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展览配套社教活动探究
——以莫兰迪展为例

2022-03-24陶小陵王陆洋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莫兰迪社教木木

陶小陵,王陆洋

(淮南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目前,在各类线上平台与线下社群中,“沉浸式”一词都已成为最常见的“刷屏话题”和热门标签。由此产生的大众影响力和实体化效应,正不断从线上向线下延伸。这一趋势反映出,原先存在于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平台的碎片化传播特征,已经从线上流转到了线下生活中。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最初由社交媒体激生的沉浸式效益,已经开始改写艺术展览的传统运作方式,并且推动了明确以商业为目的去策划展览或其他艺术活动的潮流。以商业为目的展览,就是早前直观意义上的沉浸式展览。现如今沉浸式展览正在持续进化,这一标签性质的词语越来越倾向于被用来定义一类观众流量巨大、话题热度火爆和多渠道广泛传播的展览。

“沉浸式展览”不仅强调展览空间及内容客观存在的特征,同时更强调观众主观的认识在展陈中的“沉醉”与投入[1]。从沉浸式展览流行背景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因科技发展而被不断改变,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于将线上作为日常社交的主力渠道。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及年轻人对线上社交行为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催发了沉浸式展览的流行。类型多样、功能丰富的社交APP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如今这些线上平台负载着年轻人的社交活动,不过其中的多数交流仍然需要基于线下的生活,而沉浸式展览所具备的短、平、快特征高度契合这一需求。前往沉浸式展览现场,参观过程中拍摄照片并且在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上进行分享,这种“记录”行为已经在年轻人的社交圈里成了一种潮流与日常。实际上很多因素都在沉浸式展览的发生与流行过程中起了影响,而以互联网、虚拟现实、空间音频等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如果参与者在进行某项活动时身心完全投入情境当中,注意力专注,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即会进入沉浸状态。在这种沉浸状态中,参与者可以获得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当下越来越多的展览开始尝试应用新型设备,利用综合科技手段来变革作品的展示方式,为观众创造“沉浸式体验”。“沉浸式体验”与沉浸式展览的流行有着直接且显著的联系,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拉近其与展品的距离[2]。毫无疑问会受到观众的广泛青睐。

1 沉浸式展览的界定与发展

“沉浸”一词本身来看,不仅表示为客观存在的沉浸,又能反映主观认知的沉浸。因此,既要注重营造客观的沉浸环境,又需关注观众的主观体验[3]。“沉浸式展览”同样是由“沉浸”一词衍生而来。沉浸式展览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发达城市的艺术区、美术馆与博物馆,特别是在已经具备一定观众流量和话题度的年轻美术馆中更为常见[4]。通常观众认为火爆程度高、流量与话题性异常出众的展览即为“沉浸式展览”,而学术界对“沉浸式展览”的界定因为缺少明确统一的标准所以仍然属于模糊的概念。多数沉浸式展览的内容都以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空间或装置艺术作品为主,综合利用场景设备并结合先进技术为观众创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追求参观体验上的颠覆。场馆方或策划团队的自身定位和战略能够决定一个展览是否成为“沉浸式展览”,观众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或“记录”分享阶段自主认定展览的性质。因此,只要是具有观众流量巨大、社交媒体话题度高、掀起“记录”风潮、商业营销目的明显、视觉效果强烈、观众体验感新奇……这些特点的展览,都可以被认为是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展览的流行与它的稀缺性、体验性、交互性有着关联,它们是屏幕时代的现实原景,从展览观看的角度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新方式,让传统的展陈方式走下神坛,回到个人的体验[5]。

