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堵塞的原因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2-03-24龚丽萍
龚丽萍
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堵塞的原因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
龚丽萍
(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血液透析主要应用在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接受诊治期间常常会出现血路管静脉壶堵塞的情况,该现象会影响整体诊疗目标,继而诱发患者机体出现失血问题,对诊治效果带来不利。与此同时为确保医治工作顺利开展,还需更换血路管、透析器等,无形之中增加了患者家庭负担,但若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则会将此问题有效规避,提升临床效果。基于此,文章将通过多种不同角度对堵塞原因展开分析,并结合目前护理研究进展做综述。
血路管;静脉壶;血液透析;堵塞;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引言
血液透析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诊治手段,主要是将尿毒症患者血液通过体外循环的过程进行过滤,进而确保其生命得以维持[1]。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机体凝血系统会受到透析膜、穿刺针及管道与血液之间的接触而产生激活,进而形成血栓,使血路管、透析器遭到堵塞,这将会导致体外循环过程受到限制[2]。而在血路管中,静脉壶主要是处在血液向患者机体进入的部位,该位置非常容易产生凝血问题[3]。现有研究主要将堵塞问题的研究集中在过滤网受到静脉壶凝血块堵塞这一方面,但却忽视了白色颗粒物对滤网的全面或部分堵塞问题。由于在诊治期间形成了颗粒物或血凝块,因此在静脉壶内常常会出现血流受到阻碍无法前进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滤网全部堵塞的现象,使得血液透析工作不得不暂停实施[4]。这一现象的产生,不但会对整体诊疗目标造成影响,使患者机体出现失血症状,同时也需要对透析器以及血路管加以更换,同样会对患者家庭带来经济压力,面对以上问题,应当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5]。本文因此将对现阶段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堵塞的常见原因及其护理工作的进展作出如下总结。
1 颗粒物堵塞静脉壶的研究进展
在现阶段的临床工作开展中,有研究学者发现,一些患者在完成血液透析治疗以后,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中会有直径在1~3毫米之间的白色不透明均匀颗粒附着,其主要附着位置集中在滤网以及静脉壶内壁中[6]。在一些临床研究资料同样存在对这一现象的相关记载,其中有学者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展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同样发现,体外循环血路管的管壁上有直径在1~3毫米之间的白色不透明均匀颗粒在此附着,经过生物化学以及微观化学的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此白色颗粒应当属于一种白色血栓,主要是由纤维蛋白以及血小板聚集而成,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小板激活状态出现变化,并同时出现少量嵌入红细胞以及纤维蛋白[7]。另外,相较于动脉血路上的白色血栓,静脉血路上明显更多,不过在透析器以及动静脉壶中并未发现,因此白色血栓的形成主要同血路管自身性质以及患者自身机体的特异性关系密切[8]。另有学者在展开临床个案分析过程中发现,白色血栓的复发性形成主要会集中在没有明确导致血栓形成原因的患者中,并集中在其血路管内,因此认为对动静脉移植物血栓的形成可通过白色血栓的形成进行预测,在实施预防工作时刻通过将肝素使用剂量适当增加的方式完成[9]。
另有相关资料报道显示,在一些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壶滤网部位以及其透析器静脉端位置出现了大量黄色黏附物,该物质与脂肪类似,并对血路管造成堵塞,使血液透析工作不得不被迫中止[10]。同时也有研究报道指出,在开展血液透析与血液管理联合治疗的过程中,有白色絮状物对静脉壶滤网处造成影响,进而出现凝血事件。不过针对以上事件产生的原因尚未得出统一定论[11]。所以,白色血栓通白色颗粒物、白色絮状物以及黄色颗粒物是否存在关联也是医学研究者重点研究的方向,另外其是否在产生血液透析终止的同时,对会患者带来哪些影响也是现阶段应当重点研究的话题[12]。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当加强关注如何减少或去除颗粒物。
现阶段,临床缺少足够的实验研究对静脉壶颗粒物的形成原因以及主要成分加以分析,同时对于不同护理方法降低或减少颗粒物的研究同样相对较少,因此应当从此现象出发,建立实验性研究模型,并积极、深入实施相关研究工作,确保护理人员整体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得以良好改善[13]。
2 导致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堵塞产生的原因
2.1 受到血路管静脉壶自身结构的影响
在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必须应当先对其建立一个体外循环,该体外循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静脉血路、动脉血路以及透析器,所谓动脉血路,是指将患者机体中血液向体外引出并到达透析器的一端;所谓静脉血路,是指将经过透析器过滤完成的血液向患者机体内回流的一端[14]。而静脉壶则位于这一端,其主要作用为将上游进入到血路管内的空气进行捕捉[15]。该部位在血液透析期间非常容易出现血路管堵塞的情况,导致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为液面要求以及其自身特殊结构[16]。具体内容如下:(1)静脉壶中存在一个滤网,在实施体外循环的过程中,会有其他部位的微血栓顺着血流进入到静脉壶中,进而逐渐积累并聚集形成血凝块,使滤网受到堵塞[17]。(2)在静脉壶中,通常会有35 mL~45 mL的血液存留,其内部流动速度较为缓慢,血液在该部位容易出现涡旋现象,因此易导致血栓的形成。(3)血液液位在静脉壶内应当控制在三分之二的高度,从而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有效观察,但是会存留下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接触面,继而促进血栓的形成[18]。(4)静脉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会放置在血液透析机中,并具体放置在有空气探测器的静脉壶夹内,无法随意拿出并进行观察。(5)静脉壶所处位置在体外循环的终末端,其内部血液时间相对更长,因此容易出现血栓,并使其堵塞[19]。
