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颂及《本草图经》现代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2-03-24蔡清柱黄泽豪杨红霞陈玉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4期

蔡清柱 黄泽豪 杨红霞 陈玉燕 居 远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苏颂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人才,其编撰的《本草图经》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书中现存933幅药图,从药图出发结合文字描述更进一步为药材的鉴别、运用、开发等提供有力支持[1]。李约瑟博士对《本草图经》做出了以下评价:“作为大诗人苏东坡诗友的苏颂,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药物学家。他在1061年撰写了《本草图经》,这是附有木刻标本说明图的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在欧洲把野外可能采集到的动植物加以如此精确的木刻并印刷出来,这是直到15世纪才出现的大事”[2]。《本草图经》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说明该书有巨大的价值得去挖掘。赵典等[3]总结1993年至今本草学者有关《本草图经》的本草学研究,可为现代的本草学者进一步探究《本草图经》提供新的思路。陈雪等[4]通过对2010年至2020年本草考证的研究分析,有关《本草图经》研究的发文量位居所统计的本草著作前列,可见该书对于本草考证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苏颂及《本草图经》的研究进展及热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1 方法与统计

1.1 检索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文献数据来源,在“文献检索”界面中使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主题为“本草图经”或“苏颂”,发表时间范围为建库到2020年12月31日,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获取文献总数为487篇文献。

1.2 选取标准 选取以《本草图经》或苏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具有相关性。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重复的文献;②排除文献中提及《本草图经》或苏颂但不以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无关文献;③因检索主题中“本草图经”含有“本草”二字,检索到的文献也包含了某种药物本草考证的文献,但不是基于《本草图经》来写的,也排除此类文献。

1.4 统计 根据上述选取及排除文献的标准,再结合对文献摘要的阅读方式进行筛选,最终得到117篇有相关性的文献,并在Excel中整理出每篇文献对应的论文题目、关键词、发文年份、发文期刊、发文地区、发文单位、资金资助、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发文量 通过统计1957至2020每年的发文量,从图1可以看出发文量从1957年至1991年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1990年至1994年这个时间段是发文高峰期,可能与1990年在长春成立苏颂学术研讨会及接下来1991年至1994年连续开展四届苏颂学术研讨会有关[5]。1991年的发文量达到之最为32篇,可能与苏颂主持编撰《本草图经》成书930周年暨苏颂逝世890周年有关[2],从而使得《本草图经》成为研究热门。之后的年份发文量较为平缓,但2003年、2012年、2014年及2020年发文量有所增长,可能与2003年第十二届药史本草学术会暨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2年与苏颂文化艺术节以及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2020年为了纪念苏颂诞辰一千周年在福建厦门召开了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纪念苏颂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有关,这些学术会议的召开及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年发文量的增长。预计2021年在广大学者及政府的重视下发文量会有所增长,因为这一年是苏颂主持编撰《本草图经》成书960年又是苏颂逝世920周年。二十一世纪有关《本草图经》的发文量明显少于上个世纪,表明了对于苏颂及《本草图经》的研究逐渐淡出学者们的视线。

图1 苏颂及《本草图经》相关文献年发文量统计图

2.2 发文地区统计 从选取的117篇相关文献中,除去没记录发文地区的文献,对有记录的106篇文献进行统计。发文地区分布在我国的14个省区,以苏颂学术研讨会的成立地点长春位于吉林省发文量最大,其次是苏颂的故乡福建,位居第二,其余发文地区情况见表1。通过分析有关苏颂及《本草图经》研究的发文地区并未遍及我国大多数省区。

表1 苏颂及《本草图经》相关文献发文地区统计表

2.3 发文单位统计 从统计到的119个发文单位中进行统计,发文量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包括其前身长春中医学院)33篇、福建中医药大学(包括其前身福建中医学院)8篇、中国中医科学院(包括其前身中国中医研究院)8篇、长春大学4篇、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4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4篇、安徽中医药大学4篇、温州大学3篇、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3篇、江苏省宝应县医药公司3篇等。

