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血小板血浆疗法对压疮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

2022-03-24王文玲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压疮生长因子创面

吴 莹,孟 婷,王文玲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压疮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压疮是我国住院患者中导致慢性创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压疮的治疗和护理一直是医学和护理领域的难题。传统的伤口换药、清创手术、负压吸引和局部应用各种药物等治疗,仅能清除局部感染灶或坏死组织,减少创面分泌物,但创面通常仍然难以自愈。这时,就要通过植皮、皮瓣移植、肌皮瓣移植等整形外科手段修复[2],由于创面周围血运差、生长因子少、活性低并伴随感染,皮瓣移植在这些创面不易存活。而富血小板血浆具有显著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3],2017年起我科将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应用予压疮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压疮患者共32 例,其中男19 例,女13 例。创面经过治疗至少4 周无愈合倾向。排除标准:(1)伴有血液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近期服用抗凝血剂。(2)血红蛋白<11g/L、血小板<100×109/L。(3)孕妇、哺乳期妇女。(4)恶性肿瘤患者。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PRP 组和对照组,入组前采用生理盐水滴注法测量创腔体积,具体如下:将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将创腔表面呈水平,用注射器缓慢滴入生理盐水,直至与创腔表面平齐,记录滴入的生理盐水量,即为创腔体积。两组患者年龄以及初始创腔体积见表1,其中创腔体积最小5.8ml ,最大55.7ml。经过t检验(SPSS22.0),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表1 PRP组和对照组年龄和创腔初始体积资料

1.2 富血小板血浆的提取责任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医生要求顺利采集血量,并注入离心管。为保证PRP 制备成功,离心方法为第1 次离心2000 r/min,10 min;离心后收集全部血浆层、白膜层及2~3 mm 范围的红细胞层移至另一采血管;第2 次2000 r/min,10min;第2 次离心后抽取3/4血浆层。

1.3 创面治疗、护理和疗效观察

1.3.1 创面治疗 (1)所有患者治疗前取创面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及药敏。(2)开放原始创面,严格无菌条件下彻底清创。(3)对照组患者创腔内采用藻酸盐敷料填充,泡沫敷料覆盖。PRP 组则局部外用PRP凝胶后,泡沫敷料覆盖,具体如下:将自体PRP 与促凝剂(2000U 凝血酶)同时缓慢喷洒入创面并尽量覆盖所有创面。创面表面形成一层胶冻状PRP,取大小合适的泡沫敷料覆盖于创口,四周密封确保PRP不流失。

1.3.2 护理 所有患者均采用我院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使用PRP治疗的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如下:(1)PRP治疗前的干预护理: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原理、方法和优势,取得理解和配合。(2)根据压疮部位选择合适体位,避免创面受压,必要时卧悬浮床。(3)每天检查敷料情况,妥善固定,防止敷料脱落。(4)敷料包扎期间,观察渗液情况以及异味,如有异常,需要寻找原因,指导患者配合治疗,例如过多的渗液可能是肢体下垂引起的静脉回流不畅,如敷料出现绿染,可能出现了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必要时联系管床医生处理;敷料打开后,要及时观察创腔肉芽增生情况、肉芽色泽、血运情况,创面分泌物渗出情况,了解创面进展情况。指导患者避免用手碰触患处,同时避免污染。(5)合理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达到提升免疫力、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应指导患者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无法经口进食者可鼻饲或静脉营养。(6)肢体活动: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者被动活动,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减少功能衰退,预防血栓形成。(7)心理疏导:长期卧床患者易产生焦虑、悲观、绝望等情绪,使患者失去治疗信心,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使其减少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8)随访和康复:治疗结束后,通过密切随访,一方面进一步评估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康复,例如愈合创面反复起水泡、破溃、瘢痕形成、瘙痒等。

1.4 效果观察分别在入组前、治疗10 天后、治疗20 天后测量创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 天、20 天后的创腔缩小率,并使用SPSS22.0 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创面最终均愈合。未发生创面感染加重、菌血症、局部异常组织增生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在10 天后以及20 天后,创腔愈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PRP组在促进压疮创腔缩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PRP组和对照组治疗10天(d10)、20天(d20)后的创腔缩小率

3 讨论

压疮主要是长期卧床致使皮肤、皮下组织和/或深部软组织发生局限性损伤,多发于截瘫或年龄大、活动困难人群,早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创面常久治不愈或反复出现破溃。住院的压疮患者往往具有全身营养不良、创面深、感染严重、护理难度大等特点。对深度压疮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以外用湿性敷料为主的保守治疗,以及植皮、皮瓣修复为主的手术治疗,但有时效果不理想或者风险较高。近年来,研究发现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软组织缺损具有很强修复作用[4]。血小板活化后可释放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IGF、TGF、VEGF、EGF 等30 余种生长因子[5],并且与在创面上应用单一生长因子比较,PRP 中所含的各种生长因子浓度比例接近于体内正常比例,具有最好的协同作用,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达到最佳的效果;血小板激活后还释放出大量纤维蛋白[6],一方面为修复细胞提供良好的支架,另一方面还可收缩创面,辅助创面愈合;PRP中高浓度的白细胞,对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7]。

Prp治疗作为较新的细胞治疗方案用于慢性创面,相应的护理措施较少,我科制定了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治疗前的宣教和心理疏导,可有效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的信心,同时可以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prp凝胶注射到创面后,需使用泡沫敷料封闭五天左右,在此期间,可能出现敷料脱离、移位,创面感染等问题,需要预先对患者做好宣教,避免人为的不良事件,同时在出现异常后,需要及时处理,尽量保障疗效;压疮作为难治性创面,即使创面愈合,后期仍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创面再次破溃,瘢痕形成等等,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应个体化制定预防措施,并及时处理,通过随访以及康复锻炼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减少患者以及家属的焦虑和负担。

生物学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的今天,PRP 技术为我们治疗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本次临床结果显示,压疮患者实施PRP 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后,取得了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的疗效,所有伤口均明显缩小,肉芽组织填充整个创面,色泽红润,血供良好,能够有效安全地促进压疮创面的愈合,在prp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措施从治疗前的心理干预、宣教,治疗中的敷料护理、细节指导,治疗结束后的随访、康复,全面而细致的护理,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也保障了prp治疗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压疮生长因子创面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