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研究
2022-03-24吴婷婷
邵 敏,吴婷婷
(安庆师范大学 黄梅剧艺术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
黄梅戏形成于民间小调,融合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深厚的文化基因、社会基因及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在信息技术不断迭代的当今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内涵,黄梅戏工作者需利用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黄梅戏“云”上系统,力求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及跨界融合的在线化、多元化发展。
1 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现状
近年来,依托政府政策支持,紧跟时代发展,黄梅戏艺术工作者运用网站、公众号、APP等渠道,在互联网上建立了黄梅戏特色数字资源库、掌上黄梅等一系列资源共享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了新的发展面貌。
1.1 政府政策支持
推进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打造戏曲文化品牌,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政府的创新政策体系需求,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2021年6月24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系统推进作为基本原则,繁荣群众文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1]。除此之外,各级地方政府也为以戏曲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2021年4月13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抓好非物质文化抢救性保护,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荆风楚韵的独特魅力”[2]。2021年6月30日,安庆市人民政府研究发表《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重强调:“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强市,高水平办好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利用,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数字化发展,争创国家级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小说、诗歌、书画、杂技、音乐、稀有剧种等文艺全面繁荣。”[3]一定程度上,发展创新,打造“云上黄梅”已经成为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对互联网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只有主动嵌入当下信息时代,才能实现自身转型升级,改变传统戏曲在当代发展的历史窘况,推动以黄梅戏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1.2 融合数字化发展模式
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主要是运用数字技术和设备对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记录和采集。当前,黄梅戏融合数字化发展模式,建设已初见成果。2019年9月10日中国黄梅戏特色数字资源库上线运行,平台着力打造艺术研究、黄梅史话、名家功臣、音乐资料、图片资料、艺术教育等十二个模块。针对这十二个模块,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采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力图构造一个集内容发布、内容浏览、内容统计、内容搜索为一体,性能优良、功能实用、多方面、宽领域的黄梅戏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平台。此外,利用数字技术融合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网站还有安徽黄梅网、黄梅戏在线、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网、安徽戏剧网、再芬黄梅网、中安在线黄梅频道等。可以说,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黄梅戏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拓宽了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发展份额。
1.3 借助流行化传播渠道
“科技手段的革新,给戏曲的表现和接受带来新的艺术可能性,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播增加了新的活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4](P402)据《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显示:“在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里,传统文化成为了大众生活日常。截止到2019年5月初,抖音上线的各类传统文化短视频总计获得了6500万人的观看,点赞数达44亿次,总播放量超过164亿次。”[5]为推动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的现代化转型升级,2021年7月18日,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利用抖音直播间开展辉歌一周年庆典活动,院长张辉率国家一级演员谢思琴、陈燕、石蔚华等中青年骨干演员上线,为全国黄梅戏戏迷精彩献唱并展开互动。除此之外,2017年,安徽省首创“有戏安徽”直播品牌,将黄梅戏演出由过去单一的“剧场化”模式转变为实时同步在剧场、电视、电脑、手机“四位一体”的传播形式。2019年9月30日“有戏安徽”抖音矩阵上线,“大家DOU唱黄梅戏”抖音挑战赛首月播放量破亿。2021年6月,据抖音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抖音获赞7772万次,成为最受网友欢迎的地方性戏曲。可见,流行化传播手段的出现,有利于加快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速度,扩大其传播人群及传播领域。
综上所述,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建设已经启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此同时,新生事物存在相应的初生问题。以“掌上黄梅”APP为例。“掌上黄梅”APP分为首页、精选视频、黄梅资讯、用户信息四大板块。首页分为十二个小版块,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选择所需信息。其中,各个板块主要是以图书、资讯为主,视频次之。虽说分门别类加大了用户的检索效率,但黄梅戏资深戏迷大多是中老年人居多。以图书为主,APP页面信息量太大,不容易记住;手机上的信息化选择太多,容易分心;长时间接受屏幕光的照射,也容易影响视力。上传的精选视频,主要是团史、艺术家采录等,综合性强,但未分类,条理不够清晰。黄梅资讯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徽省各个地方剧团演出资讯、演员讯息等。针对演出资讯,其缺少购票动态、购票价格、流行趋势等购票资讯,同时未设置“掌上购票”通道,缺少剧场信息的在线化、系统化。用户信息,有收藏、历史、通知等其他板块,方便了用户的二次阅读,但图书和视频内容都未设置书架、阅读笔记等学习记录功能。因此,弘扬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势,继续推陈出新。
