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国家治理的初步探索及其启示
2022-03-24陈留根
陈留根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进行国家治理的一次伟大尝试,开始了无产阶级进行国家治理的理论建制与初步实践。立足新的时代,深入研究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的内容、特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国家治理智慧和力量,对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的背景
巴黎公社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成立后,开始了艰辛的国家治理探索。巴黎公社对国家治理的探索具有深刻复杂的历史时代背景。对此,可以从多方面来考察。
(一)巴黎公社具有鲜明的“公社”历史传统色彩
欧洲人对公社并不陌生。从中世纪始,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城镇自治,人们把这些实行自治的城镇称之为公社,它们是摆脱了封建统治而获得某些自治权的城市共同体。对此,恩格斯曾指出:“意大利和法国的市民,从他们的封建主手中买得或争得最初的自治权以后,就把自己的城市共同体称为‘公社’”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公社在后来历史的进程中曾一度沉寂,不过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开始时又再度复兴,甚至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公社一度成为法国的热门话题。虽然经历热月政变后,1792年成立的“革命公社”被推翻,但是能够代表巴黎人民利益、满足巴黎人民愿望和要求的公社被巴黎人民深深依恋,他们在等待时机,希望通过选举成立自己的公社。
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带有很深的以往公社的痕迹。一方面,1871年巴黎人民爆发革命后,继续沿用公社的名称,建立自己的政权,并模仿以往公社进行治理的办法,建立了崭新的政治、经济、行政、文化教育等体制;另一方面,巴黎公社在具体的国家治理实践中也表现出它对1792年巴黎革命公社的效仿。比如建立自己的国民自卫军,演奏《马赛曲》,公社公告的抬头一律印记“法兰西共和国”等。
正因如此,人们对巴黎公社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甚至巴黎公社内部亦有代表认为,巴黎公社的本质是为了争取城镇自治,而不是法国阶级斗争的结果,认为“这一次不是别的战斗,而仍然是过去那场速战速决的、自由对专制、城市的独立自治对政府的武断专横的战争的继续”1[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李平沤、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42、242、328页。。虽然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批驳了一些人把1871年的巴黎公社看作是对以往公社复古的“误读”和“误解”,但巴黎公社具有明显的历史传统色彩是可以肯定的。这成为巴黎公社进行国家治理探索的历史基因。
(二)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
巴黎公社是法国当时内外矛盾而成的产物。在巴黎公社存续的72天时间里,它进行着可贵的国家治理探索,就外部环境而言,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首先,就有利因素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国特别是巴黎具有强烈的革命传统。在中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中心。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一直是历次欧洲政治革命的发源地,截至1871年巴黎革命,法国一共经历了两个帝国,三个共和国,其中还穿插着七月王朝。这样的革命传统推动着巴黎公社对国家治理的探索朝着代表工人阶级、普通民众利益的方向发展。二是巴黎公社受到第一国际的影响和指导。恩格斯曾指出:“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页。一方面,巴黎公社领导机构的人员当中有来自共产国际的成员;另一方面,在巴黎爆发革命之前和巴黎公社成立之后,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大量的关注,马克思亲自撰写了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巴黎公社成立后,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面临的状况又进行了分析。其次,就不利因素来说,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巴黎公社国家治理实践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客观地讲,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小生产仍然在工业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当时的劳资矛盾还没有尖锐到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二是巴黎公社在存续期间始终面临着城内的叛乱及德国和梯也尔政府反动军队的威胁和镇压。巴黎公社成立后,巴黎城内不时有反动分子聚众滋事,反动报刊颠倒黑白,煽动不明真相的民众闹事。更为严重的是,梯也尔政府和貌似保持“中立”的德国军队一直对巴黎公社虎视眈眈,伺机消灭。
(三)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的内部纷争与困境
巴黎公社成立后进行了民主选举,成立了公社委员会,实际就职的公社委员有64人,但是这些委员身份复杂,从社会成分看,工人27人,职员8人,自由职业者29人3参见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编:《巴黎公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26-27页。学界关于巴黎公社委员的人数及成分构成不同的看法,参见胡豫生:《巴黎公社委员的人数和社会成分》,载于《历史教学》1981年第6期。;从政治派别看,有布朗基派、新雅各宾派、无党派和蒲鲁东派。这些公社委员有统一思想、一致对外的一面,但也有对巴黎公社采取何种措施相互掣肘、甚至矛盾冲突的一面。比如在如何看待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有成员就不承认巴黎公社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把它仅仅限定在城镇自治上4[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李平沤、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42、242、328页。;而有成员则坚持认为,巴黎公社的行动彰显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精神,施政的焦点应该集中在实现和平与促进劳动的解放上,认为巴黎公社应“使法国成为弱者的后盾,劳动人民的保护者,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希望,世界共和国的基础”5[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李平沤、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42、242、328页。。这些纷争影响着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的方向、内容和效果。