上海当代艺术馆在2013年展出“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特展吸引了约30万人参观,这也被认定是我国第一个“引爆”了各大社交媒体的当代艺术展,该展览已经具备了部分沉浸式展览的典型特征。从2016年开始,国内美术馆和博物馆对观众体验感和展览互动性越发重视,开始使用多感装置增进互动,通过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来创造沉浸式体验,这些做法逐渐成为沉浸式展览的标配。2017年,来自日本的艺术团队Team Lab在北京佩斯画廊举办了国内首个专注于沉浸式体验的展览“花舞森林”。该展览一经展出,即在各大社交媒体形成了一股“记录”风潮,沉浸式体验也因此一举成为沉浸式展览的最大特色和卖点。在展览“花舞森林”掀起热潮过后,不同题材和质量的沉浸式展览开始在各大城市的美术馆与博物馆高频出现,如今“记录”沉浸式展览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大潮流也已经被年轻人和艺术圈广泛接受。

沉浸式展览与常规展览在策划、营销、社会教育责任与展示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例如沉浸式展览通常内容的展示方式多样,利用精心布置的场景和综合科技来为观众创造良好的体验感。或者在营销和传播方面,沉浸式展览的推介渠道集中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常规展览则侧重纸媒与新闻发布平台。以及在具体的门票上,沉浸式展览的定价通常高于普通的艺术博物馆的门票。在这些多方面的差异中,沉浸式展览具有三个最显著的区别于常规展览的特征。

1.1 惯用以“沉浸式”为代表的体验形式

运用综合技术手段增加观众与内容之间的互动性的举措在沉浸式展览中已经十分普遍,使得观众在观展过程中不再只是被动得接受信息和知识,而是成为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沉浸式体验”,沉浸式展览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因为尝到了“沉浸式体验”的甜头,当下在展览中加入“沉浸式板块”已经成为大多数沉浸式展览的标配,在很多“沉浸式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投影、幕布、绚丽多彩的布景等等诸如此类具有视觉化特征的物品,“沉浸式体验”已然成为一个吸引观众观展的噱头。

1.2 媒介替代展品成为主体

相较于常规的艺术展览,在多数沉浸式展览中能引发观众专注观看与思考的展品越来越少,缺乏内涵的艺术媒介或装置则成为沉浸式展览的主要展示内容。之前在常规艺术展览中作为媒介被用来传达内容的这些装置,经过设计师对展览空间的设计以及策展人对其意义的过度赋予,便能够获得“展品”身份从而替代传统的展品成为展览的主体。这些媒介本身缺少深刻的艺术意义与内涵,仅具有相对美观与绚丽的外表,但同样可以凭借视觉和感官上的强烈体验博得观众的喜爱。

1.3 观看方式由“眼见”转向“拍照”

观众在常规展览现场进行观看时主要的方式是用眼睛阅读,肉眼接收到的信息经过传递进入大脑中,之后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或思考。相比之下,沉浸式展览的观众则更喜欢用相机镜头代替眼睛去观察并记录展品。当代年轻人作为沉浸式展览的最主要受众,他们对影像的过度依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沉浸式展览中常见后现代文化的影子,对影像的崇拜和过度使用是后现代的典型特征,互联网背景下的年轻人受后现代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6]。因此对于沉浸式展览中那些突出形式体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展出内容,他们会选择更易产生共鸣的拍照方式来完成观看行为。

2 “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配套社教活动梳理

2020年12月6日,艺术家乔治·莫兰迪的个人回顾展“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在木木美术馆798馆开幕。作为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人回顾展,该展览得到了莫兰迪家族的鼎力支持,展出了80件艺术家的油画、版画和纸上作品,其中近二十件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泰特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国际重要艺术机构展出,全面回顾了莫兰迪跨度五十年的艺术生涯。对于这样一场在艺术圈影响力、社交平台话题度、观众与营销流量等各方面都符合“沉浸式展览”标准的典型艺术展览,木木美术馆在其前期筹备与落成环节的投入成本巨大,且馆方面临疫情平稳以来在所处领域恢复常态化运营甚至复兴的考验,因此流量商业变现与资金快速回拢是本次展览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而以展览为基础,配套开展的各类收费社教活动,是除了拉取赞助与售卖门票之外馆方的又一个重要收入来源[7]。木木美术馆对于“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社教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一方面给予了经营战略上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在策划和产品打磨过程中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准。

