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医院应用心理学实习带教问题及其对策

2022-03-24马宏丽王雅琴

大众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

刘 耿 马宏丽 王雅琴 

综合医院应用心理学实习带教问题及其对策

刘 耿马宏丽王雅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实习基地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医院已成为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的实习基地之一,文章剖析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从实习目标、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考核体系、师资建设等方面探讨有效对策,为探索有别于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医院;应用心理学;实习带教

引言

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毕业生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成为制约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瓶颈[1,2]。实习基地作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场所,实习教学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在医学生实习教学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实习带教模式,但作为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习基地之一,接收该专业的实习,尤其是应用心理学中的咨询心理学实习教学中尚无经验可循[3]。广西某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自2009年开始成为广西第一批应用心理学本科医院实习基地,每年接收医学院校、综合院校及体育院校的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实习。本文就该医院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析,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考核、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以提升实习效果,为探索有别于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积累经验。

1 实习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1.1 专业结构缺乏,单维度思维模式

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的来访者或者患者以神经症、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医学问题为主[4,5]。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生多来自于师范院校,及部分开设有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学生们主要接受的教育都与学校的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相关,在心理测量、沟通能力、人文素质修养方面相对具有优势,在进入医院实习后,学生缺乏医学基础知识,对神经症、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形成的生物学因素认识不足,以及对变态心理学症状识别不清,多停留于心理学层面,把精神心理疾病的病因仅归于心理因素,缺乏诊断要点、临床思维,从而导致对疾病识别出现困难,思维模式呈现明显的单维度倾向[6]。

1.2 实习时间不足,实践机会有限

大多数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多为大四最后一个学期,面临就业,虽然实习基地涉及面广,包括学校、企业、监狱、医院等,但学生通常只能选择一个单位实习[7]。在综合医院实习,多为1至3个月,在面对患者时,学生有一定的恐惧害怕心理,加之缺乏医学临床知识体系,因此实习前期多为观摩,学生们往往在刚刚适应医院工作环境、对变态心理学知识有所体会的时候,实习时间就结束了。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操作机会少。在美国应用心理学专业设置了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该专业的学生要参加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并在不同的科室中轮转,积累临床经验,这一模式与医学生的实习培训类似。但在目前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划分并没有如此细。

1.3 考核评价偏重理论,实践能力考查未能体现

虽然学生通过在综合医院心理科实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尤其是变态心理学的感性认识、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心理问题及疾病的诊断思维培养等,但传统的笔试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让学生做一套类似于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试题,再加上带教老师对学生出勤、学习主动性、表达沟通能力等主观评价就完成实习考核了,这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习成效,体现不出他们的实践能力。

1.4 带教老师心理学知识局限和教学意识不足

临床带教医师几乎为临床医学专业,多数是半道转为精神心理科医生,即使是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科班出身的带教老师,也缺乏系统的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习经历,应用心理学专业理论内容了解不多,知识领域局限。当应用心理学实习生的实习方向与带教医师个人擅长方向不相一致时,难以起到深入指导的作用,或者过多的侧重医学知识、技能,如教授药物治疗的内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达不到理想的实习效果。此外,临床带教老师日常医疗工作繁重,在带教中难以分配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学,而使实习生成为老师临床工作中“跑腿的”。

1.5 职业认同感不足影响实习效果

部分学生入学前对心理学向往,入学后或临近就业时看到目前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行业不规范、专业化水平不高,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良莠不齐[8];理学学位或非医学学位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在当前我国医疗体制就业中职称提升受限;看到很多师兄、师姐心理学方面难以就业,而在其他行业就业形式大好等现状,因而对心理学职业认同感不足,实习期间忙着做“转行”准备。

