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内容、策略— —初中武术教学改革探骊

2022-03-24王兴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2年8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教学

王兴 上海体育学院

一、引言

教育是社会系统的核心构成,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民族复兴与社会进步均需要坚持教育为基,中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使得亿万家庭将教育视为美好生活的重要构成。初中教育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育,全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更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形成[1]。传统文化对初中学生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武术既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更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特别是在西方文化持续侵袭的背景下我国更需要解决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淡薄问题。武术技术教学的同时更应该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锻造学生的意志品质并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借助“德艺兼修”的过程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二、初中武术教学目标设计

初中武术教育就是要通过武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武术基础技术及文化礼仪,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出有效预判并能够在危机发生后自我防卫,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并培养学生拼搏奋进的意识,感受中华武术的渊源历史和灿烂成就,形成爱国、友善、勇敢、自信、重义、诚实的正确价值观念,在初中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全面改善学生的运动能力、武术能力、智力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武术教育目标的变革将引领初中武术教学的发展方向。初中阶段学生进入了生理快速发展期,骨骼、肌肉、心肺、神经等等机能均在完善和发展,而在心理方面则呈现出成熟和幼稚同时存在的特点,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很容易做出片面性的选择,学生的情感非常炙热并充满了英雄幻想,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且思维尚未完全独立[2]。初中武术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出改变,在向学生传递武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展开多样化训练,引导学生领略武术文化和礼仪哲理。在武术技能培养方面重点讲解技击格斗知识以及应用范围,带领学生展开安全的实战动作教学,通过“拆招、喂招”带领学生进一步感受武术的魅力,特别是要强化学生的危机预判和应对能力,使得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强大的习武自信。初中阶段可以将三路长拳或相当难度的武术套路作为学习和训练的重点,严格要求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动作完成度、速度和幅度等等,技术训练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而身体规训又能够让学生感受武术的诚实重义内涵,强化学生的武术训练兴趣,使得学生保持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课前、课中、课下学生均需要严格遵循武术礼仪规范的要求,在学习和实践后学生将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这也将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构成。教师在进行知识、礼仪、文化教育的同时要加强武术名人故事的讲解,使得学生通过这些武术名人的经历感受武术的精、气、神,进一步激活学生的练武热情[3]。

情感是心灵的感动,更是感性认知形成的关键,武术教学的情感目标是隐形目标,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内心感受是情感目标的主要指向,强烈的情感将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实践和注意力,情感将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学习状态,它也将会对学生的认知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情感后将进一步深化和内化认知。态度是学生行为选择的驱动,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形成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观念、认知及行为,积极的态度将促使个体走向成功。价值观在学生出生后逐渐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而形成,在价值观形成后将持久稳定,它反映出学生的认知和需求。武术教育是身体教育更是文化教育和精神品质品德教育,武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坚持不懈地感受武术魅力并塑造学生审美,看似枯燥和劳累的武术训练却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将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武术学习。因此在初中武术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得学生精神上变得更加愉悦,带给学生积极的心灵和精神享受。教师可以将自己多年的感悟和体验融入武术教学之中,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感悟,为学生创造更加开放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武术套路、武术格斗、武术艺术之中进行体验和探索,激活学生的身心潜能并重新塑造审美认知,持续推进体育教育三维目标的完善和实现。

三、初中武术教学内容选择

中国武术在追求技击境界的同时不断探究中华文化对技击的影响,这也使得武术更加追求完美,多方位的运动形态使得武术更加追求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每一个武术动作在时空层面而言都是相对独立的,动作之间不存在很强的依赖性,武术运动能够对广大学习者的精气神产生直接影响。武术运动在新的社会时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人对武术运动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文化部门正在携手在初中阶段推进武术教育改革。初中武术教育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展开身心教育,武术运动特点使得“强化套路、突出技击、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成为当前初中武术教育内容选择的根本原则。武术运动本身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初中学生充满了运动激情,武术运动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兴趣,使得身体教育更富有活力,在传统文化继承、青春力量彰显、品格性格磨炼、人生成长规范、爱国思想树立、中国精神培养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国选择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展开身心教育是时代的必然。初中武术课堂“教什么”的问题长期以来并未能够得到明确答案,这也使得武术教育发展长期徘徊不前。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且体系复杂,多样化的内容和流派导致初中武术教学内容选择面临着挑战,选择适合学生的武术内容并积极实现传统武术文化传播是实现初中武术教学改革目标的必经之路。

