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芒市常用傣药植物资源调查
2022-03-24王根云排麻龙线云双黄晓苹
王根云 排麻龙 王 超 线云双 黄晓苹
云南省芒市风平镇卫生院中傣医馆,云南 芒市 678400
傣药是傣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医的基础。傣药的运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将傣医与藏医、蒙医、维医正式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四个民族医学。我国的傣医学主要集中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德宏傣医的发展与其他民族传统医学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中在傣药的基础研究方面就存在着严重不足。笔者对芒市傣医常用傣药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期为德宏芒市的傣药开发利用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地区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地区自然概况 芒市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东南部,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州府。芒市位于北纬24°05′~24°39′,东经98°01′~98°44′之间,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4%,坝区占26%。地形特点是:“八分山,二分坝,两山两坝一河”(大尖山系、背阴山系、芒市坝、遮放坝、芒市河)的地貌特征。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最高点箐口山2889.1米,最低点芒杏河谷528米。具有夏长冬短,热量丰富,日照长,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分明,雨量充沛的特点[1]。受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渗透和强烈影响,在世界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亚区(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区)中的滇-缅-泰地区[2],具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 在进行野外调查之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傣药志》《经典傣药》《云南天然药物图鉴》《潞西县志》《潞西市志》《德宏年鉴》《德宏傣医药及秘方》《德宏傣药验方集》《德宏民族药名录》《德宏民族药志一》《傣医傣药》《傣药验方》《傣医用药药典》《卫利亚苏哈(为天下人民都健康)》《云南德宏州高等植物》《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傣族卷》《傣医文献综述》《德宏古傣文》《医药·咒语》《八种致病原因》《傣药名录》《云南民族药名录》《傣族医药学》《傣药学》《中华本草·傣药卷》《云南省中药材标准》《傣医传统方药志》《傣药志》等书籍中涉及产地是德宏的植物药以《Flore of China》为标准对所有物种的植物名称和拉丁名进行校对,进行同异名处理,合并重复项。整理出文献中记录的德宏植物药名录。
1.2.2 访谈与野外调查 ①按照芒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股提供的芒市民间傣医基本信息表[3]对芒市的傣医进行访谈,收集傣药基源、傣药来源、入药部位、功效主治和归塔等基本情况。②在访谈结束后,邀请民间傣医进行野外作业,对该傣医常用傣药进行拍照并记录地点、海拔、经纬度、生活型、资源类型、科名、种名、入药部位、功效主治和归塔,并采集植物标本。③由于傣族村寨内种植的植物有较强的实用性,主要应用功能集中在食用和药用[4],所以对于较为保守的傣医,可以观察该傣医种植于房前屋后的植物,就可以知道该傣医最常用最重要的药物,并对该傣医种植的傣药植物进行拍照和记录。
1.2.3 标本鉴定和整理 采集的标本参照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芒市普查的腊叶标本鉴定结果[5],之前已经整理出来的德宏植物药名录和中国植物志收载的药物进行鉴定。并对每个植物学名进行查验,更新为接受名(Accept name),接受名以中国植物志拉丁名为准,整理出芒市常用傣药植物名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德宏芒市常用傣药植物名录 对芒市的37位傣医和3位德昂医进行了访谈,并进行野外调查。经鉴定整理,德宏芒市傣医常用的植物药有118科351属517种,未鉴定出来56种。据《傣药学》介绍,傣药(按基源计)有1111种,其中有植物药1010种[6]。刘世龙等调查结果[7]表明德宏州共有高等植物318科,1886属,6032种,其中,药用植物数量达1248种。而本次调查到的芒市常用傣药植物只有517种,芒市常用傣药数量明显少于《傣药学》和《云南德宏州高等植物》的记录,主要原因是野外作业邀请的傣医过少,调查只是局限于芒市一地,说明本次调查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足。
2.2 德宏芒市傣药植物药用部位的特点 将傣药植物的药用部分划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其他类8类[8],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全草类频次最高约38.37%,其次是茎木类约27.71%,两者累计的频次占总频次的66.08%,其余药用部位频次都低于15%。从地理分布分析,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傣药植物基本上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这与傣族居住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一致[9]。
2.3 德宏芒市傣药植物的治疗疾病特点 傣药的主治基本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为标准分类成: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常见急危重症、跌打骨折类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类疾病、肿瘤、精神和行为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17类疾病,并进行分类统计频次。统计结果表明: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傣药植物有235种约45.45%,其次是跌打骨折类疾病145种约28.05,结缔组织疾病115种约22.24%,其他疾病所占比例少于20%。芒市民间傣医所治疗的疾病中消化系统疾病是最高的,这可能和芒市傣族喜食生冷辛辣和米酒的饮食习惯[10]有非常大的关系。
2.4 德宏芒市解药运用特点 通过走访发现,芒市民间傣医很少用“未病先解,先解后治,先治后解”[11]的解药理论,更多的是运用“解即治法,解治同用”的理论,即当人因为“中毒”引起了身体疼痛、呕吐等各种症状时,运用一种解药或者运用加了解药的几种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理论。如单用“傣百解(通光散)”用于治疗上吐下泻的“中毒”性疾病;运用加了“万解(莪术)”的几味药物治疗腹痛的“中毒”性疾病,这说明“傣百解(通光散)”和“万解(莪术)”这两种解药既是解毒的药物也是治疗疾病的药物。
