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以G学院为例

2022-03-24林天水严爱玲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思政

陈 凯,林天水,严爱玲

(1.巢湖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24;2.巢湖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安徽 巢湖 238024)

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实现“三全育人”,G学院根据应用型高校办学目标与定位,先后出台了《G学院关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G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G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在“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建设新理念下,地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打造区域文化塑校特色育人品牌为主线,坚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融合区域文化元素“塑校育人”。立足“三全育人”阵地,突出工作创新,凝炼区域文化育人特色,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区域的历史印记,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教学模式。

1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目的与意义

课程思政要以价值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导向。在高校通识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学生能够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应有之义,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三全育人”有着天然的结合点,本身就是课程思政很好的践行者。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注重学生文化知识和能力背后的德育需求、价值理念和情感共鸣。“文化育人”是教师更好地感受学生、理解学生、支持学生的一种方式,打造区域文化塑校育人已成为教师教学理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课程资源,引导大学生体验区域文化的丰富和优秀,特别是优秀地方文化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激发大学生爱国爱家爱校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感。[2]

1.1 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

G学院“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针对文学类、艺术类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其培养目标可简单概括为: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精神,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正确认知现实国情,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和政治认同,充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启迪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传统与现实相结合,整体与部分相结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在传播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3]

1.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同向关系,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意,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通过对大学生的文化感知、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来实现心灵、行为的教育,使其认识什么是传统文化,怎样理解、浸入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特点,引导学生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任务。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心灵,引导大学生深化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在古今中外思想碰撞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时代风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优秀人文素养。

1.3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把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好教学内容设计,将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去,要找准切入点,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注意语言艺术,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例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学生知识基础也变得更加多样,注意力也变得分散。如何让学生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就成为每一位通识类课程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通过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励教师加快探索实践“育人方式的转变”和“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润物无声”式地融入课程思政,注重挖掘地方优质文化资源,以具有亲和力的优质资源助力“文化育人”。

2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1 课程思政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有待加强

目前,G学院虽然高度关注课程思政建设,但在实践中如何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具体教学过程中却不是特别清楚。有的传统文化课程授课教师没有足够的思政教育意识,没有把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水”文化和耕读文化融入教学,只是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缺乏思政元素,未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2.2 课程思政资源整合不到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通常出现部分教师无法把握传统文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或者不当地插入思政内容,造成了课程的不协调。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不高,习惯了自身熟悉的授课模式,较少花费时间和精力踏足新的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缺乏应有的思考与探索,依然延续传统的通识课教学方式,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同时,尚未组建一个协同育人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团队。学校有讲授哲学、文学、历史、政治、书法、艺术的专业课教师,但没有形成一个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门类上,学院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课程的,也有“旅游文化”“书法”“音乐”等课程的,特别是对某一个专业同时开设以上几门课程,有重复性和同质化的现象。在每周的教学例会中,学院都会对课程思政进行宣传,但没有对课程思政如何有效实施进行培训,也没有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2.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有待优化

在课程评价中,如何将思政教育内容纳入考核指标是一个问题。G学院对大学生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采用了考试的方法。这种考试制度有其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G学院采用两种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评价:一种是过程性评价、一种是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答疑、课后完成作业、参与教学实践等。其中:学生出勤率是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将过程性评价作为评价学生平时分的依据,特别是课堂表现分数。如何对课程思政进行评价并不容易确定,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衡量。结果性评价则是在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后进行的综合评价,通常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基础。但结果性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简单、缺乏过程监控和反馈,这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不够全面,也不易衡量,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3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高校课程思政也充分考虑了文化资源的分类运用,以提升课程思政针对性。有价值、有魅力的课程思政优质资源,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专业、所有学生,而应建立“资源”与“学生”的耦合关系。

3.1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实现“三全育人”和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要学习党和国家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并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等形式定期组织承担“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进行学习,在思想层面上加强教育,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坚定他们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决心和信心。针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进行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研活动等体系建设,在顶层设计上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学习培训等具体帮助,从而保障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中能够无后顾之忧,让“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能够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4]要积极汇聚、挖掘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课典型案例,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微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氛围。

3.2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

在现有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要转变以往的灌输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同时,结合专题内容加以价值引导。如: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在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部分,引导学生关注疫情防控的态势,通过讲解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

结合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立场角度分析问题。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学生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和监测,坚持每日晨午(晚)检和健康打卡制度,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要求。许多学生在课堂讨论后主动报名参加校内疫情防控志愿工作。

课堂教学关注热点事件、典型案例,采用翻转课堂组织传统文化大家讲,按照授课大纲和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提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主题、特长、兴趣等选择、准备,随教学进度参与课堂展示,然后教师点评。学习强国文化之中华经典资源库、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以及《经典咏流传》、中国大学慕课等学习资料可丰富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教师要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高校有关政策指导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在各种网络平台提升思政素养、开拓思政视野、加强思政能力培训。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组建教学团队,将更多的优秀人才纳入进来。通过集体研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为课程思政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

3.3 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3.3.1 拓展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研究

结合学校开展《G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G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要求,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平台建设为研究思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既立足教材,又拓展延伸,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科技发明、哲学、艺术、教育等安排在拓展课程中,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三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目的。[5]

3.3.2 注重与优秀地方文化的融合

环巢湖传统文化的历史印记,传承并塑造与G学院“立足地方性、突出应用型、坚持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培养“立足文化型、突出传承性,坚持行业性”的“文化素养型学生”,打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示范课。

3.3.3 丰富第二课堂和“三下乡”内涵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结合环巢湖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校地共建‘一院一镇一品’志愿服务行动”特色项目,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汤山爱心学校”“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重点项目,力争形成一批地方特色文化育人精品项目。

3.3.4 打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品牌

根据学校制定《G学院服务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环巢湖文化塑校育人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活动,努力打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将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实践活动中,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知与行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3.4 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常规考核中,使课程思政考核落地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优化评价体系,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协同性,在此过程中,如何掌握评价的度,或者说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模式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课程思政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有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师的评价,建立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学生在内的评价主体,以促进教师课程思政工作不断优化升级。对大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设计,将学生自评、同行评价、思政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纳入评价体系中,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且“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受众范围、受众方向、价值理念、受众时间延续性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加上其学科属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突出特征,成为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要载体和路径。因此,近年来,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工作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在广度和深度层面进一步拓展,以期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