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易文化35 讲》评审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03-24庞子文

关键词:郑州大学周易教授

□庞子文

2021 年12 月11 日,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郑州市传统管理文化学会、郑州大学《周易》与古代文献研究所承办的“《周易文化35 讲》评审暨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南校区)图书馆召开。 郑州大学兼职教授王璋,河南省易经研究会首席顾问王群研究员,郑州大学嵩阳书院院长宋毛平教授,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原院长杨光岐教授,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研究员,郑州市传统管理文化学会会长李顺兴,郑州市政协二级巡视员刘五一、秘书处处长李广,河南工程学院卢有才研究馆员,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河南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赵长海研究馆员,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国学系主任魏涛教授,中州古籍出版社哲学编辑室主任刘晓副编审及郑州大学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20 余人出席本次研讨会。 (图1)

图1 会议现场

会议的主题是研讨、传承、弘扬周易文化。 郑州大学《周易》与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崔波研究馆员主持本次会议, 并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 他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内容及与会人员作了说明介绍。

会议主办方代表、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研究员,就本次会议评审、研讨的王璋教授新著《周易文化35 讲》曾在《黄河 黄土 黄种人》杂志连载情况作了说明性介绍。他指出,《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是河南省一级期刊,开设有《周易文化》专栏,2018 年 2 月开始连载《周易文化 35 讲》,至 2020 年12 月共刊发了35 期。王璋教授的《周易文化35 讲》一书,就是在对《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连载的系列文章的基础上整理、加工成书的。 《周易文化35 讲》丰富了王璋教授所著《大众周易》对于易学这一优秀文化经典创新解读的巨大社会价值,同时延续了《大众周易》一书“难变易、繁变简、古变今”的特点,自推出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他还特别指出,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对此书评价甚高,认为此书将易学与进德修业、家国和盛联系在一起,具备较高的学术实践层次。 该书的出版,为易学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提供了一部研学周易文化的基础教材和入门工具书,能够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走进易学的大门,学习必备的知识,感悟精妙的义理,体会周易文化的博大精深。

《周易文化35 讲》作者王璋教授,就著作缘起、内容向会议作了简要报告。 王璋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周易文化35 讲》的创作体会。 他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 要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创作《周易文化35讲》,是紧跟时代脚步、把握时代脉搏,在继承和发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古代文明应用于现代社会的一次尝试。 王璋教授指出,学习《周易》有“奇学”“困学”“乐学”三个阶段,同时有“促学”“促用”“促新”三个目的。 该书的创作初衷,便是短时间内让初学者比较系统地掌握易学必备知识,较好地解决学易“门难进、门难出”的问题,使学者能从“困学”进入“乐学”,并且能够达到《周易》“促学”“促用”“促新”的目的。 他希望,能用此书为《周易》正名:《周易》有小用,更有大用;不是唯心论,而是辩证法;不是小术,而是富有大智慧。 此书通过“难变易、繁变简、古变今”的形式,可以促使学者“学易”“知易”“用易”,让《周易》文化穿越时空的隧道,为现代社会服务,创新现代文明。

与会专家学者对《周易文化35 讲》作了认真评审和研讨。 王群研究员、宋毛平教授、杨光岐教授、卢有才教授、刘五一巡视员、李顺兴会长、赵长海教授、魏涛教授、李广处长等依次对《周易文化35 讲》进行评审发言。

王群研究员的发言主要强调了学习《周易》对当今社会的作用。 他指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周易》是中国沉淀几千年的智慧之书,人生活在社会中越忙越要学习,《周易文化35 讲》一书可以使我们认识《周易》,从而了解宇宙和人生规律、明于事理以及懂得如何为人处世。

宋毛平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周易文化35 讲》一书的出版,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弘扬。 宋教授从个人的教学经历出发, 认为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在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与现代化的冲突。 现今,中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机遇, 王璋教授此书便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应用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应用性。

杨光岐教授肯定了此书的适普性。 他强调,《周易》不仅是占筮之书,也是哲学史书,更是体现天人合一的古代智慧之书。 《周易文化35 讲》一书,在“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方面做出了表率,具有指导大众生活的作用,对普及、弘扬《周易》文化做出了重要努力和贡献。

卢有才教授用“简、变、时、宜、势”5 个字,概括了《周易文化35 讲》的特点。 他认为,此书化繁为简,能够用辩证思维看待变化,突出了因时制宜,是对《周易》现代化应用的有益探索。

刘五一巡视员赞赏了《周易文化35 讲》的应用性。 他说,《周易》64 卦中“谦”“随”“乾”“坤”4 个卦对他影响极深。 他指出,如果将64 卦都能够很好应用于生活、工作、家庭,定能够相得益彰,王璋教授这本书便是《周易》应用的范例。

李顺兴会长就《周易文化35 讲》诠释《蒙卦》和《太极》中的洞见,谈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他认为,王璋教授在书中把“童蒙”解释为“童心是养正和育德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很有新意,将“太极”精神概括为“一以贯之”“万变不离其宗”“中庸之道”也具有远见卓识。

赵长海教授则从学习《周易》的作用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想。 他认为,《周易》中的内容涉及学科多、范围广,从古至今,对《周易》有深刻理解的人士总能够有大成,《周易文化35 讲》一书有传承、有应用、有创新,能够满足当代学者、读者的学习需求。

魏涛教授认为,《周易文化35 讲》继承宋学传统,具有天人贯通、体用贯通、学政贯通、文道贯通、古今贯通“五大贯通”的特点,是当代研究《周易》的范本。 同时,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能否发行英文本,将《周易》文化推向国际;二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多途径同时发行,形成立体型传媒结构,以发挥此书的最大效用。

李广处长则从《周易文化35 讲》呈现出的特点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第一,此书就像是人生的密码,是一部关于生活、事业、人生的百科全书,能够为人们答疑解惑;第二,此书语言优美亲和,读起来如同和长者交流,有喜获教益之感。

专家学者对《周易文化35 讲》进行了认真的评审、精细的研讨之后,其他与会人员也对《周易文化35 讲》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周易文化35 讲》内容深入浅出、语言简练生动,适合作为高校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教材, 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的各环节。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建议,把《周易文化35 讲》作为河南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的文化课选修教材,进一步推动周易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会议圆满完成了既定的评审、研讨议程,崔波研究馆员对此次研讨会作了总结。 他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 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周易文化35 讲》的出版发行,对促进高校精品教材的打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郑州大学周易教授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郑州大学入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第一批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组成单位
刘排教授简介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第十二届国际学术大会在郑州大学召开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甜甜的“蝴蝶茧”
刘佳坤设计作品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郑州大学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