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实现路径研究
2022-03-24黄树军
黄树军
(东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89)
“获得感”一词以“得”为词心,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和体验,强调结果导向,是人需求满足度的一种反应,用来作为检验成效的衡量标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成果多以教育对象本身的需求回应为主要研究思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前提为研究的尚处于起步阶段。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前提,也可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关系”[1]。“就社会变化来看,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变化,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2]
不同社会时代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活动空间环境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实效性和有效性,这种变化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与传统的“在场交往”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不同,人与人“不在场交往”的关系特征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关系前提。网络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无“网”不在,与“网”深度融合,数字化特征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现实与虚拟”世界空间双向互嵌全面贯通正形成一个人类社会“新”的空间生态。在这个空间生态中,信息节点构成了网络社会的基本元素,而网络节点塑造了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基础)架构,现实个体与数字个体在“新”空间生态中的“节点”互动,正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和情感连接。网络世界的社会分工、组织协作、交换交易等社会和经济属性特征越发明显,深刻影响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虚拟网络世界这一巨大社会空间环境变量,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现实教育空间向“新”空间生态延伸后的连续性和适应性转向,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课题,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将产生直接影响。在此背景下,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逻辑进路和实现路径等进行梳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意蕴
单从词义上理解“获得感”,它是“获”的行动、“得”的结果、“感”的体验的叠加,通过实践活动,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感官结果提升到意识层面的感受、感觉体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学术界对此从生成视角、结果视角、体验视角等多角度做了深入研究,在此不再详述。而对于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对此有两种认识:一是将其理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把“网络”仅看作是一种传统“在场交往”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工具”和“载体”;二是将其理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把获得感理解为是“线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带来的体验,理解为仅是空间场域变化带来的获得感体验。笔者认为,这两种认识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首先是忽视了网络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反应,忽视了网络虚拟、匿名、开放等特性对传统社会关系和实践带来的巨大变革和冲击。因此,网络空间世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的作用方式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和“载体”,而将直接深入到现实和虚拟空间上存在的社会关系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忽视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应该是一种在现实与虚拟世界双向互嵌全面贯通的“新”空间生态中的实践活动而得到的获得感,它不单单是“线上”,而是既有“线上”又有“线下”,还有“线上和线下”的互通融合。
在网络时代,“线上与线下”双向互嵌全面贯通的社会空间场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生成以及教育过程具有深刻影响。结合以往的研究,我们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在“现实与虚拟”空间双向互嵌全面贯通的“新”空间生态社会环境中,在教育主客体的双向参与互动中,在教育对象获得实在结果的体验中,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接受、认可等积极的主观体验、情绪反应和行为转化,同时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与实施过程中也收获到持续的、正向的主观体验和反馈。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逻辑进路
一般认为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二元结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但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核心关系悄然变化为“主体-空间-客体”[3]所构成的三元结构,“空间”也具有了一个元极的属性。这个“空间”既是现实空间的延伸,又是现实生活映射与虚拟空间的融合,扩大了现实空间边界,又赋予了虚拟空间真实,是一个全“新”的空间生态。因此,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逻辑进路是在“现实与虚拟”双向互嵌全面贯通的“新”空间生态中,实现教育主客体的需求共契—有效供给—体验确证—价值认同—行为输出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对象需求、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主体四个重要维度。
(一)教育对象的需求偏好与内容
从对象需求而言,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主体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空间生态现已成为大学生表达自己思想行为、需求偏好以及诉求的重要场所,这背后往往隐含着当代教育对象带有共性和个性化的内容。
1.自我、自信、有个性。当代大学生思想和思维方式活跃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事物的认识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化特征。多样性的世界丰富多彩,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观性导致认识的差异性。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无界性与开放性拓展了人认知的边界,也导致了网络价值取向的自由性、差异性和宽容性。因此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在自我追求和诉求表达上追求多元,尊重差异,在虚拟和现实中处处流露着自我意识觉醒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网络个人主义”盛行。