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内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这致使公社政策朝令夕改、前后冲突。不同党派宗派思想严重,把派别偏见当作不可侵犯的信条,视派别利益高于一切。从总体上看,巴黎公社政治方面的政策由布朗基派负责,经济领域的法令由蒲鲁东派承担。但这两派“都做了恰恰与他们那一派的学说相反的事情”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因而,在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实践中,容易造成“这两派都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彼此进行着无谓的斗争,致使公社精力疲惫”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的现象。
二、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的主要成就
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探索是在十分复杂艰难的背景下展开的,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在如何创建新国家、建设新社会等方面还是取得了“我们党从巴黎六月起义以来最光荣的业绩”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页。。
(一)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治理
巴黎公社开创了新的国家政治治理模式。针对帝国主义国家及其治理本质,马克思明确指出,公社是帝国的直接对立物,创建了崭新的民主政治体制,“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11、194、154、157页。。
首先,实现了真正的民主选举。作为巴黎公社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执行机关的巴黎公社委员会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建立工人政权的第二天,公社即发布正式公告,号召巴黎人民各回所在地区参加公社选举,并忠告选民“要挑选那些真诚的人,要挑选人民自己的人,要挑选办事果断、积极、有正直感和心地诚实的人”3[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李平沤、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42页。。经过紧张筹备和有序选举,1871年3月27日公布了选举结果。这是一次真正的民主选举,“选举是完全自由的,全巴黎没有一个人对这次选举提出什么抗议”4[法]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柯新译,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19、213-214页。。巴黎公社还把民主选举推引到其它治理领域,把行政、司法和教育等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11、194、154、157页。。其次,建立议行合一体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议会制,表面上看是民主的,但“议会形式只是行政权用以骗人的附属物而已”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11、194、154、157页。。巴黎公社则采取的是“议行合一”的体制,公社“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11、194、154、157页。。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是巴黎公社委员会,下面分设执行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等10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由5-8名委员组成。这10个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公社设置的10个政府部门,在公社委员会的领导之下,对相应的领域进行日常治理。再次,实施普选制基础上的任免制和限薪制,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公社通过普遍而真实的民主选举,实现了国家的行政和立法大权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还通过任免制、责任制、监督制、限薪制等方式,保证人民选举的代表受人民监督、向人民负责,铲除了以往国家都难以避免的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现象。最后,实现了廉洁政府和廉价政府。高薪特权和贪污腐败是以往国家政治治理的显著特征。巴黎公社却破天荒地第一次实现了以往国家治理特别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治治理一贯标榜而没有实现的廉洁政府和廉价政府的目标。巴黎公社通过使官吏成为社会的公仆、限薪、节约行政开支、反对铺张浪费和废除常备军等办法,极大地减轻了国家治理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国家治理效率,真正实现了廉洁政府和廉价政府,“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革命都提出的廉价政府这一口号”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11、194、154、157页。。
(二)社会主义倾向的经济治理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人民群众享有真实的民主与自由,首先是实现经济上的解放。因而,巴黎公社成立后,对旧有的私有制进行改造,建立能够实现劳动者劳动解放的经济基础,就成为巴黎公社进行经济治理和开展经济活动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建立社会占有性质的经济基础。公社在3月30日决定没收集中以前政府部门征收一大笔税款的面包房的金库归公社所有和使用。在4月15日,公社颁布法令,把“凡尔赛议会议员及帝国的走狗”和一切反动政府走狗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都由国家管制”,以备国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一个委员会,“以监督由国家管制的财务的接收工作”9[苏]莫洛克:《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8页。。在4月18日通过的公社纲领中提出,公社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有关人员的愿望和所积累的经验,创立相应的机构使政权和财富公有”10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6页。。这些举措实际上已经具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它实现了“把人民大众劳动积累的财富交还给了多少世纪以来被剥夺了财产继承权的人民大众。……于是‘剥夺者被剥夺了’”11[法]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柯新译,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19、213-214页。。其次,组织开展工人协作社。4月16日,公社通过法令,工人工厂协作社接管上百家逃亡企业主的企业,这既减轻了公社的负担,解决了工人的就业,又能发挥工人及其工人合作社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这些经济治理政策已经具有共产主义的性质,他指出:“如果合作生产不是一个幌子或一个骗局,如果它要去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如果联合起来的合作社按照共同的计划调节全国生产,从而控制全国生产,结束无时不在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的动荡这样一些资本主义生产难以逃脱的劫难,那么,请问诸位先生,这不是共产主义,‘可能的’共产主义,又是什么呢?”