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情志病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4杨亚龙

大众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七情治未病情志

杨亚龙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情志病中的应用研究

杨亚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群的生活节奏逐渐快速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生理、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逐年攀升。心理障碍性疾病在中医属于情志病范畴,而中医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探讨“治未病”思想在情志病中的应用,对于防止情志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与打造“健康中国”的理念相吻合。文章从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出发,探讨了“治未病”思想和情志病的联系和作用,为今后防治情志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情志病;治未病;病因病机

引言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药领域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当时已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情志病多由情志刺激而引起,以七情内伤为该病的主因,具有直中脏腑的特点,且随当代社会节奏的快速化后,情志病的发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将“治未病”的思想应用于情志病的防控中对于减少情志病发生、延缓情志病的发展以及情志病的愈后防复方面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将“治未病”的思想应用于情志病的防控中,还能够有效地减轻社会资源及医疗资源的压力,且与打造“健康中国”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将“治未病”思想积极推广应用于情志病的防控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1 “治未病”思想历史源流

“治未病“是指通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未病”主要包括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疾病未复四个方面[1]。与之相对应的“治未病”的主要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2],所以“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疾病未生、未发、发生、愈后的始终,对于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治未病”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在该书中已经出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的描述,说明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出现了“治未病”思想的萌芽,并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此外,在《黄帝内经》中将“治未病”的思想与顺应四时调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相结合,真正将“治未病”思想应用于疾病的防控中,这也是早期“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病后调摄以防复发等纲领性治法成为“治未病”内容的重要补充延伸[3],充分体现了“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并促进了“治未病”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治未病”思想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了范例,显示出了“治未病”思想对于临床的实际意义。之后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描述上、中、下医分别治疗未病之病、欲起之病、已病之病的方式不尽相同,将“治未病”思想放在了崇高的地位。又如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的“先安未受邪之地”思想,先调控可能被影响到的脏腑经络,来防止疾病的传变,这样的理念属于将“治未病”思想应用于温病的防控中,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现今,随着医疗模式和医学发展,在我国多数大中型中医医院均设置了“治未病”科室,大力弘扬“治未病”的思想,真正将“治未病”思想应用于医疗及疾病的防控中,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不少中医院均推出了相关的预防香囊、方药等,用以增强民众体质,以起到尽可能减少民众患病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方法也再次将“治未病”的概念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体现出了中医药的优势和魅力。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医药“治未病”的思想在疾病的防治和人民群众的养生保健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古至今虽经历了时代变迁,但“治未病”的思想依然能够经得起时间和临床的检验,依旧能够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上发挥出极强的作用。

2 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及特点

情志病属于包含疾病种类较为广泛的一种疾病,包括多种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等。情志病的发病多由情志刺激引起,而人体的情志本身包括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是人体接触事物后正常的一种反应。在七种情志的任何一种出现过于激烈的波动时会导致人体情志失调,进一步发展形成情志疾病。在发病病因上,情志病的发生多数与情志刺激有关,但情志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宋代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对于情志疾病的病因有明确的论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曰“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也”,提出内伤七情为情志疾病的主要病因[4]。但同时情志病的发生又不仅与内伤七情有关,包括人体的身体特质、先天遗传、心理特征、社会文化、社会压力、遭遇的特殊事件等均有可能成为情志病的发病原因,而且情志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引起的。通常在七情内伤和其他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会使人体出现不同的表现,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引起人体气机逆乱,进一步导致情志病的产生。

总的来说,情志病的发生发展与七情内伤、社会因素、个人特质等关系密切,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的产物。由于情志病自身的病因病机造成了该病发病时通常会出现人体气机失调,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些气机失调则会进一步造成人体疾病的产生。此外,因七情致病容易直中脏腑,导致其发病部位也多在人体脏腑,具体表现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也成为了七情致病的鲜明特点。同时,因人体是形和神的统一体,形为神的物质基础,神依附于形而存在,而神的变化又会反馈于形,导致七情的变化会反作用于形体,造成形的改变。如“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5]”即是七情内伤后对形体造成影响的具体反映。故情志病具有会造成人体气机失调、五脏病变、神形病变的特点,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治未病”思想在情志病中的应用