2.1 木木课堂

2.1.1 感知系列

木木美术馆选取展览主体即艺术家乔治·莫兰迪作为该系列课程的IP,结合乔治·莫兰迪“20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现代画家之一、最伟大的静物画大师”身份,将学习莫兰迪的静物画设置为4期课程的核心内容。面向6岁以上儿童,从早期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形而上学等艺术流派的静物画特点入手,分析基础造型、构图、色彩等艺术元素。引导儿童感知艺术家对日常生活中简单物品非凡的洞察力,体会其作品的诗意、私密感和永恒性的艺术特征。出于对春节这一时间节点的考量,木木美术馆在第4期课选择中国画家齐白石的《岁朝图》与莫兰迪的静物进行对话,通过对比阐释中国画的水墨技巧,探寻东西方绘画的联系与不同。

2.1.2 超然物外系列

该系列的5次课程以乔治·莫兰迪在40年艺术生涯中关键性的作品为学习对象,解析艺术家如何表现形状、颜色,空间与结构及其绘画语言之外的诗意。莫兰迪的画作描绘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眼睛所见的平凡之物:瓶子、盒子、花、房子、树木……这些物、花、景色被一层纯净的微光照耀,散发出心灵的宁静和生命的永恒力量。课程设计详情:“如何画一个雪白的瓶子”引导学员在莫兰迪的画作中找寻“重复”“建筑”“星光的颜色”等关键词;“瓶中的花卉”主讲花与花器,侧重对象牙色、蔷薇色、破晓之色等色彩的探索;“白色小径”要求学员在艺术家的画作中发现不同的绿色,以此分析画面所指向的不同的时间;“无限”通过对诗歌的解读,继而让学员画一首贾科莫·莱奥帕尔迪的同名诗,来激发学员们体会眼睛可见和不可见之景色。

2.1.3 逝去与留存

面向5—10岁儿童,以互动式导览+工作坊作为授课形式。分为“进入莫兰迪的世界、观赏莫兰迪的画作、学习莫兰迪的记忆”三大主题。该课程的亮点在于深度看展+互动式中英双语讲解,任用外籍艺术家与独立设计师进行双语授课,致力于将语言教学与艺术教学相结合。同时以“氛围影响”的方式,为儿童提供自由且鼓励主动表达的学习场景。通过带领儿童欣赏艺术家创作的方式与技巧,以及趣味性地启发他们的创造力与表达欲,让孩子获得创作意识,并自由发展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2.2 联合公共教育项目

2.2.1 现场导览课程

木木美术馆联合涂思美育打造“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展览现场导览课程,该课程面向8—12岁热爱西方艺术的儿童及家庭,为适宜对象提供美术馆现场导览服务,以艺术家互动导览+艺术创作为特色授课形式。课程聚焦于藏在“莫兰迪色”背后的艺术家莫兰迪,现场导览讲师与学员变身成为莫兰迪的朋友,共同了解莫兰迪的性格与经历,借此感受莫兰迪所处的时代环境。课程拓展内容包括同一时期的不同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让学员在了解艺术史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审美偏好。课程搭配工作坊大礼包,提供给学员以在思考后动手创作一幅自己风格的作品。

2.2.2 用另一双眼睛去看世界

木木美术馆与熊亮工作室联合开展的第2期系列课程,持续4周。以直面原作的直感式创作为授课方式,为7—12岁孩子带来感知力的训练。深度解析艺术家莫兰迪的奥妙与秘密,阐述构图、配色、技法,让学员在习得艺术通识的同时提升专注度。课程1:“罐子们的队伍:线与块面的构成”,搭配写生活动,学习基础的运用线条和块面构图的技能;课程2:“光和影的散步:画面光影的练习”,引导学员们像散步一样,自由又有序地发现光影变化规律;课程3:“颜色们的交谈:颜色间的微妙变化”,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发现其中蕴含着的配色的奇妙魔力;课程4:“空间的质感:综合绘画能力实践”,一次创作实践,集合前三节课习得的技能,激发孩子创作力。