有学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将连续血液透析静脉壶的血液入口位置做出了适当调整,使之处于静脉壶的侧面,其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静脉壶堵塞概率未见显著差异。另外将静脉壶液面适当调高,使输入端管路完全处在血液中,从而规避气体与血液接触面的形成,不过该方式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其顶面血液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这一现象会导致凝血概率的进一步增加,同时不利于临床观察,因此对于如何优化静脉壶结构,改善其液面仍需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20]。
2.2 受到抗凝剂的影响
20世纪初,国外有学者对血液透析患者展开对比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并分别施以枸橼酸抗凝、低分子肝素抗凝、普通肝素抗凝,所有患者经过4小时的血液透析后,扫描其过滤器膜内表面,并将其置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红细胞以及纤维蛋白网在普通肝素组含量最高,含量位列第二的组别为低分子肝素组,含量最低的组别为枸橼酸抗凝组[21]。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均指出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出血倾向,对于降低体外循环凝血问题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且经过长时间血液透析分析研究后,显示该方式抗凝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较高。
2.3 受到预冲的影响
为促进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通常需要采取充分的预冲工作,使患者机体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的激活得以降低。有学者在其研究报道中指出,通过采取密闭式循环预冲法能够显著降低凝血现象的产生几率,确保患者尿素清除指数能够维持在稳定状态,使透析充分性得以提升[22]。另有学者在静脉壶实施预冲的过程中采用了肝素氯化钠溶液,使之内部表面能够形成肝素涂层,由此降低静脉壶血栓的产生几率。
2.4 受到血流量的影响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国外有相关医学研究者就已经发现,导致血路管以及透析器凝血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血流量,若患者血流量不足,则会导致血泵出现抽吸,进而导致血小板、血细胞机械性挤压不断增加,使之内部凝血因子遭到破坏,进一步促进凝血问题的产生[23]。另外在抽吸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压,进而将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得到释放,使之与血液之间的接触面不断增加,凝血现象也会得以提升。同时,当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血流量不足的情况,会导致设备产生报警现象,进而终止血泵工作,此时血液在静置的过程中会出现管路内血液与血细胞分层的情况,继而出现血液凝集现象,使凝血事件的产生速度进一步加快[24]。而若患者血流量处于较高状态,则会导致体外循环设备同血液之间的剪切力进一步提升,造成血小板聚集速度加快,同时也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流量不足的情况,进而发生警报,大幅提升了停泵几率,使静脉壶凝血风险进一步提升。
3 降低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堵塞产生的护理措施
3.1 强化对患者病情观察工作
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之前,对其患病情况要有充分了解,尤其需将易产生凝血的几个注意事项加以重点关注,如血流量不足、无肝素透析、高凝状态、外周血红蛋白过高、透析液温度过低、抗凝不足等。将以上常见风险完成评估后,事先做好相关预见性准备,并在治疗期间对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密切关注,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紧急回血情况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在最大限度内降低患者机体血液丢失量,同时尽量规避凝血事件的产生。另外有研究表明,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肉眼对透析器凝血情况进行观察,并按照四级评分法做出分级,若透析器无凝血,则评定为0级,依次类推,分级越高,表示凝血问题越严重[25]。一旦发生III级凝血,则需提前结束治疗后将透析管道、透析器进行及时更换。
3.2 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相关资料报道显示,血液净化工作与其他护理工作相比,对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性理论知识要求极强,这便要求护理人员应当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当对血液透析设备熟练掌握,在面对设备报警事件时,能够及时、正确、快速地处理,无论其报警事件因何而起,都应当将故障尽快排除。由于设备在发生报警后,会造成血泵停止工作,因此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则将会直接造成患者出现体外循环凝血事件,对其生命健康构成威胁[26]。由此可见,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非常关键,通常可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考核、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实现。