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310、155页。恩格斯对此也评价说:“没收停业工厂和作坊并将其交给工人协作社等这样一些措施,完全不合乎蒲鲁东的精神,而合乎德国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310、155页。再次,探索合理的分配政策。分配直接牵涉到工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公社废除按资分配、探索新的分配政策提供了前提。公社成立后,对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均作出明确规定。公社规定公社委员的年薪是6000法郎,政府人员的工资高低相差不能超过5倍。难能可贵的是,公社提出每天的劳动时间是八小时,主张提高过低者的收入,保证“担任任何作工的人员均应给予足够维持生活和操守的报酬”3[苏]热卢博夫斯卡娅:《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2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84、455页。。这实际上是公社在“寻求使工资和劳动相称的办法”4[苏]莫洛克:《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3、43、193页。,探索新的分配政策。最后,协调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保证巴黎社会有序运行。公社成立后,分别成立财政委员会,粮食委员会,劳动、工业和交换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负责公社经济的正常运行。另外,还成立商业部、工部局、税务总局、烟草管理局等专门办事机构,负责公社对粮、煤和各种日常用品的来源和供销,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有序分配,严禁奸商、私商哄抬物价,谋取私利。巴黎公社的这些举措实现了巴黎公社对私有制经济治理的改造,“第一次塑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形”5高放:《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崭新创举》,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保证了巴黎公社社会的稳定有序。
(三)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教育治理
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认为“教育问题(它并不排除任何其他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不解决教育问题,就不可能进行认真的和持久的改革”6[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李平沤、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329、329-330页。。因而,巴黎公社一经成立,就开始对旧的教育进行改造,布局满足社会主义要求的新教育。
首先,掌握教育领导权,开展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事业。公社成立教育委员会,明确其职责为“着手教育改革”、起草免费、普及的全部世俗教育的法令草案7[苏]莫洛克:《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3、43、193页。等。在教育委员会之下,还专门成立了由5位专家组成的“教育组织委员会”,专一负责各区统一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节,专门对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专题研讨,保证教育的内容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其次,推行免费教育,让普通民众接受教育。公社铲除了旧式教育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主张人人都有权利平等地接受教育,“让农民的儿子和财主的儿子一样受到同样的教育,而且是免费的教育”8[苏]莫洛克:《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3、43、193页。。公社明确,“凡在公社学校上学的学生,今后一切学习用品,概由教师向区政府领取,免费发给。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学生索取费用”9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05、401页。。再次,宣布政教分离,排除宗教对教育的干扰。“公社在铲除了常备军和警察这两支旧政府手中的物质力量以后,便急切地着手摧毁作为压迫工具的精神力量”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310、155页。。“摧毁作为压迫工具的精神力量”在教育领域的主要体现就是宣布政教分离。公社明确“学校均不得在学生或公众目力能及之处陈设任何礼拜用品和宗教图像。一切有关经文、教条和个人信仰的事情,均不在学生中公开传播或让学生实践”11[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李平沤、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329、329-330页。。复次,积极培育适应新社会需求的社会新人。公社认为,“鉴于使公社的革命能用教育改革来确立它的真实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每个人得到社会平等的真正基础——每个人都有权享受的普通教育,使他们容易学习和担当与他的爱好和能力相适应的职业,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12[苏]热卢博夫斯卡娅:《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2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84、455页。。公社提出学校要“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文学知识”13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05、401页。,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健康人格,为未来社会培育新人作准备。最后,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公社把教师从政府和宗教的压迫和钳制下解放出来,并运用立法的手段,实现男女教师同工同酬,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马克思对公社的教育改革与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公社“一切教育机构对人民免费开放,完全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涉。这样,不但人人都能受教育,而且科学也摆脱了阶级偏见和政府权力的桎梏”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1、165、163、152、152、207、158页。。
公社指出,“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就是对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给予了唯一可能的报赏”2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16、56、184页。。共和国制定和出台的政策代表无产阶级等基层民众的利益。
