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
2022-03-24曹海燕
曹海燕
(东南大学 学生处,南京 210000)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范围内的一种政治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高校党委,高校党委作为一级党组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目标确定、计划制订、资源统筹等职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在校园内作为一个集体组织存在,共享一个目标和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理论的准备、师资的调度、活动的安排都需要高效的组织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思想在整体性、统一性基础上呈现出分散、分化的新特征,用系统的思维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新的要求。而当代社会系统的特征不仅仅表现为系统的复杂性,更表现为组织的高度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还需要面对复杂的客体变化。国际关系、国际形势如何通过舆论的渠道呈现给大学生,有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如何为大学生进行分析解读等等,都需要进行细致地组织。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既是组织中的一员,受到组织的影响制约,比如各类社团组织;同时又是组织的组织者,形成各类新组织,比如因兴趣爱好、地域文化等形成的团体。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1.“三全育人”整体性不强。“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目的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企业、学术团体全员育人合力不强,没有树立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观不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性、有效性、持续性不够,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理论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高校思政课老师、专业课老师、教育管理者等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定位不鲜明,个别教师存在认知缺陷和实践缺位,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了,认为自己只有教书之职,而无育人之责。
2.学科建设中组织协同性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没有很好地融会贯通、协同创新,没能实现多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未能形成共同推进、全面育人的格局。学科间的壁垒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尽管国家要求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但“个别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在学科资源分配、学科平台设置、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考核评价等方面相对薄弱,没有完全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缘化’的实际状态”[1]。
3.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带来新的挑战。“新媒体传播‘非组织化’降低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化程度”[2],新媒体时代稳定的、有组织的利益表达平台缺失,而学生利益表达的计划和目标具有多重性和分散性,这使得网络传播活动呈现出非组织化的特点,极大挑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组织体系形成冲击。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逐步消除。“以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占领主导地位,通过行政性、强制性等手段,主流价值观深深影响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微信传播为主体的网络时代,大学生与教师一样甚至能比教师更容易更快捷地获得相关的信息,传统的权威认同逐步被消解,‘微信传播’动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3]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结构变化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分化与整合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社会深度分化的体现,原先依附于其他系统或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分化的背景下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出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分化。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指的是“一定的主体运用社会整合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各要素、各环境进行的调整、组合以实现系统目标最大化、形成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4]。社会分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出现的新情况给“三全育人”格局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资源、要素重新整合的考验,必须运用系统性思维、整体性思维重新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视程度不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共同体,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活动、学科组织、学术载体、学者共同体等所组成的整体,具有组织化的社会组织形式。”[5]社会分工的深入推进在学术领域也得到了体现,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从1982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到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现在高等教育的专业与学科体系中,之后全国高校陆续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专业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重要性已经十分突显,其组织水平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学科建设发展前景,还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需要解决在特定环境范围内组织活动主旨协同问题。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组织水平不高,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各管一段,缺乏主旨的统一和步骤的协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反馈调节方面存在整体性不强、系统性弱化的问题,导致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足,未能形成贯通融合,协调统一的有效体制机制。
3.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生时代性变化。第一,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了大学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便携式网络设备的普及,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获取资讯、购物、娱乐等日常生活问题,微信、QQ、知乎、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成为主要的信息交流手段。网络是把“双刃剑”,过于沉迷其中也导致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间减少,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下降,团结协作精神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生活和人际沟通,也给高校的思想教育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第二,在家庭中得到多位家人精神呵护及物质的优先保障。成长环境改变了大学生心理结构。现在高校内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认知能力未得到应然的发展,没有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容易丧失对信仰的追求,个人意志力不坚定,性格敏感,情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路径的优化及对策
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6]在这里,马克思不仅强调了要以“知识指导”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了“组织”的重要性。高校要发挥“三全育人”格局的协同作用,就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组织,形成互相协作、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首先,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因为“没有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统一是没有意义的”[7]。高校党委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生命线”的观念,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工作计划部署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在责任分工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责任。完善高校党组织管理制度,建立校党委—院(党委)总支—系党支部的组织责任链。在校党委层面,党委书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院(党委)总支层面,学院党委书记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负有政治责任;在系党支部层面,党支部书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尤其是学生党支部或者教师学生混合支部,更要重视如何开展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问题。
其次,坚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落实需要各级党组织的有效分工与协作。校党委牵头负责,宣传部门具体执行,重点做好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务部门负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科研部门牵头制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课题统筹推进工作,学生工作部门牵头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校团委牵头负责大学生社团活动及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不仅体现在牵头负责、监督推进工作,更重要的还在于统筹全校各部门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同部门和院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能存在的冲突,真正形成协同、统一的整体性作用,实现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质性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一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教师具有学科意识是从事学术研究、提升业务水平的前提,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树立使命感、责任感的需要。学生具有学科意识,是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思维的需要。行政干部树立学科意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尊重。二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教育引导行为,是一门有自身发展规律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哲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需要一大批专门的优秀人才从事具体研究工作,学科队伍建设水平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高校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层次,培育一批能够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骨干人才,建立一支具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学科队伍。三是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果。理论来自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果应积极在实践中推广运用,在实践中总结提升检验成果。学科成果不仅体现在理论积累,也体现在人才的社会形象,在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作品的同时,培养一批在社会上具有号召力、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大家”。
(三)坚持统筹引导,抓好高校学生社团及自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社团,是有着共同爱好或者共同目的的人群。大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大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或者出于某种共同目的而组成的学生群体。与普通群体相比较,社团有三个特征:一是有组织基础,二是有制度保障,三是有目的方向。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大学生社团自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大学生社团所具有的上述三个特征使大学生社团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2016年1月13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强调要进一步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高校应设立社团文化建设管理指导教师,专人专职做好高校社团管理工作。同时应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制订和落实,扫除社团管理中存在的盲区,确保社团管理指导教师全过程跟踪落实,确保社团活动的正确发展方向,掌控学生自组织发展。此外,互联网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内外信息交流更便捷、更频繁、更深入,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和新媒体推动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通过网络渠道和新媒体平台互相熟识、交流、协作的自发性网络自组织便因势而生、因时而盛。这些自组织种类繁多,有的是为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有的是实践公益责任,有的是探寻时尚生活,还有的是弘扬传统文化。网络自组织帮助大学生拓展自身视野、增进彼此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也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价值观念,影响了价值导向,导致思想观念多元化。高校要通过专业教师、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个体力量与高校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力量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地融入学生自组织空间,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的同时,帮助大学生自组织解决发展问题,把握大学生自组织发展方向,使各类教育引导活动处于有序可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