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 促进语言文字事业新发展
2022-03-24赵世举
赵世举
十年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成就显著,其中一条成功经验是:问题驱动。即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人民需求为宗旨,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各种语言问题,从切实解决重大语言需求入手,大力推进相关建设,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语言保障。这也是我国语言文字事业70多年来一脉相承的核心理念和做法。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语言文字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召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这些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也反映了社会的新需求,亟须语言文字事业着眼新形势,研究新问题,谋求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
综观国内外大势,以下问题亟须加强学术探讨、观念引导、政策跟进和事业保障。
其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语言生活治理。互联网打破了国界,也构建了第五疆域。人的交际方式、交际网络和交际需求更加多样化,尤其是网络空间语言生活更加复杂;世界语言版图重构,多语社区普遍化。对此,该实施什么样的治理方略和措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创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高度交融和智慧化的“人机共生社会”,正颠覆性地改变着人类生存空间、社会结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带来一系列新的语言问题,如人工智能设计的语言偏好、机器语言、人机交互、国民语言技术能力等,怎样应对?数字经济兴起,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国家怎样实施针对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和利用的语言文字政策和行动?
其二,国际新挑战的应对。世界风云变幻,尤其是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围堵,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各方面正产生难于估测的影响。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如何突围?如何利用语言的文化资源价值和通心功能,对内助力“四个自信”,增强定力和底气,对外增进理解和互信,促进文明互鉴,在助力国家改善国际发展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有所作为?
其三,相关新思潮的正确利用和积极引导。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以及学术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语言观、语言意识发生了变化,致使语言关系日趋复杂,语言问题政治化也日益严重,语言矛盾隐患也更加突出,有些语言问题甚至产生“蝴蝶效应”,酿成社会事件。这些都对现有的语言政策和语言生活治理带来挑战。如何在学理上、政策上和举措上有效应对?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妥善处理各种语言关系,化解语言矛盾,强化“主体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国家语言文化认同,防止语言问题政治化,已是不可回避的重大安全课题和现实任务。比如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语言人权”“多语主义”等问题,避免片面理解而误入话语陷阱,防范语言文化保守主义和排他主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其四,新的社会条件下语言服务的创新发展和体系构建。语言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语言服务,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新技术条件下的语言文字应用障碍,城镇化老龄化等带来的语言新问题,健全语障人士语言服务保障问题,构建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社会语言服务体系问题,等等,都是社会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亟待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