首先,开创中央集中和地方自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制。公社提出,“为了集中力量应付当前的事变”3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16、56、184页。,必须加强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公社专门成立民生供给委员会,负责全国的民生事务,宣布对谷物、棉油、烟酒、肉类等进行集中管理。公社还颁布关于房租、典当、菜场、集市和禁止克扣工资、设立职业介绍所、开展互助救济等关于民生的相关法律、决定及布告。在强调中央集中的同时,公社还要求各区建立地方自治政府,成立各种社会组织等,自主管理基层内部事务,充分发挥地方自治的积极性。这实际上实现了中央和地方治理的互动,有力地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其次,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民众的实际利益。比如,对无产阶级,公社主张工人不做夜工、严禁克扣工资、签订包工合同;对中等阶级,公社颁布法令,宣布中等阶级的一切债务可延缓三年偿付并取消利息;对农民阶级,公社一开始就宣布“战争的费用要让真正的战争发动者来偿付。公社能使农民免除血税”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1、165、163、152、152、207、158页。等。再次,重视市镇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公社提出,“有了公社,赋税将减轻,公共资财将不再浪费,劳动者盼望已久的各种社会设施将相继创立”5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16、56、184页。。一方面,公社发出公告,呼吁各区居民提出店铺修缮房屋、改善市容市貌的建议、申请,并及时颁发许可证;另一方面,公社对有碍市容、危害公共安全的事项进行整改。如宣布“自本月14日星期五起,禁止商贩在雨廊和中央菜场门口设摊兜售”6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16、56、184页。。最后,极力变革社会风气。公社成立后,呼吁各区清除舞厅,严惩聚众赌博、卖淫嫖娼、抢劫偷盗、打架滋事等残风陋习,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巴黎公社的社会治理成效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赞赏,“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1、165、163、152、152、207、158页。。
巴黎公社对国家治理的探索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文化建设、军队建设、司法队伍建设、对外关系建设等。需要指出的是,巴黎公社对国家治理的探索是初步的,鉴于当时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甚至有些内容还仅仅是设想,有些内容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它毕竟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对国家治理的尝试,代表了未来社会主义治理的方向。马克思言简意赅地指出,“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1、165、163、152、152、207、158页。。
(四)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的社会治理
三、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的特点
巴黎公社是在严峻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国家治理探索的,它仅仅存在72天,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它的国家治理探索呈现出与以往的国家治理截然不同的特点。
(一)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探索突出人的解放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虽然在历史上起到过进步作用,但随着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巩固,特别是到帝国主义阶段,“国家政权在性质上也越来越变成了资本借以压迫劳动的全国政权,变成了为进行社会奴役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力量,变成了阶级专制的机器”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1、165、163、152、152、207、158页。;并且,“每经过一场标志着阶级斗争前进一步的革命以后,国家政权的纯粹压迫性质就暴露得更加突出”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1、165、163、152、152、207、158页。。巴黎公社则是帝国主义的直接对立物。它追求的是人和社会解放,公社一开始就“清楚地、有意识地宣告他们的目的是解放劳动和改造社会”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1、165、163、152、152、207、158页。。巴黎公社是人的经济解放、政治解放、精神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或者说,巴黎公社的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教育治理、社会治理等,都是为了人或促进人的解放的。比如经济上,“公社要铲除阶级赖以存在、因而也是阶级统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1、165、163、152、152、207、158页。,用社会所有制代替资产阶级所有制,实现自由联合的劳动,结束了资本对劳动者的奴役和剥削,为人的解放奠定经济基础;政治上,巴黎公社主张让国家政权重新回到人民手中,人民在真实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基础上,选出他们信任的勤务员代表他们治理国家,为人的解放提供政治条件;文化教育上,宣布教会和国家分离,铲除僧侣势力对人民精神的钳制,实行免费教育,实现人民平等地接受教育,为人的解放提供精神支持等。
(二)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探索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
“谁来治理”、“为谁治理”是判断国家治理性质的根本标准。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主体是少数的资产阶级,目的是更好地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党人’去操治理国家之心,得治理国家之利”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195、157、199-200、207、201页。。而“公社——这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充满生气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的假托的社会力量”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195、157、199-200、207、201页。。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成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当然,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不意味着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巴黎公社通过广泛而真实的民主,由人民选举公社公务人员来代替人民治理国家,并通过监督制、罢免制,把国家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巴黎公社还开辟了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治理的途径。公社秘书长昂利·布里隆克曾谈到:“我们每天收到大批口头和书面的建议,其中有些是个人提出的,有些是在俱乐部或在国际支部通过的。这往往是一些很好的建议,应该提交公社审查。”3[苏]莫洛克:《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56页。有些群众意见直接成为公社的决策。比如公社根据群众的举报,对玩忽职守、指挥不力的公社军事代表吕泽烈、混进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叛徒留尔耶进行撤职逮捕。