2.3 木木工作坊

2.3.1 莫兰迪相遇小原流花道

木木美术馆与小原流花道(北京华间支部)合作开设花艺工作坊,该付费工作坊主要面向成人,一次性收费包含“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展览门票、课程所需花器、花材以及便于携带本人作品的精致包装。工作坊开设理念即用日本小原流花道的艺术语言诠释莫兰迪“瓶中的花卉”,通过花道艺术体悟花开花谢的哲理,借鉴艺术家的经验和技法,在花道中创作属于自己的花卉。工作坊设置了四大板块:(1)分享。认识东方绘画中的哲学思想和古画对莫兰迪和小原流花道带来的深厚影响。了解日本花道的由来和文化发展,体会小原流花道的多元化表现。(2)演示。学习小原流花道入门课程,了解花型的基本点位及标准,欣赏东方的禅宗意境。(3)创作。学员将使用花道的艺术语言诠释莫兰迪的“瓶中的花卉”,悟录自己情感的波澜。以花道的艺术形式注入个人情感并表达创作,探索内心思绪,自选花材,自由设计创作小原流风格的花形作品。(4)互动。学员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诠释创作理念,接着由老师进行指导并修改。课程内容结束后,学员们可自由在展览现场继续参观。

2.3.2 “真不戳”新年毛毡工作坊

工作坊位于798木木美术馆教育空间,同时面向儿童与成人,7岁以下的儿童建议由家长陪同。在该工作坊中,学员们将以手指为工具,用毛线、戳针为媒介,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毛毡作品。或以艺术家乔治·莫兰迪的代表油画作品《静物》为灵感,复刻一幅毛毡画。工作坊为学员提供完成作品所需要的“莫兰迪色”羊毛,并教授使用毛毡的方法。学员们可以通过工作坊的实践内容仔细观察莫兰迪的色彩美学、画面逻辑与感知方式。

2.3.3 “静观其器”陶艺工作坊

该工作坊面向6周岁以上儿童与成人,6—10岁的儿童可由一名家长陪同参加。一次性收费包含工作坊开课当天“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展览门票、泥土、工具、开窑烧制、成品邮寄等项目。工作坊主要教学内容为无光色料泥器皿的手工制作与烧制,分成两大板块。板块一:以展览中“静观”单元为主题,带领学员观察莫兰迪作品中的视觉氛围、构图造型、色彩变化,以及螺旋玻璃瓶、白色长颈瓜棱瓶、水罐、球颈瓶、小茶壶等器具。每位学员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器物造型和彩色泥土,开始手工成型制作器皿。板块二:在与工作坊讲师的交流指导过程中,手工成型2到4件作品,组合成一幅画面,并向大家做展示分享。所有的现场创作将在作品成型后,进行开窑烧制,并于工作坊结束两周后由木木美术馆寄送给每一位学员。

2.4 联名话题活动:手间莫兰迪

乔治·莫兰迪作品中的色调灵感广泛应用于家具、服饰、手工、设计等领域。小红书App上活跃着许多喜爱莫兰迪、创作力强劲的用户,他们擅长“种草”莫兰迪的生活方式。在“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展览期间,木木美术馆联合了小红书App官方,共同策划“手间莫兰迪”话题活动。旨在吸引互联网平台上的年轻人走进艺术,在生活中拥抱莫兰迪之美。该联名话题活动初上线便实现了百万级的浏览量,汇集绘画、手工、手帐等品类数百篇优质创作。后经过小红书App官方人气评选,14件由小红书App用户创作的莫兰迪主题作品被挑选而出,并在木木艺术商店(798馆)进行展示。互联网用户可以登录小红书App搜索联名话题“手间莫兰迪”,了解更多莫兰迪主题的二创作品,或前往木木艺术商店进行现场参观!

