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视角下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24郄柳茵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非学历终身教育发展

郄柳茵

(长春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必须尽快实现全面的转型和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高校必须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继续教育的战略转变,以更好地顺应新常态下继续教育发展新趋势和中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为此,高校继续教育为终身教育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趋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是从单一的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学习过渡的重要步骤。

一、终身教育和高校继续教育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

按照保罗·朗格朗的说法,所谓的终身教育,就其时间而言,是持续的、不断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一生;在教育的空间层次上,应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采用最优的教育方式,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因此,在建立我国的终身教育制度时,应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要使教育系统开放化,使整个社会一切有需求的受教育者都能够接受教育;第二,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形态、不同层次教育的必然联系和终身教育网络的建立,使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的不同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使他们终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持续的教育[1];第三,在教学系统中,不同的教学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教育应当同时进行,在此基础上,人文教育与实用科学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有机结合。

(二)高校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经阶段

按照相关学者的看法,高校继续教育与正规教育相比,一般是对各种专业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和社会中其他人员进行重新教育,旨在使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在广义上,一切继续教育均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并增强其工作技能的一种教育活动。高校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紧密相连。从外在角度来分析,高校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对全体公民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且是终身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内容上,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终身教育观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高校继续教育是处于传统教育和终身教育中间的一种跨界教学方式。

二、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对终身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对终身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1.时代背景。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性的发展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过去任何的一个时代,因此知识的使用时间也在逐渐缩短,人们已经不把“一次学习,终生受益”的观念视为一种主旋律,而通过终身学习来提高自己,追求社会竞争的思想已经成为目前的发展主流。从知识经济发展的视角看,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物质资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成员对于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具有强烈需求,给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与完善及终身学习制度提供了一个契机。

2.政策利好。 随着我国不断出台有关促进继续教育的政策,为进一步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的继续教育制度,建设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终身学习制度;“十二五”规划从全社会的视角加速了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创建了学习型社会,维持中国继续教育的绿色发展水平[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大力推广继续教育,不断完善终身教育管理体系,深层次建设学习型社会,把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管理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有机结合。这些政策充分说明国家对发展继续教育的决心。

3.物质基础。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根据有关数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校的基本办学情况已基本改善,科研院所数量、教师队伍、专职教师数量等都大幅优化。由于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为受教育者的选择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的后发效应,对大学招生造成一定的冲击,使一些学校面临着生源的问题,与此同时,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拓展开辟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实习场地。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普及趋势下,普通高校扩大的继续教育资源很可能出现相对过剩和闲置状态,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还为发展终身教育创造了一个广泛的实践空间。

(二)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对终身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

1.教育观念滞后。目前,人们对终身教育的认识还处于概念上,没有形成意识行为。此外,企业和社会更注重学历教育,而忽视了非学历之外的素质提高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非学历教育需求下降。由于受以上种种因素的制约,高校把重点放在本科、研究生等普通教育领域,而忽视了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创造收入的工具,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长期的发展机制[4]。这样的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必须投入更多的研发人员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教学资源却很少能够充分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低。

2.继续教育相关法律不健全。 虽然我国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法律的制定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从整体上讲,仍然存在一些不够系统、完善的问题。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方面,现行的继续教育法律多为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等,重点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而非学科教育以促进人的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立法较弱;从立法形式的角度看,《暂行条例》《暂行办法》《意见》《条例》等都是对继续教育的方式进行制约,但是对继续教育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还相对较差,到目前为止,尚无完整的继续教育法。

3.继续教育需求多样化和供给单一化的矛盾。 继续教育的目标群体多种多样,涵盖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行业,目标群体的需要也多种多样:既有以提高学历层级为目标的继续教育,也有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为重点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既包括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包括实践性的科学教育;既有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社区教育,也有为在职人员提供的实践技能教育。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产品单一,教育方式单一,难以适应多样性的继续教育需要,其主要特点是:高校继续教育课程和授课方法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不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照抄常规的课程,没有考虑到不同教育对象的需要[5]。

4.功利化和非商业化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继续教育计划时,普遍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不是将继续教育视为学校的责任,而是将其视为创收的手段,就算是没有相应资格的高校也会开办高级总裁研修班、国学研修班、MBA、工商管理等培训课程。这些现象对继续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后果;坚持市场化的管理方式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的必然选择,而市场化是调节继续教育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整学校的课程计划。而非营利性的发展导致了许多高校继续教育的流失,各类公司不得不不惜一切代价去培养人才,这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这必将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尽管继续教育也能取得相应的学历,然而由于社会功利风气推崇的“学历至上”观念,很多企业都不认可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的学历。面对这种情况,很多高校都将重心转移到了正规学校教育上,而更多的受教育者则因为“社会学历压力”而选择了正规的学校教育[6]。由于一些企业拒绝承认继续教育的学历,使很多有继续教育需求的人望而却步,这就造成了当前阶段我国继续教育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终身学习也未能广泛推广。

(二)存在问题

1.意识缺失。 从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至今,其发展形式多种多样。许多高校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继续教育,导致部分高校把继续教育和普通成人高等教育等同起来,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标准来执行。

2.定位错误。 真正的继续教育并非成人高等教育。当前,许多高校将继续教育视为普通的成人高等教育,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高校教育对继续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其在实践中由于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各类不同的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教材作为课程的主体,没有充分地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特点。

3.同质化。 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存在意识上的欠缺和方向上的偏差。在没有正确理解继续教育的实质含义的前提下,大部分高校选择使用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形式进行继续教育;与此同时,继续教育由于缺少多元化,也导致了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日趋同质化。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继续教育时忽视了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不能与高校自身的具体条件相适应,造成了许多高校“模板化”的教学模式,而“模板化”的继续教育势必会使继续教育的同质化进一步加剧。

