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解隔代教育者压力的社会工作探究

2022-03-24沈冠辰姬银银

关键词:案主隔代祖辈

沈冠辰,姬银银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身心健康发展及教育在其人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据有关数据显示,北京70%左右的孩子正在接受隔代教育,上海0~6岁的孩子中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已占二分之一。蒋洪回和冯耀元通过问卷调查对化鳌头镇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380份有效抽样问卷调查中,发现隔代教育的比例达到了55%[1]。《北京日报》2015年12月16日报道,中国老龄科研中心通过对全国城乡20 083位老人进行调查发现,城乡隔代抚养占比分别为71.95%和73.45%[2]。可以看出隔代教育正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杭州孙大爷暑期在老家帮忙带孩子,却日渐心慌头疼睡不着,最后被医生诊断为患上焦虑症;福州田阿姨替女儿带孩子,因为观念不和,经常发生争吵,变得越来越自责,最终导致得抑郁症;山东李阿姨来武汉帮忙带孙子,几个月下来,不仅失眠、胃口不好,还瘦了十几斤,医生告诉她是因为过度焦虑患上抑郁症。近年来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然而公众却将关注焦点放在孙辈身上,而忽视了辛苦忙碌一辈子却还要继续默默付出的祖辈。经查阅相关文献,韦婷婷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研究中发现,学习兴趣低、人格发展不健全以及滋生不良习惯的问题在隔代教育中非常突出[3]。王晓煊通过对现代家庭隔代教育对育儿的影响研究,得出隔代教育让幼儿无所适从、造成幼儿心理缺陷、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等观点[4]。朱涛通过构建进城隔代抚养的祖辈生活困境理论分析框架,得出身心压力大、身份适应慢和社会融入差等问题是进城隔代抚养的祖辈的角色困境[5]。李连友等关于老年人隔代抚养与社会参与的角色冲突与调适的研究,运用积极老龄化视角分析冲突来源主要为四个方面,即期望冲突、能力冲突、时间冲突以及行为冲突[6]。毕扬等分别从儿童、父母、祖辈三个角度对隔代教育在家庭中的利弊进行探讨,得出隔代教育造成儿童成长障碍、会导致“亲子隔阂”并造成家庭矛盾、对祖辈自身造成消极影响的结论[7]。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影响以及隔代抚养中祖辈角色困境等方面,大多针对的是隔代教育内容、利与弊,而有关隔代教育者本身的研究却很少涉及。由于隔代教育者所面临的压力正逐渐成为现实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隔代教育者在日常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以及安全方面都产生较大压力,这些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身心健康,进而可能会对孙辈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隔代教育者压力来源,发现其需求,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探究缓解隔代教育者压力的路径,以期为我国隔代教育者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隔代教育者压力表现及压力来源

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教育观念不同等原因,面对孙辈教育,隔代教育者逐渐开始感到压力倍增,不仅影响到身心健康,甚至出现抑郁等症状。

(一)压力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孩子需要付出很大精力,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开始不断下降,视力和记忆力相继减弱,照看孩子对老人来说成为一种负担。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由于隔代亲,很多隔代教育者会溺爱孩子,即使孩子做错了,出于心疼以及担心子女责备,经常不敢打不敢骂,一味顺着孩子意愿;其二,照看孩子的同时也剥夺了隔代教育者自由支配的时间,本应享受美好晚年生活的老年人,却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照看孙辈身上;其三,在传统观念中老年人退休之后帮忙照看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诸多老年人本来有自己的计划,也不得不在子女面前妥协,因此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身体开始变得吃不消,不敢告诉子女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忍气吞声,将这种负面情绪一直堆积在心里,最后慢慢形成心病。

在学习方面,由于现今孩子的学习知识、学习范围已经不同以往,需要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而当代祖辈大多都是农民出身,接受文化教育的也只是少数,因此面对孩子的学习,很多隔代教育者颇感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面对孩子学习时,只能在旁边看着,口头叮嘱要认真完成,自己却无能为力;二是孩子学习知识逻辑性特别强,有一定的难度,作业量也相当大,老人为此抓耳挠腮,尝试为孩子讲解,但大多时候都讲不明白,孩子也感到不耐烦。面对孙辈“高难度”作业,隔代教育者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不仅为孩子不听话感到生气,也为教不会孩子知识变得忧心忡忡。