如果运用普赖斯计算公式加以说明[6],核心发文单位的最低发文量M=0.749√Nmax,Nmax为发文量排名第一的单位的发文量数。这里Nmax=33,所以M=0.749√33=4.303,可以用发表4篇及以上为核心发文单位的标准。因此,有7个发文单位符合标本可作为核心发文单位。

进一步通过发文单位的性质分类,统计各类的发文单位数量及发文数见表2。可以得到高校是研究《本草图经》的主要阵地,其发文单位数量及发文数都是占比最高,其次是研究院及医院。

表2 各类发文单位数量及发文数统计

2.4 发文期刊统计 从统计的117篇文献分析其来源于58种期刊。其期刊发表篇数较多的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其中含更名前《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3篇)、《吉林中医药》(8篇)、《福建中医药》(其中含更名前《福建中医药杂志》6篇)、《中药材》(6篇)、《时珍国医国药》(其中含更名前《时珍国药研究》4篇)、《中华医史杂志》(4篇)、《自然科学史研究》(4篇)、《亚热带植物科学》(3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3篇)等。通过发文年份加以分析得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吉林中医药》及《福建中医药》这些是早期研究《本草图经》的主要发文期刊且创办这些期刊的单位都是高校。现今的发文期刊主要是《中华医史杂志》、《亚热带植物科学》等,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创办的期刊,发文期刊分布较分散,可见现今的发文期刊对苏颂及《本草图经》的研究持有支持的态度,鼓励学者们对其进行投稿。

2.5 基金资助统计 从统计的117篇文献中,有基金资助的只有14篇文献(里面的文献有的是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支持),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4项、校级10项。表明了对苏颂及《本草图经》相关研究的资助是比较少的,因此要加大对该研究的基金资助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中的潜在价值。

2.6 研究内容统计 从有记录关键词的71篇文献统计得到关键词一共243个,去除重复的,共142个。大多数文献都有《本草图经》与苏颂,因此不将两者加以统计分析。本草考证关键词(统计时包含关键词考证中有关药物的考证)、药图关键词(统计时包含植物图及药材图谱)、考证关键词(除去与本草考证相关的,统计如《本草图经》的书名考证、作者考证、版本考证等)、特点关键词(《本草图经》的编写特点)、研究特色关键词(对《本草图经》各卷的研究特色)、贡献关键词(《本草图经》对现代学科的贡献)、药材产地(《本草图经》药材产地研究)具体统计情况如图2所示。通过关键词的统计可以得到对于《本草图经》的研究主要以本草考证为主,在进行本草考证时也很好的结合了本书拥有药图和药材产地这两大亮点进行考证。赵中振[7]在评价《本草图经》时也提到了书中的药图可为品种的鉴定提供了帮助,同时每一种药物附有不同产地的药图反映了当时重视药材产地的重要性,有利于去鉴别药材并了解历史沿革与品种的变迁,所以两大亮点可为药材的品种考证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其余的考证是有关《本草图经》该书的作者、版本、书名考证,也有对《本草图经》所引文献进行考证如《伤寒论》等。再者是研究《本草图经》编写的特点或对各部的研究特色总结,这可以给研究本草的学者们带来新的想法,也有研究总结出了《本草图经》对《证类本草》撰写的影响、本草学等现代学科的贡献。因此,对于《本草图经》的研究目前不仅仅局限于对药物的本草考证,也有涉及书籍内容的考证、该书编写特点、各部的研究特色及该书产生的影响与贡献。

