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
2022-03-24王放
王 放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是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红色文化是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教育资源,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导向价值、爱国主义情感的凝聚价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化价值等多重价值维度。[2]
1 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重要价值
1.1 道德示范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真实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到发展再到壮大的历史轨迹,可以说是高校“三全育人”最为鲜活的文化素材之一。红色文化富含的各类精神价值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导向遵循和鲜活养料,其中: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的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及其生动实践,为道德教育、道德实践提供了基本经验和教育方向。很多革命年代的先进典型和百年党史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们是中国红色文化革命运动的中流砥柱,也是留在后人心中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这些典型红色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功绩等在高校“三全育人”中有着重要的道德示范作用。
1.2 文化传承价值
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印记、红色遗址遗迹遍布各地。从空间维度来看,红色文化资源区域很广,都传承着红色血脉,有着红色精神根基和思想源头,各地区的大学生在成长中都会在环境中受到这些红色文化的熏陶。从形式的维度来看,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文艺宣传作品弘扬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反映建设成果和美好追求的戏剧影视作品,再到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都承载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延续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打造民族革命精神的文艺作品,都是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正是培养文化审美的关键时期,需要有红色文化传承价值的教育内容和有效方法。
1.3 教育教学价值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取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拥有巨大的教育教学价值。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战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这些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转化成为人文的、理性的、智慧的教育教学内容,应当进一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提升爱国主义境界和情操。从外在形式上看,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有具体生动的特点,能够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深刻感受红色精神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高尚。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长期实践取得的宝贵成果,这些成果蕴含着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及勇于担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环境,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基地,开发红色文化信息化作品,将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教育教学素材和作品。
2 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存在问题
2.1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力度不够,限制其融入“三全育人”的广度
红色文化在高校“三全育人”中发挥作用不明显,未能形成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的工作制度和机制。高校大多集中于城市,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离革命老区、红色资源聚集的山区和农村相对较远,所以,缺乏主动挖掘意识,实践育人活动大多局限于校内,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往往需要各方面统筹协调构建工作体系,任务导向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很多,导致落实深度不够,比如:团学活动能够围绕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但教育工作者、全体辅导员、各学科教师、学工队伍整体上缺乏对红色文化深度发掘意识,加上本身的业务繁重,教师有自己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从主观上缺少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烈主动性,再加上地理空间上距离红色遗址比较远,自身了解红色文化有限,导致了很难主动创新教学方式。高校对红色文化传播工作缺乏制度支撑,难以有长效机制保障,红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工作难度较大,缺少操作性强的工作方式。
2.2 学习研究红色文化资源不足,影响其融入“三全育人”的深度
“三全育人”工作中,课堂主渠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作用。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改革力度较大,受疫情影响外出学习和实践受到限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研究红色文化方面欠缺,课堂上红色文化传播教育熟练程度不够,影响红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的效果。辅导员是传播红色文化思想的重要角色,主要形式有:理论宣讲、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目前,高校辅导员大部分没有人文社科类专业背景,也没有能够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再加上对于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够,事务性工作较多,精力和时间都非常有限,很难与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方面的交流与探讨。
2.3 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不深,影响其融入“三全育人”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活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革命时代和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距离他们生活较远,他们在生活中具有独立性、创新性、差异性,对待红色文化的态度不是积极主动去学习。
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辈也成长于改革开放与社会急剧变革的经济发展时期,很少给他们谈革命文化、追寻红色印记,更多的是向往城市文化和现代科技,导致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不足。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迅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速度和渠道不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能比拟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各类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碰撞,他们的思想会发生波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手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课堂上和实践中强调红色文化和“四史”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思政课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其理论性强的特点,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感觉总体上还是觉得枯燥无味、生涩难懂。青年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认同感低,在源头上也影响了红色文化传播。
2.4 育人环境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限制了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竞争交流越来越多,外来的很多信息有一部分是消极的,大学生涉世未深,面对各种各样文化环境的信息缺乏抵御能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的同时也诱发了投机心理,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和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科技,创作技术含量高的影视文化作品,对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吸引力,这对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较大挑战。育人环境的多样化,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空间被压缩和限制。