3.1 “治未病”思想与情志病的联系

情志病的产生多因七情过极影响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导致疾病。七情致病的主要过程是由于强烈的情志刺激进而影响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行,造成脏腑气机运行失常、气血痰瘀郁滞甚或阴阳失衡、精血亏虚而发生疾病,故而情志调畅则气机畅达、脏腑和谐、气血协调、阴阳平衡[6]。由此可见,情志舒畅对于人体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至关重要。能够保持身心舒畅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如果七情过极造成情志内伤,则会产生疾病或者促使疾病向不利的方面发展。但如果能够经常保持身心愉悦,心情舒畅,则会促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即使有疾病产生,也有利于疾病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治未病”的思想对于情志病防控显得尤为关键。如果能够将“治未病”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思想贯穿于情志病发生、发展、预后的整体过程中,则能够及时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且利于疾病的康复,对于情志病的防控和愈后意义重大。情志病发生的前提是七情过极导致的七情内伤,如果能够很好地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日常养生和情志病的防控中,减少七情过极,日常保持心情愉悦,那么可以有效地减少情志病的发生发展。“治未病”的观点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如《黄帝内经》中关于如何预防情志病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认识,更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当今社会情志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7]。其中《黄帝内经》从“顺应自然”角度提出的“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起苛疾”,体现了以保持心神宁静来达到“治未病”效果的思想。

3.2 “治未病”思想在情志病中“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情志病的发病主要由七情过极所引起,因情绪持续或激烈波动,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了疾病的产生。在历代中医经典中都体现了情志活动过极会影响到五脏六腑正常的功能,从而导致疾病产生的观点。五脏六腑中以心为主导,心为人体“君主之官”,《灵枢•口问篇》:“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8]。”由此可见情志变化首先影响到心,再波及到其他脏腑,对机体造成损害,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情志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如唐代孙思邈指出“凡远思强虑伤人,忧愧悲哀伤人,喜乐过度伤人,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戚戚所患伤人”。并进一步强调“怒气、愧气、喜气、忧气、愁气,此之为病,皆生积聚”。指出长期不良情绪刺激,如心情抑郁、思欲无穷、喜乐过度等,都会导致积聚的产生[9]。又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五志之火,因七情而生,……宜以人事制之,非药石能疗,须诊察由以平之。”指出百病皆由七情而生,提出该病的防治要注意心理上的恬淡虚静。从中医整体观念来看,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且是形与神的统一体,七情的变化会影响到脏腑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机体的健康。要减少情志病的发生发展,则必须坚持“治未病”的思想,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指的就是保持心理的恬淡虚无,做到心身的宁静和谐,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发展,防止七情过极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最终才能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人体的精神调摄中,从而起到促使人体阴阳和谐、心态平和、精旺神健的目的。总的来说,“治未病”的思想对于防止情志病的产生以及防止情志病的发展,乃至促进情志病的恢复均有着积极作用。

3.3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情志病中的体现

在防治情志疾病方面,必须提到的是精神调摄,也就是在精神方面保持平和、安宁、愉悦,做到淡泊宁静、少私寡欲,在这样的状态下心静则神安,神安则体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情志疾病的产生,用这样一种保持心境平和的方式来防治情志病,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即在疾病发生之前,消除可能引起疾病的病因,对应到情志病上,也就是通过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来防止七情过极导致情志病的产生。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有助于防止情志病的发生,从而起到轻身延年的效果,可以说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方式。另外,在情志病的防治中,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出了“以情胜情法”,也就是用一种情志来制约另外一种情志的疗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忧伤肺,喜胜忧”“思伤脾,怒胜思”“恐伤肾,思胜恐”,目的在于利用情志之间的关系互相制约,以此来达到防治情志病及减轻情志病对机体损伤的目的。这充分体现了“治未病”思想中的将病防发、既病防变的原则。

