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红薯成就大梦想
——记全国第五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王廷强

2022-03-24于广宁

河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乡亲们红薯农业

□文/于广宁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全国第五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我省五位农村致富带头人上榜,为展示这些创新创业带头人敢为人先、带动农民就业创业的事迹,本刊专门采访了五位致富带头人,近期将陆续刊登。

隆冬时节,走进邢台广宗县现代农业园区河北广顺园食品有限公司的红薯加工车间,生产线上工人将红薯加工成形态各异、口感各异的红薯果脯、蜜饯类产品。该公司是一家从红薯的脱毒育苗、种植、储存、深加工等红薯全产业链全程把控的专业化企业。“2017年,我们在新鲜红薯的传统产品基础上,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公司投资建设年深加工6万吨红薯项目。”该公司负责人王廷强说,项目一期已经投产,可日产红薯果脯15吨;项目二期主要生产油炸类红薯产品。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生产红薯干产品2.4万吨。

王廷强创建的广顺园食品有限公司拥有薯类生产、加工等十项发明专利,2020年产值已达1.5亿;拥有“薯随喜”和“薯香广顺园”2个注册商标,打造了“广宗红薯”区域公用品牌;牵头组建了“广宗县甜蜜蜜果蔬产业化联合体”,现为省级示范联合体,包括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红薯生产、加工、流通或提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稳定的产业链,直接带动农户2066户,其中贫困户617户,每年每户增收1200元左右;间接带动农户超过4000户,周边种植红薯近1.2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带动红薯产业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创新技术、联农助农带动乡亲从事红薯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已在广宗形成完整的红薯产业链,“广宗红薯”红红火火,也成为邢台响当当的一张“名片”。

返乡创业:小红薯种出大产业

王廷强早年同大多数青年一样,外出打工谋生,当过印刷工,开过饭店,卖过小吃,经营过饲料生意还养过猪。2012年,凭借着对传统农业根深蒂固的“偏爱”,王廷强萌发了转行的念头。

王廷强的家乡广宗县大量劳动力从事童车生产,导致了土地大面积抛荒,这让他深感痛心,2012年,王廷强通过土地流转租地30亩,开始套播红薯,随着种植经验的增多,他渐渐发现广宗沙土质的土壤很适合红薯种植,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王廷强下定了专注红薯特色种植的决心。但是一开始的红薯种植效益并不好,王廷强基本没获利,周围人劝他改种别的,但他坚信种植红薯可以挣钱,当年冬季,他通过网上查询和实地走访,寻觅红薯新的种植方式、品种和技术。

为了种好红薯,王廷强经常废寝忘食的在网上查询学习,了解不同品种红薯的种植条件,也起早贪黑四处奔走学习。“今天在山东,明天跑浙江,兜里还踹着后天去海南的火车票。”王廷强说,“凡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大规模种植红薯完全没有经验。我只能跑出去跟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学习,反复摸索、实践,从早忙到晚,梦里都在种红薯。”想起创业的艰辛,王廷强历历在目。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春,他发现了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甘薯品种——“心香”红薯,该品种体型小、口感香甜,在南方市场深受欢迎。他当机立断从海南空运了一批原种苗,拿出10亩地作为发展基地开始种植,千挑万选的红薯品种、更精细的栽培与照顾,这十亩地的红薯迎来了大丰收,除留种外,这批红薯在网上销售一空,王廷强还获利3万余元,这更坚定了他红薯种植的信心。

此后两年,王廷强不断扩大红薯种植规模,除了“心香”红薯还发展种植了秦薯5号、秦薯7号、商薯19号、浙薯2号和龙薯9号等品种,实现了品种多元化发展,总经营种植面积达1000亩。2015年,他成立了广宗县勇强家庭农场,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模式和种植技术。同年7月份,他联系到深圳市山里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收获的“心香”红薯以8元/公斤的价格全部卖于该公司,并签订了第二年的订单合同,打开了面向全国的大市场。2016年春季,他申请注册了“勇强”牌香薯商标,品牌香薯卖到了16元/公斤,年销售额突破650万元。