2 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的优势
基于“云计算”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从线上基础设施出发,已经迈出了融合数字化技术及流行化传播渠道的关键一步,显然建设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传播系统,有三点优势。
2.1 推动数字化资源“集约化”
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地方化人文资源,本着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从平台规模、资源效率、总体成本三个方面将黄梅戏文化传播力度最大化。
平台规模上,黄梅戏数字化资源利用“云基地”规模宏大的服务器给予黄梅戏数字化资源开发者庞大的运营环境,使其能在黄梅史话、剧目资料、音乐资料、艺术研究等多个板块上分门别类,条理清晰,从而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资源效率上,“云计算”技术为黄梅戏资源的成功上传解决了存储、图文编辑、信息交互、音乐视频添加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极大地简化了黄梅戏数字化资源编辑的技术准入门槛。总体成本上,对用户体验来说,平台用户随时可以按需以免费或租赁的方式在网站或APP上下载由云端所提供的相关视频或知识,简化了从前查找资料、翻阅文献的烦琐步骤。整体上看,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传统黄梅戏艺术实现了跨越式革新,以及信息资源的灵活化、集约化、节能化发展。
2.2 满足用户需求“个性化”
“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存储的计算模式,在大数据分析挖掘下,可以有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资源需求,即针对不同用户达到按需所取、及时获取信息资源的目的。一方面,以“分布式集中”的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黄梅戏艺术资源纳入黄梅戏特色数字资源平台中,在平台上构建新闻资讯、音乐影视、名家工程、艺术研究等多个板块。另一方面,采用现代化页面布局,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多样化的页面布局形态,加强页面清晰度,增强用户体验感。此外,平台还可以支持多样化的检索端口,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视频呈现方式。用户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个人PC等多个端口寻找自己最舒适的方式检索观看。更贴近用户的是,“云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个人浏览轨迹、资源检索时长等方面定位分析,从而推送迎合用户审美、符合用户需要的文化资源。由此,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成为一个线上自助商城,分门别类,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2.3 带动优质资源“共享化”
黄梅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可以说不论从剧种风格还是传承形式都秉承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特点。其传承发展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共享也成了发展的必然。传统黄梅戏的资料检索仅局限于手工整理、档案目录或检索工具的形式。如今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传统的检索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面对传统检索方式所带来的弊端,“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戏曲文化资源共享的壁垒,通过“云端”联动的方式将各种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化零为整”组成一个多方联系的大板块。用户可以通过检索框任意选择自己想要观看的黄梅戏历史知识、剧本信息、音乐唱腔、名家访谈等。这种检索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同时也使黄梅戏文化资源共享并不局限于家庭、地方、个人等。可见,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建共享,同时也是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一大机遇。
3 对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的建议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多平台应用开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的多方位改变,同时也带来了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形式与新平台。日前,信息技术促进了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信息社会下,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数据化和在线化,打造多元化的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系统,是黄梅戏在当代社会环境下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3.1 优化“云保护”平台:推动黄梅戏资源数字化记录与整合
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同等重要。如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空间建设是传统文化振兴发展的一大热点。早在2009年,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黄梅戏保护的重要基地。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数字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以实物、图文展示为主的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的保护手段已略显滞后。较传统博物馆来说,数字技术的运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对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近年来,黄梅戏特色数字资源库建成使用,其利用十二个板块分门别类进行展示,但从平台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仍需进一步拓展。具体来说,黄梅戏工作者基于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现的不同形态,需深入了解其蕴含的价值导向和文化内涵。资源搜集上,一方面,要走近艺术家,采访、调查、挖掘相关资源,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稀有剧本、唱腔、身段等进行文字、音视频真实准确的数据记录。另一方面,要对原有的老视频进行画质修复,利用vReveal、万兴易修软件等提高视频分辨率。除此之外,由于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化文化资源,针对过去的视频资料需加强后期的字幕添加,以方便不同区域方言用户的观看。只有做好数字化保存的基础性工作,才能实现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代化传承,达到“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双向发展。