2.5 发行展览学习图册

木木美术馆官方发售“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展览学习图册,其设计理念源于对一场“学徒”之旅的想象,莫兰迪是艺术恒久之美的谦恭学徒,每个被莫兰迪作品所折服的观者亦可成为艺术家的学徒。图册共收录近100张艺术家的高清作品及展览现场图片,通过多篇作品介绍、艺术研究以及文章鉴赏的方式达到一种美的再现。这份“学习资料”化身一本“速写本”、一册“学习资料”、一次“纸张导览”、一沓“学习笔记”,呈现出莫兰迪在其艺术生涯中对永恒之美的追求。阅读时的我们亦是艺术家虔诚的信徒,在每一幅作品前停留、驻足亦是我们对于艺术最真切的感受和回应。在追寻赤子之心的路上,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会更加丰富、赤忱与自由。

3 沉浸式展览在社教活动开展上的优势与现实问题

3.1 优势分析

3.1.1 展览自身流量可被利用

当下的沉浸式展览通常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就已计划好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以及线下社群进行宣传和推广,并且充分利用多个流量入口与传播渠道最大程度上进行商业化营销。依托于展览配套开发的不同类型的社教活动,都可以借助展览前期在各互联网平台与社群积累的流量,精准且快速完成社教活动的投放与销售[8]。例如木木美术馆创始人雷婉莹女士其个人账户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近百万粉丝,馆方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运营的官方账户同样维系着大量高粘度粉丝。木木美术馆在雅昌艺术新闻、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多个媒体渠道进行展览前期推介的同时,即为后续社教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持续关注度。“粉丝经济”与“流量变现”不仅是新时代沉浸式展览配套社教活动实现成功营销的两大关键因素,也是其重要优势。

3.1.2 新型理念的实践条件完备

木木美术馆围绕展览“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打造的一系列配套社教活动,面向群体包括但不限于低龄儿童、青少年、亲子家庭、花艺爱好者、都市白领,活动设计也由传统的美术馆课堂不断向以小众门类为体验主题的工作坊以及互联网平台联名话题等新颖形式突破。在丰富多元的社教活动开展过程中,木木美术馆实践了全新的活动组织理念、课程设计思想、教学方式以及教育产品研发模式。同时,来自不同平台和社群的消费人群具备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只需在社教活动的设计阶段与执行阶段针对不同对象进行理念和措施的调整,即可显著提高社教活动与潜在消费群体之间的匹配程度,降低新型理念和实践风险和试错成本。因此,相比于常规意义上的艺术展览而言,沉浸式展览在配套社教活动的设计上具备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在落地环节拥有更强劲的条件支持。

3.1.3 “沉浸式”属性带来定价策略的灵活性

沉浸式展览自身最突出的“沉浸式”属性,能够更大程度上刺激观众们的“记录心理”以及“冲动消费”,利用观众的好奇心与社交需求,提高馆方对于展览配套社教活动或教育产品的议价权。通常沉浸式展览的单人次门票价格会高于同期的其他常规展览,进一步有利于馆方借助价格的“锚点效应”来提高相关社教活动的收费。以木木美术馆在展览“乔治·莫兰迪:窗台上的风景”配套社教活动的定价策略为例,因为沉浸式展览本身对于大众的吸引力超过平均水准,因此将展览门票包含在社教活动所收取的费用中进行打包出售,更能提升对应的消费群体的购买意愿。

3.2 现实问题

沉浸式展览在当今艺术圈已经十分流行,诸多的现实问题也伴随着各类美术馆与博物馆策划沉浸式展览的举动一同出现,其中多数问题与社教活动的设计或开展息息相关。例如普遍的“沉浸式”属性导致社教活动同质化、展览节奏扁平求速影响社教活动的内涵程度等。付费购买社教服务的用户的活动体验因这些现实问题受到显著影响,同时沉浸式展览在配套社教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方面的探索也会因此而被制约。针对当前沉浸式展览及其配套社教活动开展所出现的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辩证的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思路。

