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

2022-03-24鲍硕来

关键词:创造性中华中华民族

鲍硕来

(安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在实现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关键在于牢牢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创造性地推动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涵

何谓 “创造性转化” ?林毓生认为 “创造性转化” 是指 “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地转化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这里所说的改造,当然是指传统中有东西可以改造、值得改造,这种改造可以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却不是硬把外国东西移植过来。”[3]还有学者认为: “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包括在理念上、内容上、表达上、形式上等各层面。”[4]

关于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5]由此可见,创造性转化是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双重转化,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选择对象、转化方式以及转化目的作了高度概括,从理论上阐明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具体方向。

一是转化对象。这是在创造性转化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究竟哪些文化需要进行转化、可以进行转化、值得进行转化,需要结合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要确定转化对象,首先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中哪些需要加以批判,哪些可以继承,对于可以继承的,我们还要弄清楚以何种方式继承,即其转化问题。毫无疑问,传统文化中一些糟粕必须予以批判和摒弃,要谨防在转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沉渣泛起。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理念、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等则应该是我们加以继承、转化的对象。

二是转化方式。这主要是指通过改造的方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与形式。既然是通过改造的途径,表明我们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凭空臆造。改造的前提在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是在此前基础上的修改。这也是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持有的态度与敬意。赋予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必须符合当代人的思维习惯,必须符合并反映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赋予传统文化新形式,必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并满足人们文化审美趣味与倾向,同时贴近现实生活。

三是转化目标。实现转化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力。从文化的本性来说,文化永远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不能跟随时代脚步前进的文化必然走向衰亡,丧失生命力。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传统文化必须要与时俱进,与其呼应,才能反哺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最大程度上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望与需求。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做到 “坚守文化本根,反对虚无主义;坚持推陈出新,警惕复古主义;坚信文化理想,抵制功利主义;坚定开放包容,避免封闭主义;坚持与时俱进,防止停滞主义。”[6]“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在本来意义上被复制和再现,而是要在更高的历史基点上弘扬其优秀成分和正能量。这一使命,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完成。”[7]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渴望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智力支撑与精神支柱,但是我们所期待的是符合新时代核心价值观,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通过创造性转化,被赋予新的内涵与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动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思想文化这一灵魂,就等于丢掉根本,割断了精神命脉,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将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固守传统文化,不与时俱进,更会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持续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在坚持优秀传统的同时,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具有必要性。只有充分认识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才能够保证创造性转化路径开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8]。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需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关系和影响着党和国家各项重大事业和工作,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工程,要服务于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大局,抓住实现创造性转化这一着力点,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中精神文化需要,促进经济与文化、物质与文明的平衡与充分发展。

一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重义轻利” 思想,为人们塑造更加美好的经济生活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远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文化发展上的相对落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限制了包括经济在内的我国各项事业的整体协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相对滞后,尤其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时期,逐利主义、拜金主义仍然一定程度上盛行,很多人为了追名逐利而见利忘义,甚至突破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相较于传统社会而言,当前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间的矛盾呈现日渐扩大的趋势。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望程度日渐增强,有助于我们今天重建当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重新发现自我、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改善人与人之间重利轻义的趋向[9]。将重义作为一种美德,使财富的获得服从于社会伦理规范,能有效规约人们的不良经济行为。