以人为本的个人身体观是初中武术教学内容重构的根本,注重学生的武术兴趣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武术技能、战术、经典理法、武术文化的全面融合,保证学生武艺和武德同步发展才能够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武术运动的所有动作既具有技击格斗的意义,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身心价值,武术动作的演练和展示将帮助学生回到身体原点,在感受和体验身体肢体运动带来内心变化同时积累肢体动作经验。武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华文化特征,在利用武术载体实现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要将“攻防技击意识”作为教育起点,突出武术教育的技击特质。“一校一圈”是当下初中武术教育的主要思路,在归回武术运动本质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选择简单、基础、实用的武术技击素材,经典的武术拳种套路、体现民族精神的武术文化哲理和经典武术故事,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准确契合了初中武术教育的三维目标,学生在学习后不仅仅掌握了武术知识和技能,更对武术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和强烈情感,三观得到端正且心灵得到滋润。武术内容的科学选择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练武激情并培养竞争意识,使得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爱国勇敢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履行初中武术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任务[4]。

四、初中武术教学策略实施

(一)提升打练能力,落实自卫理念

初中阶段武术教学应该以打练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防身自卫的意识。在动作技能知识方面带领学生更多地“打”,激活学生的武术战斗热情并感受武术的特有魅力。通过武术教学提升学生在危机发生前的预判能力和应对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危机发生后做到防身自卫,通过武术打练能力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加勇敢和自信。在身体规训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感受武术的文化内涵及人生哲理,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礼仪规范教学与实践,使得礼仪规范不仅仅成为学生在武术课堂上的行为规范,更将成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习惯[5]。此外教师在知识教育中要强化武术名人的刻苦训练经历,借此带领学生更好地体会学习武术理论,注重武术气质层面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实现武术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拓展课堂教学,丰富武术活动

初中武术教育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保持与学生环境的一致性,现代社会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感受到武术运动的存在,李小龙、成龙、吴京等等武打明星世界知名,《少林寺》《叶问》《黄飞鸿》等等经典影视作品让人流连忘返,随处可见的太极拳爱好者和自发组织的武术团队,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而这也远远超出了初中武术课堂的承载能力。因此武术教学应该注重真实生活情境的关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选择当地较为流行的武术拳种,同时增加与现代社会密切关联的武术技巧或影视武打知识,丰富学生的感受并拓展他们的视野。课外武术活动可以作为武术教学的重要延伸,校内武术团体活动和社会武术团体活动能够让学生走近武术,深入了解武术并体验武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并持续发挥武术教育功能。学校方面可以让武术成为校园文化的闪光点,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下午活动时间组织武术团队活动,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三)建设校园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校园是所有学生成长和生活的摇篮,校园文化的建立将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素质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这将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和状态。在校园武术文化建设过程中将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带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学校可以利用武术套路和格斗展示、地方知名武术人士展示、校园宣传画张贴、武术社团活动组织等等方式建设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循本校学生的特点,突出当地武术传统,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武术的认知,使得学生能够做到学习武术、读懂武术、学会武术、学会做人,带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武术教学的实施要坚持以点带面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鼓励拥有武术传统项目的学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学生培养方面寻找具有特色的可行道路,带动更多学校保持对武术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各级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在武术项目的开发方面给予政策、资金、人才支持,促进广大初中能够更好地推进武术教学改革。

(四)丰富教学形式,有效开展教学

我国初中武术教学以班级教学作为主要形式,在教学维度方面可以依据初中武术教学的实际将其分为班级维度、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和传播维度。初中武术教学主要以自然班作为教学基础,同一时间内各个班级的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但班级学生的基础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逐渐打破原有的自然班形式,依据学生武术水平的高低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武术水平相近的学生可以一起参与学习。针对武术水平较高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方面可以邀请武术专家或武术传承人到校展开教育培训。在教学时间的选择方面,初中武术教学可以积极拓展其覆盖范围,充分利用课堂前后学生的空闲时间引导学生参与武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武术兴趣并使得学生保持更强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课后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武术套路或格斗动作,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尝试这些新套路或新动作,实现学生兴趣的持续拓展。在练习时学生将会逐渐感受到武术带来的乐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武术运动。在教学地点方面,初中武术教学在现有的教室内外教学向不固定地点拓展和延伸,同时借助网络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选择,全新的学习环境能够带给学生更多刺激与吸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可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比较显眼的地方表演武术,有效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并满足他们的社会承认欲。初中武术教学的教学维度拓展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武术涉及手、眼、身法、步法等等内容,人的肢体按照武术套路或动作的要求运动变化,教师在传授时控制动作速度和动作幅度将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利用摄像机将自己的武术示范拍摄下来并调整播放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训练。

五、结语

在新时期武术运动承载了多重使命,它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文化认知、精神力量塑造具有显著作用,准确把握初中武术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并构建起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初中武术教学改革任务,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支持,进一步展现武术的魅力与影响。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