3.3 强化关注静脉壶凝血与压力报警的关系
压力监测在血液透析工作开展中属于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其主要能够对血液透析机体外循环状态进行直观反馈[27]。现阶段,在很多血液透析室内,常常只对静脉压进行测量,并将其测量结果视为静脉壶向患者血管通路间静脉管路返回压力的唯一指标。事实上,若加强监测泵后动脉压则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应用价值,该监测方式能够对压力监测装置从血液透析器到静脉壶之间的压力改变进行直观反映,其获取结果与静脉压一致,即为正数。不过相较于静脉压测量结果,其数值往往稍高,通过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能够对血液通过透析器前后的压力变化进行估算,若超出预先的设定的数值范围,则会产生压力报警现象。此时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后手段,并对以上压力读数进行正确的解释、分析与判断,从而将导致警报产生的原因及时处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恰当施以干预后手段,确保患者透析治疗效果得以提升。
3.4 建立完善血液透析护理记录规章制度
在对患者施以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通过血液透析护理记录单将相关指标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按照每小时一次的频率进行观察,常见的记录内容大多包括体循环管路凝血情况、滤器凝血情况、压力值改变情况等。以上数据的详细记录不但能够对不同阶段体外循环管路状态进行直观反馈,同时也能够方便医护人员通过对凝血前时间、治疗期间的突发事件展开回顾性分析,从而结合最终的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诊疗调整计划,确保患者诊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28]。
3.5 常规处理静脉壶凝血的方法
有学者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展开对比分析,将其中一组患者采取常规冲管方法,另一组患者则在泵前按照每半小时一次的频率实施体外循环的冲洗,选用的冲洗溶液为生理盐水,每次总量为100 mL~150 mL,单次冲洗按照每分钟100 mL的速度进行。经过对比分析后,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后者能够将静脉壶凝血事件的产生时间有效延长,因此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另外,在对存在高凝血倾向的患者以及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血流出现中断情况,通常会在其回血的过程中采取不停血泵连续单项回血的方式,使体外循环管路中的血液能够长时间处在没有停滞的状态,该方式可以对透析器、透析管道凝血现象有效预防[29]。此外,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当对静脉壶的观察高度重视,不可擅自将静脉壶取出,并将其揉搓,从而有效规避附着在静脉壶壁的血栓能够减少脱落,使血栓过滤网处的流动性得到良好保障,进一步降低凝血事件的产生几率。另有研究报道指出,若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发现血凝块确实处于严重堵塞的情况,且导致静脉壶滤网无法顺利回血,则应当将血泵立刻终止,并由两位护理人员共同配合完成护理干预。
3.6 面对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并实施处理报警手段
护理人员应当强化在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操作,并在突发事件产生后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该方式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降低静脉壶凝血事件的产生几率,因此具有较为理想的预防效果。若想确保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能够得到顺利开展,在及其发生报警时正确而迅速地作出有效处理,进而降低停泵时长[30]。相关学者重点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其研究结果同样发现,若在报警时及时予以处理,则能确保患者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但若未及时处理,则非常容易出现体外循环装置发生凝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体外循环堵塞问题,不但会导致其透析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之透析效果受到影响,同时也会造成透析管路出现堵塞,进而无法将透析治疗顺利开展,使之机体血液大量流失,进而造成贫血问题的进一步加重。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因素,可以发现,主要与抗凝剂、血流量、静脉壶自身结构等相关,而在强化护理干预后,能够在最大限度内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保障。虽然血路管中长期出现颗粒物会对患者带来哪些影响仍然无法确定,但是依然需要高度警惕该物质的出现,因此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堵塞的产生不但能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对其贫血症状加以缓解,对于临床诊治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均有重要意义。
[1] 张仲华,曾铁英,徐蓉,等. 无抗凝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体外循环装置堵塞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4): 4405-4411.
