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教育促进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2022-03-24吕文娟陈晶晶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空巢老龄化老年人

吕文娟,陈晶晶

(浙江工业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一、引言

根据联合国《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目前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1]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总人口数的13.5%。预计在 2023 年左右,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2]

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老龄化任务最重的“三最”特征,我国“家庭空巢化”现象愈演愈烈。2020年,我国空巢老人1.18亿,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0%以上。预计到2030年,空巢家庭比例将达到90%,届时会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的养老、医疗、服务等制度体系不完善,呈现出经济实力“未富先老”、社会公共政策“未备先老”和社会发展水平“未高先老”的特点。[4]空巢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导致退休金、社会保险金、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开支大幅增加,加重了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空巢老年群体分为贡献型、自理型和依赖型,既有健康老人,也有失能老年人;既带来负担和羁绊,也带来动力与机遇。[5]《“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在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观,引导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发展”。[6]鼓励低龄健康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老年教育活动、经济生产、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有利于空巢老人从赋闲在家、饱受“空巢综合症”困扰的“照顾接受者”转变为“老有所为”的“社会贡献者”,从而实现积极老龄化。[7]

二、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概述

(一)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内涵

“空巢老人”指的是60岁以上,没有子女照顾,不得已寂守空巢的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无子女无配偶的孤寡老人;二是无子女,与配偶同住的老人;三是子女远在外地,独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四是子女在本地,但不共同生活,独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前三种称为“绝对空巢老人”,第四种称为“相对空巢老人”。[8]

“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是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代表性理念之一,由世界卫生组织在1996年提出,并在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写进《政治宣言》,其最大特征是“健康促进”“社会参与”和“社会保障”三大支柱体系的有机统一。“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提出,跳出了“老年人是负担和累赘”的思维模式,标志着“老年人是资源”的观点首次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概念框架,笔者将“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定义为,空巢老人在年老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在健康、参与和保障等方面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空巢老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经济生产,包括有酬劳动(例如返聘、再就业等)和无酬但具有经济价值的活动(例如基金、股票、投资分红等);第二,志愿服务,包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例如维护社区治安、协助调节纠纷、义务劳动等)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例如社会公益活动、老年志愿组织等);第三,终身学习和技能培训,包括正规有组织的学习(例如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等组织的学习活动)和自我学习(例如利用互联网、手机APP、图书馆等资源);第四,政治参与,以制度化政治参与为主(例如政治选举、参与社会团体等)。[9]

(二)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可行性分析

1.身体健康是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8.70%,其中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有50%以上都是空巢老人。根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6)》,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中,身体健康的占43.82%,基本健康的占39.33%,不健康但是生活能自理的占13.9%,生活不能自理的占2.95%。换言之,超过80%以上的低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发挥余热的潜力较大。近些年来,我国老年人的总体健康水平还在不断提升。[10]

2.社会参与意愿是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的内在驱动力。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6)》中,60岁及以上的受访者被问及到“是否常常想再为社会做点什么事”,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有28.6%的受访者认为“比较符合”,有6.3%的受访者认为“完全符合”,换言之,超过1/3的被访老年人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从年龄来看,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意愿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降低的趋势。其中,低龄老年人(60-69岁)因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有充沛的精力,社会参与意愿也最为强烈,占比37.7%,其次是70-79岁的中龄老年人,占比33.1%,最后是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占比31.0%。从性别来看,男女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意愿基本持平,没有显著差异。从城乡差异来看,跟农村老年人相比,城市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更为强烈。

3.实现自我价值是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的终极目标。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3.90%,比10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202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3,58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4%,比10前上升了0.98个百分点。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和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老年人(包括空巢老人)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换句话说,老年人不再满足于“物质养老”,而是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养老”。

(三)影响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的因素

1.养老困难,无人照料。目前,我国家庭类型呈现小型化特点,以2-3人的核心家庭为主导,占比64.3%。[11]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子女在外打拼事业,不与父母同住,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再加上社会养老机构的良莠不齐,使得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难上加难。福建省城乡百村万户“空巢老人”调查报告(2009)显示,接近20%的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