此外在防治情志病方面,包括充分利用导引、音乐、吐纳等方式来防止或治疗该病,这与当代社会日常注意运动保健以起到防止疾病是同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均能体现出“治未病”的思想。总而言之,因情志病自身病因病机的特殊性和发病特点,导致“治未病”的思想体现在防治情志病的方方面面,通过“治未病”思想的贯彻实施,能够有效避免情志病的发生,有利于情志病的康复,因此“治未病”的思想与防治情志病自古至今均密不可分。但不得不提到的是,“治未病”的思想在防治情志病中的良好作用,在当代情志病的防控中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应用方面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预防治疗方案等,需要进一步的梳理中医文献理论,并结合临床综合评判,形成行之有效的综合方案,以造福于大众。

4 “治未病”思想应用于情志病防治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情志病的发病病例不断增多,这对社会和医疗卫生资源均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情志病本身对于人体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均较大,极易加重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因此如何有效防控情志病的发生发展,减轻社会医疗资源压力,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治未病”的思想包括未病养生保健、欲病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病后调摄防复等[10],这些方式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防治情志疾病的发生发展,甚至对情志病的治疗及预后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说贯彻“治未病”的思想可以有效的减少“治未病”的发病率及重病率,这对于人民群众的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来说意义重大。同时,贯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情志病方面还具有降低治疗费用的现实意义。通过贯彻“治未病”的思想,可以有效降低情志病的发病率,降低情志病的严重程度。通过一些导引、针灸、音乐、理疗、保持心态平和等简便价廉的方式来减少情志病的发生发展,这对于降低社会医疗资源压力,减少医疗费用方面能够起到极为有效的作用。因此,通过将“治未病”的理念贯彻实施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医疗实践中,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甚至做到“大病化小,小病化无”,这对于人口基数极大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减轻社会医疗资源压力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5 结束语

“治未病”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核心思想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在现代医学作为主流医学的当代社会,依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和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彻应用于情志病的防治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情志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这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也与打造“健康中国”的理念相一致,因此要积极地把“治未病”的理念彻底贯彻到情志病的防控和治疗中,有效地提升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而“治未病”的思想自古有之,若梳理整理中医文献理论中的“治未病”内容并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形成行之有效的防控情志病的诊疗方案,对于维护人民健康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1]申俊龙,马洪瑶,徐浩,等. 中医“治未病”研究述略与展望[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6): 1468-1470.

[2]李龙. 对中医治未病的认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4): 364-365.

[3]王思成. 中医治未病溯源、内涵与应用浅析[J]. 世界中医药,2008(1): 43-45.

[4]冯帆,吕学玉,汪卫东. 情志病病因病机探微[J]. 中医杂志,2017,58(3): 265-267.

[5]阎钧天,药红霞. 《黄帝内经》七论新编[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6]兰岚. 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 1104-1106.

[7]杨艳妮. 《黄帝内经》防治情志病理论探析[J]. 中医学报,2017,32(2): 246-249.

[8]史崧. 灵枢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9]黄涛,陈金亮. 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认识[J]. 中医杂志,2012,53(10): 893-895.

[10] 郭明义,田甜,付超,等.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念及现实意义探讨[J]. 中医药通报,2021,20(6): 36-38.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dea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Emotional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social economy, the pace of life of the social population has gradually accelerated, which has increased people'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to a certain extent,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year by year.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emotional diseases in the categ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vocates "to prevent people from being trapped by diseases is much better than to cure them after they have been trapped".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dea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emotional diseases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diseases, and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healthy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ffective dise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nd function between the though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emotional diseas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motional diseases in the future.

emotional diseases;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R242

A

1008-1151(2022)03-0114-03

2022-01-27

杨亚龙(1993-),男,山西运城人,广西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医各家学说与八桂医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七情治未病情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北海之殇
四端之纯善与七情之无有不善
——李退溪四端七情论中的“两情二善”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学治未病养生理论运用于七情发生学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