二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公正廉洁” 思想,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政治生活环境。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可以发现,若盛行勤政廉洁之风,则该朝昌盛;若是贪污腐败横行,那么该朝必衰。廉洁不仅仅是为官之本,做人之底线,更是与一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孔子认为君子应当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尚书·旅獒》中指出: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 “知行合一” 等这些思想能有效规约人们特别是为政者的政治行为。公权本姓公,用权当为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 “公生明,廉生威” ,是对整个干部队伍的殷殷嘱托。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公正廉洁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品德。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修身” 思想,为人们营造更加美好的精神文明环境。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中 “修己以敬” “为政以德”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修身思想,是倡导德行优先的思想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基因,滋养并创造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对新时代全民族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养成和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因此,我们要积极形成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相呼应,以德育人,以德养人,知行合一,创造美好的精神文明环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包含着众所周知的德治思想、法治思想、勤政思想、任贤思想,等等,博大精深,取之不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思想与精神内涵,依然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化解各种新的矛盾、应对各种新的挑战、解决各种新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许多传统的智慧的方案,但是食古不化、生搬硬套是无济于事的,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含着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灵魂与核心。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党领导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不同的历史时期,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宣布了党领导人民进入了复兴的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是题中应有之意。复兴的中国、复兴的新时代,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在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够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凸显其当代价值。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形成合力的精神动力。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越是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越是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铸就最坚实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民族儿女千百年来的共同记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属。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文化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也孕育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绵延不绝发展过程的产物,是不同历史时期时代文化积淀的结晶。每一时代的文化,其基本内涵一脉相承,但其内容与形式一直在变化发展。每一时代的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都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具有枢纽中介的作用。不同的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对应着不同形态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基础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在今天步入工业社会、网络社会的新时代中,在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形态与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价值观念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要依然保持其价值与地位,就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的脉搏,重视与当下的语境对接,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中,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第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第二,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第三,结合当今时代条件。这三点同时也是对于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与期望。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求我们明白,我们的出发点是中华文化,这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到中华文化本身的独特精神内涵与显著的身份标志。而其独特性,恰恰来自于其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性。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要求我们时刻牢记我们国家现在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言有着最为现实与直接的关系。具体而言,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充分考虑到我们新时代具备什么样的创造条件,需要什么样的转化成果,只有牢牢把握了这两点,才能顺利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虽然包含着传承数千年而不易本色的精神内涵,但是受时代的限制而难免有其历史局限性。而优秀传统文化也正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不断地激浊扬清,推陈出新,补充新的内涵,赋予新的意义。时移世易,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具有亘久色彩的思想观念、人生哲学、治国理念、思辨精神等,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与标准,需要打上新时代的烙印。从根本上说,就是满足并契合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其能够付诸实践并指导实践。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马克思指出: “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因此,实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既要看是否满足时代需要,又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同时应当立足实践,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标准——符合时代需求

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依然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原因在于其部分内涵与形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重新焕发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要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2]因此,新时代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结果评判的标准在于是否满足了时代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一个一体多面的概念,它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还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更是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项指标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期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其现实的物质生活相匹配;二是与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匹配;三是满足人们对于更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就是人民的需要,时代的期待也就是人民的期待。在一定意义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果是否满足时代的需要,也就是满足人民对于丰富多彩的文化的需求,也就是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综合国力对于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际舞台上,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识,而传统文化正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特色之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中国特色、彰显中国魅力、体现中国风格上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对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而言,能否为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提供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这也是其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认同与充分肯定。文化自信,尤其是对于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我们自信能够顺利、成功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前提保障。文化自信能够赋予我们实现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智慧与能量。

文化自信心,既来源于民族自信力,也根植于历史自信力。文化自信,不仅仅局限于文化问题,对民族与国家的未来与命运关系重大。有学者指出,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在屡遭坎坷、屡受挫折中得以克敌制胜,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在屡遇困难、屡遭艰蹇中仍旧奋发前行,从深层次上探究原因,都是坚定而强大的文化自信在托底、在发力。”[12]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在于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增强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与定力;能够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主张,能够理直气壮回击主张颂古非今的全盘复古倾向;能够正确辨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超越时空的价值,能够从容、自信地面向世界,自立于新时代。在新时代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它既是脱胎换骨,又是旧貌换新颜,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结果很容易走样,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曲解、误解甚至歪解。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立足伟大实践

对于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而言,需要在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寻找转化的着力点,并在实践中寻找灵感,发现智慧的火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 “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到我们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的,深入了解这伟大实践的历程、现状、远景,明确这一伟大实践的最终目的,进而服务于这一伟大实践的需要。

立足实践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首先需要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予以理论上的论证与阐释,论证其理论依据、实践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阐述其现实功效与影响意义;其次发挥舆论的引领作用,通过媒体的宣传与引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鼓励、支持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舆论氛围,使其成为全民共识,使人们认识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实紧迫性与重要性;最后,最重要的是积极发挥人民作为实践主体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先民们日用生活,其活化利用也体现在新时代人民的日用生活之中。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传统文化的转化最终要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和践行,发挥人民作为文化实践主体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智慧宝库,体量巨大、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接力发展的无形资源,在新时代盘活这些库存资源的关键在于发挥人民作为文化实践主体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创造性中华中华民族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