[2] 钱涵.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0): 2-3.
[3] 郭守涛,赵清亮. 危重症病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7): 114-115.
[4] 梅本刚,杨燕,方秀花. 不同冲管方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2): 1150-1151.
[5] 杨海钊,龙欣. 临时性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8): 146.
[6] 黄飞兰,林丽娟. 透明敷贴应用于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深静脉置管护理的利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0): 152-153.
[7] 沈成莹. 血透长期导管堵塞的原因与护理[J]. 饮食保健,2018,5(12): 177-178.
[8] 张海花,黄雪芳,李燕.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心血管外科杂志,2019,8(1): 100-101.
[9] 吴娟.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心理医生,2018,24(15): 292-293.
[10] 王海燕.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J]. 饮食保健,2019,6(20): 195-196.
[11] 黎新强,汤嘉敏,聂忠,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影响因素[J].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20,18(3): 20-22.
[12] 黄丹.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护理干预研究[J]. 饮食保健,2019,6(14): 247-248.
[13] 梁绮祯,全梓林,宋利,等.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多因素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24): 3866-3869.
[14] 洪国标,宋利,全梓林,等. 动静脉内瘘类型对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8): 1115-1118.
[15] 潘学丽. 分析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的护理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 127.
[16] 胡永伟,乔彤,张明. 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通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2019,11(1): 48-51.
[17] 周美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分析及溶栓治疗[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2): 50-51.
[18] 刘亚芬. 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栓相关并发症及血管通路堵塞的预防护理疗效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0): 143,147.
[19] 刘丽丽,韩杨. 浅谈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栓相关并发症及血管通路堵塞的预防护理[J]. 国际感染病学,2019,8(3): 149-150.
[20] 李颖丹. 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6): 737-738.
[21] 周晶虹,谢孝翠,吴萍,等. 全程跟踪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相关并发症的作用[J]. 血栓与止血学,2018,24(2): 319-322.
[22] 谢丽,黄芳.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以及管路凝血的护理对策及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4): 6.
[23] 柳惠玉,李月明,李英娜,等. 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依从性的影响[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0,31(3): 81-83.
[24] 翟培庆,李桂丽,李宝新. 品管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通畅性的影响[J]. 临床医药实践,2019,28(5): 381-383.
[25] 李淑梅. 血液净化治疗中体外循环凝血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7): 253.
[26] 刘婷.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 系统医学,2018,3(22): 179-180,195.
[27] 王璐,徐双双. 风险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6): 15-17.
[28] 李燕飞.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智慧健康,2020,6(25): 122-124.
[29] 吕丛.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 115-116.
[30] 肖秋华,温萍英,肖月华,等.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8,24(6): 149-151.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auses and Nursing of Venous Kettle Blockage of Hemodialysis Blood Tube
Hemodialysis is main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remia.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patients often experience blood tube venous kettle blockage dur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is phenomenon will affect the overal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oals., which in turn induces patients bleeding problems, will bring adverse effect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treatment work smoothly, blood duct and dialyzer need to be replaced, which increases the burden of patients' families. However, if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accepted, this problem will be effectively avoided and clinical effect will be improv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auses of blockage from a variety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summarize the current progress of nursing research.
blood tube; venous kettle; hemodialysis; blockage; cause analysis; nursing measures
R473
A
1008-1151(2022)03-0110-04
2021-12-14
龚丽萍(1980-),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