在安全方面,无论做什么事,保证“安全第一”是关键。这句话可以说每个人都听过上百遍。因此在隔代教育者看来,保证孩子的安全问题不仅是自己的责任,而且也是对儿女的交代。然而现实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可能导致孩子不小心受伤或出现危险,因此老人经常提心吊胆。例如孩子不爱吃饭,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就担心会不会出现贫血等症状,危害身体健康;担心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孩子贪玩不小心受伤,无法向子女交代等,每天都在为这些事担忧,时间一久就会引起内心慌乱,感到焦虑,压力也就悄然而至。

(二)压力来源

从主观上看,隔代教育者压力主要源于身体机能下降和教育水平低。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大多数人认为老年人退休后的工作就是帮助照料孙辈。因此就会将大部分照料责任放在祖辈身上,并提出诸多要求。由于照料孙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平常还要照顾全家人的饮食起居,需要身体素质非常好才能保证整体正常运行。然而随着隔代教育者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素质也在走下坡路,有时会出现腰酸背痛等问题的困扰,因而时常会在脑海中闪现自己无用的念头。另一方面,隔代教育不仅仅是“育”,“教”也同样很重要。由于很多隔代教育者并非高知分子,甚至有一部分没读过书,可以说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水平大多参差不齐,无法胜任教会孙辈学习知识的职责。

从客观上看,隔代教育者的压力主要源于教育观念的不同以及角色转换的不适应。一方面,由于两代人年龄差距、做事风格、社会背景的不同,在祖辈的教育认知中,更多表现为照料孙辈衣食住行,秉持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体现出我国老一辈人的传统思想。而祖辈子女接受过更高教育,见多识广,教育理念更偏向于现代化,比较注重孩子知识技能学习、情感需求、饮食习惯以及营养搭配等。另一方面,由于隔代抚养趋势越来越明显,隔代教育者的社会交往活动势必要为养育活动让路。也就是说隔代教育者需要在较短时间从“退休者”和“抚养者”两个角色中被迫进行选择,这常常会导致隔代教育者不能很快适应角色转换,产生一定的失落感。

二、需求分析

(一)娱乐活动需求

由于老人子女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无暇顾及孩子,不得不将大部分教育任务都交由自己的父母。可以说隔代教育者照料孙辈生活是一个相当漫长且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隔代教育者不得不牺牲自己,减少社会参与时间甚至完全忘我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孙辈身上,长时间就会使得隔代教育者身心疲惫,滋生悲观的情绪。因此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暂时放松自我、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和朋友聊聊天等,成为他们的渴求,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可以劳逸结合。

(二)帮助需求

隔代教育者大多数教育水平偏低、文化知识薄弱,在教育孙辈时常常感到有压力,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教不会孙辈,因而如何能够引导孙辈形成正确价值观、顺利教会孙辈基本知识以及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隔代教育者来说非常在意。一方面,他们希望并且愿意学习关于育儿的相关课程,努力获取外在资源,掌握隔代教育技巧,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教育孙辈,而且还可以不断丰富自己。另一方面,照料孙辈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得不到子女理解,隔代教育者希望孙辈在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也可以得到他人帮助,期望短暂性的替代服务,从而暂时放松自我。

(三)情感需求

由于教育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不同,在对孙辈进行照料时,隔代教育者和子女之间有很大分歧,长此以往不仅身心劳累,还得不到子女的理解和支持、被子女责备,因而难免产生各种不满甚至抑郁、失落等悲观情绪。隔代教育者希望可以得到子女的体谅,受到一定尊重,子女能多了解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而不仅仅是将自己当作“抚养者”。彼此之间可以多进行沟通与交流,遇到观点不和时,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此外,沟通渠道或交流平台对隔代教育者也很重要,他们想要被聆听,想要更多人听到他们的心声,希望得到外界支持。

三、社会工作缓解隔代教育者压力的优势

第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2006年7月20日,原国家人事部、民政部印发《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同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2015年的“发展”到2016年的“支持”,再到2017与2018年的“促进”,社会工作一词连续四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18年底,全国34个省级、241个地市级、592个县级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共计867个,较2017年增加了14.7%。2018年各地社会工作资金投入61.12亿元,较上年增长19.6%。其中,上海、广东资金投入超过14亿元,北京超过5亿元,天津、江苏、浙江、河南、重庆超过2亿元。以上这些数据以及颁布的文件充分展示出社会工作专业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可见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也表明该专业具备一定的价值。

