度”。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