2.精神寂寞,情绪抑郁。退休后,个人价值感和成就感减弱,再加上身体机能衰退,子女不在身边陪伴,很多空巢老人受到了“空巢综合症”的困扰,具体表现为心情低落、脾气暴躁、落寞孤寂、睡眠失调、食欲减退、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等消极的心理状态。空巢老人的情感寄托得不到满足,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3.收入不稳定,老年贫困。空巢老人是需要社会重点关注的弱势群体。退休后,由于缺乏固定收入来源、养老金保障不足、健康水平下降等因素,空巢老人的经济保障普遍存在不确定性,且收入偏低,不能完全抵御贫困风险,老年贫困现象日益凸显。相较于城市空巢老年人,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更令人堪忧。农村老人靠农业劳动所得非常有限,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一部分空巢老人不得不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

4.社交途径有限,封闭自己。广泛的社会交往有利于保持空巢老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退休后,工作期间结交的同事大部分不再来往,原来的人际关系难以维系,社交圈变得越来越窄。此外,受身体健康状况、心理自卑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空巢老人闭门不出,鲜有跟外界接触,这种生活方式对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5.死亡恐惧加深,焦虑不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很多空巢老人的晚年饱受病痛的折磨。尤其在步入中龄(70-79岁)和高龄阶段(80岁以上),空巢老人在面对不易治愈的绝症,或者配偶及亲友的离世等场面时,他们对待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更加强烈。[12]

三、老年教育促进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的困境

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红十字会老年大学”成立,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的开始。近40年来,经历了初创期(1983-1995年)、推展期(1996-2001年)、发展期(2002-2011年)和繁盛期(2012-),老年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一)老年教育观念落后,社会对空巢老人存在“刻板印象”

一直以来,社会上对“老龄化”过程存在误解,认为“衰老意味着疾病与死亡”。对于老年教育也存在片面错误的认识。一部分人持“老年无用论”观点,认为老年人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继续学习,开展“老年教育”会抢占年轻人的教育资源。还有一部分人,片面地把“老年教育”等同为“老年娱乐休闲活动”,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就是跳广场舞、打太极拳、中医养生等。随着年龄增长,受身体机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降低等不利因素影响,许多空巢老人存在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继续参与学习。这些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此外,“空巢老人”被看做是老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被社会贴上“依赖”“抑郁”和“痴呆”的负面标签,这本质上是一种“年龄歧视”。

(二)老年教育机构覆盖率低,难以容纳有学习需求的空巢老人

老年教育机构是老年人接受教育的专业场所,具有完善的师资配备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共有老年大学76,296所,在校学员数共计1,088.2万人,远程教育学校6,345所,远程教育教学点36,445个,远程教育注册学员共计387.4万人。[13]2020年,我国空巢老人1.18亿,预计到2030年,空巢家庭比例将达到90%,届时会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不断深化、低中龄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教育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积极参与到老年学习活动中。尽管我国各级各类的老年教育机构不少,但“一座难求”的情况仍有待解决。

(三)老年教育课程类型单一,停留在“闲暇教育”基础层面

从供给形式上,老年教育包括补偿教育、继续教育和闲暇教育三个层次。目前,我国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可分为五类,即休闲艺术类、养生保健类、生活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信息技术类。由此看出,我国老年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多集中在“闲暇教育”层面,注重“老有所乐”,对老年人技能培训关注较少。2016年,国务院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教育,帮助老年人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14]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老年大学“加强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并将其列为老年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验学习、尝试应用、经验交流、互助帮扶等,引导老年人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智能社会”。[15]

(四)老年教育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无法充分激发空巢老年学习者积极性

以老年大学为代表的“学校老年教育”是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但忽视了空巢老年学员的自主性和差异性。不同于传统学生,老年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自我表达意愿更为强烈,期待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创新采用“讨论式”“开放式”“自主式”“同伴互助式”等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激发空巢老年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老年教育促进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的对策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老年教育,不仅是老年人的权利,也是他们参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变迁的重要途径。“努力使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积极培育老年学习文化,使学习风尚融入老年人生活,使老年教育成为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内容”。[16]通过舆论宣传、社会支持等形式,引导空巢老年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调动空巢老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有利于空巢老人从赋闲在家、饱受“空巢综合症”困扰的“照顾接受者”转变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甚至“老有所为”的“社会贡献者”,实现自我价值和积极老龄化。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2022)提出要“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传承弘扬家庭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观,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积极接纳和大力支持空巢老人参与社会发展,这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开展老年体验教育,增强社会对空巢老人的理解和包容。例如,开设“老年体验课程”或设立“老年模拟体验中心”,借助高科技,让年轻一代直观感受老年期出现的听力模糊、视力衰退、反应迟缓等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

