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方向、难点与路径
2022-03-24刘丽
刘 丽
(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 天津 300350)
自动化、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全球大趋势正在驱动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终身学习已成为世界性潮流。从国家层面看,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蓝图。从高职教育层面看,职业生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此,在终身教育视域下探索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师、教材、教法(以下统称“三教”)改革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是整体串联近年来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改革的各项举措,是发挥提纲挈领关键作用的时代使命,[2]是积极响应国际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担当。
一、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方向
人类对终身教育的不舍追求和终身教育实践发展的如火如荼,迫切要求终身教育的系统化和现代化,[3]系统化要求终身教育体系化,现代化要求终身教育国际化。为此,契合终身教育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应以特色化、体系化、国际化发展引领新航向。
(一)特色化
终身教育亟需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应坚持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4]
高水平双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师改革的目标追求。高职院校训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导向对教师的技能性和专业性有较高要求。为此,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改革应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锻造具备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具备丰富专业实践经验、数字素养且具有一定研究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材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5]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教材改革应对接工作情景的技术技能变革需求,创编优质的高职特色化文化基础课程教材、专业课程教材及其他辅助性实体化与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突出实践性、应用性与时代性。为契合高职生形象思维发展特点,教材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体;基于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的密切性,教材编写应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基于高职教育的“跨界性”,教材编写队伍应实现高职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的有机结合。
高职教育教法的特色化改革应以高职培养目标和课程特性为抓手。一方面,高职教法改革必须紧紧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高职课程体系的“柔性”特质要求高职教法改革具有灵活性、动态性。高职课程作为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转换器,是连接市场与院校的桥梁,市场的动态性内在地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柔性”特质,[6]即对行业、企业、市场等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力。
(二)体系化
终身教育思想强调整体性、全面性与终身性,旨在畅通多样化教育类型及形式之间的闭塞通道,建立起更为合理、宏观和庞大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体系化是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
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发展的第一资源。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遵循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首先,统筹谋划职前、入职与职后联动,突破教师成长及角色转换壁垒,提升高职教师上岗转岗的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力。其次,整体设计,建立高层次教师系统培养培训制度,加快推进硕博层次的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助推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纵向延伸。
高职教育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需从多角度进行审视:教材内容方面,高职院校教材追求的不是学科内容的系统化,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材编写方面,教材的体系与结构往往是思想指导(隐形)与具体事物(显形)的结合。[7]其中,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分析为基础进行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教材编写的基础和前提,而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贯穿教材编写全过程的思想与意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高职教材整体;此外,为适应终身教育体系建构需要,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适时出版终身学习需要的各级各类教材和社会用书。
高职院校理实并重、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建构多元化教法体系。首先,契合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教法体系较为成熟的普通教育中汲取适合高职教学的教法精华,调整改造,建构高职教育适需性教法体系。其次,基于高职类型特色,秉持理实一体化原则,贴合高职专业化课程改革需要,建构高职理实一体化教法体系。再次,与时俱进,动态响应工作情境变革与培养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所急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创新高职教育教法体系,增强高职教育教学的韧性。
(三)国际化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由此,国际化是高职“三教”改革的应然趋向。
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职教师。高职教师的国际视野包含国际化意识、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能力 。[9]国际化意识要求高职教师具有全球视野与胸怀,具备跨文化沟通意识与敏感度。国际化知识要求高职教师在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关注专业领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国家、地区、高校和企业,不断追踪、学习其先进经验。国际化能力要求高职教师在国际化交流过程中有娴熟高超的国际通用能力。
融通中外的高职教材是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认真做好教材建设,对接国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打磨高水平国际化高职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中国立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高职教材概念范畴、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融合创新,不断增强高职教材的“国际化”属性。
高职院校教法改革应走国际化合作道路。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来,在教学标准开发、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加强与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吸收并转化其成熟的教法经验。另一方面,要勇敢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高职教法规则的制订,不断创新,在国际教法领域发出中国特色高职教法的最强音。
