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肺降气止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40例临床观察

2022-03-24黄雪梅万丽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气道穴位症状

黄雪梅 万丽玲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是指病程>8周,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症状[1-2]。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3]。目前西医主要以激素、白三烯受体调节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PPI等治疗为主,诸多临床研究表明这些治疗能获得一定近期疗效, 但无法根治,停药后病情复发率较高, 病情迁延, 远期效果欠佳[4-8]。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咳嗽的认识渊远流长。本研究以温肺降气止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寒邪滞肺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门诊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寒邪滞肺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治疗前两组病情分布情况(病情分级评定标准依照中医症状积分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证候总积分1~6 分;中度:证候总积分7~12 分;重度:证候总积分13~18 分)。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0.90±14.74)岁。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5.95±13.48)岁。两组咳嗽严重程度分级情况见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咳嗽严重程度分级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拟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版)》[9]中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制定:①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惟一症状, 无痰或咳少许白色黏痰;②咳嗽时间>8周;③X线胸片或CT检查无异常; ④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者, 或停用4周后仍咳嗽者;⑤临床未能确诊为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中医辨证标准:目前无慢性咳嗽寒邪滞肺证的统一标准,现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自行拟定。症见:咳嗽阵作,遇寒加剧,得温咳减,咳嗽昼轻夜重,咳声紧闷,无痰或痰白粘或白色泡沫,或咽痒气逆作咳,或背部恶寒,舌质淡红,苔白,脉浮或浮紧,或多因受凉、感冒起病,或多有反复史。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的西医临床诊断标准;②符合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寒邪滞肺型的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在16~80周岁;④自愿参加研究项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性及亚急性咳嗽患者;②存在其他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哮喘等出现咳嗽者;③有严重鼻咽部恶性肿瘤患者;④合并心功能不全,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患者;⑤对中药、贴敷等过敏体质者,穴位对应部位皮肤有溃疡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⑦患有精神异常、认知障碍等疾病。脱落、剔除、终止试验标准:对于符合纳入标准,但因为各种原因而最终未能成为试验受试者的患者,则属于脱落受试者。受试者脱落通常存在以下情况:①出现严重临床不良事件者及出现对中药或敷料过敏者;②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合并疾病者;③违反研究方案,依从性较差者;④主动提出退出试验者;⑤失访或未按时来院复诊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温肺降气止咳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①内服中药方:温肺降气止咳汤为主方,药物组成:炙麻黄10 g,苏叶10 g,生姜10 g,细辛3 g,白前10 g,百部10 g,厚朴15 g,旋覆花15 g,桔梗10 g,苦杏仁10 g,甘草6g,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房提供;加减变化:痰多者加半夏10 g、陈皮10g;鼻塞、流涕重者加辛夷花15 g、白芷10 g;咽痒者加蝉蜕10 g;肺寒较甚者将生姜改为干姜10 g;用法用量:日1剂,每剂水煎2次,各取汁150 mL,药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或颗粒剂每次1袋或1格150 mL开水冲服,每日早晚各1次。②穴位贴敷:统一使用曼吉牌磁贴(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规格 21 mm×0.6 mm;每次贴敷时间24 h,1次/周;穴位:天突、大椎、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膏肓俞,共计8穴。③复诊频率为每周复诊1次,共按时复诊4次。④疗程为1个月,所有患者进行1个月的随访。

1.5 观察指标 ①咳嗽症状积分[1]:对日间咳嗽症状和夜间咳嗽分别评分,二者相加为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前、治疗后各评价1次。②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11]中有关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症状严重程度记分,主症(咳嗽)无症状(0分)、轻(2分)、中(4分)、重度(6分),次症(咳痰、恶寒、咽痒、气逆)无症状(0分)、轻(1分)、中(2分)、重度(3分),分别记分,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③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采用线性计分法,作一刻度为 0、1、……、10 cm 横线,横线的一端为 0,表示无咳嗽;另一端为 10,表示剧烈咳嗽;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咳嗽。在测评过程中,让患者根据主观感受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咳嗽的程度。④生命质量采用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12]:分生理(8项)、心理(7项)、社会(4项)区域分别计算得分,各区域得分之和为总得分,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⑤咳嗽缓解时间:根据每日咳嗽VAS评分,受试者咳嗽VAS分数下降≥2分,并持续2天,分数开始下降的当天为咳嗽缓解时间。⑥咳嗽治愈时间:根据每日咳嗽VAS评分,受试者咳嗽VAS分数变为0分,并持续到观察最后一天依旧不升高,则开始变为0分的当天即为咳嗽治愈所需的时间。⑦安全性评价,检测患者血尿常规,心、肝、肾功能,观察研究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