图2 关键词频数统计图

由于部分文献缺少关键词的记录,因此通过阅读文献内容将统计的117篇文献按照研究内容分为六大类,并对每一类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图3每个顶点为该类的文献数量(每一圈六边形环以5篇文献为统计刻度且刻度从里往外递增,因此顶点越靠近最外侧的六边形环该类的文献数量越多),其中对《本草图经》学术成就评述的研究文献数量是最多的,表明了学者们重视《本草图经》并在研究中总结出学术成就进行评价,接着文献数量排名第二的是对苏颂及其学术思想的研究,表明苏颂受到学者们的追捧,其精神深入人心。文献数量排名第三的是对《本草图经》各卷的专题研究,文献数量排名第四的是《本草图经》药材品种考证研究等。笔者预测将会迎来《本草图经》药材品种考证热,因为近年来国家重视古代经典方的研究,而经典方是由药材的品种组成的。只有厘清药材的品种,区别药材的真伪,确保药材的质量,才能使得古代经典方运用到临床上发挥最大的价值。所以立足于经典方的研究这项工作预计2020年后对于《本草图经》药材品种考证的发文量会增长。

最后在每一类研究内容中进一步细分,通过统计出现的频次来理解研究内容的中心思想,详细统计结果见表3。第一类苏颂及其学术思想的文献中从苏颂编撰医书及取得的科学成就得出了他具有创新、求实、勇于实践的精神,而苏颂生平的研究,主要从任职时间、里籍、生年、徙居及婚姻这几个方面进行;第二类《本草图经》考略的文献主要对《本草图经》的作者、版本、书名及所引文献进行考略;第三类《本草图经》学术成就评述的文献主要以表3所列的评述为主;第四类对《本草图经》各卷的专题研究的文献统计得出主要通过产地及道地、图文结合、服食禁忌等方面进行展开研究;第五类《本草图经》药材品种考证研究的文献统计得出主要通过原植物、药图、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药材考证研究。第六类《本草图经》与现代学科关系分析的文献主要与表3所列的学科有相关。

图3 研究内容统计图

表3 研究内容统计

3 小结与展望

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苏颂及《本草图经》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虽然统计过程会存在误差,但基本上能反映出研究进展及热点。从年发文量来看,当有相关文化艺术节活动、研讨会或学术会议的召开时,可能受其影响年发文量有所增加,其余年份发文量较少。从发文地区、发文单位统计来看,对苏颂及《本草图经》的研究形成两大阵地,一个阵地主要在长春,因其在早期就重视苏颂及其学术的研究,且主要以高校为研究单位,如长春中医药大学,对苏颂及其《本草图经》的研究工作一直延续至今。另一主要阵地是在福建,因为其是苏颂的故乡,也是以高校为主要研究单位,如福建中医药大学。从发文期刊统计来看,早期主要集中发表于上述两大高校创办的期刊,现今相关文献被许多期刊收载。从资金资助统计来看,支持苏颂及《本草图经》相关研究的资金项目很少。研究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统计来看,对于《本草图经》的研究热点以本草考证为主,且对于药材品种考证尤为重视。结合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学者们逐渐将药材的质量以及疗效为重点展开深入研究,而最开始的研究依然应当从本草著作考证开始。

通过分析苏颂及《本草图经》的研究进展,笔者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展望:①由于文献数量较少,意味着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供研究挖掘,因此可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才加大力度培养;②目前涉及的研究并未普及我国的各地区,可以加大对《本草图经》在国内的宣传,在政府的支持下应开展更多与苏颂及《本草图经》有关的活动,让苏颂的精神得到学习及扩大《本草图经》的影响力;③在高校应当加入苏颂及《本草图经》的元素或课程,让同学们了解并激发研究的兴趣,努力申报相关的课题得到该项目的资金资助,让更多的高校也参与到研究《本草图经》的阵地中来,不仅仅局限于长春中医药与福建中医药两大阵地;④对于《本草图经》目前仍要以本草考证为热点研究,可为更多药材的利用提供本草依据,同时也需要从中挖掘出更多领域的相关研究来让《本草图经》受到更多的关注。期待广大的本草工作者传承苏颂的精神,继承苏颂的事业,让《本草图经》薪尽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