2.诉求重实际,轻理论。就大学生而言,其诉求表达的内容主要围绕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学习、社交、情感、求职等实际问题。同时对教学服务、生活服务、校园服务、学校管理等与自己有实实在在关系的问题比较关注。同时,虚拟世界的空间常常成为大学生逃避现实、发泄不满、思想天马行空、寄托诉求的情感场所。
3.娱乐、消费、文化观念发生较大变化。当今网络已全覆盖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娱乐,快乐至上,及时行乐思想在大学生中有发展趋势[4]。与此同时,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和文化观念也带来较大变化。大学生通过“网贷”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状况常有出现。而物质的“奢侈文化”、明星的“娘炮文化”、网红的“流量文化”、低级的“媚俗文化”、小众的“极端文化”等非主流思想文化在网络空间快速复制传播,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如不加以批判和正确引导,对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不利。
(二)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主观体验
从供给内容看,教育者的内容供给与教育过程的实施,最终是为了将内容含蕴的教育目标转化为教育对象的精神价值,促进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获得感的实现和增强取决于在“新”空间生态环境中的教育供给内容是否让教育对象主观上有“得”的结果体验,是否满足了教育对象对需求的主观确证体验。这种主观体验尤其要注意网络快速的复制性、传播性、互动性、穿越时空性对获得感所带来的正向或者负向的放大效应。
1.教育对象的主观体验感。教育对象获得感的主观体验是在参与“新”生态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后的校园学习体验、校园生活体验、校园服务体验、社团活动体验、社会实践体验等方面有切切实实“获”的感受,同时在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得”到实在结果的提升,从而在思想情操与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实质性正向意识形态“感”的变化。
2.教育者的主观体验感。教育者获得感的主观体验感是,在“新”生态空间中,进行教育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和实现后“得”到自我认同与被认同、成就与被尊重感、职业自豪与认同感、自我提升和能动性提升等感受,同时与教育对象在“感”的正向意识形态上产生共振。
3.主观体验的预期评价。我们必须认识到获得感是人的主观认识评价,主观体验后获得感的评价会因人而异。在“新”生态空间中,在获得感取得正向成效的情况下,根据对象的需求与回应体验,可以将主观体验的预期评价分为达到心理预期、超出心理预期和低于心理预期三种情况。这三种预期意味着教育对象体验的“得”与自身所想获的“感”的差异性,“心理预期映射的程度越高、越精准,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就越加强烈”[5]。
(三)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双向互动
从供给方式看,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好的获得感,取决于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双边参与和在“新”空间生态上的有效互动。
1.能动性的互动。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是积极的、主动的、愿意的互动,能动地去参与获取供给内容,还是消极的、被动的、被迫的接受和参与,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获得感体验是大不相同的。网络空间的互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获取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因此,发挥两者主观能动性对两者获得感的体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互动的有效形式。形式有效的互动将带来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和过程后获得感的有效提升。在“新”空间生态中,互动可体现为现实和虚拟中的课内与课外的互动,网上与网下的互动,浅层和深层的互动,人物与角色互换的互动。“特别是双方精神上的互动,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互动,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所在。”[6]在网络信息技术帮助下,互动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专业论坛社区、专业学习软件、沉浸式互动场景等进行,在互依共存的关系中,双向有效互动的结果带来互动双方在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情感升华等方面产生共享、共得、共进,获得感得到持续巩固。
(四)网络时代教育供给主体的协同关系
从供给主体看,获得感的取得意味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体验感达到或者超过心理预期,最终实现教育对象对价值输入的认同,同时表现为教育对象在思想上的内化和行动上的外化。在“新”空间生态的发展进程中,当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在“新”空间生态环境中展开,政府、组织、社团、企业、个人等多元价值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得以延伸和扩展,网络空间社会的组织关系功能和价值结构也发生变化。当现实空间社会的意识形态关系镜像映射至虚拟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将作为一种现实空间的主导力量,在“新”空间业态上引领、整合多元价值观念,构建组织关系和重塑价值结构。从此意义出发,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现实社会中的单中心的育人主体结构已不再适应当前基于网络“新”空间生态上的育人场景。因此,要保证我们塑造和引导现实空间教育对象价值观在“新”空间生态上的延伸,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上的连续性,实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需要在现实与虚拟的多元价值主体互构的实践过程中展开。“在实践逻辑进路中,加强协同治理建设将成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连续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践方式与网络空间新形态之间的契合性。而建构主体间的协同关系,从根本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空间化重构。”[7]
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路径选择
(一)大数据把脉,实现精准需求思政
把脉需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起点,实践中应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中把握教育对象的需求,在关切且积极有效回应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对象从“获得过程”到“获得感”的超越。当代大学生爱好广泛诉求多,追求呈多领域、多元化发展趋势。如何深入及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需求动向,精准了解需求、认可需求、回应需求、满足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网络时代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给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有了大数据的帮助,我们不会再将世界看作是一连串我们认为或是自然或是社会现象的事件,我们会意识到本质上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将世界看作信息,看作可以理解的数据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审视现实的视角。它是可以渗透到所有生活领域的世界观。”[8]依托大数据技术,我们可以将已经深度融合在网络空间中的教育对象的思想认知、行为习惯、学习情况、关注焦点、需求动向、信息反馈、衣食住行以及各种需求和诉求等方方面面的显性和隐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达到精准把握。
