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汽修类专业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22-03-24葛曹鹏陶金忠贾君瑞王昕灿翟羽王皆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技能汽车院校

葛曹鹏,陶金忠,贾君瑞,王昕灿,翟羽,王皆佳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10)

为满足职业院校学生提升学历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高职院校开展了相关教学合作和模式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汽修类专业人才岗位缺口巨大,需要促进中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本文对汽修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进行了分析,以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1 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发展及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更是处于领先地位,汽车销售量以及总保有量全球领先,因此汽车售后工作岗位也随之急剧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维修和保养。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结构和电气设备不断更新,汽车维修技术变得更复杂,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从以往机械故障维修过渡到电子电器设备检修,这些都需要更高的技能水平、更深的专业知识、更强的职业素养[1]。

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注需要完善,私营或个体经营的汽修店铺存在维修质量低、收费标准不一等问题;(2)维修市场与经济水平相关,大城市私营维修公司比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个体经营店维修水平更高、更规范;(3)部分汽修行业从业人员维修方法陈旧,不适应汽修行业发展的需求,技术精湛的从业者年龄偏大,年轻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专注度不够,部分人员有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大多数人员创新能力较差,对工资福利待遇要求较高,因此人员流动性大。

我国汽修人才的主要来源是中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还有些来自职业培训机构,少量是维修企业师傅带的徒弟。不过,面对汽车维修专业发展新形势迫切需要汽车维修人才的局面,企业需要更高效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发展,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从原来只依靠学校培养,逐渐发展出校企合作、中高职贯通式培养等多种类、多方法相辅助的培养模式[2-3]。其中,校企合作极大促进学生实操水平的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升,中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衔接培养给社会提供了大量汽修类专业人才,但是在此过程成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亟须完善和解决。

2 中高职专业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2.1 中高职专业教育衔接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1)课程内容重复率较高。

中高职汽车维修类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存在类似甚至较多重复课程的现象[4-5]。要实现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需要中高职院校统一合理安排课程,而在现今众多中高职专业教学中,课程内容重复率较高,汽修类专业除基础课程外,一般还开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课程,重复性学习对教师掌握课堂以及了解学生学习进度造成困难。除了上述理论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实训项目也基本相似,以汽车结构的拆装、维护、检修以及相关故障排除为主,重复的练习容易让学生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教学形式和实训教材种类不够丰富。

目前传统的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僵化,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占比过大,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需要大量实践教学与学生技能训练,但当前部分中高职院校没有高效高质量的实训课程。第一,因为没有合适的实训教材,所以采用相同的教材和教学形式来教育不同的学生,学生无法根据实训教材中简单的操作示范完成一个完整的检修流程,教材缺乏相关细节和图片的展示,无法用维修实例结合书本进行深入探讨。第二,大量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而理论知识又无法顺利有效地融入实践中,当从中职升入高职时,因为教学形式又发生变化,学生怀着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无法进入高专业度的检测领域[1,6-7]。

2.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缓慢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当前中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理论和实践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水平滞后于当前需要,而青年教师缺乏企业岗位实践经验,前沿技术理论扎实,但操作指导能力不足,难以做到言传身教,难以让学生汲取所需的技能经验[1,4,7]。

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应用型技能人才,然而一些院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有“双师”资质的教师较少,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部分院校大量外聘教师,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但是外聘教师教学成本投入高,课时少,对学生的感情投入也不深,不是很好的选择。大多数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来自企业,但是专业理论知识偏弱,难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2.3 学生学习兴趣有差异,能力基础相差较大

(1)学生参与汽车维修实践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不高。目前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视,特别是不断深化“三教改革”,学生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在当前中高职院校汽修类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实践缺乏主观能动性,因此导致相关课程教学目标较难实现。中高职院校课程衔接体系仍有待完善,学生在中职院校学习汽修技能,进入高职院校后依旧学习汽修技能,两者割裂又高度重复。

(2)学生的能力基础相差较大。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中职学校,而中职学校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相差较大,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稳定,基础不牢固,但是对实践操作有很大兴趣,动手能力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但学习热情很高,可以做到自主学习[7]。中职阶段的学生是活泼的,也拥有较强的可塑性。

3 新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分析

3.1 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正式开始试点运行,实践证明“1+X”证书制度是可行的,“1+X”证书制度可以促进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个人能力的培养,能够与社会发展相结合[6]。

学生获得“1+X”证书,既获得了技能知识,也获得了技能等级,可以凭借学历证书进入汽车检测与维修相关行业,并且不需要额外考取其他证书,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高度贴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设置日常教学活动之前,首先,须先安排教师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充分把握现阶段社会对汽车维修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利用调研结果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其次,教师应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重视“1+X”证书。中高职院校可以与“1+X”等级证书相关机构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中职院校进行基础铺垫,高职院校负责考核,实现中高职汽修类专业教育的衔接。

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国家技能人才为目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兴趣培养同步,提供学生了解汽车行业发展和高端技术设备的交流平台,用实践检验学生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2 优化中高职专业教育衔接方案和教学方式

(1)优化中高职汽修类专业教育衔接体系。

第一,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导,解决此前中高职教育衔接中教学内容断档和部分重复的问题,建立中高职院校间有效的沟通途径和衔接体系,让双方院校能深入交流职业教育的相关问题。目前,国家对应用型技能人才需求量大,职业教育发展处于高速阶段,中高职院校教育衔接定位准确,构建科学的梯度培养体系,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熟悉岗位技能操作,实现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二,重视专业必修课程的衔接,中高职院校需要针对汽修类专业的实际需求,对教学课程和内容优化,通过稳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教学实践效果、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因材施教。在构建教学层次中充分体现中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衔接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动态设计教学方案。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敢于灵活运用课本和多媒体技术,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途径,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匹配性。

(2)优化教学方式。

结合上述专业课程衔接构建和人才培养要求,根据汽车行业发展现状,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施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维修人才。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推动学生以赛促学、学以致用。进行分组教学,采用小班授课方式,对不同水平的中职学生制定特色教学方案,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动态设置课堂目标,细化专业课程侧重点,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借鉴先进职教经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针对“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培训活动,或是进入汽修企业顶岗实践。精选符合校企合作要求和满足教师实训的汽修类企业,培养拥有先进汽修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对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实践进行改革,让企业师傅可以深入日常的学生教育活动。

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例如丰田汽车公司的T-TEP 人才培养方案每年给丰田提供大量优秀人才,与成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既给企业培养人才,学校也能使用先进设备用于教学,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4 结语

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但中高职专业贯通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院校间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优化教学方式、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融合国内外先进经验等方法,完善中高职贯通培养体系,最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8]。

猜你喜欢

技能汽车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
汽车的“出卖”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画唇技能轻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