(三)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探索突出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
群众利益是任何大的历史事件的基础。巴黎公社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之所以能够坚持72天,与公社在国家治理中保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利益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巴黎公社是法国社会的一切健全成分的代表,“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195、157、199-200、207、201页。。马克思认为,在国家代表谁的利益“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公社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代表着除了资产阶级(富有的资本家)(富有的地主,以及他们的国家寄生虫)以外的全体中等阶级的利益。首先它代表的是法国农民的利益”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195、157、199-200、207、201页。。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实质上是“以人民群众的名义,并且是公开为着人民群众即生产者群众的利益而进行”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195、157、199-200、207、201页。的,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他们的实际需要”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195、157、199-200、207、201页。。
四、巴黎公社国家治理探索的启示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创建和治理新国家、新社会的先驱,它对如何治理新国家、建设新社会进行了有益探索。它进行的一系列治理变革虽不完善,有的甚至还是仅仅作出决定,没有来得及实施,但它毕竟是无产阶级在世界上第一次开始进行的国家治理探索,尤其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巴黎公社国家治理经验教训的总结,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智慧,为当今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启示。
(一)坚持党对国家治理的坚强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反思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马克思对未来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治理提出的根本原则,为未来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提供了遵循。
在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中,列宁批判了“经济派”否定党的领导作用的错误观点,他指出:“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如果没有坚强的革命家组织的领导,就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真正的‘阶级斗争’”8《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8页。。即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进行真正阶级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坚持以革命家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才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利益从而进行真正的斗争,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众所周知,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大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就使得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并且是少数国家的胜利,使得这些国家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资本主义国家会利用自身的优势阻挠、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甚至采取“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等多种途径颠覆社会主义。另一方面,由于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它们面临着更加艰巨、繁重的对经济、人和环境改造的任务。因此,这就要求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符合本国国情的国家治理方针政策。
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治理的实践,习近平深刻指出,缺乏党的坚强领导,人们“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2页。。因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72页。。这既是对以往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马克思强调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思想的守正创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探索是围绕人展开的,着眼于人的解放,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实际利益。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鲜明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巴黎公社就是对旧制度的超越3参见何俊志:《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有关论述的再认识》,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因为它实现了国家治理立场和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向。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资产阶级治理,以资本为中心,由资产阶级得利。