1.6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制定:临床控制:中医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减少不足 30%。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观察指标和数据的不同,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误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各组间采用非参数检验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M(Q25,Q75)]

2.2 两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与治疗前对比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比较[M(Q25,Q75)]

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M(Q25,Q75)]

2.4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LCQ评分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LCQ评分比较[M(Q25,Q75)]

2.5 两组咳嗽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后咳嗽缓解时间比较

2.6 两组咳嗽治愈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治疗后咳嗽治愈时间比较

2.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见表8。

表8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2.8 安全性评价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血、尿常规,心、肝、肾功能异常。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我国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门诊,咳嗽是患者最常见的就诊症状, 而慢性咳嗽患者约占1/3以上[2]。气道高反应性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十分复杂,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AHR与大气污染、吸烟、接触过敏原等因素有关, 炎症是导致AHR最重要的机制之一[13]。有研究[14]表明慢性咳嗽患者存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是气道高反应性的关键因素。目前西医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以抗过敏、抗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降低支气管黏膜反应性等作用来抵制和消除气道高反应性,以激素、白三烯受体调节剂、茶碱类甚至镇咳药等为主;由于其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数患者停药后易复发,难于根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治疗[15-17]。

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属于中医学上“久咳”“顽咳”等范畴。《素问·宣明五气》有言:“五脏所恶,肺恶寒。”外感寒邪是寒邪滞肺型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发病的重要诱因,而肺气阳虚是其根本原因。《景岳全书·咳嗽》云:“外感咳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盖寒随时气,入客肺中。”外感风寒之邪首犯皮毛或口鼻,侵袭卫阳,伤及肺系,此时患者肺卫功能不足或失调,无以抗邪,使肺失宣降,气机上逆引起咳嗽;若再不重视或失治误治,未能及时驱邪外出则易使寒邪留滞肺中,进一步损伤肺阳,正如《续名医类案》曰:“肺易感受寒邪, 既病于主气之肺阳”,肺阳虚衰则其温煦推动功能下降,肺阳无力推动肺气正常宣发肃降,肺气机运动难得恢复,故而咳嗽迁延,如《备急千金要方》言:“若阴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气逆咳。”即使外感寒邪得除,但肺阳虚弱,未得恢复,“同气相求”,六淫之中,仍易感寒邪,在遇寒冷或气候交替气温变化时,咳嗽易复发,病情反复,数月甚至数十年不愈,每于冬季或季节交替时易发作。

万丽玲主任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创温肺降气止咳汤,全方是以炙麻黄10 g、生姜10 g、细辛3 g、旋覆花15 g、厚朴10 g、桔梗10 g、苦杏仁10 g、百部10 g、白前10 g、苏叶10 g、甘草6 g为基本方。方中炙麻黄、细辛、生姜相须为君,三药皆辛温、属肺经,都能散邪驱寒外出,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生姜可温肺化痰止咳,细辛可温肺化饮;旋覆花、厚朴皆为辛开苦降温通之品,降气消痰止咳,旋覆花为治咳降气之要药,且两者都可降胃气;桔梗宣肺化痰止咳、苦杏仁降气止咳,降中寓升,以复肺之宣降;百部性甘能润,与诸辛温之药相伍,亦可防其辛燥之性太过;白前辛温苦降,性长下气消痰止咳;以上六药共为臣药。佐以紫苏叶散寒解表,行气宽中宣肺止咳,乃恐兼表邪,引邪外出之意;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之用。

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可通过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抵御外邪的作用[18]。本次研究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体系,选定天突、大椎、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膏肓俞。天突穴是任脉与阴维任脉交会穴,其气以通为顺,具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19]。有研究[20]发现在定喘穴实施外治可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的含量和气道的高反应性。大椎穴为手足诸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刺激大椎穴可使呼吸功能增强,缓解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下降[21]。肺俞穴、心俞穴、膏肓穴均为太阳膀胱经经穴,具有理气、平喘、宽胸等功效。膏肓穴[22]为心肺之气转输之枢纽,被医家称为“增益正气之门”,用灸法侧重于补虚,《针灸资生经》云:“久嗽,最宜灸膏肓穴。”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症状积分、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LCQ各区域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温肺降气止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寒邪滞肺型患者,可更有效控制患者咳嗽等症状,缩短咳嗽缓解时间,减少复发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优于单纯使用温肺降气止咳汤治疗,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气道穴位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夏季穴位养心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