2 对策

2.1 发挥综合医院优势,明确实习目标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心理学应用技能,尤其是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9]。综合医院以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行为障碍最为常见,心理咨询门诊以学习障碍、人际交往与恋爱、婚姻等心理问题为主,非精神心理科病人中存在大量心理方面的问题。综合医院实习基地应充分发挥其疾病谱的特点,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技能培训的目标定位为:第一,以《变态心理学》教材为主,开展以识别典型及常见精神症状、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的鉴别、疾病转介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实习带教。我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因此,识别精神障碍、心理问题诊断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第二,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如如何开场,运用接纳、理解、共情等技能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倾听、提问、分析、促成转变的策略与技巧等;初步掌握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进行资料采集、心理问题分类与原因分析、量表选择与结果分析、家庭作业布置等。第三,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精神心理科医师担负起心理危机干预、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服务重任,这些工作也为带教积累了难得的教学资源。

2.2 基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心理咨询实践能力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2.2.1电教法

主要使用《精神疾病症状学》临床录像材料,精神症状典型、齐全、真实、生动。一般在实习早期使用,主要使学生对症状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还可弥补因实习时间较短未能在临床上一一看到书上描述的常见症状。

2.2.2教学查房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但培养良好临床逻辑思维是专业素质中的重要方面[10]。教学查房是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面对病人往往不知从何问起,或被病人“牵”着走,沟通、晤谈常常一头雾水。带教老师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晤谈、沟通、精神状况检查,分析、讲解病人中出现的幻听、思维障碍、焦虑、抑郁等精神病性症状,将《变态心理学》中理论知识与真实的精神症状结合起来,加强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指导实习生学习与病人沟通、病史询问、精神状况检查技术,归纳总结核心症状、病程特点,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对疾病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从而判断咨客是否需要转介医疗机构,形成良好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

2.2.3观摩法

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后,学生观摩心理咨询全过程。为了不影响咨询过程,采用可视听教学系统,来访者与咨询师在专用的心理咨询室内进行咨询与治疗,学生则通过可视听教学系统在另外的房间观摩,从而为来访者提供舒适、安静、独立、安全、保密的咨询空间。观摩法不仅有助于避免学生因缺乏临床经验、医学基础而引起的紧张情绪,尽快适应临床学习,同时通过观摩老师如何运用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如开场、接纳与反映、架构、倾听、引导、安慰和承诺、暗示技术,以及一些促进变化的策略和技术。

2.2.4案例情景式模拟心理咨询

由于心理问题的隐私性,部分来访者不愿意让学生观摩咨询过程。可从既往亲自做过的心理咨询案例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由心理咨询师扮演来访者,还原当时求助情景,学生扮演心理咨询师进行案例情景式模拟心理咨询。模拟咨询结束后,要求扮演咨询师角色的学生分享感受,咨询师和其他学生给予积极关注、倾听但不对其评论;老师就案例内容提出需要讨论的基本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也可由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做过的案例,由当事学生模拟来访者,咨询师或其他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一方面学生在来访者角色中进行体验,另一方面学习咨询师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心理咨询基础技能及心理治疗。案例选择上注意要有代表性,从简单到复杂,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际工作场景中,通过行为预演发现自己操作不当之处,从而获得相应的工作经验,增强在临床实践的信心,提高操作技能,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11]。

2.2.5其他

读书交流会、专题讲座、病例讨论会等融入到实习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主动性,锻炼沟通能力。如一例因传统风俗观念导致的焦虑障碍病例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患者的成长历程、生活事件分析其症状表现及引发心理疾病的原因,学习沙游治疗中咨询师如何使用引导促成患者的“顿悟”,体会社会心理文化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病、进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2.3 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技能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被纳入新修订的《精神卫生法》,从立法的角度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作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内容之一。科普宣教是促进心理健康和预防精神障碍的方法之一,是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重要的部分,综合医院的患者及家属是心理健康科普宣教的重要群体,心理健康知识需求高,充分发挥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体系优势,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指导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宣讲、组织病人开展团体心理游戏、读书分享会、编写科普小册子等工作,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锻炼学生口才、写作、讲课、沟通、组织等综合素质,达到提高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应用技能的实习目标。

