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2022-03-24吴强
吴 强
(巢湖学院 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8024)
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将新文科建设提升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需要的新高度。[1]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从传统专业向应用型专业转型,实现跨学科融通发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对的重要发展命题。这是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转变,也涉及教材改革、教学评价、教学实践的重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该着眼于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根本性变革,而不是新壶装老酒式的“知”“行”二者关系论的旧调重谈。“岗课赛证”融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的重要内容,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将“岗课赛证”融通机制贯彻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教材建设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岗课赛证”融通内涵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正式提出,要推动“岗课赛证”融通,提高教育质量。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2]所谓“岗课赛证”融通,就是将专业对应的岗位、课程教学、技能大赛、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四者融为一体,实现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完美结合,克服职业教育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理论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两张皮”现象。
在这一新理念下,岗位是四者融通的逻辑起点,是教学实施和改革的原始动力。课程体系设置对应岗位能力需求,从而确保理论教学充分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技能大赛要依据岗位能力而设置,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要依据岗位核心能力认证,确保学生职业能力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岗课赛证”四者中的课程,则是处于核心位置。一方面,理论课程教学是岗、赛、证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及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实践课程教学是岗、赛、证所需要的专业技能重要获取渠道。技能大赛则是检测课程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岗位能力习得的不可或缺的平台。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则是职业技能量化指标、岗位准入的名片。“岗课赛证”融通实现了将职业技能教育贯彻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相较于以前倡导的产教融合或产学研用一体化,更具有针对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2 “岗课赛证”融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契合
“岗课赛证”融通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新理念提出的当年,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本科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授予要参照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标准实施。[3]可见,从国家政策设计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本质上有一定相通之处。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理念对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口径宽广,要求教学必须以岗位的导向,实现岗课融通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确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复合型人才。”[4]在这个培养目标指导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能力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专业基础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标志性能力要求;专业岗位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应的岗位通用能力,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延伸性能力要求。前者“主要包括文本解读鉴赏能力、汉语言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等中文基础性应用能力”[5]57-59,后者是“具体的语文教师、文秘、行政管理、新闻、广告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5]57-59。这些能力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目标体系,也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较好地融入社会各个行业,涉及教育、传媒、文化、出版、政府机构等层面,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实现由传统专业向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变,必须加强供给侧岗位分析,以就业岗位为导向,抓住专业服务方向,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这就为“岗课赛证”融通,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2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丰富的学科竞赛体系,为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提供了平台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演讲、朗诵、征文、辩论、书法、教学能力等学科竞赛。这些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为学生锻炼语言表达、写作、阅读、鉴赏能力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这些学科竞赛也成为“岗课赛证”融通的重要一环。从“岗课赛证”融通的角度,将理论知识、岗位技能、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等方面全面融通,全新构设学科竞赛体制及考核标准,不仅是提高此类比赛实用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科竞赛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3 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为实现“证课”融通提供重要抓手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很多,如:与教师、对外汉语教师、普通话、秘书、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网络编辑等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资格证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向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变的重要标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施“岗课赛证”融通提供了重要维度,更为课程教学、实习教学、学科竞赛等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视角。
然而,资格证书考核模式及要点与专业教学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取证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岗课赛证”融通角度,强化学生资格证书考核指导,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向应用型专业转化的重要途径。
3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
3.1 培养目标与岗位匹配度不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未能较好地实现与岗位匹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师范与非师范类二者教学区分度不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分为师范类、非师范类,二者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就业前景有很大不同。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固化思想的局限,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没有系统地分析二者所对应的职业能力体系,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匹配度不高。在课程安排上,师范与非师范的区别仅限于一两门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上,二者都采取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未能形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机制。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要吸纳其他学科优势,综合众多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本质上,这与国家大力提倡的新文科建设精神相一致。许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虽满足了中文基础能力培养需求,但体现综合素养的中文类职业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因这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体系与具体岗位要求有差距,学生难以适应岗位需求,造成人岗匹配度不高。
3.2 实践形式单一,“以岗促教”效果不明显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以岗促教”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践教学以校内为主,未能回归到现实岗位实习。尽管许多院校采取诸多举措,创设现实岗位的环境。然而,这些环境与现实岗位履职环境仍然有很大差别,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次,针对岗位履职的系统实践教学很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形成了朗诵、创作、演讲、书法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然而,实践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实际岗位上通过全面履职、系统实践,将专业能力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也需要实践教学走出校园,为学生创造系统实践环境,提供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化的平台。再次,不能分阶段实践,未能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有效机制。如:师范生教学实习,很多高校仅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教学实习。这样的实习模式发挥不了实践与理论教学二元互动效应。
3.3 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体系不完善
在向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变的过程中,既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体系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转变的需求。应用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体系构建还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相关的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主要表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定位、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新文科强调的是多学科融合式发展,倡导跨学科发展。如何在跨学科发展中,保持专业固有的学科特征,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向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往往表现为专业学科定位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对于专业特征不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要想守正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要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两方面进行深入系统改革。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目标要在社会岗位能力需求基础上形成目标体系,量化为众多能力要素,每门课程要指向不同的能力要素,从而形成由岗位能力到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再到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体系。