3.2 开设“云传承”课堂:扩大黄梅戏非遗文化传播人群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社会性。受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发展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于原生态文化环境的同时,也依赖于地方化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黄梅戏教学传承都是以老一辈艺术家口传身授为主。但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易直接导致课程资源受众少、规模小、更新慢等问题。在“云环境”的科技支持下,需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黄梅戏教育课堂从“线下”走向“线上”,包含三方面建议内容。一是利用黄梅戏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将国内外各大高校以及省内艺术研究院关于黄梅戏艺术主题的网络课程做一个综合性整理,并投放到视频专栏中,使黄梅戏爱好者可以自主地调动学习资源,开展相关学习。二是利用“爱课程”“掌上黄梅”“腾讯会议”等“线上”APP,开设黄梅戏互动课堂,邀请名家名角,从唱腔、身段、编剧、音乐等方面,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教授相关知识,在线互动并答疑解惑。三是利用微信、QQ等信息交流平台实施微信、QQ版的线上交流互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几百个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拉入互动交流群中,由管理员每天发布与黄梅戏相关的理论知识、剧目信息、名家访谈等。通过这样的实时互动,拓宽黄梅戏理论课堂研讨的时间与空间。由此,可解决传统课堂一次性、受众人群相对固定等问题,同时扩大传播领域,增强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影响力。
3.3 利用“云发展”模式:文旅融合,延长产业链条
基于“云技术”的大规模运用,传承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快推动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目前,湖北省政府投资建设了黄梅东山小镇,依托黄梅戏、黄梅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文旅融合及休闲度假一体化的文艺小镇。除此之外,安庆市政府提出“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唱黄梅·游安庆·赏美景”等宣传口号,着重打造严凤英故居、严凤英纪念馆、黄梅戏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并在怀宁县石牌镇、宜秀区罗岭镇两处打造戏曲主题特色小镇。上述举措均从文旅融合方面延长了戏曲文化产业链条。但在健全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是延长文化产业链条最重要的举措之一。从推广和展销来说,需以“非遗+旅游+科技”为手段推动市场与黄梅戏文化的交互发展,从海报、直播、公众号、网页宣传等角度扩大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技术,拍摄“文旅融合”为主题的短视频作品并将其投放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热门平台中;利用网络购物平台,将黄梅戏非遗文创产品带入京东、淘宝、天猫等线上商城,以此带动地方化经济发展。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优化黄梅戏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以健全基础设施为根本,不断扩大文旅融合的推广力度,不仅可以带动地方化的旅游业发展,同时也扩大了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竞争力。
3.4 扩大“云传播”手段:融合现代化传播媒介
为扩大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各地黄梅戏工作者通过电视、广播、公益演出、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多种形式普及黄梅戏相关知识。但“传统的黄梅戏传播内容和形式相对单薄,舞台传播限制了现场表演之外信息的传播”[6]。较传统的传播形式来说,现代化传播媒介更易于被当代用户所接受。2021年10月14日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短视频在信息生态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用户日均观看60分钟以上占比达56.5%,日均使用时长升至87分钟,预期观看短视频时长增加的用户占比升至57.9%。同时,短视频成为用户碎片化时间的黏合剂,‘晚上睡觉前’观看的用户占比上升最快,2021年升至61.3%。”[7]由此可见,以手机客户端为首的现代化传播方式已大规模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需利用“云剧场”直播形式,提高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镜率,从而接续追加观众脑海中的记忆效果,拉近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归根结底,融合现代化传播媒介,打造快销形式的新剧目,以“线上”“线下”平行发展模式积累粉丝,是保护和传承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相契合的重要手段。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融入社会的各行各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科技都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的不竭动力。一定程度上,融合数字化与流行化传播手段为黄梅戏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式,但在网络资源运用上还需从细节入手,优势互补、善用网络、大胆创新,挖掘更多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继承与传播方式。相信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建设,会在促进黄梅戏艺术当代繁荣发展中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