第二,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多年来一直秉持“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遵循接纳、个别化、案主自决等价值原则。针对隔代教育者所面临的子女不理解、教不好孙辈、自身体能下降等压力,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展现自身价值。在工作方法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为案主提供针对性服务,帮助案主缓解自身以及外界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案主面对同类问题时的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度过晚年生活。在社工角色上,一方面可以成为支持者,鼓励案主尽可能自立自强,并尽量创造条件让案主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作为资源链接者,充分挖掘案主自身优势及才能,帮助其正确看待隔代教育现象,同时链接及整合多方资源,为隔代教育者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第三,社会工作理论作为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的基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隔代教育者的压力表现,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及技巧,从不同理论视角分析产生压力的原因。其一,从社会系统理论视角探讨隔代教育者压力,该理论需要从整体来看待问题,即隔代教育者出现压力并非完全归咎于自身,与周围人也有密切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进行实务开展时,将隔代教育者、孙辈、父辈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将其呈现在案主面前,最后共同从不同层次分析产生压力的原因。其二,运用社会支持理论解决隔代教育者压力问题,隔代教育者之所以产生较大压力,原因就在于社会支持网络匮乏。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挖掘及整合案主周围人的资源,为案主提供情感、物质等方面的支持,逐步建立支持网络。其三,运用优势视角帮助案主正确看待隔代教育,转变自我认知,捕捉自身优点,帮助案主获得成就感。

四、社会工作缓解隔代教育者压力的路径

(一)加强角色适应,转变教育认知,促进沟通交流

隔代教育者压力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角色转变适应性不强、教育理念不被认可等因素。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角色适应、转变隔代教育认知、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三个方面予以缓解其压力。第一,从“社会人”角色转变为“抚养人”角色这一过程并不容易,甚至充满了抗拒心理,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隔代教育者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转变,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慢慢适应角色。也可以告知隔代教育者隔代教育积极的一面,例如可以加强与孙辈之间的感情联系。发掘其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隔代教育。第二,转变隔代教育者错误的认知以及自身教育观念。让隔代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不利于孙辈健康成长,建议尝试学习当今隔代教育观念,逐渐在接受教育观念中减轻自身压力。第三,建议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可以为隔代教育者和子女定期开展家庭会谈,引导其学会表达自己感受,进而加强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分享给案主一些自我调节的小技巧,帮助释放压力,例如听戏曲、和邻居交流分享生活。

(二)正视隔代教育地位,完善家庭支持网络

隔代教育者承受巨大压力与家庭成员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帮助他们的子女认识隔代教育的地位、家庭养老责任,以及完善家庭支持网络对于隔代教育者缓解内心压力至关重要。第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社会工作者秉持“助人自助”价值理念,帮助隔代教育者的子女意识到自身是隔代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应主动承担起育儿主要责任,祖辈只是“辅助者”。第二,隔代教育者不仅是“抚育人”,也是“被照顾者”,需要享有自由、休闲的时间,得到家庭成员的关怀与支持。社会工作者要引导隔代教育者的子女正确认识家庭养老功能。一方面,建议他们支持隔代教育者多参与社区活动,确保个人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倡导他们要秉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为隔代教育者安排照料孙辈的责任,并对隔代教育者的默默付出表示认可与感激。第三,开展实务活动,了解祖辈需求。社会工作者可开展亲子互助相关活动,让隔代教育者的子女亲历隔代教育者的不易,深刻理解隔代教育的困难。在面对育儿矛盾时学会心平气和协商,同时家庭成员也要学会给予隔代教育者更多尊重,多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关心、体谅他们的情绪变化。

(三)链接社区资源,发挥角色作用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为隔代教育者提供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资源。因此,缓解隔代教育者压力,社会工作可以充分链接、整合社区资源,将角色作用贯彻落实。第一,资源链接者角色。社工充分挖掘、整合社区资源,联合社区开展如何更好地进行隔代教育的讲座,大家相互交流分享,为隔代教育者讲解照料孙辈的小技巧、解答疑惑,帮助隔代教育者更好地掌握照料孙辈的抚养知识;在社区内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热线电话,及时为隔代教育者提供咨询;调动各方资源,联合社区开设隔代教育课程,邀请专业人士定期讲授相关知识。第二,服务提供者。社工可以召集一些志愿者,同时联合社区人员,每周提供一次喘息服务,替代照料孙辈,让隔代教育者有时间进行社会参与;联合社区为隔代教育者提供免费的身体检查、血压测量等。第三,倡导者角色。社工倡导社区工作人员及街道等多关注隔代教育者的需求;倡导完善社区内基础设施,为隔代教育者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在享受隔代教育者照料孙辈的红利时,也应该考虑隔代教育者内心的真实需求。作为社会新兴力量的社会工作专业,可以发挥专业优势,转变偏差认知,完善家庭支持网络以及链接社区资源,从而减轻隔代教育者压力。

猜你喜欢

案主隔代祖辈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调查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