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国家治理的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社会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力量,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调无产阶级政权“它完全是靠广大群众的信任,完全是靠不加任何限制、最广泛、最有力地吸引全体群众参加政权来维持的”4《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7页。。列宁主张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采取多种途径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治理,并注重改善和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权益,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斯大林执政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忽略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人民利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虽尽力提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由于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苏联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缝。后来的苏联共产党的执政者在这个道路上越走越远,强调“领导人主导下的国家计划将是指导性原则。要下级服从上级,采取行政监督和惩罚都是必要的,也会不可避免地实施动员,道德教育,以及清洗,不管是暴力的还是和平的”5转引自[英]罗伯特·谢伟思:《斯大林传》,李秀芳、李秉忠译,华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98页。。这就把苏联的国家治理看成是少数人的、官僚阶层的事情。
习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63页。。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价值理念,把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上升为基本治国方略的高度。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家治理实践,可以看出,“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治理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毛泽东在建国前夕考虑制度设计时就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7《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强调要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这个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这个政府的工作人员对于人民必须是恭恭敬敬地听话的”8《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3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8页。。其实质就是讲我国国家治理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5页。,按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主张办事。
(三)坚持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马克思把政治制度称之为“具有管辖和规定一切特殊东西的普遍东西的意义”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制度本身具有鲜明的治理指向。巴黎公社在国家治理中进行了制度建设探索,形成了一套国家治理体制,为巴黎公社国家治理实践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奠定了共和国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
关于制度建设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中,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建立了具有苏联特色的制度体系。但是,自斯大林时期始,苏联领导人开始强调权力的高度集中与统一,权力代替了法律,个人言行取代了制度,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受到践踏,甚至出现“几乎所有领导人都对上一任领导人的治国理念、治理制度进行了调整,甚至是彻底改变,全盘否定”3李拓、涂小雨:《制度治理:前苏联社会整合失效的现代启示》,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的局面。这造成了社会的撕裂,整合的失效。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也不是一帆风顺,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惨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上出现了问题。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的教训中,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要想不发生颠覆性错误,必须坚持坚持和完善制度建设,保证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东升西降”是其显著特征,但毋庸讳言,“西强东弱”的整体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较量和竞争中,社会主义国家整体上还处于弱势。在当前国际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在其治理中既要正确处理国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要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中保证国家安全。这就更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治理中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49页。,“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64页。。
总之,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先河。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对此进行了深刻总结和阐发,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进行了初步构想与思考。毋庸讳言,“巴黎公社的实践范围比较小,时间比较短”,也“没有遇到后来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大范围、全局性、长时间的矛盾和问题”6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89页。。但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探索尤其是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等著作对它进行的系统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方向、性质、内容和特点。我们要充分挖掘巴黎公社国家治理初步探索蕴含的国家治理智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