1.跟踪需求,精准预判。通过大数据信息收集,可以对教育对象在“新”空间生态上的学习、社交、娱乐、舆情动向等需求动向实时跟踪动态采集,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专业评估,给教育决策者提供可量化、立体而全面的动态视野,及时地对需求诉求动向以及各种变量分析,启动预警、预判、预测机制,避免主观误判和错失时机。网络空间现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必争之地,我们尤其要注意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教育对象进行理想信念上的动摇,思想认识上的误导,价值取向上的诱导,言语行动上的煽动。精准把握教育对象需求动向和各类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到可以切实解决问题的途径,发挥大数据的及时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作用,防患于未然。
2.总结需求,针对施策。通过大数据信息反馈,可以对教育对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超预期正向回应的需求内容、形式等及时总结出一定的教育方法和规律。帮助决策层和学校管理机构有针对性地来进行教育资源的调配和政策的实施,帮助学校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内容、教育计划和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差异化而非灌输式的教育实践,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精准需求回应和精细化的服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3.数据化需求,精准定位。通过大数据技术导入,将教育对象在校园场域中,学习、生活、娱乐等多场景需求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动态化挖掘采集,通过对比数据,提炼数据,抓住核心数据,让数据展现,让数据发声,让数据说理,让数据联通,把教育对象关切的需求问题数据化,可以让教育者更精准定位需求,抓准关键问题,踏准关键“时间窗口”,引导教育对象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动态化的实时教育,提升获得感。
总之,通过大数据精准把脉教育对象的需求,不再是填鸭式的漫无目的的灌输说教,可以提高教育对象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对象关切且积极有效的需求回应过程中,可以真正实现“获得”实在结果再到意识形态层面上“感”的超越。而教育者通过大数据,可以及时准确收集到教育对象获得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资源和供给内容的输出,改变教学方式,实现教育对象“获得感”个性化和最大化的满足。大数据技术与教育在广度、深度、温度、力度上的立体融合将是未来实现精准思政的努力方向。
(二)深耕教育资源,输出优质网络思政产品
传统教育主体输出的教育资源供给往往静态化、单一化,与教育对象日益增长的动态化、多样化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是导致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弱化的重要因素。网络时代,要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难懂、枯燥晦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进行通俗有趣、形象生动、新颖化接地气的优化改造,在“新”空间生态上,推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来提升获得感。
1.顶层设计,整合内容资源。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需要顶层设计,要深刻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从国家发展以及战略安全的高度,来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对内容资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立体的、一流的建设、规范和整合,精心打磨教育内容。在思想上、理论上、逻辑上牢牢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融入内容资源,打造出旗帜鲜明有鲜亮特色的精品,充分展现内容资源的思想性、时代性、文化性、艺术性,同时融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既有高度深度也有接地气和亲和力,既有标准化也有差异化。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诉求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每一个环节上,在每个环节上的需求回应对大学生获得感的体验都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通过顶层设计,高校思政工作不能仅以学工部门、团委、公共课教学部门来供给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育内容,而是要整合学校其他部门每个环节的内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合理配置、合理运用,把各种资源的作用从不同角度发挥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化育于人,应涵养在教育的全过程。
2.搭建平台,丰富资源供给。通过搭建高校先进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以内容为王,多渠道、差异化丰富教育资源的内容供给。注重抓“眼球”造“精品”,紧跟时事热点,紧抓身边事,紧跟主流文化思想,提供多形式、多形态、多角度,定制化的精品思政资料文库。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因人而异,差异化教学内容,主动吸引教育对象。同时要大胆鼓励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动地把有正向思想性和独特视野的原创性文章在平台上发表传播,将内容资源从教育对象被动灌输变为主动输入。通过将优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贯穿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中,把教育对象需求回应落到实处,让教育对象对所学习的内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有真心、真切、真实的获得感。
3.依托技术,优化资源形式。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哲学性、社会性、深刻性对还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和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存在一种远离现实,脱离实际的感觉。因此有必要通过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对教育供给内容进行融合创新和内容再造处理,优化资源表现形式,变成教育对象易于获取和理解,乐于接受和认同的图像、音频、视频、动漫等方式,让内容“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同时精炼化、热点化、及时化资源内容,提升学习的体验感和获得感。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网络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比如远程教学、网上演讲会、虚拟话剧、虚拟毕业典礼等沉浸式场景在AR、VR、3D 等技术支持下,得以实现并增加了教育学习过程的获得感。
(三)加强供给能力建设,协调创新网络思政方式
从供给侧的供给方式来看,教育主体的供给能力对教育对象获得感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育主体应以开放的心态,适应网络时代新技术进步带来的多重变化,不断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不断加强学习改进策略,以与教育对象产生共鸣、共赢、共荣为目标,主动转换育人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