二、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难点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主体和主导,教材和教法是目的也是手段。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攻坚克难,深入剖析与解读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重难点。
(一)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职教特色不突出
高职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亦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然而,现实中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不清,职教特色被不同程度地掩盖。
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欠缺制约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10]首先,入职准入资格存在偏差。实践中,高职教师招聘更看重学历,对应聘教师的实践能力、企业经历未有硬性要求,技术技能导向的教师聘用观未具体落实。其次,培养培训存在理实脱节。高职教师培养培训以供给为导向而非以需求为导向,忽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切身需求。同时,校企合作不深入,使得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存在身份融入困难、角色冲突明显、实践质量不高的政策落实困境,[11]而“学术知识素养”向“工作过程素养”转换困难,“技能操作素养”向“技术素养”迁移不畅。[12]
高职教材学科化倾向严重,忽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首先,实践导向的高职课程与学科知识充斥的高职教材之间存在矛盾。高职文化课教材的编写从内容到体系均有沿袭普通教育的痕迹,高职专业课教材的编写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科学分析,实训实操内容不足,产业融合度低,实践应用性不强。其次,高职教材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自主研发动力不足。高职教材编写具有复杂度高、周期长、成本高、更新快的特点,高职院校往往不愿意投入较多人力物力财力开发适合专业特性、学生特点、产业需求的特色教材。[13]
高职教法的“普教化”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难点。首先,高职师资培养单位很少开设高职专业教材教学法课程,而教学法方面的能力是高职师资“最切身”的职业科学,它研究如何在科学导向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法草案。其次,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大多沿袭传统的“传授—接受”型教学方法,普遍忽视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殊性,导致高职教学效果低,高职教师劳而无功。
(二)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体系不畅通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亟需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不健全、教材开发体系不完善、教法分类体系不明晰等问题的存在制约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以及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高职教师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化成长体系不健全,专业发展断层。首先,高职院校教师招聘机制不健全。现在原则上要求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选聘教师,但“高级蓝领”入职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通道、专业技术通道、干部通道之间存在壁垒。其次,职前、职中、职后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职前培养乏力,致使高职教师数量严重短缺;职中教育形式化,致使高职教师角色转换困难;职后培训不到位,致使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长期处于未完成状态,离专业化还有较大差距。再次,教师评价参照普通本科高校的价值导向,以学术成果为评优或晋升的主要标准,忽视契合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
高职教材开发体系、开发流程不完善,市场上成体系、成规模的高职系列教材较少。首先,教材编写问题繁杂。高职扩招给高职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较为繁重的责任与负担,使得高职教材编写工作的人力资源存在不足;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智慧功能式新型教材的开发难度较大,使得高职教材编写形式依然偏重传统纸质教材。其次,教材选用缺乏公正性。授课教师自主性大,加之经济利益驱动,使得部分高职学校在教材选用中出现“自产自销”的现象,降低了高职教材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再次,教材评价环节缺失。教材评价是教材发展的生命线。现实中,高职教材的监督、管理及评价等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高职教法的多元化分类体系不清晰,理论性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法之间存在鸿沟。基于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及其本质特征,高职教法体系应由两部分构成,理论性教学方法与实践性教学方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高职教法多元化分类体系不清晰,高职教师对理论性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经常处于模糊状态。教学过程中,不乏轻视理论性教学方法,强调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不求理论知识系统性、完整性传授的现象;亦不乏一味重视理论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忽视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方法运用的情况。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制约着高职教育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和高职人才的全面优质发展。
(三)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国际化不成熟
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已有较好发展势头,大多高职院校从宏观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等方面大力推进其高水平国际化发展,微观层面的“三教”改革亟待乘势而上。
高职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首先,高职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只是参与学科评估或同类院校竞争排名的指标数据,实质推进过程中效果式微。其次,高职院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外籍教师的绝对量与比例看似逐年提升,但数据量很少,并且语言类教师居多,专业教师鲜有。再次,高职教师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意识和水平普遍不高,加之相关层面的保障与激励措施不到位,出于个人意愿,参与境内境外国际化交流与研修计划的高职教师微乎其微。
高职国际化教材建设浅表化。首先,盲目模仿多,实质改变少。为加快高职教材与世界接轨,目前,市面上有的新版高职教材也试图在版面设计、内容构架上模仿国际化教材的先进理念,但这种方式只是表面形式的改变,并未触及内在质量,实用性堪忧。[14]其次,编写和出版理念狭窄。随着数字时代与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高职教材创编的国际化理念与意识亟需更深层次变革与更高水平开放。
高职国际化教法的选择与运用简单化。国际化教法的应用通常有其独特的国际背景及教学情境,需要多方位理解与把握。但现实中,我国在引进并运用国际化高职教法时差强人意。首先,高职国际化教法简单化引进多,实质性吸收转化少,大多是对国际上知名教法的简单照搬,课堂教学刻板僵硬。其次,在运用国际化教法时简单套用,缺乏灵活性。高职教师外语教学能力的普遍不足制约着高职教师对国际化高职教法精髓的理解与把握,同时也制约着高职课堂国际化教法的灵活应用。
三、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路径
呼唤终身教育的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撰、教法选用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为激活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新动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必须从问题出发,理清思路、转变思想,助力高职“质量革命”平稳运行。
(一)特色化:找准自身定位,凸显职教特色