3 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路径选择
红色文化在其生成与传承过程中均具有内在的育人属性。[3]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育人要素,将红色文化融进课堂教学、融进理论研究、融进校园文化、融进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与认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4]
3.1 完善高校“三全育人”机制,将红色文化融入制度建设
高校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从制度上保障红色文化发挥作用的平台和基础,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保障红色文化进入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制度建设中。“三全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把红色文化充分融入育人全过程,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高位筹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从教职工理论学习到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从学生日常管理到课堂教学计划的制订,都应进行制度化建设,从制度上促使师生熟悉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逐步培养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产生共鸣,主动挖掘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要各方面协同联动、打破本位主义,完善育人队伍协同机制和课程育人协同机制,形成多方育人合力。将红色文化教育任务融入学生管理制度和团学活动,将红色文化学习和实践内容纳入实践必修学分,扩大红色文化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影响力。高校要在思政理论课的集体备课制度、辅导员谈心谈话制度、主题班会制度中加入红色文化元素。
3.2 立足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实际,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模式与方法
传播和传承红色文化,汲取红色基因,对大学生具有高度引领性。红色文化能够充分体现顽强拼搏、艰苦朴素、不畏艰难、敢于牺牲、勇于担当等优秀品质,学习红色文化,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所体现出来的优秀气节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这种不灭的文化印记始终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探索红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新模式和新方法,弘扬红色文化要创新传播方式,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表现、表演红色文化的内涵,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在日常事务管理中融入红色精神、在党团班级建设中培养红色信念、在学业规划指导树立红色目标等方式推行红色文化,在红色环境熏陶中达到“全员育人”。在学生宿舍楼、图书馆设立红色服务岗,每天有红色志愿者轮流为大家服务,传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打造红色班级,引领红色作风。创建红色校园,打造红色文化长廊,倡导广大师生创作红色文化作品,选出优秀作品悬挂在学生宿舍的门厅、走廊、教学楼内的办公室、教室等宣传地点,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在这种红色基因孕育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让大学生在弘扬红色文化过程中不断注入红色血液,坚定红色理想信念。
3.3 发挥红色文化设施和阵地的作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5]高校“三全育人”要突破传统思路和工作路径,以开放的视角和理念去构建联合育人体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都有育人职责和功能,高校要主动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协同联动的“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
高校主动与当地政府对接红色景区、红色革命遗址等红色教育资源,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参观学习、深入社区调查研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红色资源,探寻红色遗址、探究红色文物、探访红色英雄人物,利用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多方的红色资源,助力大学生在不同场景的体验实践中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转化为情感认同。
3.4 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
红色遗址、红色博物馆等是红色文化的固态物质化的表现形式,红色历史人物、革命英雄是红色精神的人文标杆,高校应当积极挖掘整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每个地区的红色景点、红色历史人物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将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和计划。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开展现场实境沉浸式体验教学,极大调动师生积极性,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现场教学,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感人肺腑的表达方式把红色文化引入到课堂,把红色文化的优秀故事收录到教材中,把红色文化的各种传播形式创建到教案中。教师进行红色文化讲授时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不可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全方面挖掘红色文化背后鲜活的感人事迹,努力讲好中国红色故事,让大学生与红色文化精神同频、共情,实现有感而想,有感而发,有感而为。红色精神是永存的,红色故事是生动感人的。因此,老师还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把“老师一直讲”转化成“学生总想问”的课堂情境,调动大学生红色文化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参与热情,让大学生能够从“老师让我学”转化成“我想从老师那里学”,真正被红色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所感染。
高校还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融入“红色文化体验课”,不定期地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基地参观及在基地通过老师解说的形式,使大学生深刻了解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故事,可亲可敬的革命先烈,以及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心、恭敬心、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
3.5 将红色文化融入网络育人平台,借助现代科技与新媒体技术优势发挥更强大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在红色文化教育中也发挥着其重要作用。高校要牢牢把握网络红色话语权,将各类红色文化的公众号或网络平台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率先占领网络思想宣传高地,通过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宣传方式传播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内容,或以大学生的视角选择一些他们喜欢和接受的红色影视作品,让大学生通过网络形式传播红色思想、分享红色故事、展开红色文化讨论,建立良好的红色网络氛围,点燃大学生们的颗颗红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7]当前,社会网络信息平台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已经成为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通过搭建红色网络信息平台,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表达对任何事件的看法和观点,通过网络影响很多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发展。高校可以将一些红色资源和文化放在学校的官方平台,加大宣传红色资源的力度,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方针,让整个校园网站都充满红色文化,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也能学习相应的知识。除了利用红色资源网站和高校的网站宣传红色文化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的网络媒介让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了解,以新媒体为依托建设一批高校高质量思政类公众号,增强红色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红色精神。
高校“云课堂”建设给红色文化思想传播创新带来了新路径,众多的网络课程给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性。当前,很多高校在建设校史馆、校内文博馆等,这些场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VR、AR技术运用起来,把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浓缩到场馆内、校园内,打造出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的红色文化教育场景。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资源,将大学生易班平台植入各地的红色文化,让学生每天的网络生活都有红色教育元素存在。红色文化宣传以学生感兴趣的网络传播形式为学生所接受,形成高校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