2.5 德宏芒市傣药植物的濒危与增加情况 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估计,全球已知的25万种高等植物中已有2.0~2.5万种,即约有10%的种类处于严重受威胁状态[12]。而我国高等植物处于濒危和临近濒危的种类为4000~50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5%~20%[13]。经过与段宝忠等[14]和陈绿珍等[15]统计的傣药相比较,并在中国植物濒危信息系统(http://rep.iplant.cn)查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第二批后,芒市民间傣医运用的濒危植物增加了14种(见表1)。近年来对傣药存在掠夺式采挖,森林生态亦受砍柴、种地、放牧等影响,破坏严重。森林生态系统是珍稀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环境,生境的丧失是威胁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主要手段[16]。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力度,积极宣传,引导全民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表1 芒市新增已列入濒危或重点保护名录的傣药名录
2.6 芒市傣医常用傣药植物科属的统计与分类 通过初步调查和鉴定,芒市傣医常用植物药物有118科352属517种。经过统计,优势科属有:豆科37种,姜科32种,菊科22种,兰科18种,唇形科17种,大戟科16种,百合科15种,茜草科11种,马鞭草科11种,蔷薇科11种,柑橘属7种,决明属6种,云实属6种,石斛属6种,山姜属5种,蓼属5种,茄属5种,姜属5种,姜花5种,大青属5种。这些优势科属里,以豆科37种和柑橘属7种为傣医植物种数最多的科属,芒市傣医运用的傣药植物有352属517种,这显示了傣医运用的傣药植物的丰富多样性。
3 讨论与结论
3.1 调查填补了芒市常用傣药植物资源情况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网站和对政府、民间傣医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芒市还未对芒市傣医常用傣药植物资源进行过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本研究是对芒市傣医常用傣药植物资源进行的第一次调查,也为德宏傣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可以为傣药药用植物的研究作重要参考。作为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德宏,傣医药是德宏非常重要的名片,有关部门应重视和支持德宏傣医药的基础性研究,积极发掘整理和开发德宏傣医药。
3.2 调查提升了德宏芒市部分傣药植物的准确性 通过走访和标本的采集鉴定,调查结果支持李海涛等[17]的研究结论:常用傣药“傣百解”的基源是通光散(Marsdeniatenacissima);明确了芒市地区的常用傣药“黑大解”既是是大叶斑鸠菊(Vernoniavolkameriifolia),也是腊肠树(Cassiafistula)和神黄豆(Cassiajavanica),但是这三种药物的傣语名称和治疗的疾病不一样。傣药的傣语名称与植物基源依然存在“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的情况,这不利已傣药的进一步研究,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并编写《德宏傣药志》,全面规范傣药的傣语名称与植物基源。
3.3 加强野生傣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芒市傣医常用傣药植物大部分采集自野生,特别是近年来人民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傣药市场前景好、开发潜力巨大、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芒市乃至滇西和缅北的野生傣药被掠夺式地采挖,导致很多傣药产量持续下降,甚至部分傣药已经濒临灭绝。傣药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是事关傣医药生存发展的大事,关系到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方面问题[17]。要可持续发展傣药产业我们建议:①可以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建立德宏傣药植物园进行迁地保护工作和建立种植栽培基地对濒危物种进行引种培育;②推动人工种植傣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傣药,对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培训种植技术,积极引导傣药的种植。探索创建“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六位一体”产业扶贫运行模式,推动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18];③对部分用量大产值高的傣药进行傣药质量标准研究。
3.4 拓展了部分药用植物和功效主治 通过与张丽霞等[9]的研究相对比,典籍未收录的芒市傣药增加了9种,分别是:南方玉凤花(Habenariamalintana)、瑞丽芭蕉(Musaruiliensis)、瑞丽舞花姜(Globbaruiliensis)、云南火焰兰(Renantheraimschootiana)、高褶带唇兰(Tainiaviridifusca)、喜马拉雅仙茅(Molineriaprainiana)、草莓番石榴(Psidiumcattleianum)、拟囊花马兜铃(Aristolochiapseudoutriformis)、长叶隔距兰(Cleisostomafuerstenbergianum),其中德宏近10年来发现的新物种或中国记录的有4种傣药植物,分别是:瑞丽舞花姜、瑞丽芭蕉、拟囊马兜铃、喜马拉雅仙茅。从收集整理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傣药的功效主治和中药的功效主治一样或者相似或相近,但部分傣药的功效主治是中药所没有的,如:①土茯苓(Smilaxglabra)和镰叶西番莲(Passiflorawilsonii)在傣药里有补益强壮的功效,但在中药里就没有相关功效的论述;②将南方玉凤花的根茎当作天麻使用。但具体药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傣医学是我国民族医学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傣药是支撑傣医学发展的基石。科学有序的推进傣药学的基础研究可以为傣医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傣医学的发展和推广可以很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9]。要坚持文化自信,更好地将傣中医和傣西医优势互补,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芒市的傣医药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傣医药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推进傣医药的发展,以期为全民健康添砖加瓦。本次调查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足:①芒市民间傣医很少对傣药进行性味和归塔的分类,调查也未对芒市常用傣药植物进行性味和归塔的分类;②由于调查人员水平有限,有56种傣药植物没有鉴定出来,已经鉴定的标本也有可能是错误的;③调查也只邀请了2位傣医进行野外采集标本,邀请傣医过少,芒市常用傣药植物肯定比调查到的要多;④德宏有3县2市,本次调查局限于德宏芒市一地;⑤本调查未涉及贝叶经、手抄书、纸板经等傣文古籍资料里提及的傣药。建议对德宏傣药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