2.4 完善考核体系

除了传统的案例书写、理论考试外,实习考核可设计真实个案考查方式。如选择典型、真实的个案,让学生面对真实或医师扮演的来访者进行综合性考核,包括访谈、口述式病例分析、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等。这种考核方式比起常规的笔试,更着重考查学生临床分析与总结的思维能力、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加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2.5.1设临床教学秘书协调实习安排

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实习教学进度安排;做好学习资源、带教老师及学生三者的统筹与协调,学校常采用集中实习方式安排学生实习,人数较多,带教医师、病例资源等分配不足,实习质量不高,应注意与学校积极沟通,做好统筹安排,使每位带教医师带2~3名学生,平均每名学生在1个月中能亲自接触10~20个案例,见到至少5~10个病种;了解学生实习期间需求、心理状况;组织考核、评定等工作。

2.5.2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既往带教老师几乎为临床医师,2015年九二三医院开始招聘应用心理学硕士、博士从事专职心理咨询及心理学科研工作,大力的完善了带教师资队伍人才结构,并鼓励青年医师考取应用心理学硕/博士学位,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带教提供有力支持。师资能力建设包括知识体系完善、教学能力提升。带教老师不但要有精神科医师资质,还需具备心理学知识体系,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资质及能力,通过参加劳动部举办的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及考核(2013年以前)、报考心理治疗师,充分利用高校的平台、慕课、毕业后继续教育等多途径,加强心理学、人文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增加学科融合,完善带教老师自身知识体系,使其带教时更容易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此外,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教师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岗前培训、专项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能力、授课水平,鼓励临床带教老师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应聘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兼职教师。

2.5.3建立督导关系帮助学生成长

心理咨询是一种个人的知识系统、人格素质、生活经验交揉成一体来影响或治疗另一个人的经验性的技术,而经验性学习有2个很重要的条件,即“能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是什么导致了不正常的反应或错误的判断”“当上述错误出现时,能给予及时、明确和一致的反馈”[12]。带教老师能从实习生角度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并和其一起探讨产生这些看法的原因,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整,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这种高级伙伴式的督导关系将更有助于他们的自身成长与人格完善。

3 结束语

实习是学生向工作者转变的重要环节,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及方式。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让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综合医院作为该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之一,应认清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结构特征,积极探索实习教学模式,制订切合实际的实习目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等,是提高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实践技能、专业素质的良好保证;带教老师的督导、言传身教中所体现出的对职业执着、热爱、认真的态度,对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信仰、职业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

[1]李艳芳.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1): 75-77.

[2]李永占. 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 教育现代化,2016(3): 98-101.

[3]唐晋,谢静涛,肖长根.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12(4): 382-384.

[4]黄啸,季建林. 综合医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1879例分析[J].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 213-215.

[5]骆利,肖利军,张倩,等. 某综合医院心理门诊1999~2010年就诊者疾病谱构成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11,24(7): 76-78.

[6]耿耀国. 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精神医学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教育(中旬),2011,4(1): 54-55.

[7]王卓,于月,董成文. 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 社会心理科学,2016(6): 49-51.

[8]陈祉妍,刘正奎,祝卓宏,等. 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 31(11): 1198-1207.

[9]张斌,邱致燕,王叶飞,等.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31): 178-180.

[10] 崔立谦. 在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 85-135.

[11] 陈孜,李彦章,杨曦.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心理诊断学》问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 514-517.

[12] 伯纳德,古德伊尔. 临床心理督导纲要(第3版)[M]. 王择青,刘稚颖,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ship Teaching of Applied Psychology in General Hospitals

The practice bas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General hospital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ractice bases of applied psych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actice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practice objectives, 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system, teacher construction, etc., so as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exploring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different from medical students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general hospitals; applied psychology; internship teaching

G642

A

1008-1151(2022)07-0152-03

2022-04-18

刘耿(1980-),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精神心理疾病诊治、健康人群心理健康促进等临床工作,以及临床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咨询师实习、见习等带教工作。

王雅琴(1986-),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主管护师,研究方面为精神心理疾病护理,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主观感受评估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精神疾病患者院外延续护理等。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