1.教育主体供给能力是供给质量的关键变量。网络时代信息与知识的认知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传统师者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在现代教育服务中所占据的知识信息优势越发不明显,教育话语权逐渐丧失吸引力。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对教育者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主体自身的政治素质、理想信仰、价值取向、理论功底、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等综合素养,以及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引导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思想政治定力等等,是否具有比教育对象有相对优势,是否在认知层次和认识水平上有所超越,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获得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教育主体在育人过程中如果不适应网络时代育人的新形态,不能深入思考新锐问题,不敢回答尖锐问题,不能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对信仰价值真伪善恶、优劣取舍的判断含含糊糊,没有主见,没有多角度多层次的正确思维视角,没有开放包容的胸怀,那势必对教育对象获得正向积极乐观的正向体验感产生负面影响。
2.教育创新力是优质供给能力的保障。网络时代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新媒体等先进技术作为教育创新力的技术保障。将传统方法和技术相连,将时代精神与技术相融,把原来的主观和直观体验以及经验,变为可见、可听、可感的量化数据,为教育方法在观念、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摆脱传统思维定势对教育创新力的束缚。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回应,以时效性和实效性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依据个体差异性和不同的阶段特征,创新不同方式,打破教育方法固化的藩篱,实现需求供给的“契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性、便利性进行多元、多样、多变的教育实践活动,化被动为主动,把正向的价值观通过教育方法创新之路和谐地融入学生的成长之路。比如随着“元宇宙”虚拟空间社会的到来,可积极探索虚拟世界沉浸式教学的尝试,提升教学的新颖感,增强获得感。
3.加强教育方法有效协调来提升供给效力。将传统的疏导教育、典型教育等通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根据教育对象的切实需求,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方法融合、整合、协调与实施,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入门的难度和进阶的高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有效生成。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让教育对象的参与感、存在感、归属感更强,使教育方式的系统性、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体验性更好。不过,在网络时代我们要警惕“技术至上”,防止仅仅用僵硬的、冰冷的技术工具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替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协调性、连贯性,把教育对象带进另一个“技术枯燥”的教育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有效生成。
(四)强化网络主体协同,建构思政育人新格局
网络匿名、开放、平等、无界的“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的社会架构有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在网络空间社会,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都是作为一个平等的网络节点主体存在,都是具有高度自主权、自愿权的实践主体。这样的网络教育空间环境与主体特征和传统的“在场”育人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种种因素,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并没有完全实现从现实空间到网络空间的角色转换和连续性建构,没有体现“新”空间生态环境下主体的应有作为,主体性特征不突出,呈现形式化、离散化、局限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从供给主体维度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网络空间化重构。
1.网络教育主体多元化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空间主体在现实的“在场”空间场域占据着主导、组织、聚集、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实践的绝对地位。但网络时代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融合的“新”空间生态中,现实空间教育主体对教育对象“时空”位置的占有不再有权威性和独占性,跨域时空的教育对象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可以自由地主动或被动,有意识或无意识接受和认可来自网络立体空间中不同影响力的信息。而网络上的其他人或者组织主体在内容、形式、职能上只要在行动中参与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此语境中,网络生成了实际的多元教育主体,与之相对也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机构为主导的教育主体的特殊规定性。在“新”空间生态的教育情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空间优化重构意味着需要正视此空间中的其他网络教育主体的影响力,对这些平等存在的一个个节点主体,需通过协同与合作来重新建构网络空间的秩序。
2.网络教育主体关系的重构。多元化的网络主体在“新”空间生态中各自发挥着自身的影响力,这必将带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问题。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建构网络空间育人秩序和育人过程,需要更加规范有序。在价值输入与输出行为目标一致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的效果,推动教育对象吸收满满的正能量。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的理念通过多元主体、多种要素、多个层面共同协作,形成新的、更大的育人合力,达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效用。
3.网络教育主体关系的协同机制。网络空间中根据多元教育主体的参与目的、性质、意愿、特点的不同,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参与主体分为:以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代表的,有顶层设计、组织运作、管理监督职能的管理主体;以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为代表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承担直接教学、教育研究和发起、发动活动功能的实践主体;以拥有技术、资源、服务功能的社会企业、团体组织群体为代表的,来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各种支持的服务主体。在一定的网络空间治理参与规则下,各多元主体紧密联系并以自己的主体特征和优势分担自身合适的角色,形成互相联系支持、互为约束牵制、互为引导和依赖的关系,同时建构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较为完善的综合协同机制系统,具体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进入机制、协调机制、共享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等。在协同机制作用和良性互动中,通过多元教育主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重构,最终实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