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代际项目,加深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如邀请空巢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等走进学校,教授学生们手工艺、分享人生阅历、开展生命教育等。在实现“老有所为”的同时,做到“教学相长、老有所教、幼有所学”。[17]

第三,丰富和完善志愿服务项目,满足空巢老人多样化的需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鼓励社会各界,例如公益慈善组织、社会义工、高校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为老志愿服务,与空巢老人的“健康服务”“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需求对接,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二)拓展“多元化”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办好空巢老人身边的老年教育

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推进老年教育机构逐步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学习服务体系,有效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18]目前,我国老年教育办学模式主要包括五大类,即以老年大学为代表的“学校老年教育”、以学习共同体为特征的“老年人自主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远程老年教育”、依托社区就近学习的“社区老年教育”和以社会公共文化设施为载体的“社会老年教育”等。为有效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创办更加“多元化”的老年教育发展路径,第一,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建设国家级老年大学线上共享学习平台——“网上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足不出户”学习;第二,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保证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19]第三,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20]

(三)拓宽“职业性”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帮助空巢老人重返职场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地提出,加快建设“贯穿全生命周期”“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我国空巢老年群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展老年人职业技能培训是优化、提升和激活空巢老龄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拓宽“职业性”老年教育内容,是未来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老年人职业技能培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生命教育”。通过“安全保健知识教育”“生命哲理教育”和“生命关怀教育”等载体,“延续生命的自然长度”“拓展生命的社会宽度”和“提升生命的精神高度”。[21]开展“老年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空巢老人正确看待衰老现象,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认清晚年生活质量不仅与身体健康有关,而且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自我认知息息相关。

二是职场通识技能培训,包括“智能技术运用培训”和“通用职业素养培训”。一方面,通过体验学习、尝试应用、经验交流、互助帮扶等方式,帮助空巢老人掌握基础的智能技术运用,引导他们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智能社会;另一方面,引导重返劳动力市场的空巢老年劳动者学习“职业素养”“安全生产”“法律常识”等职场通识知识,顺利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三是退休前准备教育。鼓励政府部门、任职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面向社会开设“退休前技能储备培训”和“退休后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并提供“老年期规划援助服务”,指导“准退休人员”进行退休后生活规划,具体内容涵盖心理健康、社会参与、家庭生活、理财规划等方面。

四是再就业培训。针对有意愿、有能力重返职场的空巢老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促使老年劳动者与时俱进,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短期内,有利于提高空巢老年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增加就业选择。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提高空巢老年劳动者的终身劳动参与率,保障其工作收入的终身持续增长。[22]

五是创业创新培训。创业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年人创业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有丰富的人脉和人生阅历,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针对性地为有创业意向的空巢老年人提供创业场所、创业启动经费和创业辅导课程,协助他们开创新事业,实现自身价值。

六是养老职业技能培训和家庭护老技能培训。组织社会保障部门、养老机构、社区学校、红十字会等,为空巢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配偶、子女、亲戚等)提供养老技能培训,包括老年照护、老年健康与管理、应急救护知识、用药指导、养生与保健等相关知识,增强空巢老年人自立养老和互助养老的能力。

七是针对参与“银龄行动”等老年志愿项目的空巢老年人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依据老年志愿者的服务需求,开展涉及“为老服务”“治安维稳”“环境保护”“社区共建”“卫生绿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四)创新“综合性”老年教育教学模式,满足空巢老人个性化学习需求

2016年,国务院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创新老年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激发老年学习者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将“课堂学习和各类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等模式,引导开展读书、讲座、参观、展演、游学、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

此外,“利用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等,组织开展社区老年体育、文化和娱乐活动”,建议定期组织“老年合唱比赛、老年文艺演出、老年健身健美展示及书画展”等活动。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活动,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走向社区、融入社会,有利于提升其“身体健康”水平、拓展“社会参与”范围,并从社会政策和社会环境层面加以保障。三大支柱目标的实现,最终将促成空巢老人实现“积极老龄化”,这也是老年教育的宗旨所在。

猜你喜欢

空巢老龄化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