高职特色化建设是国家对高职办学的宏观政策导向和社会对高职办学的客观现实需求。高职“三教”改革的特色化是高职教育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的应然旨归。
建设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改革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制度,强化实践实习环节,优化高职院校教师的职前培养质量。第二,把好师资入口关,改变唯学历、唯职称的教师招聘取向,畅通“高级蓝领”的职业发展通道,优化高职教师队伍结构。第三,提供切实有效的职后培训,提升高职教师的综合职教能力。以创新教师培训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定期安排教师在校内实训基地参训或企业一线顶岗,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应用研究水平。第四,创新高职教师职称评聘方式,将德艺双馨的师德师风作为高职教师评聘的首要标准,将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技能、实训教学业绩作为高职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15]
开发实践导向、产学相长的高职特色化教材。首先,根据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编写特色化教材。改变教材知识、技能的学术化,为高职课程的有效实施创编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活页式、工作手册式高职教材。其次,积极应对时代变革,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及时纳入教材。专业课教材要充分反映行业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将理论性知识和实操性内容优化组合,产学相长。再次,对高职院校教材实行特色化分级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鼓励相关部门、行业、学校和企业等多方参与,合力做好高职教材的修订与管理工作。
理顺行动导向、理实一体的高职特色化教法。职业技能的特殊性在于其无法通过理论学习就能获得,需要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融合理论和技术进行创造性生成。首先,突破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对普通高等教育教法的简单模仿,拓展、开创培养高职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理实一体化教法,提高教学实效。其次,面对高职扩招带来的多样化生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等方式方法,增强高职教学的适应性、灵活性。再次,向数字化智能技术借力,让智能技术成为优化高职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驱动力。
(二)体系化:打破“终结教育”禁锢,搭建“终身教育”桥梁
高职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广大高职生认识自己、升华自己的平台与阶梯。[16]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三教”改革的体系化应搭建通往“终身教育”的桥梁,服务高职师生职业生涯发展。
建立健全高职教师职前培养、职中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高职院校应树立灵活的教师招聘理念,让更多具有高超技能的大国工匠充实到高职教师队伍中来,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困局,优化高职教师队伍结构。其次,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职前、职中、在职培养培训一体化制度体系框架,统整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聚力谋划高职院校教师生涯发展的新蓝图。再次,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改变唯学术、轻教学的教师考核取向,树立教学技术、职业技能、学术研究并驾齐驱的发展性综合评价观,充分释放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
完善高质量高职教材体系。“高质量”正在统领高职教育各项改革的主题。首先,高职教材编写体系化。教材规划应坚持正确导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材编写应选贤任能,组建结构合理、科学专业的教材编写团队;教材设计与编排应动静结合,理实一体。其次,设立教材选用委员会,健全教材选书库,严格把关教材选用。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多特色的创编高职教材,充实高职教材选书库,选好用好教材。再次,建立高职教材常态化质量监控机制。组建对高职教材持续进行回访、审核和研究的专业团队,评判教材使用成效,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和产业升级新动态对教材进行及时更新与修订,满足师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需要。
建构理实一体高职教法体系。首先,聚焦高职生核心素养与终身发展能力培育,将各种理论性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分类、整合,合力保障高职多元化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分层分类建构高职教法体系。高职教学包括基本技能培训、创新能力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培育三个层次,对此,应分层分类建构高职教法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促进高职生高效理解知识、熟练掌握技能。[17]再次,理顺高职理论性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适用条件与情境,便于教师灵活、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与运用,推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
(三)国际化:坚持中国特色,对标世界一流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国际化不仅要对标世界标准,借鉴国际改革经验和模式,还要扎根中国大地,补齐短板,提高质量,争创“世界一流高职教育”。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锻造国际化工匠之师。第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国际化,完善高职教师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相关机制与实施细则,鼓励高职教师参与国际化访学、交流与进修。第二,“引进来”,积极引进有海外留学背景或任教经历的职教优秀人才,辐射带动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第三,“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在国际国内双平台上锤炼高职教师的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第四,主动作为,高职教师自身应主动对接国际标准,自觉用国际观念、全球意识去审视和解决高职教育教学难题,拓宽教育视野,提高国际素养。
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打造国际化优质教材。首先,对接国际先进高职教材编写理念,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高职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扎根中国大地,融入中国制造、设计、服务以及文化元素,编写出版融通中外的高职教材。其次,积极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主动选择与国际知名高职学校、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合作,校际、校企共建具有科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教材编写标准,开发和共享全球优质高职教育教材。再次,加强和优化高职院校国际化教材管理,建立健全国际化教学资源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打造高职教育国际化精品教材,培育高职师生的国际素养与全球胜任力。
借鉴与创新相结合,钻研国际化优秀教法。首先,传承创新,在继承改造我国优秀传统教法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结合国内高职教育学科专业特点,进行高质量国际化教法改革,增强高职教法的国际性。其次,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全球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工作世界变革与职业教育形态变革,创新“人工智能+教法”的运用,促进高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创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教法体系。再次,开拓创新,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教法经验,创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教法体系,推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