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及其世界意义
2022-03-24杨立志
杨立志
(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健康是人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健康问题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必须面对并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健康问题,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健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涉及健康观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全球健康治理等系列重大内容,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全社会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形成逻辑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理论深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和实践基础,是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具有独特的生发逻辑和形成脉络,理清这一生发逻辑和形成脉络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思想精髓的基本前提。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奠定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奠定思想根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立足社会现实和时代变化,对传统人学理论展开批判与反思,并从唯物史观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科学人学理论。马克思反对抽象地认识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认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具体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的价值是客观的、现实的,是对人的本质的具体展开,总是通过现实性的社会活动表现出来。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正是人们对自身需要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最终指向。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以及自由个性等方面。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社会发展进步更需要把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摆在中心位置,而人民健康则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围绕着如何实现人民健康,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推向新境界。一是以尊重和理解人的本质和价值为基本出发点,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习近平就曾多次强调全民健康对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先后提出“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和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服务宗旨。二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重要目的,补齐卫生医疗健康短板。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医疗卫生体系,着力解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均衡、不系统等现实困境,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三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强调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和人人发展,坚持“预防—医疗—保健”的健康践行模式,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身体、精神协调全面发展。
(二)实践基础:党的执政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百年伟大实践中始终依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健康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历史滋养。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信念和服务宗旨,密切关注人民的身体健康。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多次开展广泛的群众卫生教育活动,加强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实践中开展的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为新中国成立后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医疗条件落后,卫生资源匮乏,人民因病死亡率较高。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先后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等机构,确保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有序运行,并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方针,为人民健康工作指明方向和路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满足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对医药卫生体制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定了“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2]的卫生工作方针。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注重总结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事关人民健康的执政理念作出调整与完善,推动了自身对人民健康思想的深化认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基本内容。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关注卫生和健康问题,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先后提出“全面健康就是全面小康”“健康中国建设”等重大理论命题,逐步形成了“大卫生、大健康”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格局,书写了中国人民健康事业的崭新篇章。总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对如何有效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时代依据:新时代需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迎来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光明前景。新时代开启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改革全面深化实现重大突破,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持续推进;坚持一切为人民的发展目标,推动实施一大批惠民便民举措,切实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日益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需要有新的作为。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3]显而易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民主、法治等方面,还包括对环境安全、生命健康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和社会物质水平的日益提高而显著增长,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的重大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供了时代依据,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人民、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怀和坚定信念。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是党领导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民健康的思想体系,包括人民健康的战略地位、政治保证、发展道路、战略举措、生态基础、国际合作等一系列重要内容,体现了人民性、系统性、战略性、开放性等思想特点,蕴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初心、坚定信念、求实创新、责任担当等独特的执政品格。
(一)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健康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基础,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强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健康问题,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都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迈向新台阶。因此,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党在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党的人民健康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如何认识和把握人民健康这一重大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4]可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这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疾病谱变化提出的一种全局性的健康理念,要求全社会都树立健康意识,人人都关心参与卫生保健,以实现人人健康的卫生战略目标。“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人民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为战略实施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社会条件。由此,人民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优先保障人民健康,在实现人民健康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进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健康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联系,从而把人民健康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必须把人民健康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加以认识和理解,才能真正明确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二是人民健康是一个大健康概念,它不仅是指人的身体健康,还包括人的精神、心理、道德等层面的健康,甚至包括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健康,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完全健康状态。因此,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一种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思维,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人民健康问题上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
(二)党的领导是人民健康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必然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最高政治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人民健康保障水平提高和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更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抗震救灾、抗击“非典”、防控禽流感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无不诠释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主要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这是我们准确理解在实现和维护人民健康过程中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策略的理论前提。习近平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把酝酿已久的“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人民健康工作的基本政治遵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6]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坚持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才能把工作抓实抓细,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因此,加强党的领导最关键的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是这样,在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中更要如此,这样才能兑现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三)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状况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健康发展道路。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7]这条发展道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共建共享,从覆盖范围看,中国的健康不是少数人享有的健康,而是全民健康,走的是一条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健康权利和健康服务的发展道路;从建设主体看,广大人民群众都是健康的创造者,是中国健康发展的依靠力量,推动着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进步。要实现人民健康的共建共享,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道路,就必须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卫生与健康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其工作方针决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凭空臆造,必须把工作落实落细到社会基层,从基层工作的经验积累中升华出正确的工作方针和工作策略。改革创新是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包括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科学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是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工作者在各类政策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到人民健康需求和存在的健康风险,预防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二是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是我国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有力保障了全体人民共享健康的实现。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在医疗卫生制度和服务方面下功夫,通过完善的制度和高质量的服务,让人民群众在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真正享受到公平、系统的健康权益。
(四)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全生命周期是指人体在正常生长状态下,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生命存在过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维护全民健康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8]这是一项系统性健康服务工程,在时间上包括一个人从儿童到老年的全生命过程的健康服务,在内容上包括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在类型上包括灾害救援、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健康服务,深刻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价值意蕴和战略内涵。这一重大战略举措的根本原则就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把预防摆在人民健康工作的首位,防止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着力从以下方面提高卫生与健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重视重大疫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群患病。一些重大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等特点,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此,必须提前预判、超前防控、优化策略,最大限度地阻止疫情的蔓延与扩散。这一点,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有深刻的教训。二是要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有针对性地实施乡村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三是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惠民工程。重视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流动人口大国,流动人口的健康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中国还有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人口缺乏基本的健康保障。显然,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全生命周期”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四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并完善人民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五)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