然而,众多高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主要依据学科和专业特征设定。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时刻把握学科和专业特征,又要兼顾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本质要求。这就造成教学时而重理论教学、时而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度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潜能的挖掘。
3.4 教学效果评价形式单一
“在全面考核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精力用在强化动手能力和提高专业技能方面。”[6]然而,绝大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效果评价仅仅依靠期末考试,形式过于单一。这种评价模式的确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性测评,却无法实现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未能形成。这种情况势必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观念,将记忆、背诵、解题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目的。这与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新文科理念相悖,教学评价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4 汉语言文学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实现路径
4.1 以“岗”为导,实现培养目标的合理性
社会需求是生产服务发展的根本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然要遵从社会岗位的需求。不同就业意向的学生,聚焦不同的知识理论、职业能力需求。这要求教学要树立以生为本、以岗位为导向的理念,在分析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各项举措提高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粘合度,以打造特色化的教学模式。
首先,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在遵从国家教学量质标准基础上,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要重视课程与学生、岗位需求的结合。高校要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学生就业意愿、汉语言文学类资格证书、学科竞赛及专业理论的变化、发展趋势进行及时分析、梳理,并融入日常专业教学中。高校还可以借鉴同类高校专业教学经验,利用高校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开发适合本专业的校本教材,动态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为服务地方和行业需求提供应用型人才保障。
其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他们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岗位实践经验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岗”“课”融通。高校可选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单位实践锻炼,充分了解社会需求,提高专业技能。同时,高校也可聘请兄弟院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实践团队开展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教学指导和培训;聘请优秀的企业家、教育工作者、政府人员指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
4.2 以“课”为核心,实现课岗融通
从现实就业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工作,即到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就业,从事语文及相关方面的教育工作;二是文秘及行政管理工作,即进入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从事文秘、行政管理工作;三是广告传媒工作,即投身于网络、广告、杂志、期刊、广播电视等传媒企业、单位,从事记者、播音、编辑、文案策划等工作;四是研究型工作、学习及文学创作,即考取研究生、进入研究机构从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社会融通面较广阔,几乎可以融入社会各个领域。这就要求高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构建既满足共性需求又兼顾个性发展的实践课程体系,实现课岗融通。
首先,依“岗”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对就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归类梳理,邀请典型企业参实践课程开发,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诊断、提优,依岗建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实践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高校可以依据各类岗位的共性和个性,设置必修、选修两种不同性质的实践课程;依据不同学习阶段,开发不同的见习实践课程,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粘合度,发挥理论与实践二元互动影响效应。“让岗位职能成为课程教育的专业发展导向,实现实践课程的‘设岗式’设置。”[7]110
其次,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汉语言文学多元化的实习实践基地,以满足不同就业意愿学生的需求,提高实践教育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契合度。同时,通过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独特的社会资源、先进专业理论、人力资源优势等,对教育教学运行机制、模式加以动态优化。另一方面,强化师资力量的双向互动培养。高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优秀专业人才入校挂职锻炼,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指导团队,还可以选派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师到用人单位去挂职锻炼,让理论转化为技能,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技能素养。
再次,学校可以与企业方合作,开展相关调研。如:对教师需求状况、文秘岗位职能变化、学生顶岗实习表现等方面展开深入调研,了解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需求、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
4.3 以“证”为介,实现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主要是为社会输出符合职业需求的人才。“双证率”则是衡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维度。“双证”指的是学历(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很多。当前,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拥有“双证”比例很低。其原因在于学生缺少规划、学校未能高度重视。
首先,课、证内容衔接。高校要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应的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如:高校可以将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抓手,把教师资格证书所考察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综合素质、教育知识等分解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岗位实习等环节中,提高学生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
其次,将“双证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教育界已经将“双证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双证率”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察指标,优化导向,调动学生考证的积极性。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搭建普通话水平鉴定站,将获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提高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双证率”。再加上课程教学的渗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就实现了课证融通。
再次,加强辅导。高校定期举办各种专业考证辅导讲座,邀请职业资格证书鉴定部门、专家对考试大纲、政策等加以解读、指导,让学生获得更为权威、更加专业化的辅导。
4.4 以“赛”为媒,实现课赛融通
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了完善国家、省(部)级、校级职业技能大赛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拥有相对应的学科竞赛体系,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平台。高校要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作为课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开展各项学科竞赛活动。
首先,要以赛促学。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类的技能大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专业实践情境,以培养、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路。并将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次校级技能大赛,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综合素质加分奖励。
其次,将学科竞赛相关内容、标准融入日常课程教学,发挥以赛促教效应。高校可将学科竞赛作为学生实践课程的重要模块,并将相关内容、标准融入课堂教学。“鼓励指导教师对赛事差异化的办赛理念、比赛量分规则等展开深入研究,将其获得的资源予以汇总,将大赛经验化为教育启示,反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改良。”[7]111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竞赛水平,更发挥了学科竞赛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再次,学科竞赛内容、标准要与对应的职业资格证要求相一致。如: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数不多的B类赛事,省内各高校均设有校级选拔赛。该赛事对师范生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较好地促进了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在“岗课赛证”融通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大赛、教师资格证两级互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机制,在比赛内容、标准与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大纲对接,更好地发挥大赛、职业资格证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以赛促学的效果,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资格证书模拟训练的平台,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资格证书获取率。
总之,“岗课赛证”融通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国家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也为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提供了借鉴。在国家大力加强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将“岗课赛证”融通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失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向应用型专业转变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学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不仅构建了岗、课、赛、证四元共生同构的教学模式,实现四元互动育人效果,而且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最大化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