3.2.1 社教活动同质化严重

展览主题的原创性是能够维系其健康有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保持展览能够长久生存的原动力。当前多数的美术馆与博物馆在沉浸式展览配套社教活动的设计上暴露了共性问题,即形式与内容的特色不足且缺乏独家的差异化竞争壁垒。当某一沉浸式展览的配套社教活动面世并取得优异反响后,其设计创意和活动内容会被其他场馆或策划团队效仿,最终执行同质化的社教活动。这些主题和内容缺乏区分度的社教活动,跟随令人眼花缭乱的沉浸式展览在市场中涌现,最终将导致参与者产生重复性体验。因此场馆方或策划团队应将主题与内容创新作为沉浸式展览配套社教活动的第一指标,不断突破同质化的束缚,这样才能开展更多有新意、有体验感、有壁垒的社教活动,在教育领域形成独家的竞争力[9]。

3.2.2 活动内容缺乏内涵

社教活动作为展览整体内容的一部分,需要承担为观众或参与者提供教育价值的责任和义务。沉浸式展览配套的社教活动不仅仅是场馆方进行商业变现的手段,更应该作为传达展览思想内涵与艺术品位的一个特别渠道。如果单纯地以营利为目的,从而策划一些没有内涵、没有教育意义,空有营销卖点的社教活动,必然会使活动本身变得空洞且庸俗。场馆方或策划团队的社会教育部门想要长久、持续地发展,在业界形成强势影响力,不仅要在社教活动的形式上有所创新,更需要注重活动内容方面的丰富和完善。一方面,要保证配套的社教活动呈现出来的内容紧扣展览主题,因为这是与沉浸式展览本身相辅相成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活动内涵的挖掘,避免使社教活动沦为“智商税”

3.2.3 旧形式和传统内容体验感弱

对于现如今的沉浸式展览而言,形式上“沉浸式体验”已经成为标配,缺少互动与沉浸式体验的沉浸式展览必然在市场上难以被推介销售[10]。而与沉浸式展览配套的社教活动同样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活动形式不仅要有丰富有趣、新颖小众,还要求高参与性与深刻体验感,形式已经成为决定社教活动能否受到广泛欢迎的关键原因。例如木木美术馆为“乔治·莫兰迪:窗台上的风景”所开发的配套社教活动,跨及展览现场导览、专题工作坊、联名话题等形式,通过形式上的新奇瞩目实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同时木木美术馆为儿童、亲子家庭、花艺爱好者等不同群体分别打造导览、陶塑、花道等活动内容,强调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有良好的体验,这也是馆方在活动结束后能够获得积极评价的最直接原因[11]。因此在为沉浸式展览策划配套的社教活动时,应注重活动的形式以及创新性内容的开发,这样社教活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价值,并且持续地为场馆方创造经济收益。

4 结语

大众包括艺术圈内的不同群体对于“沉浸式”一词的看法不同,部分人认为沉浸式展览同样被冠以“沉浸”二字,因此代表着流于媒介和外在形式、华而不实且缺少内涵。也有人认为沉浸式展览只是在流量变现和观展体验上与传统的展览存在巨大差异。抛开争议,毋庸置疑的是沉浸式展览已经在艺术圈内形成了新的文化生态和运营模式,与展览配套开展的社教活动不仅备受关注,也同样能够对参与者的审美观念以及艺术理解产生积极影响。尽管多数场馆方或策划团队在专业能力、战略取舍方面与本文选取的代表性美术馆即木木美术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展览“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作为示范案例,必将对业界在展览配套社教活动的设计与执行方面产生具有长远意义的引领作用。随着沉浸式展览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配套社教活动的开展在当下存在的部分问题得以解决,其能够实现的社会教育功能与承担的教育责任必然会随之扩展。无论是场馆方或策划团队、参展艺术家与普通观众、社教活动对象特别是儿童与亲子家庭,将来都能够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莫兰迪社教木木
莫兰迪 静物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社教节目的创新研究
莫兰迪的夏天
安静地欣赏几支花瓶
木木相册
新意识形态语境下的社教栏目创新创优策略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