在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类因素中,生态环境居于根本性地位,这是由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决定的。习近平强调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9]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置于自然环境中加以审视,提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这一科学论断,找到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根本解决之道。从这个意义上看,坚持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大问题。因此,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步伐显著加快,过去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人民健康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要重视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树牢安全发展的理念,健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人民健康得以保障的重要环境条件,是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最有力的证明和最直观的表达。
(六)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
卫生与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面对环境污染加重、气候变化加剧、重大传染性疾病横行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习近平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1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举办了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持续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重视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健康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这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实施中国全球卫生战略、推进人口健康领域国际合作的一系列重大行动举措。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长期以来,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展示了我国国际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国际社会也给予广泛好评。”[12]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维护全人类的健康权益,同时也为健康中国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球健康治理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国际延伸与表达,深刻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全球视野、世界情怀、高瞻远瞩。要更好地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就要着力开展以下行动:一是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谈判。受人口体质、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在健康标准制定上存在差别,增加了全球健康治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推动健康领域国际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为人类健康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紧急援外工作机制。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时,良好的工作机制既有利于应对挑战,又有利于保护援外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三是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健康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习近平在人民健康问题上的战略思考和系统规划。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世界意义
理论指导实践是理论的内在规定性和基本价值属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是系统、科学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指向,不仅为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南和价值遵循,更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3]。这说明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局限性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完整的发展,是与共产主义相联系的人的一种最高发展状态,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性发展。对此,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14]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场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认识到健康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创造性提出了“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全面系统地构建人的健康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深刻阐述健康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想新理论。二是这些重要思想产生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又不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是在这种逻辑演进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内容。三是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人类健康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框架,进而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开辟了一条由人的健康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路。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突出价值和理论贡献。
(二)为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思想指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注范围也不断扩大,从传统的医药卫生领域延伸到食品安全、健康产业、疾病防控、生活文明等新领域,成为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人民群众美好健康需要与健康供给数量质量不能很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这一矛盾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因素,是新征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高度重视人民健康问题,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科学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等重大理论问题,为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实践证明,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已经取得显著进步,人民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一是引领全社会形成“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了社会思想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身体健康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个体健康与其他人的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必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在全社会的确立及实践,必然形成促进国家健康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倒逼机制。二是指导健康医疗领域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事业,推进医养结合,全面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是领导中国人民打赢重大疫情防控战。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国健康防控体系的一次严峻考验。面对疫情的发展蔓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取得了战“疫”的胜利,全面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战略思维高度和现实引领力度。
(三)为其他国家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
一个国家制定什么样的健康政策、采取什么样的保障措施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所决定的,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状况、科技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纵观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基于经济增速快、保障措施有力等条件,使得人口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新时代中国更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人民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郑重承诺,并形成了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磅礴的中国智慧,指引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健康的典范,也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对此,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把握,一是人民健康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及其伟大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民健康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健康发展道路并非只有西方一种模式,各国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健康发展道路。因此,人民健康的中国方案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国家健康事业发展方面提供了全新参考。当然,各国要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发展道路。二是人民健康的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形象化表达,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战略思想、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指引中国人民健康事业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健康生活普及、健康服务优化、健康保障完善、健康环境提升。这就清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何以能”“如何能”的问题,是经过了实践检验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时代真理。
(四)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思路、贡献力量
全球健康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其基本内涵包括:一个国家的健康安全和健康发展不仅取决于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取决于全球经济环境及卫生发展状况;不仅全球环境卫生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居民健康,而且全球政治形势、文化冲突等也会对居民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当前,除健康公平和健康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健康面临的基本问题外,经济全球化推动形成的人口大量流动加快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界传播的速度,成为跨国界健康风险防控的新挑战,是全球健康亟须解决的新问题。面对全球健康问题,依靠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必须运用全球健康治理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形成跨国界的全球性共同行动,才能防范化解全球健康风险,切实保障各国人民的健康。中国对此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全面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习近平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15]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为理论武器,解决了一些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切实保障了人民健康,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中国秉持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全力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外援助,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展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和规范的研究等,用切实的行动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也为推进全球健康治理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一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全球健康问题提供根本解决之道。人人享有健康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各国只有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框架下才能突破狭隘的国家利益思维,同其他国家一道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努力实现人类健康的公平公正。二是中国的卫生与健康制度、工作机制、预防体系等都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了方式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对中国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采取的有力措施赞叹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16]这本质上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但其所包含的许多经验做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参考。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价值指向,深刻回答了在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为谁发展健康”“发展什么样的健康”“依靠谁发展健康”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些重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长期滋养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力量,高度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人民情怀、远见卓识、战略思维、非凡能力等。我们坚信,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的指引下,健康中国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昂首阔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同时实现全民健康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