王廷强不满足于单纯的红薯种植,他想发展红薯深加工进一步获取农产品附加值,将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2017年9月份,他开始在广宗县农业园区建设广顺园食品有限公司,按照国内最先进标准建设生产车间,2018年项目建成投产,年可深加工红薯10万吨,生产红薯干产品6万吨。王廷强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着眼于红薯产业,要实现育苗、种植、收购、加工全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农企联合:共同致富

从十亩试验田到千亩农场,从无人问津到强力品牌,王廷强的红薯种植业也有了自己的规模。“一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算数”,他决意打造红薯种植产业的一条产业链,带着乡亲闯出一条致富路。

2016年精准扶贫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展开,产业扶贫成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王廷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号召,免费为乡亲们种植红薯提供帮助,并以订单模式收购乡亲们种植的红薯,仅当年就帮扶本村及周边扶贫户217户570人,其中入股农场合作社脱贫25户81人。他主动提供劳动岗位,贫困户除了可获得土地流转资金外,还有农场干活收入和年底分红,成了脱贫路上的“多金”新农民。

但是合作初期便遇到了难题,简单的订单购买不能完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乡亲们的种植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村民一年后便不再合作了,为了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王廷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誓要让村民鼓起“钱袋子”。

王廷强为了让乡亲们的种植少走弯路,主动免费提供技术培训,邀请河北农科院教授举办多期红薯产业信息讲座,提供专业的红薯优质高产技术、窖藏储存技术等课程;全面推广实施低压管道灌溉技术、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培训农民 600人次,节水面积达1.5万亩,节水300万立方。广宗县高家庄村民高永阔种植红薯200亩,通过技术指导,专家培训,提高了红薯产量,平均每亩增加收入150元。

创新培育技术,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致富。王廷强建立植物组织培养中心,生产脱毒种苗,向乡亲们免费发放了近十万份的脱毒红薯的种植手册,增强了乡亲们的科技意识。广宗县北塘疃乡新立村,王保科带领其村村民50余人负责红薯育苗,栽培,种植,收获,实现了人均约增加收入2000~3000元/年。

王廷强也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发明了红薯用浸糖桶、可同时对多个红薯切片的高效切片机、红薯生产用微波杀菌等装置,申请获得十项发明专利。

此外,企业保底收购红薯,让村民种植出来的红薯“不愁嫁”。王廷强的企业与种植户签订合同以保底价回收种植户红薯,这一举措极大增强了村民的种植信心,让更多村民农作物的收成变成收入。

2017年,王廷强带动农户种植红薯面积达10000亩。2018年,王廷强依托广顺园,设立了适合农户就业需求的1330个工作岗位,制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实现农户年增收12000元至36000元不等。

联农带农,大手拉小手,王廷强帮助了乡亲们稳定增收,与此同时,他落脚于产值,培养电商、运输、培育等团队,打造完整的供应链。2020年疫情期间,他购置30辆小型卡车的运输队保障了全广宗县城的农产品供应;线上网店多元化经营,疫情不停保供应,通过网络扩大销售范围,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王廷强的红薯种植在广宗实现了从育苗、种植、收购、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广宗红薯”的区域品牌,打造了完整的红薯产业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事例,也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发展中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带领更多人实现致富的梦想。

新未来:康庄大道宽又阔

谈及未来发展,王廷强对红薯产业化这条路子充满信心,王廷强计划用五年时间,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支持,打造以广宗县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红薯产业带,形成红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本地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阔。

作为乡村“领头雁”,王廷强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作贡献,帮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大手拉小手"工程持续深入,王廷强欲创新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通过订单合作利益联结形式,形成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让乡亲们变化看在眼里,幸福甜在心头。

王廷强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农民和各级政府的认可,他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河北省农村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他的公司被先后评为“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示范联合体核心龙头企业”。

乡村振兴绝不是一人之力,带领父老乡亲一起富起来才是真正的致富之路。王廷强为能给乡村振兴做贡献感到无比荣幸,他愿把自己奉献给农业,愿把自己奉献给农村,愿把自己奉献给农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冀南大地上一场由小红薯引发的现代农业变革,必将引领更多农户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乡亲们红薯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猎人海力布》五问
我挖到了大红薯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蒸红薯,学一招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老张回家记