4.错误的服务方向。 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为国家的发展提供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社会建设者。继续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中非正式的教育形式,它的执行要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建设,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它的服务方向。许多高校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许多方面作出了超越其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盲目地与国际知名院校进行合作研究,这与我们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的需求相违背,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又造成了学生对继续教育的期望受到影响。

5.师资力量。 从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师资不稳定与缺少专业化。我国目前专业的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院校采取的是对外招聘继续教育师资的方式。这些教师大部分来自不同的企业,尽管他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关于生产和行业发展的信息,但因为这些教师都是兼职的,很有可能会出现离职的情况,这就导致了高校教师频繁更换,影响高校进行教学管理,对高校的教学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继续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资源日益充裕,目前已足够支持我国实施终身教育,而继续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很多已就业的人员都需要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便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这些人可以进行非学历教育,部分社会人士由于没有经过正式的学校教育而取得相关的学历,因此可以进行学历继续教育。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继续教育,都是要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发展需要。 在我国,继续教育是目前教育体制的一项重大变革。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观念、经济运行机制、产业结构创新等都是亟待变革的。在终身教育视角下,要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必须对继续教育进行持续的转型。

(二)个人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水平提升的需要,社会生产中各个行业员工的知识和技术水平都在逐步提高。现代社会生产所需的人才,不能仅仅依靠“经验型”的人才,若要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产要求,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我国的义务教育虽然已经全面推行,但只限于九年义务教育,从高中到之后的教育都要由自己承担,很多人员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就不再继续接受教育,其中就包含了非常重要的高等教育。在信息化时代下,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思想观念、技能和知识储备都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学历、技能和知识储备都存在一些标准,但缺少高等教育的人无法适应这些标准。因此,就个体而言,由于求职和工作的需要,他们都会选择继续教育,以填补个人教育生涯高等教育存在的空白。当前,退役军人、城乡务工人员、职业农民等都是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主要人群,为促进这些人群的持续发展,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必须与时俱进。

五、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坚持正确方向,推动继续教育从“边缘化”走向“中心化”。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得到了国家空前的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转变继续教育理念,构建以终身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型社会。随着我国新形势的转变,高校继续教育的职能和定位发生了改变,要使继续教育实现终身发展,就需要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边缘化”转变为“中心化”。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当前形势下,既要适应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发展趋势,又要适应我国发展继续教育的号召,把继续教育由普通教育从属的角色朝着主导角色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在坚持平等、开放、互补、融合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既要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互联系,也要兼顾规模与质量效率的相互影响,确立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学习方式、内容等。制定适合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定位、市场需求和培养水平的高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长期的教育体制,与市场紧密结合,针对不同领域的人才需要,提供专门的培训,改善学校的办学效率,改革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证书制度,使各种教育可以相互认可和转化,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6]。

(二)调整结构,推进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的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对大众性、高水平的非学历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如果高校继续教育仍然以学历教育的方式进行,必然会导致继续教育逐步偏离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偏离终身教育的宗旨和初衷。面临着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是调整继续教育的结构和比例,减少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网上教育的数目和生源,要以高等非学历教育为重点,从根本上推动继续教育回归到终身教育的本质,充分实现其社会职能。继续教育普及也导致了办学理念、课程和培训计划的趋同,而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使其丧失了继续教育的创新能力。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注重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评估等的成人化、职业化和实用性,并根据其发展需要,设计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和地区的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的课程。

(三)提高素质,推动继续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供求不平衡现象,应引起各高校的重视,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的必然结果。为此,应重视继续教育生产和市场的均衡和协调,不断提高其生产和输出水平,推进继续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出一专多能的人才。一是要加强办学的规范化,要合理配置教育的要素和资源,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监管,突破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分界线,建立教育资源的分享机制,把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二是结合市场调研、专题研究等,厘清行业与企业需求、职业标准与职业需求的关系,审时度势,以时代为导向,适应产业转型发展的潮流,对知识型、技术型产业进行重组,重构继续教育课程,重塑科研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培训基地建设[7]。

(四)引进竞争,促进继续教育从功利化到市场化

一是在保证社会公益的前提下,切实加强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经营与管理,健全激励和制约机制,实行市场化的管理,构建与教育收益相关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合理收费,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和环境,促进继续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二是高校要通过引进竞争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继续教育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推动特色化、创新化的发展,要使整个社会的教育和培训方案优胜劣汰,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继续教育结构[8];三是高校要利用继续教育的市场化发展趋势,疏通教育行业政府与市场的关联,为继续教育放开,激励社会依靠政府办学,推动继续教育日益丰富和多元化。与此同时,内部结构市场竞争、自负盈亏等市场化运行的特性也有助于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果。

(五)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正式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教育的优越性就显现了出来。我国高校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并以创造性的方法完成继续教育的转变,改革教学方式是高校继续教育改革的关键。

1.信息化教学。 随着我国继续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必须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施继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能够促进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管理的有效性。信息技术可以为继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9]。

2.强化师资。 当前,我国高校的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和不专业性,这将严重制约着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学习。无论何种教育形式,强大的师资力量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形式,要想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师资队伍,具有多元化教学、按需教学、专业能力突出的特点,充分满足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需求[10]。

3.准确定位。从根本上说,继续教育更注重实践,应用型高校必须主动参与到继续教育队伍建设中,而在实施继续教育教学时,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继续教育的转变。若要达到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精确定位,就必须明确和正确地理解继续教育。

猜你喜欢

非学历终身教育发展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非学历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研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试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甬台高校学生交流(非学历生)的实践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